學習啦 > 演講與口才 > 朗誦技巧 > 如何朗讀好短文:短文朗誦的技巧

如何朗讀好短文:短文朗誦的技巧

時間: 若木631 分享

如何朗讀好短文:短文朗誦的技巧

  (一) 怎樣準備短文的朗讀

  要進行朗讀,首先應該弄明白什么是朗讀,什么不是朗讀?,F(xiàn)在,朗讀已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在相關院校里進行教學。當然,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的大多數(shù)應試人都不可接受專門的朗讀系列訓練,在測試朗讀項時出現(xiàn)一些朗讀技巧方面的失誤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但有些問題,只要你稍加注意、稍加學習就可以很好地解決。一種情況是,沒有朗讀經(jīng)驗的人往往容易把朗誦理解為當然也處理為念書,測試時就用這種念書腔,念起來沒有輕重緩急沒有抑揚頓挫沒有態(tài)度情感,干巴巴的,聽起來沒有美感,這算不了朗讀。另一種情況是,一些受過朗誦之類語言藝術熏陶而不得其法的人可能會把朗讀理解為處理為朗誦,讀起文章來拿腔拿調(diào)夸張造作甚至裝腔作勢,顯得極不真實極不自然。這也算不了朗讀,至少不是好的朗讀。

  詞典上說,朗讀就是清晰響亮地把文章念出來。當然,從朗讀學科的角度講,這一種解釋尚不夠全面周到,但說出了朗讀的基本特點。朗,就是清晰響亮的意思;讀,就是看著文字念出聲音。這里最為關鍵的是要做到清晰、響亮。筆者認為,要做到清晰,有兩個要點:一是發(fā)音要準確到位,測試中有些人由于連讀倉促致使字詞發(fā)音不到位,甚至因為心里緊張語速過快造成吃字,都直接影響到朗讀的清晰程度。二是表達層次清晰,首先應該做到語氣連貫停連適當。有些人完全沒有句調(diào)分辨意識,讀任何句子都是同一個調(diào),前后沒有語氣連接。最起碼應該學會區(qū)分完成句與未完成句(書面上的句號和逗號)、陳述句與疑問句這些基本的句調(diào)。其次是試圖揣摩重音、停頓的處理。運用恰當,就能更清晰地表達意思。最后,能根據(jù)文意處理語速、把握節(jié)奏、表明態(tài)度,進而動用感情,就做到有聲有色了。所謂響亮,就是朗讀的聲音應該有一定的響度。測試時應該控制好響度,不要聲音太小,讓測試員聽得太費力。當然,也不能太大,讓人聽得不舒服,因為應試人與測試員畢竟是面對面的。

  一般來說,應試人在測試前對大綱公布的50篇朗讀作品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文章說的什么;但還不夠深入細致,畢竟文章數(shù)量太多,不可能篇篇都爛熟于心。因此,還需要利用抽簽后的一點準備時間加深印象。如何利用這點極為有限的時間突擊準備一下呢?我們認為,可分這樣三步進行準備。

  第一步,應該馬上準確地判斷出該作品的節(jié)奏類型,選擇恰當?shù)目跉?、語速、感情等表達手段來進行朗讀。比如你抽到一號作品《海上的日出》,這篇文章是寫景的,文中多描寫性語言,主要用描述口氣來處理,感情主體是喜悅的,節(jié)奏是輕快的。

  第二步,用較快速度看一下文后的語音提示,弄清一些字詞在文章中的特殊讀音和難字詞的讀音,記住提示中的連讀變調(diào)、輕聲詞等。

  第三步,快速默讀一遍全文,體味一下文中各句尤其是一些長句或難句應如何停連斷句、語氣連貫等。

  此外,在朗讀前還應該做好生理上心理上的準備,以最佳的狀態(tài)進入作品的朗讀。

  (二)作品語言的類型處理

  作品語言的類型是多種多樣的,我們根據(jù)普通話水平測試的實際需要,簡要地談談敘述語言、描寫語言、議論語言、感嘆語言、人物對話的朗讀處理以及不同類型語言的轉換處理的基本技巧。

  一、 各類語言的特點及朗讀處理

  敘述語言一般是作品里的主體語言,所占比重最大。敘述語言的句子一般是陳述句,多由動詞充當謂語中心。完成句一般用降調(diào)來處理,未完成句一般用升調(diào)來處理;完成句用“停”,未完成句用“延”。作品的節(jié)奏類型不同,敘述語言的語速語勢等也有明顯的差異。試體味一下以下各句的細微差別:

  (1)讀小學的時候,我的外祖母過世了。

  (2)在我依稀記事的時候,家中很窮,一個月難得吃上一次魚肉。

  (3)小學的時候,有一次我們?nèi)ズ_呥h足,媽媽沒有做便飯,給了我十塊錢買午餐。

  (4)從山溝溝里跨進大學那年,我才16歲,渾身上下飛揚著土氣。

  (5)今年四月,我到廣州從化溫泉小住了幾天。

  描寫語言的句子多為形容詞謂語句或動詞謂語句,有時還有成串的名詞性非主謂句。朗讀時一般應該用重音、停延等手段來突出形容詞謂語或形容詞修飾語。試讀以下各句:

  (1)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

  (2)瞧,它多美麗,嬌巧的小嘴,啄理著綠色的羽毛,鴨子樣的扁腳,呈現(xiàn)出春草的鵝黃。

  (3)她笑瞇瞇地看著我,短頭發(fā),臉圓圓的。

  (4)他長著兩條細弱的小腿,此刻這兩條小腿卻怎么也不聽使喚,老是哆哆嗦嗦地。

  議論語言多為復句或長句形式,且多用關聯(lián)詞語,講求邏輯性。朗讀時除了準確把握議論的口氣,還要讀出層次感。體味下列幾句的讀法。

  (1)你只看到兩個人之間的異,卻沒有看到兩個人之間的同:他們同樣有反省和進取的精神。

  (2)當時,我心中只充滿感激,而今天,當我自己也成了祖父的時候,突然領悟到他用心之良苦。

  (3)偉大的人之所以偉大,就在于他決不做逼人尊重的人所做出的那種倒人胃口的蠢事。

  感嘆語言一般用感嘆句,感嘆句多帶感嘆語氣詞,句調(diào)為降調(diào),句子一般不長。如:

  (1)哪兒也不如故鄉(xiāng)好!

  (2)喲,雛兒!正是這個小家伙!

  (3)呵!好大的雪啊!

  (4)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5)好一個登山者!

  (6)人生會有多少個第一次啊!

  (7)暴風雨!暴風雨就要來啦!

  (8)可憐的蟲子!

  人物對話實際上是多類型的,關鍵是要抓住人物的年齡、性別、性格、心情等特征,以準確的口氣“說”出來。如《落花生》、《上將與下士》、《迷途笛音》、《第一次》、《貓和老鼠》等文章的對話就很值得琢磨一陣子。

  二、 同類型語言之間的轉換處理

  語言類型的轉換,大致包含兩種:一是口氣轉換,是指由敘述、描寫轉為感嘆或議論,這種轉換文章里常有,一般要有較長的停頓來實現(xiàn)這種轉換。二是話體轉換,指的是由敘述等語言類型轉為人物對話,這是由“讀”到“說”的轉換。提供以下各例,供大家體味。

  (1)他長著兩條細弱的小腿,此刻這兩條小腿卻怎么都不聽使喚,老是哆哆嗦嗦地……但兩條腿的主人——小男孩想從馬路上登上行道的愿望卻十分強烈,而且信心十足。

  (2)打那以后,我悟出了一個道理:女人作了母親,便喜歡吃魚頭了。

  (3)今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陽出來了。推開門一看,呵!好大的雪啊!……

  (4)旁邊走來一個乘涼的人,對他說:“您老人家必要高壽,您老是金胡子了。”

  (5)“哦,這倒是真的!”華盛頓說著,解開大衣紐扣,……

  (三)準確把握詞語句的輕重格式

  廣東諸方言區(qū)的人在使用普通話進行朗讀或說話的時候,最容易出現(xiàn)也最難克服的方言語調(diào)就是輕重格式與北方人的普通話不一致,在詞、語、句上均有明顯的表露。我們就從詞、語、句三方面來談談如何克服輕重格式的失誤。

  一、雙音詞的輕重格式把握

  雙音詞的輕重格式與詞的構造方式有很密切的關系。據(jù)統(tǒng)計,讀中重格的雙音詞各結構方式所占比例從大到小依次為:動賓式>主謂式>前綴+詞根>偏正式>并列式>補充式>單純詞>詞根+后綴。讀重輕格或重中格的排序則完全相反。

  因此,最不能原諒的輕重格式失誤就是把應讀中重格的動賓式雙音詞誤讀為重輕格或重中格。在朗讀短文時我們常能聽到應試人把短文中的下列雙音詞讀成重中格甚至重輕格:吃飯、吃驚、賽跑、認真、從前、安心、請客、放假、同學、對面、關心、開頭、注意、畢業(yè)、唱歌、出差、進步、上當、上課、下雨、種地等等。可讀為重輕格的動賓式雙音詞極少,常見的只有惡心、點心、埋怨、抱怨等少數(shù)幾個。主謂式雙音詞的情況與動賓式基本相同,可讀為重輕格的極少,輕聲詞表里只有事情、月亮兩個。

  前綴+詞根構造的雙音詞如:可愛、可怕、可觀、以前、以后、相反、相似、老師、老鄉(xiāng)、阿姨等,大多數(shù)都讀中重格,只有老實、老婆等少數(shù)幾個讀重輕格。

  偏正結構的雙音詞70%以上讀中重格,只有20%多的詞讀重中格或重輕格??勺x為重中格的組合形式有(每條均可類推):一月、二月;今年、明年;春季、秋季;白色、黑色;不是、但是、都是;工業(yè)、農(nóng)業(yè);動物、植物;東方、西方;缺點、優(yōu)點;內(nèi)科、外科;應用、利用;幻想、理想等。應讀為重輕格的組合形式有(可類推,但有限制):上邊、下邊;前面、后面;這里、那里;這個、那個;木匠、鐵匠;底下、鄉(xiāng)下;早上、晚上、船上等。

  并列結構的雙音詞讀中重格或重中格的居多,占80%以上,讀為重輕格的只占百分之十幾,且多是口語里常用的詞,名詞有東西、兄弟、衣裳、衣服、利害、是非、窗戶、狐貍、動靜、蘑菇、朋友、早晨、地方、媳婦、名字、時候、親戚、部分、會計、師傅、困難、糧食、鑰匙、徒弟、關系等;動詞有忘記、報復、搖晃、咳嗽、佩服、合應、照顧、休息、認識、教訓、比方、喜歡、報告、告訴、欺負、明白、希罕、嚇唬、收拾等;形容詞有暖和、聰明、妥當、清楚、舒服、活潑等。

  補充結構的雙音詞,讀中重格的后一語素一般是表結果的動詞或形容詞性語素,如:組成、變成、感動、打倒、學會、發(fā)現(xiàn)、改進、擴大、約定、折斷、推翻等;讀重中格的后一語素表動作的趨向等,如:打開、張開、受到、等到、提出、指出等;讀重輕格是來、去兩語素構成的雙音詞,如:出來、過來、回來、進來、上來、下來、起來,出去、進去、回去、進去、上去、下去等。

  單純詞多讀重輕格,尤其是漢語傳統(tǒng)的聯(lián)綿詞,它們所屬的詞類以名詞為主。如:星星、爸爸、媽媽、荸薺、蘿卜、喇叭、駱駝、玻璃、石榴、行李、馬虎等。讀中重格有剛剛、偏偏、常常、蜻蜒、服務、瓦斯、馬達等。

  詞根+后綴構成的雙音詞,多數(shù)讀重輕格,少部分讀中重格或重中格。讀重輕格的,常見后綴有子、頭、氣、得、么、們、著、法、生、的、巴、處、夫、了、士等;讀中重格的,常見后綴有員、觀、家、師、化、而等。

  二、多音詞語的輕重格式把握

  先說三音詞語。三音詞語的輕重格式有中中重、中輕重、中重中、中重輕、重中中、重輕輕等格式。其中,中中重格最為普遍,所占比重最大,朗讀中常遇到中外人物姓名就屬于這種格式,如:華盛頓、翁香玉、羅伯格、凱希爾、孫悟空、毛澤東、郭沫若、周恩來等。廣東人習慣把三字姓名的第二字重讀,是不符合普通話輕重格式的,應予以格外注意。中輕重格的詞語結構上很有特點,很好判斷,舉例如下:差不多、了不起、吃不下、用得著、走得快、怎么樣、豆腐乳、閻王殿、二十二、三十一、四十八、九十九。中重中格的詞語很少,但都很常用,要特別注意別讀錯了,如:不得不、不能不、第一次、第二名、第三周等。中重輕格三字詞語的構成也很有特點,一般是后兩字本身是個輕聲詞,如碰釘子、鉆空子、咬耳朵、打埋伏、胡蘿卜、小家伙、大孩子、手指頭、老太太、不記得、為什么、打招呼、鬧笑話、不在乎等。重中中格的三字詞語是形容詞的生動形式ABB式(BB變調(diào)為陰平調(diào)的),重音在詞根上,后面產(chǎn)生變調(diào)的疊音后綴讀音稍輕些,如:沉甸甸、綠油油、軟綿綿之類。重輕輕格常見詞語有舍不得、巴不得、看起來、豁出去、怎么著、什么的等。

  再簡單提示一下四字詞語的輕重格式。四字詞語絕大多數(shù)可讀為中中中重格,對稱性結構尤其如此。只有少量的讀為中輕中重格和重輕中中格,主要是形容詞的生動形式AABB式、A里BC式和A里AB式,如:老老實實、大大方方、規(guī)規(guī)矩矩;嘰里咕嚕、稀里嘩啦;糊里糊涂、慌里慌張等。

  三、句子結構重音的把握

  1、主謂結構的重音

  這里說的是簡單的主謂結構形式,謂語部分由單個動詞、形容詞、名詞等充當,后面沒有賓語、補語,前面沒有定語、狀語,頂多后面有個動態(tài)助詞。表示一般陳述時,重讀的是謂語部分。例如(在字詞的左上角劃“ˊ”表重音):

 ?、傥舀@來了。②他ˊ走了。③她倆ˊ好了。④膽子ˊ大了。⑤今年ˊ三十歲。⑥上午ˊ英語課。

  只有當主語成為主要回答內(nèi)容或需要特別強調(diào)和分辨時,才重讀主語。例如:

 ?、侉@誰走了?ˊ他走了。(問話內(nèi)容)

  ②ˊ膽子大了,ˊ修養(yǎng)卻差了。(分辨)

  ③ˊ紅是紅得很,卻沒有光亮。(強調(diào)、分辨)

  2、動賓結構的重音

  動賓結構一般是重讀賓語,而不是重讀動詞,這一點廣東人往往搞錯,應多加注意。如:①看日ˊ出。②起個ˊ大早。③打開ˊ窗子。④打兩個ˊ滾兒,踢幾腳ˊ球,賽幾趟ˊ跑。

  但是,當賓語是由人稱代詞充當時,應該重讀動詞,例如:①我不ˊ管它。②伸出小腦袋ˊ瞅瞅我。③他來ˊ幫助你。④群眾ˊ需要我們。

  3、偏正結構的重音

  偏正結構又分定中結構和狀中結構兩種。定中結構一般是重讀定語部分的中心詞。如:ˊ新學期 ˊ舊書包 ˊ男同學 ˊ十個人 小ˊ王的書 ˊ吃的東西。狀中結構也是重讀狀語的時候多,如:ˊ很淺ˊ很淺的 悄ˊ悄來 默ˊ默地流淚 ˊ輕放

  ˊ重扣 ˊ搶著發(fā)言 ˊ哭著說 ˊ明天見 ˊ屋里坐 ˊ電話聯(lián)系等。但否定副詞“不”、“沒”作狀語時應重讀后面的中心語,如:不ˊ走 不ˊ吃 不ˊ行 不ˊ好 沒ˊ說 沒ˊ好等。

  4、補充結構的重音

  結果補語一般重讀,如:學ˊ會 拿ˊ走 吃ˊ飽 長ˊ大 吃不ˊ下 聽不ˊ懂等。

  程度補語一般也重讀,如:好ˊ極了 暖和ˊ多了 好得ˊ很等;但也有例外,如難ˊ看死了 ˊ熱死了 ˊ臟死了 ˊ悶得慌等重讀的是中心語。

  趨向補語一般不重讀,前面動詞或形容詞重讀。如:ˊ爬上去 ˊ跳起來 ˊ拿出來 ˊ滾出去 ˊ扔進來 ˊ送回去 ˊ走過去。

  5、疑問代詞的重讀問題

  疑問代詞表特指時不論作什么句子成分一般都重讀,如:ˊ哪兒也不如故鄉(xiāng)好! 你到ˊ哪里去? ˊ什么時候回家? ˊ誰給他們醫(yī)療費?但表任指或虛指時不重讀,如:像負了什么重ˊ擔似的 你總得ˊ吃點兒什么吧。

  句子重音的情況比較復雜,除了以上所說的這些語法格式重音外,還有所謂強調(diào)重音語義重音等,需要朗讀者認真琢磨要朗讀的作品,才能準確把握。

  

97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