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論文大全>學科論文>教育論文>

淺談小學中低年級語文教學對教師語言的要求論文

時間: 謝樺657 分享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語言藝術的良好發(fā)揮不僅是教材的要求,也是課堂氛圍營造、教學效果提高的需求,同時對于學風傳承大有幫助。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淺談小學中低年級語文教學對教師語言的要求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淺談小學中低年級語文教學對教師語言的要求全文如下:

  摘 要:在小學中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語言將影響著小學生語言發(fā)展與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針對農村小學嚴重存在的缺乏語言活力的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必須抓住語文學科的特性,深入研究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的特點,逐步提高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語言的把握和運用能力,引領小學生走進語文,應用語文教學煥發(fā)出真正意義上的生命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在小學中低年級語文中,由于學生的年齡和啟蒙教育的特點,教師的教學語言尤其具有示范和影響學生語言發(fā)展與語文能力的作用。漢語是歷史悠久、內涵深刻的語種。但現(xiàn)在多數(shù)國人的母語達不到要求,語文高考成績不理想,關鍵是從小就沒打好基礎,這與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藝術和水平息息相關。因此,抓住語文學科的特性,研究語文教學的特點,對于提升語文教學語言的質量,發(fā)展小學生語文能力,提升成人語文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怎樣把握小學中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對教師語言的要求?筆者認為要把握“三性”。

  一、語言的準確性

  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知識和智慧的化身,其一言一行都可以效法。故教師語言必須具有準確性、規(guī)范性。才具有正面示范的效應。越是面對小學生,語言越要規(guī)范。小學中低年級是學習語言的關鍵期,處在很強的語言模仿階段。語文教師的語言質量不僅直接影響教學效果,還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小學生的語言發(fā)展水平。因此,在語音、詞匯、語法等方面教師要規(guī)范,為兒童的語言學習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有的老師把“政治”讀成“診治”、“這個”念成“里格”、“棘手”讀成“刺手”、“數(shù)學”說成“獸合”等等。有的教師對語言的科學含義把握不準,如把名詞“落花生”理解成動賓詞組“種花生”,把“分薯秧”(栽薯秧)理解成“分配薯秧”等等。

  防止教學語言不準確現(xiàn)象,一要認真?zhèn)湔n。對把握不準的字的讀音或詞的含義,要事先查字典或參考資料;二要用普通話與學生交流。教師必須按憲法規(guī)定的《全國通用的普通話》來教學,不用方言講課,這樣既避免教學語言出現(xiàn)南腔北調,又使學生的語言得到正確的發(fā)展。如果教師不會用普通話教學,那么他的語言即使妙語連珠也是不規(guī)范的。

  二、語言的淺顯性

  小學語文教學口語應貼近兒童生活,能被兒童理解和掌握,樂于接受、易于接受。從具體的表現(xiàn)手法來看,多用生動活潑的表達形式,多用兒童習慣的、熟悉的方法手段。如,小學生習慣形象思維,教學口語要注意詞語的通俗易懂,語速緩慢、語句短小、語法淺顯簡易、表達生動有趣等,同時要有意識地逐步發(fā)展他們的抽象思維。

  江西的小學語文特級教師高憲娥老師長期致力于情境教學的探索實踐,請看她對四年級《桂林山水》的教學導入設計:

  我們家鄉(xiāng)有水塘,有饒河,有鄱陽湖。不管是水塘的水,饒河的水,還是鄱陽湖的水,都是普通的水,渾濁的水,沒有什么特別景色的水。然而有一種水,缺不是普通的水,而是被譽為“甲天下”的水。你們知道這是什么?

  (學生很快想到桂林山水,情緒也隨之興奮起來。)

  桂林山水為什么會被譽為“天下第一”呢?它又是什么特點呢?這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2課《桂林山水》。

  受經驗限制,學生可能都沒有見過桂林山水,教師首先利用彩色掛圖或幻燈片,讓學生欣賞桂林山水美景,從而導入課題,喚起學生的好奇心。之后,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提出兩個問題,漓江的水有什么不同?桂林的上有什么特色?這兩個問題未必真是學生想到的,而這實際上就是對學生思維活動超前一步進行導向。這段導入語既考慮了兒童的可接受性,對孩子們已有的經驗作了形象生動的描繪,激發(fā)了學生興趣,又為進入課文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三、語言的生動性

  生動性是指教學語言要形象、生動、充滿活力。小學中低年級語言教學的語言更要形象生動,這既符合教材的特點,也符合學生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的特點。

  語文教材中形象生動的作品比比皆是,教師要善于用最生動的語言把學生帶入作品的藝術境界中,讓學生在意境中切身感受體會,解其惑。尤其是講到典型人物、生動事例、感人情節(jié),要繪聲繪色使得聽眾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語言生動形象,就能將抽象化具體,深奧變淺顯,枯燥成風趣。生動的語言抓住了學生的心,從而激起他們的學習欲望。

  怎樣使課堂語言生動形象?要練就三個基本功。

  1、講課要有趣味。

  語文教師要善于從中低年級小學生的心理出發(fā),在恰當?shù)膱龊虾蜁r機,巧妙地運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引導學生,使整個教學妙趣橫生。有的特級教師主張“要努力把課上得情趣橫溢”,“每堂課都要有學生的笑聲”。這樣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激發(fā)學習興趣,啟迪學生智慧,加深對事物的理解感受,使學生在輕松、活潑、笑聲的課堂中學到知識、受到教育,感受到精神上的享受和充實。如有位老師在講《人類的老師》,問學生:“人與動物誰更聰明?”學生自然會回答“人聰明”,接著老師言歸正傳:“那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一篇課文,你們就會知道蠢豬也有比人聰明的時候。”學生會發(fā)出會心的笑聲。這種幽默語言使學生入題輕松,又調節(jié)了課堂氣氛。

  2、講課要動真情。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在知識的活的身體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暢流,這就是教學語言的生命、靈魂。”面對一篇篇感懷抒情的文學作品,處處流動著豐富的情感。這要教師在深刻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將蘊含的思想感情化為自己的真情實感,做到聲發(fā)于情、理融于情,通過自己的教學語言,把課文的喜怒哀樂傳達給學生,撥動學生的心弦、觸動他們的情思、引發(fā)學生心靈的震撼。

  例如,我在公開教學中講《永生的眼睛》時,把自己融合在主人公琳達的感情中,數(shù)次淚水奪眶而出,學生也大多熱淚盈眶。這節(jié)課我是用淚水傾訴的。正因有此深情感召,才進入到一種師生心心相印的境界,使學生從心靈深處感受到人格,獲得一種心靈的震撼。

  3、講課要像表演。

  教學口語運用的最高境界是口語的藝術性,它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各種語言表達技巧,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美的語言,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價值,體現(xiàn)在:能寫能畫、能唱能跳;創(chuàng)設語境美;溝通融洽暢達,導入新鮮有趣,銜接天衣無縫,節(jié)奏抑揚頓挫,結語耐人尋味,構成流程美;以態(tài)勢助說話,表情豐富,“演”、“講”結合,形成儀態(tài)美。只有這樣,才能既給學生以知識,又給學生以審美感受。許多有藝術魅力的教師語言范例,都是富于審美性的。

  再如,江西特級教師高憲娥在講《小英雄雨來》時,就分別用雨來的童聲,鄉(xiāng)親們的語言,鬼子的狠話等語氣講演,聲情并茂,引人入勝。她的學生說,“聽高老師的課是種藝術享受,我們和她一接觸,便感到一種吸引力,她的和顏悅色的教態(tài),條理清晰的思路,妙趣橫生的談吐,一下抓住你的心,不用管紀律,都會自覺聽講。”所以,完善的語文教學應該有詩歌語言的精煉,小說語言的生動,散文語言的優(yōu)美,口技語言的傳神,小品語言的風趣,演講語言的雄辯。讓每位小學語文教師,都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執(zhí)著地追求吧!

相關文章推薦:

1.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語淺析

2.淺議如何上好小學語文課

3.淺談小學語文古詩詞的高效教學論文

4.試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5.淺談小學語文教學的生活化論文

6.淺談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策略論文

7.淺談多媒體教學在小學語文中的運用論文

8.小學生教育論文:打造小學語文詩意課堂

548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