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破陋習教學反思
我們能從《孫中山破陋習》體會孫中山對封建陋習的憎恨以及敢于同封建勢力作斗爭的精神。老師在講完這一課后,需要及時進行教學反思。接下來是為大家?guī)淼膶O中山破陋習教學反思,望大家喜歡。
↓↓↓點擊獲取關(guān)于"孫中山"的內(nèi)容↓↓↓
孫中山破陋習教學反思范文一
本文主要是寫孫中山與他媽媽之間的對話(二至七自然段),感情真摯動人。根據(jù)這一特點,我在教學這部分內(nèi)容時,重點引領(lǐng)學生體會纏足給姐姐帶來了怎樣的傷害,讓學生想象姐姐當時承受的痛苦,以至于改變了姐姐活潑的個性。讓學生從姐姐的前后變化中體會封建陋習是多么害人。另外,體會母親也是纏足陋習甚至更多封建陋習的受害者,上一代人、不知有多少代人都是封建陋習的受害者,但他們像母親一樣對封建陋習盲從而無奈,而孫中山卻對封建陋習憎恨與抗爭,從對比中體會孫中山反封建的徹底革命精神。
復習時,先請學生就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內(nèi)容聊聊孫中山的姐姐原來是個怎樣的女孩子,學生們都覺得他的姐姐既活潑又能干。我卻話鋒一轉(zhuǎn):“但好景往往不長。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第7自然段,看看姐姐發(fā)生了哪些變化。找到相關(guān)的語句,你可以用筆畫下來。”學生們靜靜地默讀課文,很快就找到了:以后的幾個月,孫中山再也沒有看到姐姐的笑臉,再也沒有聽到姐姐的歌聲。
學生們的臉上充滿了疑問,我趁熱打鐵:“是什么樣的一件事讓姐姐發(fā)生了改變呢?請大家自由讀讀課文的第二至六自然段,你一定會從中找到答案!”學生們非常認真地在文中尋找著答案,一致認為:是“纏足”讓姐姐發(fā)生了改變。引導學生找出這段話:“一天,孫中山從外面回來,… … 眼淚直往下流?!睂W生齊讀后,我問:“你知道姐姐纏足時的感受嗎?”“姐姐為什么會痛苦地流淚呢?”引導學生抓住“長長的、一道又一道地”來體會姐姐所受,為學生講解。
為了讓學生們更真切地感受到纏足給姐姐造成的傷害,我又為他們出示了一組被纏過的腳的圖片,并請學生說了自己的感受。
“‘小腳一雙,眼淚一缸’呀!面對此情此景,孫中山的反應如何?”我又用這句話引出了孫中山母子的對話,問學生:“從孫中山的話中,你讀懂了什么?”通過交流,學生們都體會到了孫中山的“又是生氣又是心疼”。可是,他們是否也理解媽媽的作法呢?所以,我又用奇怪的語氣說:“奇怪!同是親人,弟弟是那么的心疼姐姐,而媽媽卻還要堅持給姐姐纏足,難道媽媽就不心疼嗎?”很多學生都從“嘆了口氣、我也知道、可會被人家笑話的”等詞體會到了媽媽也很心疼,但又無可奈何的心情。我難過地說:“‘娶妻要娶小腳妻’,這是在中華民族流傳了上千年的一種習俗。正因如此,母親們寧愿讓自己的孩子受這份罪,也要讓她們纏足。孫中山的母親也是這樣,她也知道纏足很痛苦,她自己也曾受過這樣的痛苦。女兒纏足,媽媽也很心疼,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將來找個好婆家,她一點辦法都沒有。這真是無可奈何啊!讓我們再來體會一下媽媽的這種心情吧!”我相機指導他們分角色朗讀母子倆的對話,學生們讀得非常投入。
我說:“就這樣,媽媽還是給姐姐纏了足。同學們,如果你就是孫中山,看著媽媽含著眼淚用一根長長的布條,一道又一道地給姐姐纏足,聽著姐姐撕心裂肺的哭聲,會想些什么呢?”從學生們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們已經(jīng)被個故事深深地震憾。我說:“纏足,帶走了姐姐燦爛如花的笑臉,也奪走了姐姐悅耳動聽的歌聲。正是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孫中山幼小的心,這件事也深深地刺痛了我們所有人的心。讓我們捧起書,齊讀二至七自然段,感受一下姐姐的改變給孫中山帶來的這份傷痛吧!”
孫中山破陋習教學反思范文二
11月2日下午,我在鎮(zhèn)中小學執(zhí)教了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材中的最后一篇課文——《孫中山破陋習》。本來應該在第一時間寫出這一課教學的得與失,但因家庭瑣事所累,一直拖到了現(xiàn)在,倍感慚愧!
《孫中山破陋習》是一個歷史故事,課文以鮮活的文字講述了中國革命先驅(qū)孫中山小時候目睹姐姐被迫纏足所受的痛苦,因而在辛亥革命后,首先廢除纏足陋習的事。全文共8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孫中山小時候很喜歡自己的活潑能干的姐姐(已放在第一課時教學)。第二至七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段,寫孫中山的母親受封建習俗的影響,強行給孫中山的姐姐纏足,他的姐姐從此失去了歡樂,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孫中山幼小的心。第八自然段寫辛亥革命后,擔任臨時大總統(tǒng)的孫中山首先廢除了殘害中國婦女上千年的纏足陋習。文章運用了對比手法,寫出了孫中山姐姐纏足前的活潑能干,纏足時和纏足后肉體及心靈上的痛苦,字里行間謳歌了中國革命先驅(qū)孫中山從小就具有凡事獨立思考、不盲從、敢于反抗封建陋習的獨立人格,堅決與封建勢力作斗爭的革命精神。
本文主要是寫孫中山與他媽媽之間的對話(二至七自然段),感情真摯動人。根據(jù)這一特點,我在教學這部分內(nèi)容時,重點引領(lǐng)學生體會纏足給姐姐帶來了怎樣的傷害,讓學生想象姐姐當時承受的痛苦,以至于改變了姐姐活潑的個性。讓學生從姐姐的前后變化中體會封建陋習是多么害人。另外,體會母親也是纏足陋習甚至更多封建陋習的受害者,上一代人、不知有多少代人都是封建陋習的受害者,但他們像母親一樣對封建陋習盲從而無奈,而孫中山卻對封建陋習憎恨與抗爭,從對比中體會孫中山反封建的徹底革命精神。大概過程如下:
復習時,先請學生就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內(nèi)容聊聊孫中山的姐姐原來是個怎樣的女孩子,學生們都覺得他的姐姐既活潑又能干。我也興奮地問學生:“有這樣的姐姐朝夕相伴,我們高不高興呀?”學生們都喊:“高興”,我卻話鋒一轉(zhuǎn):“但好景往往不長。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第7自然段,看看姐姐發(fā)生了哪些變化。找到相關(guān)的語句,你可以用筆畫下來?!睂W生們靜靜地默讀課文,很快就找到了:以后的幾個月,孫中山再也沒有看到姐姐的笑臉,再也沒有聽到姐姐的歌聲。
學生們的臉上充滿了疑問,我趁熱打鐵:“是什么樣的一件事讓姐姐發(fā)生了改變呢?請大家自由讀讀課文的第二至六自然段,你一定會從中找到答案!”學生們非常認真地在文中尋找著答案,一致認為:是“纏足”讓姐姐發(fā)生了改變。我在大屏幕上出示了這段話:“一天,孫中山從外面回來,看見媽媽正在用一根長長的布條,一道又一道地給姐姐纏足。姐姐痛苦極了,眼淚直往下流?!睂W生齊讀后,我問:“你知道姐姐纏足時的感受嗎?”“姐姐為什么會痛苦地流淚呢?”引導學生抓住“長長的、一道又一道地”來體會姐姐所受,為學生講解:“同學們,藍線畫的是我們正常人的腳型圖。纏足時,要先把本來直的5個腳指頭折斷,藏在腳底下,再用一根長長的布條,一道又一道地把它們捆綁在一起,好長時間都不能拿下來,直到最后長成這樣的形狀?!闭f完,我走到一位女生桌前:“如果你就是姐姐,腳指頭這樣被折騰,痛嗎?”孩子難過地說:“痛!” “十指連心”呀!你能用聲音表現(xiàn)出這種痛苦嗎?”她讀得非常到位,另外幾個女孩子也讀得毫不遜色。
為了讓學生們更真切地感受到纏足給姐姐造成的傷害,我又為他們出示了一組被纏過的腳的圖片,并請學生說了自己的感受。學生 們只說出了“這些腳很小。”“這些腳小得還沒有我們的手掌大呢!”這些感受。我補充道:“我們把這些小腳稱作“三寸金蓮”,相當于十厘米左右。是不是比同學們的腳小得多?封建社會,女孩到了四、五歲左右就要被纏足。為了使自己的腳不長大,她們有的在腳底下墊上錐子走路,有的墊上碎玻璃或者是打碎的碗片,有的甚至抓一些蟲子放在腳底,好讓自己的腳腐爛,不長肉。同學們,聽到這兒,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學生們聯(lián)系自己以前受過的傷害,如手指被刀子割破、不小心被針刺了一下、手或腳不小心被玻璃劃破了等,進一步體會到了纏足給古代女子帶來的傷害之深。
“‘小腳一雙,眼淚一缸’呀!面對此情此景,孫中山的反應如何?”我又用這句話引出了孫中山母子的對話,問學生:“從孫中山的話中,你讀懂了什么?”通過交流,學生們都體會到了孫中山的“又是生氣又是心疼”。可是,他們是否也理解媽媽的作法呢?所以,我又用奇怪的語氣說:“奇怪!同是親人,弟弟是那么的心疼姐姐,而媽媽卻還要堅持給姐姐纏足,難道媽媽就不心疼嗎?”很多學生都從“嘆了口氣、我也知道、可、會被人家笑”等詞體會到了媽媽也很心疼,但又無可奈何的心情。 我難過地說:“‘娶妻要娶小腳妻’,這是在中華民族流傳了上千年的一種習俗。正因如此,母親們寧愿讓自己的孩子受這份罪,也要讓她們纏足。孫中山的母親也是這樣,她也知道纏足很痛苦,她自己也曾受過這樣的痛苦。女兒纏足,媽媽也很心疼,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將來找個好婆家,她一點辦法都沒有。這真是無可奈何啊!讓我們再來體會一下媽媽的這種心情吧!”我相機指導他們分角色朗讀母子倆的對話,學生們讀得非常投入。
一段悲傷的音樂響起,我說:“就這樣,媽媽還是給姐姐纏了足。同學們,如果你就是孫中山,看著媽媽含著眼淚用一根長長的布條,一道又一道地給姐姐纏足,聽著姐姐撕心裂肺的哭聲,會想些什么呢?”從學生們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們已經(jīng)被個故事深深地震憾,一個女孩子竟然失聲痛哭。我說:“纏足,帶走了姐姐燦爛如花的笑臉,也奪走了姐姐悅耳動聽的歌聲。正是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孫中山幼小的心,這件事也深深地刺痛了我們所有人的心。讓我們捧起書,齊讀二至七自然段,感受一下姐姐的改變給孫中山帶來的這份傷痛吧!”此刻,學生們怎會讀得不動情呢?
這是對課文二至七自然段的品讀。在教學中,我用了很多時間進行朗讀訓練,再通過讀來表達所體驗的情感,同時對學生的朗讀進行了適時合理的評價,激發(fā)學生向更高的朗讀目標努力。通過朗讀,學生走進了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體會到了媽媽的傷心和無奈,也了解到了孫中山的心痛和憤怒。
在學生們齊讀完二至七自然段后,我直接出示了第8自然段的內(nèi)容:“后來,孫中山領(lǐng)導辛亥革命,當了臨時大總統(tǒng),他首先廢除的就是這個殘害中國婦女上千年的纏足陋習?!辈⑦M行了如下教學:
1、同學們,年幼的孫中山看到姐姐被纏足,心中充滿了對這一陋習的恨,就暗暗立下了廢除陋習的決心。長大后,他排除萬難,終于破除了這一陋習。讓我們帶著敬佩,一起讀段話!(生齊讀)
2、這個陋習只是害了孫中山的姐姐一個人嗎?(指生說)
3、“殘害了中國婦女上千年的封建陋習”呀,你終于被廢除了!這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千千萬萬個中國婦女聽到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欣喜若狂?!∨瑢W讀!( 女生齊讀)
4、如果沒有孫中山,我們在座的女同學也許已被纏足;如果沒有孫中山,你們的奶奶、媽媽,包括施老師也許早已纏足。感謝孫中山!(齊讀)
5、這就是(師指課題,生讀:孫中山破陋習)
現(xiàn)在,你還想怎樣讀這個課題?(指生讀課題,生讀出了孫中山破陋習的偉大與了不起。)
6、(屏顯孫中山雕像)同學們,他就是孫中山。他遇事獨立思考,不盲從,敢于反抗封建陋習,這種可貴的精神,一定會長留我們心間!此時此刻,面對孫中山爺爺?shù)牡裣?,你最想對孫爺爺說些什么呢? (音樂,交流)
7、同學們,孫中山爺爺破除的是已在中華民族存行了上千年的封建陋習??墒?,就在我們當今社會,我們的身邊卻還有如此多的陋習在等著我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破除。(屏顯部分陋習)現(xiàn)在,你能當著孫中山爺爺?shù)拿姹肀頉Q心嗎?(指生說)
8、作業(yè)
同學們,孫中山破陋習的故事給我們帶來了心靈的震憾。課后,我們可以把這個故事講給更多的人聽,讓更多的人加入到破陋習的行列中來,大家說好嗎?
以上就是我對《孫中山破陋習》第二課時教學的簡單回顧。應該說,整節(jié)課的教學走的是一條情感的主線,因為只有學生入情了,才能悟情。雖然本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并不是很差,但同時也留下了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最遺憾的就是考慮到課堂的時間分配,一些應該讓學生展開說的環(huán)節(jié),如“就這樣,媽媽還是給姐姐纏了足。同學們,如果你就是孫中山,看著媽媽含著眼淚用一根長長的布條,一道又一道地給姐姐纏足,聽著姐姐撕心裂肺的哭聲,會想些什么呢?”這一環(huán)節(jié)真的只是被我以“環(huán)節(jié)”的形式匆匆走了一個過場,學生的說話欲望還沒有被充分地調(diào)動起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下面環(huán)節(jié)的教學。
一節(jié)課下來,有得有失,敬請聽課的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
孫中山破陋習教學反思范文三
(一)教學目標的重新審視——以教材為本
雖然從文字表述上看,以上三種教學設計(略)的教學目標是一致的,都是(1)要求學生要知道纏足這一封建陋習曾對中國婦女的身心造成嚴重的傷害;(2)要體會孫中山對封建陋習的憎恨以及敢于同封建勢力作斗爭的精神。但是從教學流程的安排以及上課時目標的達成度來看,三種設計對教學目標的理解和把握是迥然不同的。
表面看來,上述兩個教學目標是孤立的,并列的,輕重一樣的,實質(zhì)上兩者是密切聯(lián)系的,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只有引導學生充分感受體驗到纏足陋習嚴重的危害性,使學生的心靈受到強烈震撼,才能感悟少年孫中山的那顆心——對纏足陋習刺心之痛,入骨之恨,有堅決廢除它的強烈愿望,才能讓學生受到孫中山獨立思考,敢于反抗封建陋習,堅決與封建勢力作斗爭的精神的熏陶。由此可見,目標(1)是實現(xiàn)目標(2)的基礎(chǔ),目標(1)是先行的,是關(guān)鍵。顯然,第三種設計者,由于認真研讀了文本,比較深刻地解讀了作者、編者的意圖,真正明確了教學目標及其關(guān)系,使文路和教路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走進課堂時做到了心中有目標。
反觀其它兩種設計,輕文本重教參,甚至照著教參寫教案,搞教參搬家(設計一基本搬了網(wǎng)上的設計)。這中間缺少獨立思考,沒有“化”的過程。雖然把教學要求、教學步驟寫在了自己的教案上,但由于囫圇吞棗沒有消化,效果自然不能令人滿意。
所以大家要認識到教材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課程資源,它體現(xiàn)了課程目標和能力培養(yǎng)的要求,備課前要反復讀教材、讀文本,通過與文中人物、作者以及編者的對話,有所感悟、有所體驗、有所感動,形成自己對文本意義的主動構(gòu)建。有了這個基礎(chǔ),具體的教學才能做到以教材為本,教師上課才能做到心中有本。
(二)教學對象的重新認識——以學生為本
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知識與生活經(jīng)驗背景,是學生的真實起點。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是學生學習的基本起點。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并沒有改變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中年級學生還是以形象思維為主。教學設計,只有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才能有效。
由于社會的進步,也就是孫中山的功勞,纏足這一陋習早已銷聲匿跡了,對于我們這一代中青年老師來說,如果不去下功夫了解,腦子中對纏足是沒有深刻印象的,只是無端地覺得那是用布長期包裹不讓腳長大,最終形成小腳。而對于八、九歲的三年級學生來說,沒有看到過,沒有聽到過,更沒有什么體驗,可以說是白紙一張。
要讓對纏足沒有任何感性認識的學生,單憑文中“媽媽正在用一根長長的布條,一道又一道地給姐姐纏足”這一句話來感受纏足形象(丑陋形象),進而來感受纏足的毒害,是遠遠不能震撼學生的心的。
第三種設計,顯然在課前研究了學生,關(guān)注了學生的生活世界,把握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通過設計播放纏足動畫,旁白介紹纏足陋習這一環(huán)節(jié),補上教材的空白點,打通了書本世界和學生生活世界的界限。不僅使學生了解了知識,更主要的是觸動了學生的情感——學生對纏足厭惡、憎恨的情感,為下面與少年孫中山產(chǎn)生共鳴,感悟他那真摯的火熱的心積蓄了力量,打下了伏筆。
另外,中年級學生的感情是非常樸素的,他們的心是善良、正直的,當自己喜歡的人受到傷害時,反應是強烈的,毫不猶豫的。所以當老師問:如果纏足的不是孫中山的姐姐,而是你的姐姐,你非常喜歡的姐姐,你心里有什么感受時,學生有的說難過,有的說心疼,有的說生氣,有的說恨媽媽,這種角色體驗一下子把孩子與孫中山的距離拉近了,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這也是老師研究學生的結(jié)果。而第一二種設計或關(guān)注了文,沒有考慮人;或把學生當作知識的容器,著眼灌輸;或高估了學生,使學生無法“披文入情”“入情入境”,教學平淡無味。所以教師教學時要研究學生,走進兒童的心靈,了解兒童,做到以人為本,目中有人。
(三)教學策略的重新選擇——以感悟為主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chǔ)?!蓖瑫r指出,閱讀教學“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維?!庇纱丝梢姡抡n程把“感悟”作為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方式。而本課時的主要目標就是引導學生感悟纏足的危害性和少年孫中山的內(nèi)心世界。那么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因感動而醒悟”,“有所感觸而領(lǐng)悟”呢?第三種設計同其他兩種帶有灌輸式、問答式傾向的設計相比,呈現(xiàn)出更豐富的策略。
1、朗讀中感悟
建構(gòu)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文本意義不是客觀地先于文本之中,而是讀者讀出來的,或者說是在讀中生成的。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纏足陋習對婦女的毒害是通過姐姐纏足先后的不同表現(xiàn)體現(xiàn)出來的,媽媽對纏足的無奈、少年孫中山對纏足的憎恨和反抗是蘊含在他倆的對話之中的。所有這些怎樣讓小學生去感悟?教師首選的策略是引導學生朗讀體味。成韻的朗讀是眼、口、耳、腦等多種感官協(xié)調(diào)的過程,學生在朗讀中會不經(jīng)意地體驗、意會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讀出了那顆心、那份情”,達到“披文以入情”的境界。同時,朗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安排學生充分朗讀,能激發(fā)起學生自己的情感,使學生之情、文中人物之情和作者之情融為一體,促進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深入理解。
2、比較中感悟
有比較,才有發(fā)現(xiàn)。學生只有在不同語詞、不同句式、不同順序的比較當中,在人物的不同表現(xiàn)中,才能發(fā)現(xiàn)課文中語言的妙處,品評語言的意蘊和情味,從而對語言和語境有所感悟。
(1)姐姐纏足前后的不同表現(xiàn)的比較。
(2)第7自然段與補白的比較:以后的幾個月,孫中山再也沒有看到(姐姐的笑臉),他看到的是(姐姐的愁眉苦臉);孫中山再也沒有聽到(姐姐的歌聲),他聽到的是(姐姐的嘆氣聲、哭聲)。
(3)孫中山和媽媽對纏足不同表現(xiàn)的比較。
(4)孫中山和媽媽自身不同描述的比較:
△媽媽把孫中山推出了房門……
媽媽含著眼淚把孫中山推出了房門……
△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
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
這種比較在讓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還有可能獲得潛能的激發(fā)、方法的領(lǐng)悟、思維的啟迪、智力的生成、情感的熏陶。
3、想象中感悟
語文教學是一種形象化的教育,它要求我們還語文以畫面、還語文以旋律、還語文以意象。孫中山的姐姐纏足時的情景,學生自然沒有見過,書上也只有短短的兩句話,而這個內(nèi)容對學生感受纏足陋習對帶來的痛苦非常重要。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老師通過自己有感情的朗讀,引發(fā)學生的想象,由于此時學生已有纏足這一丑陋形象的表象,短短的兩句話被賦予豐富的內(nèi)涵,烙上了學生獨特而多元感悟的痕跡。這對學生加深課文理解、走近孫中山的心靈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此可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這法,那法,只有符合語文教學特點的,符合學生學習規(guī)律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刂杏蟹?。
孫中山破陋習教學反思范文四
《孫中山破陋習》講述的是中國革命先驅(qū)孫中山小時候目睹姐姐被纏足所受的痛苦,因而在辛亥革命后,首先廢除纏足陋習的事。學生學習這篇課文時,有這么幾個理解的難點:
1、課文所反映的年代與事件離學生比較遙遠,學生不了解孫中山,不了解辛亥革命,不了解纏足。
2、這篇課文讓學生感悟的是孫中山對封建陋習的憎恨以及敢于同封建勢力作斗爭的精神。對于憎恨的情緒學生通過品讀文中詞句能感悟到,但敢于同封建勢力作斗爭的精神就不太容易理解了。
要解決以上難點,必須讓學生對文中人物以及時代背景有個了解,在介紹孫中山時,我讓學生明白孫中山領(lǐng)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tǒng)治,建立了中華民國,擔任了臨時大總統(tǒng),被稱為我國的國父。而辛亥革命則讓學生明白這是一次推翻封建君主制度的革命運動,正是有了這次變革,才有了以后中國的發(fā)展。關(guān)于纏足,文中介紹得很少,只是講了媽媽給姐姐纏足,姐姐的痛苦,媽媽的無奈,孫中山的生氣。沒有相關(guān)的知識儲備,學生的感悟會不深刻。于是,課前,我搜索了有關(guān)纏足的資料,了解了纏足的起源以及纏足的過程。在課上和學生進行了講解。
美中不足的是沒有搜集一些纏足的圖片,我想要是有了圖片的話,學生對這一陋習的了解會更深刻。但是通過我的講解,學生也能感受到纏足的丑陋與殘忍。從學生臉上驚訝、痛苦的表情,我知道學生肯定對纏足的痛苦有一定理解了。但這也不是主要的,主要的還是讓學生去品味課文中的語言文字,感悟語言文字背后的思想情感。于是,教學時,我還是從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人物思想情感入手,引導學生感悟詞句。我設計了這樣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孫中山喜歡的姐姐是怎么樣的?后來姐姐變得怎么樣了?通過前后的對比,就不難體會到纏足的痛苦。最后是引導說說所了解的以前生活中還有的陋習。這是課文后要求的,我讓學生課前去調(diào)查。原以為學生不會有什么收獲,但學生通過詢問,還是有所收獲。
在交流時,學生說到了現(xiàn)在還存在的一些不好習慣,如隨地吐痰,擁擠、爭先恐后、插隊,大聲喧嘩,闖紅燈等。由此,我趁勢講解陋習也指不好的習慣。在我們周圍存在著一些陋習,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共同奮斗,除掉陋習,創(chuàng)建一個文明和諧的社會。
孫中山破陋習教學反思范文五
《孫中山破陋習》這篇課文以鮮活的文字敘述了孫中山親眼目睹了姐姐被迫纏足的痛苦和母親疼愛而又無奈的情景,因而在辛亥革命成功后,他首先廢除纏足陋習的事。故事旨在讓學生學習和體會孫中山對纏足這一封建陋習的憎恨和他敢于同封建勢力作斗爭的精神。劉老師的課對這一難點的把握十分到位。
一、線索十分清晰
劉老師從:姐姐為什么會由原來活潑開朗的女孩變得再也沒有笑臉和歌聲“入手,在學生充滿疑問的時候,引出”纏足“,體會這一陋習的“陋”之所在。接著引出孫中山和媽媽的對話,通過朗讀,讓學生走進了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體會到了媽媽的傷心和無奈,也了解到了孫中山的心痛和憤怒。最后回到文章結(jié)果,孫中山破陋習,感受人物之偉大。劉老師整節(jié)課的教學走的是一條情感的主線,學生也很入情,也能悟情。
二、結(jié)合課后練習中的句子比較訓練,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滲透其中。
句子的比較法是語文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劉老師很好的抓住了這一點,讓學生感悟語言文字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了如何把句子寫具體的訓練。
如:“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與“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眱删湓挼谋容^,問學生哪一句話最能反映此時孫中山的內(nèi)心。讓學生體會到“深深地”、“幼小的”兩詞說明他雖然年紀小,但永遠不會忘記的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了,把句子寫具體,可以寫出人物的心理活動,這是一種很好的寫作方法,一舉兩得。
三、充分朗讀,感悟人物性格特征。
本文主要是孫中山與他媽媽的人物對話,感情真摯動人。在教學中老師指導學生默讀,分角色朗讀,師生朗讀;以不同的形式,花了很多時間進行朗讀訓練;再通過讀來表達自己所體驗的情感,走進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體會媽媽的傷心和無奈,了解孫中山的`心痛和憤怒。
四、練習說話,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和搜集資料的能力。
劉老師在教學中,設計了讓學生講講回去了解的纏足的事,想一想孫中山當時的心情,還有讓學生看看小鞋的圖片,自己談談感受,到最后出示孫中山圖象,請學生用孫中山爺爺,我想對您說:“…………”的句式來說話練習。這些說話練習,結(jié)合圖片,激發(fā)學生發(fā)揮豐富的想象,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語言文字表情達意,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五、借助多媒體,畫龍點睛。
我想,學生水到渠成的感悟除了老師引領(lǐng)學生感悟課文的語言文字比較透徹外,多媒體的運用,不可小看,這是文字所沒有辦法所表達出來的信息。這篇文章所說的陋習離我們學生的時代比較久遠,劉老師就利用多媒體讓學生看到當時封建社會婦女穿的小鞋,女人被纏足后的畸形的小腳,加上她聲情并茂地解說,學生就加深了對纏足的了解,深切地感到纏足這種陋習對中國婦女的殘害實在是太深了,從而到最后在交流感悟時,學生自然而然地說出孫中山的偉大,孫中山破纏足陋習真的是解放了廣大中國婦女。
孫中山破陋習教學反思范文六
文章運用對比手法,寫出了孫中山姐姐纏足前的活潑能干,纏足時和纏足后肉體及心靈上的痛苦,在教學時,我也是緊緊圍繞文本的意圖展開的:孫中山為什么喜歡自己的'姐姐?讓學生從“洗衣、燒飯、插秧、挑柴,樣樣活兒都干”體會姐姐的能干,從“空閑時,姐姐就陪孫中山一起玩”、“孫中山最愛聽姐姐唱歌,姐姐也經(jīng)常唱給他聽”體會姐姐的活潑,從而明白姐姐是那樣能干、活潑,所以孫中山喜歡自己的姐姐。接著話鋒一轉(zhuǎn):那么,這個活潑能干的姐姐后來變成了什么樣的呢?
教學第二至第七自然段,重點引領(lǐng)學生體會纏足給姐姐帶來了怎樣的傷害,通過多媒體圖片展示纏足的危害,讓學生想想姐姐當時承受的痛苦,以至于改變了姐姐的活潑的個性。讓學生從姐姐的前后變化中體會封建陋習是多么害人。另外,再通過句子的對比來體會母親內(nèi)心的痛苦和矛盾,讓學生知道母親也是纏足陋習甚至更多封建陋習的受害者,上一代人、不知有多少代人都是封建陋習的受害者,但他們像母親一樣對封建陋習盲從而無奈,而孫中山卻對封建陋習憎恨與抗爭,從對比中體會孫中山反封建的徹底革命精神。
書中要求學生了解更多的封建陋習,我讓學生課后查找資料。有:封建社會女子要做到“三從”,未嫁之前一切聽父親的,包括婚姻,出嫁之后一切聽丈夫的,丈夫死后聽兒子的,沒有自己的自由。封建社會女子如果婚姻不幸福,不能離婚。有的丈夫死后,妻子要陪葬。女子不能和別的男子說話、交往。男子必須留一根長辮子,等等。
孫中山破陋習教學反思范文七
歷史故事《孫中山破陋習》運用了對比手法,寫出了孫中山姐姐纏足前活潑能干與纏足時和纏足后的肉體與心靈上的痛苦,揭示了纏足對中國婦女身心的殘害,謳歌了孫中山從小敢于同封建勢力做斗爭的精神。
聽了薛老師執(zhí)教的這一課,我有以下收獲:
一. 緊扣文本,精心設計問題
在體會姐姐纏足時的痛苦環(huán)節(jié),薛老師用了三個問題“用的布條是什么樣的?怎樣纏?姐姐的表現(xiàn)是?”層層深入,引導學生逐步體會纏足之苦;在體會孫中山生氣與心疼交織的心情時,相機追問:孫中山在生氣什么?又心疼什么?,從而引導學生走進孫中山的內(nèi)心,深入解讀文本。
二. 補充資料,注重拓展
本文所寫內(nèi)容和學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離,再加上年齡閱歷關(guān)系很難體會到纏足之苦。薛老師精心設計了以下環(huán)節(jié):利用多媒體出示正常腳部骨骼和被纏小腳的骨骼對比圖,并且配上纏足過程文字說明;通過補充資料古代審美“三寸金蓮”與學生動手量一下自己腳部的歷史與現(xiàn)實的.鮮明對比,讓學生切身體會到纏足這一習俗之陋。
三. 說話訓練,加深體悟
“媽媽含著眼淚把孫中山推出了房門……”后的省略號給學生留下了想象的空白,薛老師巧抓訓練點:媽媽進了房門,繼續(xù)( );姐姐越來越( );孫中山站在門外( )。讓學生在說話中加深纏足陋習對人的殘害的體會。在學習最后一段時,通過拓展“人們聽到這個消息,會說什么?”創(chuàng)設了幾個情境,讓學生在說話訓練中體會纏足陋習破除的大快人心。
孫中山破陋習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孫中山破陋習教學反思
上一篇:六年級蟋蟀的住宅教學反思
下一篇:語文孫中山破陋習的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