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好方法有哪些
讀書能激發(fā)你的學習潛能,堅定你的學習意志,幫你探尋高效的學習方法,積累最精華有用的知識。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讀書的方法。
讀書的好方法——八面受敵學習法
自唐宋以來,在中國文學史上,“韓柳歐蘇”享譽文壇。這“蘇”就是蘇軾。蘇軾的文章涵渾奔放,詩也清疏雋逸,又善書法,工畫。著有《易書轉》、《論語說》、《仇池筆記》、《東坡志林》、《東坡詞》、《東坡全集》等。其中《東坡全集》一百多卷,遺詩二千七百多首,詞三百多首和大量優(yōu)秀的散文作品。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首先與其終生勤于讀書密不可分。他自幼苦讀,曾三抄《漢書》、《史記》等。他反對“一目十行,不加思索”的讀書方法。其次,是他善于讀書,講究讀書方法。
勤奮而又科學地讀書,使蘇軾才華橫溢,學識淵博,通古達今。向他請教治學經(jīng)驗者甚多。他的侄女婿王庠就是其中一位,向蘇軾請教“求學”的“捷徑”。
蘇軾在《又答王庠書》中回答說:“實無捷徑必得之術”,但提出讀書要講求方法。
“八面受敵”一詞,是蘇東坡借用《孫子兵法》中的軍事術語來講讀書的,就是說讀書如用兵,要做到“我專而敵分”。如果八面受敵,則不應八面出擊,而要集中自己的全部精銳部隊擊敵一面,以眾擊寡,一次一次地分割包圍,各個擊破敵人。
一本書的內容是很豐富的,如果把各方面的知識比作“敵人”,可以說是“八面受敵”。
人的精力不可能“八面出擊”,一下子全都吸收,一口吃個胖子。蘇軾在攻讀《漢書》時,每抄讀一遍,都帶有一個明確的目的:讀第一遍,他從中學習“治世之道”;讀第二遍,是為了學用兵之法;讀第三遍,則是專門研究人物和官制。讀過數(shù)遍之后,他對《漢書》中多方面的內容,便由生而熟、由熟而精通。就是對文學一類的書,蘇軾也是一遍一遍不停地去讀,每讀一遍,目的也不盡相同。
蘇軾的這個方法,用現(xiàn)代術語來說,叫做“專題讀書法”。也就是說,把一本書化整為零,每次從一個角度去讀,逐個解剖研究。這種方法的特點是研究的深細,能獲得單項較系統(tǒng)的知識。心理學的實驗也表明,大腦同時輸入多方面的雜亂的知識,不如每次只記憶單一的、有系統(tǒng)的知識效果好。
按現(xiàn)代科學理論來說,“八面受敵”包含著“運籌學”的內容,即如何科學地運用自己的力量,使智能達到高峰。
蘇軾曾經(jīng)說過:“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由此可見,蘇軾提倡的“八面受敵”讀書法,基礎在于“精讀”。
掌握運用“八面受敵”法的要領是“每次作一意求之”,集中注意書里的一個問題,這樣,讀了幾遍之后對書里講的主要精髓理解了,再在這基礎上“綜合”搞清楚全書甚至“書外之意”。
蘇軾的“八面受敵”讀書法,為中外學者所稱道,對當時與后世都有很大的影響。毛澤東同志在《關于農村調查》一書中曾有過如下評論:“蘇東坡用‘八面受敵’法研究宋朝,也是對的。”
當今信息激增,“書富如海”,“一意求之”,一次一得,各個擊破,實為絕妙的讀書之法。
讀書的好方法——溯源學習法
南宋大學問家朱熹有句膾炙人口的詩句:“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它深刻地揭示了世界萬物之間源與流的關系。
清朝著名學者戴震,從小就養(yǎng)成勤奮好學的讀書習慣。有一次,私塾的老師在課上給學生講授《大學章句》。在講完“大學之道”后,塾師解釋說:“這一章叫《經(jīng)》,記載著孔夫子的話。是由孔子的學生曾子記述的;下一章叫《傳》,記載著曾子的見解,是由曾子的學生執(zhí)筆寫了的......”。小戴震聽完,站起來問:“先生,你根據(jù)什么說《經(jīng)》是孔夫子的話,由曾子記述的呢?又根據(jù)什么說《傳》是曾子的見解,由他的學生執(zhí)筆寫下的呢?”
“這是朱老夫子朱熹注釋的呀!”塾師振振有詞地回答說。
“朱熹是什么時代的人呢?”戴震接著又問。
“宋朝人。”塾師隨口便答。
“那孔子、曾子又是什么時代的人呢?”戴震窮追不舍。
“春秋戰(zhàn)國時代人!”塾師沉下臉來,有些不高興了。可是戴震依然不慌不忙地說:“先生,春秋戰(zhàn)國時期與宋朝大約相距兩千年,朱熹又是怎么知道兩千年前的事呢?”
一連串的問題問得塾師啞口無言。他望著眼前這滿臉稚氣的小孩,一種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贊不絕口地夸獎道:“這孩子肯動腦筋,可真不簡單啦!將來一定有大出息。”塾師的預言果然應驗了,戴震后來終于成為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大學者。
戴震這種讀書方法就是“溯源讀書法”。所謂“溯源讀書法”就是指在閱讀過程中,對所接收的某項具體知識的出處或源泉進行認真的探索和追溯,從而掌握該知識的整個體系,特別是它產生、繼承和發(fā)展的線索。“溯源讀書法”也叫“尋流溯源讀書法”,是一種縱向挖掘式的讀書方法。
古代著名文藝理論家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讀書“沿波討源,雖幽必顯”。意思是說,讀書就要像沿著流脈去探討大河的源頭一樣,即使文義幽深,也一定會明白的?,F(xiàn)代史學家潘吉星在談到他的治學經(jīng)驗時也說:“讀書、科學研究決不能偷懶,對任何有價值的材料,每一條都應該追蹤不放,查到原著,決不能滿足于第二手材料,因為一轉手,會受作者的觀點影響,往往有誤,或漏掉許多有趣的東西。”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最珍貴的貨物運給一代又一代”。
讀書的好方法有哪些相關文章:
4.如何快速讀書
5.十種讀書的好方法
6.讀書有什么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