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姓名人與成語的故事
成語,眾人皆說,成之于語,故成語。成語是漢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jié)構(gòu)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yīng)用的。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于現(xiàn)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奈男张c成語的故事。
歷史文姓名人與成語的故事
【胸有成竹】
1、解釋:原指畫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準(zhǔn)備,對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著。
2. 出自:出自宋代蘇軾《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3、文同(1018~1079年),字與可,號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稱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縣(今屬四川綿陽市鹽亭縣)人。著名畫家、詩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進(jìn)士,遷太常博士、集賢校理,歷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陜西洋縣)等知州或知縣。元豐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吳興)就任,世人稱文湖州。元豐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陳州(今河南省淮陽縣)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歲。他與蘇軾是表兄弟,以學(xué)名世,擅詩文書畫,深為文彥博、司馬光等人贊許,尤受其從表弟蘇軾敬重。
4、典故:文與可畫的竹子遠(yuǎn)近聞名,每天總有不少人登門求畫。
文與可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種上各種各樣的竹子,無論春夏秋冬,陰睛風(fēng)雨,他經(jīng)常去竹林觀察竹子的生長變化情況,琢磨竹枝的長短粗細(xì),葉子的形態(tài)、顏色,有新的感受就回到書房,把心中的印象畫在紙上。竹子的各種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所以每次畫竹,他都顯得非常從容,畫出的竹子,無不逼真?zhèn)魃瘢_創(chuàng)了中國墨竹畫法的新局面。
當(dāng)人們夸獎他的畫時,他總是謙虛地說:"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畫下來罷了。"
【痛定思痛】
1、解釋:指悲痛的心情平靜以后,再追想當(dāng)時所受的痛苦。常含有警惕未來之意。
2、出自:宋·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3、人物: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孫,字宋瑞,又字履善。道號浮休道人、文山。漢族江右民系。江西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qū)富田鎮(zhèn) )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學(xué)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著有《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
4、典故:宋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元軍逼近南宋都城臨安(今浙江杭州)。為解朝廷燃眉之急,文天祥毅然辭去右丞相的職務(wù),以資政殿學(xué)士的身份前往元營談判,并伺機窺察軍情。到元營后,文天祥慷慨陳辭,痛斥了元軍南侵的罪行。元軍統(tǒng)帥伯顏被其才華折服,企圖勸他歸順元朝,但遭到文天祥的嚴(yán)辭拒絕。不久,元軍強迫文天祥跟隨賈余慶一起前往元朝的京城大都。文天祥本欲以死明志,但想到國恨家仇,就忍辱負(fù)重跟隨賈余慶一同前往。船到京口(今江蘇鎮(zhèn)江)時,文天祥趁人不備,乘上一條小船逃走,碾轉(zhuǎn)來到了真州(今江蘇儀征)。他把敵人的軍情虛實告訴了真州守將苗再成,又寫信給淮東、淮西兩位邊帥,約他們聯(lián)合行動,驅(qū)逐元軍。不料,駐守?fù)P州的淮東邊帥李庭芝以為文天祥已投降元軍,這回是來代敵人騙取揚州城的,就下令逮捕他。文天祥百口莫辯,只得出城,從此改名換姓,死里逃生,一路渡海南下,來到福州。逃亡路上,文天祥寫下了許多愛國詩篇,后來匯集成《指南錄》。他在《指南錄后序》中嘆道:“生與死是像晝夜轉(zhuǎn)移一樣平淡的事。死了也就算了,但是艱難險惡的處境反復(fù)錯雜出現(xiàn),不是人世間所能忍受得了的事情。痛苦的事情過了之后,再回想起當(dāng)世的痛苦,這種痛又是多么深刻啊!”
【八拜之交】
1、解釋: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謁見長輩的禮節(jié)。交:友誼。舊時指結(jié)拜的兄弟,姐妹為八拜之交。
2、 出自:邵伯溫《聞見前錄》:"公至北京,李稷謁見,坐客次,久之,公著道服出,語之曰:'而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獲已,如數(shù)拜之。"
3、人物:文彥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 ),字寬夫,號伊叟 。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 。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書法家。歷仕仁、英、神、哲四朝,薦躋二府,七換節(jié)鉞,出將入相五十年。任殿中侍御史期間,秉公執(zhí)法。為相期間,大膽提出裁軍八萬之主張,為精兵簡政,減輕人民負(fù)擔(dān),被世人稱為賢相。
4、典故:在中國宋代,邵伯溫的《邵氏聞見錄》中有一段故事:文彥博聽說李稷待人十分傲慢,心中非常不快,他對人說:"李稷的父親曾是我的門人,按輩分他應(yīng)該是我的晚輩,他如此傲慢,我非得教訓(xùn)他不可。"有一次,文彥博任北京守備,李稷聽說后,便上門來拜謁。文彥博故意讓李稷在客廳坐等,過了好長時間才出來接見他。見了李稷之后,文彥博說:"你的父親是我的朋友,你就對我拜八拜吧。" 李稷因輩分低,不敢造次,只得向文彥博拜了八拜。文彥博以長輩的身份挫了李稷的傲氣。成語"八拜之交"就由此出典。后來,人們用"八拜之交"來表示世代有交情的兩家弟子謁見對方長輩時的禮節(jié),舊時也稱異姓結(jié)拜的兄弟。
一般人都認(rèn)為八拜之交是行八次下拜之禮,但其實這八拜,拜的是八份感天動地的友情:頭一拜:伯牙子期知音之交;第二拜:廉頗相如刎頸之交;第三拜:陳重雷義膠漆之交;第四拜,元伯巨卿雞黍之交;第五拜:角哀伯桃舍命之交;第六拜:劉關(guān)張生死之交;第七拜:夷吾叔牙管鮑之交;第八拜:孔融禰衡忘年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