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的歷史意義說明
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偉大奇跡,也是中國悠久歷史的見證。那么修筑長城的歷史意義是什么呢?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長城的歷史意義以及相關資料,接下來隨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長城的歷史意義
邊帶發(fā)展
自秦漢至明清,長城沿線的許多關口成為農、牧兩大經(jīng)濟、文化系統(tǒng)民族交易的場所或中心,有的逐漸發(fā)展成為長城沿線的重要城鎮(zhèn)。長城既保證了農業(yè)經(jīng)濟、文化與畜牧業(yè)經(jīng)濟、文化的正常發(fā)展,又為二者的交流和相互補充提供了場所和方便;又起著調解兩種經(jīng)濟,使農、牧業(yè)經(jīng)濟朝著主輔相互配合的方向發(fā)展的重要作用。因此,長城不單純是曾起過將兩種經(jīng)濟、文化分割開來的作用,還曾擔負著將兩種經(jīng)濟、文化緊緊系在一起的重任。
秦漢之時,累計投入的兵民有近千萬之眾。秦始皇在修筑長城的同時,即著手加強邊境地區(qū)的開發(fā)建設,揭開了屯田戍邊、開發(fā)邊區(qū)的序幕。漢代由于修筑長城的時間較長,曾有多人提出移民實邊的建議,這些建議先后被漢政府采納接受并組織實施。移民和戍守長城的軍人一起,開墾荒地進行農耕,不但加速了邊區(qū)的經(jīng)濟開發(fā),節(jié)省了政府的大量軍費開支,而且大大減少了長途運輸之苦,并將華夏文化遠播四方。
民族融合
在文化方面,長城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和發(fā)展上也起了重要作用。長城的修建和戍守,長城區(qū)域的爭戰(zhàn),反而促使了中國古代漢族和十幾個少數(shù)民族進行了廣泛的融合。
漢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南匈奴歸漢,實現(xiàn)了中原農業(yè)區(qū)的華夏漢族與北方畜牧民族的匯合,這便是中華民族的形成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在內蒙古陰山一帶漢代城堡遺址的考古發(fā)現(xiàn),說明漢與匈奴的和平往來,并沒有完全被萬里長城和軍事堡壘所遮斷。
唐代,唐太宗大破突厥軍后,使數(shù)十萬降眾居住在邊境長城沿線一帶,設置六個都督府,任命突厥人為都督。突厥人接受了漢族先進的經(jīng)濟和文化,進一步加速了民族融合的步伐。
金元時期,雁門關外由起初的“不植桑榆不種麻”,到后來的“生民何處不桑麻”,正反映了這一歷史的規(guī)律。明在長城沿線開放“馬市”,表現(xiàn)了漢蒙互相依存、漸趨融合的密切關系。清政府采取懷柔政策,進一步促進了長城一帶的民族大融合。
長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軍事防御工程,它并非簡單孤立的一線城墻,而是由點到線、由線到面,把長城沿線的隘口、軍堡、關城和軍事重鎮(zhèn)連接成一張嚴密的網(wǎng),形成一個完整的防御體系。軍堡、關城和軍事重鎮(zhèn)這個體系具有戰(zhàn)斗、指揮、觀察、通訊、隱蔽等多種功能,并配置有長駐軍隊的點線結合防御工程整體。
長城所體現(xiàn)出的軍事防御思想,在軍事發(fā)展史上有重要地位。長城的產生和發(fā)展和中國古代的整個軍事發(fā)展同步前進,對于研究古代軍事作戰(zhàn)思想形成和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秦皇漢武,包括明初,無不是在主動出擊、軍事上取得壓倒優(yōu)勢時修建長城的。這說明,修筑長城既是一種積極防御,又是積蓄力量、繼續(xù)進取的謀略。
修筑長城,是針對西北邊地軍情所采取的積極措施,是化被動為主動事前防御。需要強調的是,長城的防御作用不是一般人以為的“不被攻陷”;其真正的用處在于——入侵者或許能集中力量偶爾攻破一兩個關口、闖入內地,但只要整段長城還駐守有強勁的軍隊,入侵者就始終面臨被阻擊、伏擊而無法回家的危險;尤其是,長城扼住了燕山和太行山北支各個交通要道,游牧民族的騎兵縱然破關而入,但只能對內地實施騷擾,而他們的后勤根本無法通過關口輸送進來,故而無法在內地立足、從而動搖中華帝國的根基。癬疥之疾再重,也侵入不到膏肓,這是長城存在的根本意義。
在長城出現(xiàn)的2000多年來,以長城為中心,南北文化的交流始終沒有停止過。戰(zhàn)國時期,趙武靈王修建趙長城,號召國人學習“胡服騎射”,進行南北文化交流。秦漢時期,長城南北文化進行了空前的對話與交流,在長城沿線發(fā)現(xiàn)的秦權、詔版,內蒙和林格爾漢墓壁畫、單于和親瓦當,還有聞名遐邇的昭君墓等,均是南北文化交流融合的見證。在長城地區(qū)的文化帶里,遺留下來眾多的名勝古跡,諸如敦煌、云岡石窟、麥積山、萬佛堂石窟壁畫、雕塑;元代居庸關云臺、金代的盧溝橋以及金中都、元大都遺址與出土的文物等,都體現(xiàn)了文化交流的特點,同時也記載著中華民族歷史上文化的輝煌。
長城對于世界了解中國、中國走向世界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漢朝長城就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也起到了很大的促進和保護作用。自從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諸國之后,遂以長城要塞為根據(jù)地,開辟和維護著東起漢朝首都長安(今西安),西到大秦(今地中海東岸一帶)全長2萬余里的交通干道,這就是著名的“絲綢之路”。幾千年來,中外友好使團頻繁往來于這條古道上,中外文化在此融合、交流,迄今仍在發(fā)揮著作用。許多外國人知道中國是從長城開始的,長城是世界上其它國家人民了解中國歷史、中國文化、中華民族的一個最好的切入點。萬里長城這一凝結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智慧與力量的宏偉建筑,在人類歷史上留下的寶貴遺產。1987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將萬里長城定為世界文化遺產,證明長城所具備的歷史文化和人文價值已被世界所承認,長城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長城以其雄偉的氣勢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吸引著歷代的中華文人名士及國際人士,許多中國的文人墨客以長城為題材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詩詞歌賦、美術、音樂等文藝作品,其中唐代的“邊塞詩”尤為典型。如李白的“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王昌齡的“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維的“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等名句,千載傳誦不絕。孟姜女送寒衣的歌詞廣泛傳唱。唐以下的宋、元、明、清以及近現(xiàn)代,均有不少詩人詞人名人,路經(jīng)或登臨長城,有感于長城的修筑、作用,以及長城兩側的壯美河山等,揮毫寫出了名篇佳作,迄今仍廣為流傳,大大豐富了長城文化的寶庫。
萬里長城自構筑的那天起,就成為中華民族大一統(tǒng)的象征,2000多年來,任何人都沒有能從認識上割裂萬里長城,因而也就無法割裂中華民族 。長城對中國人來說,是意志、勇氣和力量的標志,象征著中華民族的偉大意志和力量?!读x勇軍進行曲》的長期傳唱,使長城在人們心目中已升華為勤勞、智慧、百折不撓、眾志成城、堅不可摧的民族精神和意志,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和愛國熱情。
長城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征,在歷史的進程中自然形成,并在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斗爭中,特別是在全民族的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斗爭中被世人所認同,所接受。面對民族的生死存亡,象征國防和民族統(tǒng)一的長城自然提升為整個中華民族的象征,喚起整個民族的抗戰(zhàn)意識。1933年的長城抗戰(zhàn)震驚中外,揭開了抗日戰(zhàn)爭史上最初的壯烈一頁,“誓與長城共存亡”成為抗日將士們的共同誓言?!捌饋?,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義勇軍進行曲》唱出了全體中國人民共同的心聲;而《長城謠》同樣以其獨特的藝術感召力,激起了億萬中國人民的愛國熱忱?!读x勇軍進行曲》后來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人們聽到或唱起總能從中感受到一種愛國激情,就是因為長城能喚起億萬中國人心靈深處的共鳴。
1971年,第26屆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lián)合國中的合法地位。中國向聯(lián)合國大會贈送的禮品是一塊萬里長城大型掛毯,再次表明中國人民和政府已將標志數(shù)千年燦爛文化的萬里長城視為中華民族的象征,這一象征意義也被全世界所認同,所接受。
長城在軍事實用功能逐漸消退,文化精神作用不斷增強的雙向歷史演進中,美學魅力日益明顯,一方面不斷地向世界展示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能力,另一方面也在展示人類的堅強意志和雄偉氣魄。長城不僅是中華民族的象征,而且也是人類文明的象征,地球和平的象征,全人類都將從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中得到益處。
擴展資料:
“因地形,用險制塞”是修筑長城的一條重要經(jīng)驗,在秦始皇的時候已經(jīng)把它肯定下來,司馬遷把它寫入《史記》之中。以后每一個朝代修筑長城都是按照這一原則進行的。凡是修筑關城隘口都是非曲直選擇在兩山峽谷之間,或是河流轉折之處,或是平川往來必經(jīng)之地,這樣既能控制險要,又可節(jié)約人力和材料,以達“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效果。修筑城堡或烽火臺也是選擇在“四顧要之處”。至于修筑城墻,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形,如像居庸關、八達嶺的長城都是沿著山嶺的脊背修筑,有的地段從城墻外側看去非常險峻,內側則甚是平緩,收“易守難攻”之效。
在遼寧境內,明代遼東鎮(zhèn)的長城有一種叫山險墻、劈山墻的,就是利用懸崖陡壁,稍微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為長城了。還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絕壁、江河湖泊作為天然屏障,真可以說是巧奪天工。長城,作為一項偉大的工程,成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遺產。
2001年06月25日,長城作為春秋至明時期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長城在中國歷史的長久歲月中,許多封建王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曾經(jīng)對它進行過多次修筑;我國古代千千萬萬勞動人民為它貢獻了智慧,流盡了血汗,使它成為世界一大奇跡。
不論是巨龍似的城垣,還是扼居咽喉的關隘,都體現(xiàn)了當時設防的戰(zhàn)爭思想,而且也標志著當時建筑技術的高度成就。
例如,明朝時期,隨著封建經(jīng)濟的高度發(fā)展,建筑業(yè)也體現(xiàn)了規(guī)模巨大的生產流程和比較科學的燒制磚瓦作坊。因此磚的制品產量大增,磚瓦已不再是珍貴的建筑材料,所以明長城不少地方的城墻內外檐墻都以巨磚砌筑。在當時全靠手工施工,靠人工搬運建筑材料的情況下,采用重量不大,尺寸大小一樣的磚砌筑城墻,不僅施工方便,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提高了建筑水平。其次,許多關隘的大門,多用青磚砌筑成大跨度的拱門,這些青磚有的已嚴重風化,但整個城門仍威嚴峙立,表現(xiàn)出當時砌筑拱門的高超技能。從關隘的城樓上的建筑裝飾看,許多石雕磚刻的制作技術都極其復雜精細,反映了當時工匠匠心獨運的藝術才華。
長城的歷史意義說明相關文章:
★ 長城歷史資料
★ 長城的歷史資料
長城的歷史意義說明
上一篇:關于長城的歷史背景
下一篇:高中歷史必修三知識點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