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習(xí)啦 > 體育運動 > 武術(shù) > 武術(shù)基礎(chǔ) > 形意拳體系的介紹

形意拳體系的介紹

時間: 方婷698 分享

形意拳體系的介紹

  形意拳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典型代表,蘊含著豐富的中國傳統(tǒng)哲學(xué)思想,是中華民族武術(shù)寶庫中的一支奇葩。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形意拳體系的介紹。

  形意拳體系的介紹一、五行拳解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之謂也。如人之內(nèi)有五臟,外有五官,與五行相合,心屬火,脾屬土,肝屬木,肺屬金,腎屬水,此五行之隱于內(nèi)者。目通肝,鼻通肺,舌通心,耳通腎,人中通脾,此五行之著于外者。

  五行有相生之道存焉,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又有相克之義也,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夫五行見于洪范,而漢儒借之解經(jīng),后人每訊其于義無取,而生克之理,究不為不當(dāng)也,拳因之以取名,用以堅實其內(nèi),整飭其外,取相生之道,以為平時之練習(xí),強(qiáng)健其身體,增長其氣力,以強(qiáng)身祛病;取相克之義,以為技擊之應(yīng)用。


形意拳體系的介紹

  形意拳體系的介紹二、五拳之意

  劈、崩、鉆、炮、橫,五拳之名稱也。

  劈拳之形似斧,性屬金,崩拳之形似箭,性屬木;鉆拳之形似錐,性屬水;炮拳之形似炮,性屬火;橫拳之形似梁,性屬土。

  由相生之理論,故橫拳能生劈拳、劈拳能生鉆拳,鉆拳能生崩拳,崩拳能生炮拳,炮拳能生橫拳。如萬物之生放土,故橫拳能生各拳。

  由相克之理論,故劈拳能克崩拳,崩拳能克橫拳,橫拳能克鉆拳,鉆拳能克炮拳,炮拳能克劈拳也。

  劈拳歌訣:雙榻雙鉆氣相連,起吸落呼莫等閑。易骨易筋加洗髓,腳踩手劈一氣傳。

  鉆拳歌訣:鉆拳原是地反天,上下同打是真?zhèn)?。左右相同隨意變,收吸發(fā)呼勁合丹。

  崩拳歌訣:崩拳屬木疾似箭,發(fā)動全憑一寸丹。跟順變化隨法用,轉(zhuǎn)身提足把樹攀。

  炮拳歌訣:炮拳先走虎跳澗,兩劈下裹如搜山。鉆崩之中加化打,提肛實腹水火關(guān)。

  橫拳歌訣:橫拳出手似鐵梁,橫中有直橫中藏。左右穿裹應(yīng)合意,收勢退橫勁宜剛。

  進(jìn)退五行拳連環(huán)拳:

  歌訣:進(jìn)退三崩拳,駘形變炮拳,接打鴕形式,寸步龍采再崩拳。

  (一)混合五行拳法,連絡(luò)成組,能進(jìn)能退,光怪陸離,式皆連環(huán),其進(jìn)退也無定,故名曰進(jìn)退連環(huán)拳式,今多簡稱謂之連環(huán)拳式。

  (二)連環(huán)拳法,以五行拳法為母,故五行拳法,其初步也;連環(huán)拳法,其進(jìn)退也。其法共為十式,進(jìn)退各半,因其范圍稍小,是以有引長之法,實非小也,其引長法即前節(jié)不轉(zhuǎn),至崩拳式仍接二式,則往返至十四式之?dāng)?shù)。

  (三)拳法以應(yīng)用為主旨,連環(huán)拳可以連環(huán),五行拳應(yīng)時措用,握之為拳,伸之為掌,故又可變?yōu)檫B環(huán)掌,此用徒手之應(yīng)用也。無論刀槍劍棍,皆能刺、劈、砍、打,以為應(yīng)用,此用手勢之變化也,故各種器械,均可包括無遺,則變化之技擊,豈淺鮮哉。

  形意拳體系的介紹三、十二形拳

  十二形拳歌訣:

  龍形歌訣:龍形屬陰搜骨能,左右躍步用柔功。雙掌穿花加起落,兩腿抽換要靈通。

  虎形歌訣:虎形屬陽力勇猛,跳澗搜山它最能。搶步起時加雙鉆,雙掌抱氣撲如風(fēng)。

  猴形歌訣:猴形輕靈起縱輕,機(jī)警敏捷攀枝能。叼繩之中加掛印,扒桿加掌向喉中。

  馬形歌訣:馬有垂韁疾蹄功,跳澗過步速如風(fēng)。丹田抱氣雙拳裹,左右雙沖是真情。

  鼉形歌訣:鼉性最靈浮水中,左右撥水是真形。又有鉆意加側(cè)打,左顧右盼攔中用。

  雞形飄訣:金雞報曉獨立能,抖翎發(fā)威爭斗勇。獨立先左后右意,食米奪米上架行。

  燕形歌訣:燕雀輕盈抄水能,向后展翅快如風(fēng)。上托提撩三抄水,全部動作要輕靈。

  鷂形歌訣:鷂有束身入林能,又有翻身鉆天功。先從束身后入林,鉆天翻身前后同。

  蛇形歌訣:蛇體玲瓏撥草輕,屈伸如意蟠繞能。左右斜撥是靠打,橫勁原由坎中生。

  駘形歌訣:駘性最直能豎尾,上架下落用拳行。展翅之中有挽式,虛心實腹真道成。

  鷹形歌訣:鷹張烈狠捕捉能,上似劈拳下?lián)锕ΑW笥倚兄蛇M(jìn)退,鉆翻采擄是真情。

  熊形歌訣:熊態(tài)沉穩(wěn)威力猛,外陰內(nèi)陽升降中。裹翻之中有橫拳,左右斜行起落從。

  鷹熊合演:鷹熊合演拳掌變,起鷹落熊走兩邊。鉆時提足須含意,落時勁貫毫發(fā)間。

  形意拳體系的介紹四、內(nèi)家拳力

  內(nèi)家拳之十八力

  永力:動久不變,如張弓然。

  反力:忽然全變,如弛弓然(柔中含剛)。

  攝力:挽之使近,如右手控弦然(吸化勁)。

  拒力:推之使遠(yuǎn),剛?cè)岵蝗?,如左手持弓然?/p>

  總力:能任辟重,如杠桿之倚點然。

  折力:能分條段,如尖劈之斜面然。

  轉(zhuǎn)力:互易不窮,如滑車然。

  銳力:曲而能人,如螺絲然。

  速力:往來飛疾,如鼓琴而顫然。

  動力:阻制馳散,如游絲之節(jié)動然。

  擰力:兩短相違,如絞綱而成繩然。

  超力:一瞬即過,如屈鋼條,而使躍然。

  鉤力:逆深至隱,如弭釣魚,時擒時縱然。

  激力:強(qiáng)異爭起,如風(fēng)浪鼓,乍生乍滅然。

  彈力:驟起擊壓,無堅不摧,如弩括發(fā)矢,突矢貫扎然。

  決力:臨機(jī)立斷,自殘不恤,如劍鋒直陷,劍身亦折然。

  偏力:不低卻昂,不令相平,所以居已于重也,如錐杵然。

  平力:不低不昂,適劑其平,所以息物之爭也,如懸衡然。

  形意拳體系的介紹五、八字功訣

  八字功

  “八字功”之起收回轉(zhuǎn):出勢用雞形,轉(zhuǎn)身皆虎托,收勢退步橫拳,回身云者,勢盡而身回也;轉(zhuǎn)身云者,至開勢處而身轉(zhuǎn)也,兩者式同而地異焉。

  “正門八字功”共有八字訣如下:

  展:展者,寬之意,即拓張手足也。

  截:截者,裁也,以裁退敵手也,此節(jié)最見身法。

  裹:裹者,圍裹也,裹敵手使失其盜用也,身旋而力柔,有以柔克剛之妙。

  跨:跨如跨馬之勢,是言其形也,實則托跨成勢。

  挑:挑之力在肩與腿,與蛇形相類而手稍高。

  頂:頂之力在頭,故此以挺頭垂肩為好。

  云:《說文》“云,從雨云,象云回轉(zhuǎn)之形。”今所用者,即借其回轉(zhuǎn)之意,其兩掌皆如行云之飄忽焉。

  領(lǐng):領(lǐng)者,受也,順勢而領(lǐng)取也。

  “奇門八字功”共有八宇訣如下。

  斬:左右劈掛斬加翻,上步虎撲加頭鉆。

  截:擒拿肘中臂截肩,一陰一陽左右換。

  裹:裹肘刮地加肘錘,肘打去意在腰間。

  胯:肩肘打意緊相連,左挑右肘莫等閑。

  挑:刮腿之中挑向前,再加膝頂是真?zhèn)鳌?/p>

  頂:自鶴亮翅左右反,裹挑之中肘相連。

  云:上鴰下刮手腳連,兩沖變馬拳上添。

  領(lǐng):左右領(lǐng)手陰陽換,上鉆下打具用拳。

  奇門八字連環(huán)拳歌訣如下:

  起手鷹捉是真?zhèn)鳎^掛之中把敵斬。上步橫肘是截意,退步裹肘原是三。

  肘胯雙行側(cè)意猛,金雞上架挑意翻。白鶴亮翅換步頂,云領(lǐng)式中腿相連。

  形意拳體系的介紹六、筋骨拳架

  鍛煉筋骨

  欲求身體之健康,首要鍛煉筋骨。骨者,生于精氣,而與筋連,筋之伸縮,則增力,骨之重者,則髓滿(髓是人之精也)。筋之伸縮,骨之靈活,全系鍛煉。頭為五陽之首,尾閭為督脈之門,頭宜上頂,尾閭中正則精氣透三關(guān)入泥丸(腦海),背胸(指背筋胸筋言)圓開,氣自沉下歸丹田(小腹),兩肱抱撐,肩窩吐氣,開合伸縮,力達(dá)指心(是指手心屬筋)。象其形,龍墩目之精,爪之威,虎坐,搖首怒目,胯坐挺膝腰。腰似車輪轉(zhuǎn),身有平準(zhǔn)線;兩足心含虛,抓地如鉆鉆;兩股形似弓,進(jìn)退要連環(huán),骨靈河車轉(zhuǎn)(如機(jī)器之轉(zhuǎn)軸也),筋絡(luò)伸縮如弓弦;身勁動發(fā)若弦滿,手出如放箭,運動如抽絲,兩手如撕綿;手足挺勁力,扣齒骨自堅;形其意搖,首攪尾閭,動如飛龍升天,剪似猛虎出林,縱跳靈空象猿猴.步法輕妙如貓行,得此要素神乎技矣。

  附:形意八極-----張占魁先生編

  1.二虎問路

  2.二虎鉆心

  3.雙風(fēng)貫耳

  4.葉底藏花

  5.犀牛撞山

  6.二虎奔心(轉(zhuǎn)身)

  7.老虎看家

  8.拔云見日

  9.猿猴蹬枝

  10.黑熊伸臂

  11.黑熊撲食

  12.黑熊撲食

  13.白鶴亮翅

  14.餓虎撲食

  15.伏虎聽風(fēng)

  16.鷂子轉(zhuǎn)身

  17.推山入海

  18.太公釣魚(上步鉆拳)

  19.走馬活攜(馬步靠)

  20.太公釣魚(上步鉆拳)

  21.走馬活攜(馬步靠)

  22.金絲纏腕

  23.白蛇伏草(三盤落地)

  24.鷂子展翅

  25.托花獻(xiàn)佛

  26.雄鷹撲食(跨打)

  27.三虎爭食(三連錘)

  28.夜叉探海

  29.白猿獻(xiàn)果(轉(zhuǎn)身)

  30.玉女采蓮

  31.黑熊撞山

  32.合抱勢

  33.上步劈拳

  34.青龍出水

  35.黑虎出洞

  36.托花獻(xiàn)佛

  37.雄鷹撲食(跨打)

  38.金絲纏腕

  39.白蛇伏草(三盤落地)

  40.扣步掖掌

  41.黑熊展臂

  42.猿猴蹬枝(左)

  43.青龍出水

  44.猛虎看家

  45.拔云見日

  46.猴子蹬枝(右)

  47.黑熊撲食

  48.黑熊撲食

  49.金雞抖翎

  50.猴子過澗(左跳)

  51.猛虎出洞

  52.金雞抖翎

  53.猴子過澗(右跳)

  54.青龍出水

  55.雄鷹展翅(單鞭)

  56.雄鷹展翅(轉(zhuǎn)身單鞭)

  57.托花獻(xiàn)佛

  58.雄鷹撲食(跨打)

  59.猴子觀山

  60.白蛇伏草(三盤落地)

  61.丹鳳朝陽(穿掌)

  62.丹鳳朝陽(穿掌)

  63.百鳥齊鳴

  64.天元歸真(收勢)

55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