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口才能力 打造領導魅力
領導是一個企業(yè)或單位最重要的人物,因此領導必須擁有好的口才表達能力才能更好的溝通,推動企業(yè)的發(fā)展。領導的工作運行過程,大部分是以語言為媒介的,可以說,講話水平體現在領導者行使權力的全過程中,講話水平的高低,是領導能力的直接體現,也體現著領導魅力的強弱,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于提升口才能力 打造領導魅力,歡迎借鑒參考。
一、注重權威性
領導講話的權威性,是領導者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決定的。領導的講話不管是否經過深思熟慮,都可能對下屬和社會產生大的影響。有時一句不經意的話,往往會帶來不小的麻煩,造成無法預料的后果。所以,領導講話必須非常注意原則性和政策性。
原則性是指領導不論在什么環(huán)境中,講話都要有一定的限度、尺寸,不能脫離這個限度隨心所欲去闡述、說明、表現個人的思想觀點。不能無原則地評價某些事情、某些人,不能無原則地按照自己的意思,一味地表現自己。
堅持原則,是保證各項領導活動成功的先決條件,如果脫離原則,自行其是,就沒了章法,任何事情非亂套不可,語言是思想的體現,是行動的先導。講話不講原則,必然導致行動的無原則性,通常我們說某領導講話不講原則,說話很隨便,隨意表態(tài),經常發(fā)表一些與集體意見不一致的觀點,說一些不該說的話等,都是不講原則的表現。講話不講原則,會降低領導者的威信,影響集體戰(zhàn)斗力的發(fā)揮,阻礙正常工作的開展。
二、注重通俗性
領導講話的通俗性,是指講出的話不僅要生動、說理,而且要明事、易懂,使人樂于接受。要善于使用大眾語言。大眾語言來自于人民大眾,是人民群眾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它包括諺語、歇后語、慣用語等。在講話中巧妙地運用,能夠增強講話的感染力。
毛澤東是駕馭語言的大師,講話時善于運用這些精美的群眾語言,來深入淺出地宣講革命道理。所以,人民群眾非常喜歡聽他的講話,愛讀他的文章。“任何人都要有人支持,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紅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看菜吃飯,量體裁衣”,“對牛彈琴”,“瞎子摸魚”,等等,讓人聽后生動有趣,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常言道:好東西不要多用。
如同生活中的調味品,用的恰到好處,則味道鮮美,如果過量。則會破壞一鍋好菜。作為語言中調味品的俗語、諺語、歇后語也是如此,如果用的恰到好處,卻能起到一語千鈞的作用;如果用得過多過濫,就顯得過于膚淺和滑稽,很不嚴肅,甚至引起聽眾的厭煩。
群眾語言也有雅俗之分,在具體使用時雅一點好,還是俗一點好,這要根據不同的場合、不同的聽眾而定。如果面向基層群眾,就應當說的大眾化一點;如果面對的是一些知識分子,既要盡量說得文雅莊重點。
三、注重概括性
概括是人們進行抽象思維的一種表達能力。它是認識真理的重要途徑和手段,也是語言表達更精確的一種技巧和藝術。
領導在講話時,為了使人們能夠很快了解自己的說話意圖,領會要領,必須使用高度概括,十分凝練的語言,提綱挈領把問題的本質特征表達出來,以達到“片言以居要,一目能傳神”的效果。不少領袖人物都具有這種能力。他們善于高屋建瓴地把握形勢,抓住問題的癥結,且能用準確精當的語言加以概括表達。如:毛澤東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軍民魚水情”、“槍桿子里面出政權”;鄧小平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等等。所以,一個領導者的講話,應該具備概括性,要時刻把握住概括的要領。
概括具有兩個主要作用:
一是“篩選”作用。就是丟掉事物中的無關部分,選取具有本質屬性的內容;
二是“歸納”作用。既是將事物的共同點歸結在一起,減少“水分”和避免繁復三是擴大作用,即從認識個別事物進行擴大到認識一般事物,有利于逐步接近真理和掌握真理。
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在巡視中國南方時,用短短幾句話就講清了中國改革開放的總綱。他說:“改革開放邁不開步子,不敢闖,說來說去就是怕資本主義的東西多了,走了資本主義的道路。要害是‘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判斷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發(fā)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高度概括的“三個有利于”,一下子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
四、注重目的性
一切領導活動都是有著明確的目的的,講話也不例外,所為目的,是指領導者為達到某些需要而形成的一定實踐活動的目標、希望和要求。它是領導者對領導活動結果的自覺意識和在觀念上的設計。
根據國外專家的研究,領導講話的目的概括地說,有以下八種:
(1)明了。即讓聽眾了解所傳遞的信息,或明白他不知曉的事理。
(2)接受。即讓聽眾在弄懂主題思想觀點、立場、看法的基礎上,真正信服接受,并付諸相應的行動。
(3)解惑。即讓聽眾學習并掌握有關的理論、知識、經驗和技能,解決生活工作和社會實踐活動中的各種疑難。
(4)溝通。出于社交的需要,溝通人與人之間的思想感情,達到互相了解,互相支持,協調配合,行動一致。
(5)感動。引發(fā)聽眾心靈上的共鳴,受到感動或激勵、鼓舞,與口才表達主體心曲相通,同悲同喜,同憂同樂。
(6)說服。因勢利導,說清道理,曉以利害,改變對方的某種觀念或要求,阻止對方采取某種行動。
(7)拒絕。即讓對方知道他的思想觀點、立場、看法不敢接受,這是一種逆向交流,特別需要講究方式、方法和技巧。
(8)反駁。即指出對方的觀點、要求不合理、不合法甚至是錯誤、荒謬的,進而表明自己的觀點和要求,先破后立,破中求立。
在一般情況下,講話的目的比較單一,但有時也可能兼有幾種目的。不管是哪一種情況,只要達到或基本達到了上述目的的一種或幾種,就能稱得上是真正地會說話,有口才。
五、注重邏輯性
領導講話,邏輯一定要嚴密,有條理,通過邏輯分析的方式,把自己講話的目的明明白白地表露出來。
講話首先要嚴格遵循形式邏輯的基本規(guī)律。形式邏輯是研究思維形式及其規(guī)律的科學。思維形式是指人們思考問題時所用的概念、判斷、推理。思維規(guī)律是我們在運用概念、判斷、推理進行思維活動時必須遵守的規(guī)律。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這些規(guī)律要求人們思考問題和表達思想時,要保持同一性,不能自相矛盾,不能模棱兩可,要有充足的理由等。遵守這四條基本規(guī)律,是講話具有嚴密邏輯性的總體表現和要求,必須貫穿于講話的全過程,體現在講話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
六、注重準確性
準確性是領導運用語言,與其他個人或組織進行交流的基本要求。任何一個領導者所說出的話,如果失去了準確性,不但沒有任何水平可言,而且還會失去所有與之聯系的個人或組織的信任。
領導者在領導活動過程中,能夠準確地運用語言,是十分必要的。領導者語言的準確運用,首先是指領導者語言運用的條件限定;其次是指準確地使用語言。所謂條件的限定,具體來說,就是語言的運用是由各種特定的客觀環(huán)境,以及領帶講話的特定內容來決定的。任何一個領導者,不僅在社會活動中有特定的地位,同時,他又是一個現實的社會人,因此,他就需要運用語言來表達、反映自己的思想和意愿。但是,由于領導者在社會活動中的特定地位,所以領導者的語言表達,就不能使隨心所欲的。正確地使用語言,就是語言運用的最大技巧,就是每個人駕馭語言的基本方式方法。在語言的運用過程中,如果恰到好處地使用一些有生命力的古代語言文字和國外的一些優(yōu)秀語言,就可以更加豐富自己的語言。同時,還要盡量使用最少的詞句,而準確地陳述出所要敘述的內容。恩格斯曾說過:“言簡意賅的句子,一經了解,就能牢牢記住,變成口號;而這是冗長的陳述絕對做不到的。”
七、注重生動性
生動形式對領導講話水平的基本要求之一。領導者無論在什么場合下,都需要使用易被接受、鮮明生動的語言,而忌諱那種干澀難懂、空感乏味的說教。
領導運用語言的生動性,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使用自己的語言。有些領導往往愿意使用一些現代的“時髦詞”,或者是流行的套話。把這些東西生拼硬湊在一起,乍聽起來挺“新鮮”,事實上細細回味起來,有的是“生吞活剝”、“消化不良”;有的是似曾相識,改頭換面;有的似是而非,很不真確。這些語言不僅不能給自己的語言增色,反而使之遜色。
八、注重鼓動性
一個杰出的領導,首先應該是一個鼓動家,他要以語言去撞擊人們的心靈,激勵人們的情緒,堅定人們鄉(xiāng)向前的意志,要做到這一點,就要要求領導首先必須具有恢弘的氣魄、寬闊的胸襟和無畏的膽略。
其次,要有高超的語言運用技巧,使用在短時間就能人們情緒的口號、格言、警句,都具有極強的鼓動力。因為這些經過加工、濃縮、簡潔、凝練的語言,都蘊含著某種真理,容易為人民大眾所接受。
再次,領導語言鼓動程度以及戲劇性效果也與領導者在講話中表明努力的目標,以及展示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后的燦爛前景有關。
人們總是為了某種希望而活著,即使有些人暫時處于相對平靜的生活中,他也期待能有人給他指點更明媚燦爛的前景,因此,杰出的領導者往往就是利用了某種普遍的社會心理,在報告、演講、講話中傳達給人們某種可能達到的目標和希望,最大限度調動聽眾的情緒。
相關文章:
4.領導口才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