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國72物候之立秋,立秋分哪三候?
立秋,是農歷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13個節(jié)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jié)氣,標志著孟秋時節(jié)的正式開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從文字角度來看,“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ji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2019中國72物候之立秋,立秋分哪三候?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立秋,七月節(jié)。 立字解見春。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斂也。
初候,涼風至【《禮記》作盲風至】。
西方凄清之風曰涼風。溫變而涼氣始肅也。《周語》曰火見而清風戒寒是也。
二候,白露降。
大雨之後,清涼風來,而天氣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三候,寒蟬鳴。
寒蟬,《爾雅》曰寒螿蟬,小而青紫者;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聲變之矣。
宋時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弊喈叄嗤暵湎乱粌善~子,以寓報秋之意。
中國東南沿海地區(qū)于“立秋”時:
可種植下列蔬果:
1.北部:高麗菜、花椰菜、茄子、芹菜、烏豆、白豆、蔥。
2.中部:番茄、茄子、芹菜、芥藍菜。
3.南部:高麗菜、長年菜、番薯。
可捕獲下列魚類:
目吼、卓鯤、鱘魚、龍尖、沙魚等。
立秋節(jié)氣歌謠
時到立秋年過半,可能有澇也有旱,
男女老少齊努力,戰(zhàn)天斗地奪高產。
棉花抹杈邊心,追肥時間到下限,
天旱澆水要適量,防治病蟲巧把關。
早秋作物漸成熟,防雀糟蹋要常轉。
晚秋作物治追耪,后期管理不能軟。
適時播種大白菜,炕土壅蔥奪豐產。
保護地菜籌建棚,底肥施足地深翻。
大積大造農家肥,割曬青草抽時間。
林木果樹管理好,摘下果梨去賣錢。
畜禽管理要加強,要緊預防牛流感。
喂魚注意多投草,魚病防治至關鍵,
坑內菱角采下來,繼續(xù)管好藕葦芡。
立秋節(jié)氣農諺
“立秋”帶來的首先是天氣的變化。從這一天開始,天高氣爽,月明風清,氣 溫逐漸下降,正如諺語所說:“立秋之日涼風至”,“早上立了秋,晚上涼颼颼”。但“立秋”的早晚又有很大區(qū)別,所謂“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即是 提醒人們不可對“立秋”盲目樂觀,有時候“立秋過后,還有‘(秋)老虎’在一頭”。其實,“立秋”降溫最大的法寶是下雨,“秋前秋后一場雨,白露前后一場 風”,這是人們長期觀察總結得出的結論。
人們對秋雨無疑是歡迎的,“立秋下雨人歡樂,處暑下雨萬人愁”,在通常情 況下,“立秋處暑有陣頭,三秋天氣多雨水”,不但下雨,有時還要打雷,這標志著“立秋響雷,百日見霜”?!傲⑶铩焙竺拷狄淮斡辏瑲鉁匾搽S之下降一定幅度, “一場秋雨一場寒”之說即在于此。但“立秋”后無雨的情況也是有的,其標志就是“秋前北風馬上雨,秋后北風無滴水”,最直接的后果也很明顯:“立秋無雨秋 干熱,立秋有雨秋落落”。
“立秋”對于農事的影響相當大。古代農業(yè)社會,農民對“立秋”的重視程度 不亞于過節(jié)。如果立秋日天氣晴朗,必定風調雨順,可以坐等豐收。同樣,“立秋”的早晚也相當重要,“七月秋樣樣收,六月秋樣樣丟”。“立秋”后下不下雨更 忽視不得,“立秋有雨樣樣收,立秋無雨人人憂”,因為“立秋無雨是空秋,萬物歷來一半收”。
由此可見,“立秋”還是一個收獲的標志,所謂“秋不涼,籽不黃”,“立秋 十天遍地黃”,“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結頂”,一個金色的秋天就要到來了。在這個季節(jié)里,人們盤算最多的就是農事:“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蕎麥 白露花,寒露蕎麥收到家”;“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軟棗”,享受收獲之樂的同時,也要掌握好工作的節(jié)奏:“七月立秋慢溜溜,六月立 秋快加油”,“立秋拿住手,還收三五斗”。對沒進入收獲期的,“立秋”后也需注意:“頭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種到立秋后”;“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 “立秋種芝麻,老死不開花”。
立秋”也相應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立秋既是萬物成熟收獲的季節(jié),也是人體 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因此,秋季養(yǎng)生從來是人們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最易做的就是“立了秋,便把扇子丟”。因為“一場秋雨一場寒”,所以“十場秋雨要穿 棉”。天涼了,還應注意“水白露身不露,秋后少游”,人們甚至認為“立秋洗肚子,不長痱子拉肚子”。在飲食起居方面,古人認為“秋天宜收不宜散”,應切記 “秋不食辛辣”、“秋不食肺”;還應“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早臥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這樣才合乎秋季養(yǎng)生之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