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jié)起源由來故事_臘八習俗
很多人在關(guān)注,臘八節(jié)又叫什么節(jié)?還有的人想了解臘八是怎么來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呐D八節(jié)起源由來故事_臘八習俗,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傳說一:臘八節(jié)是農(nóng)歷臘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未明初,據(jù)說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jiān)里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jiān)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谷雜糧。朱搜索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美美的享受了一頓。后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jiān)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jié),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傳說二:臘月初八,我國人民有吃臘八粥習俗。
據(jù)說臘八粥傳自印度。佛教的創(chuàng)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wèi)國(今尼泊爾境內(nèi))凈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quán)統(tǒng)治,舍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獲,后經(jīng)六年苦行,于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于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jié)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jīng),并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
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并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后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jù)說有的寺院于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栗、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fā)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游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
反覺江村節(jié)物新?!睋?jù)說杭州名剎天寧寺內(nèi)有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曬干,積一年的余糧,到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福德粥”意思是說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壽。可見當時各寺僧愛惜糧食之美德。臘八粥在古時是用紅小豆、糯米煮成,后來材料逐漸增多。南宋人周密著《武林舊事》說:“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類做粥,謂之‘臘八粥’”。至今我國江南、東北、西北廣大
地區(qū)人民仍保留著吃臘八粥的習俗,廣東地區(qū)已不多見。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紅豆、棗子、栗子、花生、白果、蓮子、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圓、龍眼肉、蜜餞等同煮的。冬季吃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既可口有營養(yǎng),確實能增福增壽。
習俗一:吃冰臘八前一天,人們一般用鋼盆舀水結(jié)冰,等到了臘八節(jié)就脫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塊。據(jù)說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會肚子疼
習俗二:吃臘八粥葷臘八粥1、土豆和小米各120千克煮半熟,大蒜20千克均搗碎后用兆福牌原味牛油調(diào)和2、冬瓜片35千克,白菜絲25千克。青椒絲15千克,雞肉末25千克作配料放入3、加入適量清水和調(diào)味品:味精、鹽、黃酒、花椒等然后文火相煮4、煮至冒氣?;饚追昼?,然后再文火相煮,反復(fù)三次左右即可出。
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于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并向各個寺院發(fā)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桂圓臘八粥
適合體質(zhì):氣虛、血虛和陽虛
桂圓亦稱龍眼,性溫味甘,益心脾,補氣血;具有良好的滋養(yǎng)補益作用。因此,這一類型的臘八粥首選桂圓為原料。此外,像紅棗、花生、紅豆、紅糖、白果、枸杞子都是補血、溫陽的好食品,可以將它們與桂圓互相搭配,連同粳米一起煮臘八粥喝,是很好的驅(qū)寒保暖良方。
薏米臘八粥
適合體質(zhì):濕熱
薏仁是五谷類中纖維質(zhì)最高的,有利于幫助排除應(yīng)酬時攝入的過多垃圾食物。薏仁中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纖維,可以由吸附膽鹽,使腸道對脂肪的吸收率變差,進而降低血液脂肪濃度。因此,以薏仁為主要輔料的臘八粥,適合經(jīng)常喝酒、大魚大肉應(yīng)酬的人食用。
臘八節(jié)起源由來故事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