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方法的重要性
我們的印象中,似乎書中筆記做得越全越密、越善于使用顏色畫記號的人,平時拿著錯題庫一道道鉆研的人,理應既高效成績又好。但是不是任何人的記憶力都是這么好的,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下面跟小編一起來探索一下吧。
什么才是適合你的學習方法
1.誤打誤撞的正確學習方法
我上中學的時候經(jīng)常被班上的女生“圍攻”,原因是她們說我都沒有努力過,憑什么學習成績那么好。
我記得很清楚,有個女生在畢業(yè)紀念冊上給我的留言是“不要浪費了上天給你的天賦”。
這個女同學的每本書都記滿了筆記,還用各種顏色的熒光筆畫滿了重點。
我其實一直都很崇拜能夠熟練使用多種顏色畫記號的人,實在不知道有什么規(guī)律可循。而我就很汗顏了,每學期結束時,書本比臉還干凈,最多在老師布置作業(yè)的地方打個勾。
高三畢業(yè)時,全套“新書”可以留作紀念。
我從不相信自己有什么天賦,因為學習真的不容易。
但我特別愛考試,沒有測驗的時候,我就和同學互相出題考著玩。
每次大考之前,我不會一遍一遍地看書、看筆記,而是拿出一張大紙,靠自己的回憶把這學期學習的公式、重點、單詞、生字、詩詞都默寫一遍。
每門課用一張紙。遇到想不起來的,就使勁想一會兒。最后才查書,補充完善這學期的知識圖譜。
這樣一來,上考場的時候就不會遇到特別意外的題目了。
我忘記了這個方法是我自己發(fā)明的,還是我爸爸教給我的,總之有效。直到今天,我講每一本書也只是看一遍,半個月后要準備講的時候再拿出一張白紙……
以前不知道這樣的方法為什么有效,直到我讀完了一本叫《認知天性》的書,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誤打誤撞地運用了正確的學習方法。
這本書是一組嚴謹?shù)男睦韺W家用很長時間做實驗,統(tǒng)計分析,總結出來的關于如何學習的研究成果。
他們把我常用的這個套路稱為:
檢索,間隔,鞏固,細化,遷移……
聽起來“高大上”了很多!
書里的研究結果顯示:如果你在書上記特別多的筆記,畫特別多的線條,你的大腦就不去記它了,就已經(jīng)忘記了。
所以我們的天性以為我們努力地記筆記,多重復幾遍,多背幾遍,似乎能夠記得住,但事實上不是。
因為那些方法并沒有給大腦帶來挑戰(zhàn),沒法起到鞏固的作用,只會讓人誤以為自己已經(jīng)掌握了。
用今天流行的話講就是:你只是假裝很努力!
人們都不喜歡挑戰(zhàn)自己,也不喜歡挫敗感。相比較而言,一遍一遍地畫線要輕松得多??上?,輕松的學習是無效的。
所以說,學習好不是靠天賦,而是有正確的方法?!墩J知天性》教給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如何有效學習。
科學的學習方法能夠讓我們的學習變得更加輕松、更加科學并且能夠很快地掌握到事物與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
這對所有的人來講都是一個特別重要的事情,因此我把這本書定義為《刻意練習》的升級版。
《刻意練習》這本書中提到過一萬小時的原理,用3F原則,不斷地去練習一個東西,你就可以變得很厲害。
而《認知天性》這本書更加細致地研究了刻意練習,提出了很多對刻意練習的挑戰(zhàn),也有很多進步的地方,所以非常值得學習。
2.心智模型的建立:怎樣才算真正的學會一件事
有一個叫做馬特·布朗的飛機駕駛員,有一次在駕駛過程中,他突然發(fā)現(xiàn)一個引擎熄火了,接著飛機立刻開始傾斜。
這時候他的大腦當中就快速地回憶起了非常多的知識。
他需要算今天這個飛機上有多重的貨物,這么重的貨物,用單個的引擎夠不夠?需不需要重新啟動?重新啟動會有什么樣的風險?如果重新啟動可以起來的話會是什么樣的角度?如果不可以起來的話,會有什么樣的問題?
進行了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操作,馬特·布朗把這個飛機安全迫降在了機場上。
這個過程是要告訴我們什么呢?
就是當你真的坐在飛機駕駛位上的時候,是沒有時間去查谷歌,甚至連查操作手冊的時間都不夠,只能夠靠你大腦當中所擁有的知識快速地運算。
所以僅僅在腦海當中儲存一些知識是不夠的,要把它形成能夠自動調(diào)用的心智模型,就是能夠讓這些知識自動地組合、自動地使用,然后形成一套體系,這才算我們真的學會了一件事。
那些看起來很努力的學習方法
形成心智模型的過程就是我們每個人學習一個技能的過程。其中最讓人大跌眼鏡的事情,就是心理學家經(jīng)過了很多的實驗統(tǒng)計和測試以后發(fā)現(xiàn):反復的閱讀對于學習來講幾乎是白費力氣。
持續(xù)的閱讀,會讓我們產(chǎn)生一種似乎已經(jīng)記住了的錯覺。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當中有一個東西叫作元認知,是人們對于自己的認知水平的判斷。
我們的元認知非常容易出現(xiàn)偏差,即便最努力的學生也會陷入兩個誤區(qū):
一是不知道自己學習中的薄弱之處,不知道要在哪里花更多精力才能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
二是愛使用那些會讓自己錯誤地認為掌握了知識的學習方法,比如拼命地記筆記,拼命地畫下劃線,拼命地用熒光筆,拼命地反復閱讀。
教育工作者曾配合心理學家做了一個重復閱讀測試。第一組人不停地讀,第二組人是讀一遍,讀完一遍以后,過了一個星期再讀一遍。
然后把這兩組人放在一起,測試結果發(fā)現(xiàn),過了一個星期再讀了一遍的人,比那個連著讀了十遍的人要記得好得多,記憶的成績高很多。
那么比這個過了兩個星期再讀一次記憶效果更好的是什么呢?是考他一次。
只要你給他一個檢索的機會,讓他拿大腦使勁地回憶一次,就能夠大幅提高記憶的效果。
考試給人很大的壓力,但對于記住東西有莫大的好處。
在《認知天性》里有一個名詞叫作檢索,也就是說在不看書的情況下,拼命回想某個內(nèi)容,大腦只有經(jīng)歷痛苦,經(jīng)歷想不起來的過程,在回憶當中產(chǎn)生了一些痛,這時候學習的效果就會加倍。
3.知識鏈與記憶結:學習越輕松,效果越不好
有一個實驗的案例:
八年級的學生上科學課,把所學內(nèi)容分成兩組。一組用小測驗的方法學習,另一組用反復復習的方法學習。
測試內(nèi)容是一個月后哪部分知識點會被記得更牢。
通過考試發(fā)現(xiàn),凡是考到那些用小測驗來學習的知識點的時候,學生們的平均成績是A-。而在考察那些僅作復習但是沒有測驗的知識點的時候學生們的分數(shù)變成了C+。
從A-到C+,這是很大的一個鴻溝,原因就是有一組在進行考試有一組沒有考試。這個就是通過檢索通過考試的方式來給我們減少元認知所產(chǎn)生的偏差。
所以在這里得出一個結論:
學習越輕松,效果越不好。
書中有一個形象的比喻是知識鏈打上記憶的結。如果你每天都在不停地重復不停地讀,不停地畫筆記就相當于把知識鏈拿手一遍一遍地捋不斷地捋,捋來捋去也記不住。而當你考一次試就等于打一個結,結繩才能夠記事。
這是《認知天性》這本書里最重要的洞見:學習是需要有挑戰(zhàn)的。
4.學習是如何發(fā)生的:學習的三道工序
在《認知天性》這本書中,把學習分成了三道工序。
第一道工序叫作編碼。
比如說你從來沒有跳過傘,第一次學習跳傘的時候,你需要把你看到的一系列演示動作在心里編碼,這些東西是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做,你得到并且理解、記住這些事情,這個過程形成一些潛在的心理表征叫作編碼。
第二步叫作鞏固。
鞏固就是心理表征的強化。通過遺忘、考試、再練習,不斷地重復,這個過程當中把學到的東西形成長期的記憶,形成需要通過認真思考直接就能夠做出來的生理性的反應,這就是鞏固的過程。
最后一道工序叫檢索。
檢測會“逼迫”學習者把所有學過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形成一個“檢索線”,這樣日后回憶起這些知識時才游刃有余。
后刻意時刻時代來了
為什么我認為《認知天性》可以看成是《刻意練習》的升級版?
有一個案例是這樣的:
兩組人練習投沙包,這個沙包要投到三英尺遠的一個筐里,其中一組人站在三英尺的位置投,因為將來考試考的是三英尺,所以就一直站在三英尺的這個位置上練習投沙包。
另外一組人從來不讓他們投三英尺的位置,而是讓他們投兩英尺、四英尺、兩英尺、 四英尺……在兩英尺的地方練一會兒,又在四英寸的地方練一會兒,但不讓他們練三英尺的地方。
整整練了12周之后,對兩組人馬進行測試。
在《刻意練習》這本書里,倡導的是focus、feedback和fixit,即不停地練同一個動作,不停地請教專業(yè)人士,不停地練發(fā)球的動作。
但是《認知天性》這本書的作者所做的研究發(fā)現(xiàn):
投兩英尺、四英尺最后去考試考三英尺的成績,要高過那個一直投三英尺的隊伍。
這是因為頻繁的練習,頻繁的集中練習,只會產(chǎn)生短期記憶,即練到麻木的時候,所產(chǎn)生的只是短期記憶,而只有給我們的練習當中,加入了時間間隔和內(nèi)容間隔我們才有可能學得更加靈活,才能夠把它記得更牢。
再舉一個例子解釋什么叫時間間隔和內(nèi)容間隔:
醫(yī)學院要教學生縫合毛細血管,把細小的血管重新縫合起來很要命也很難。在給這些準醫(yī)生訓練的時候,半數(shù)的醫(yī)生在一天之內(nèi)就上完了全部的四節(jié)課,正常的在職培訓就是這樣安排的。
另外一半醫(yī)生也上完了同樣的四節(jié)課,不過每節(jié)課之間有一周的間隔時間,就是上一天課,回去工作一周,下周再來上,分了四次把這四天的課上完了。
在課程結束一個月以后對所有的實驗對象進行測試,無論在哪個評估環(huán)節(jié),包括完成手術的時間、手部移動的次數(shù),以及重新連接血管的成功率、小老鼠的主動脈搏動的情況等等,那些每節(jié)課之間有一周間隔的醫(yī)生都表現(xiàn)得要超越另外一組醫(yī)生,而且在一天上完四節(jié)課的醫(yī)生當中有16%的人損傷了實驗白鼠的其它血管,未能完成手術。
為什么間隔練習比集中練習更有效?
因為向長期記憶中存放新知識需要有一個鞏固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記憶痕跡也就是大腦中有關新知識的心理表征得到加深,被賦予含義,并且和已知聯(lián)系起來,這個過程需要數(shù)小時甚至數(shù)天。
因此在我們出現(xiàn)了一些遺忘以后,再檢索所學的東西,就需要下更多的力氣。這會重新觸發(fā)鞏固的過程進一步強化記憶,就是如果我們在這當中,加入了時間的間隔或者穿插了別的訓練的活動,學習的效果就要好很多。
讓學習輕而易舉的
心理學規(guī)律
1.欲求新知,先忘舊事
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人們可能需要先忘記過去的舊知識,我們需要忘記一些矛盾的、與舊的記憶相關的記憶線索,這樣才能把記憶線索和新知識聯(lián)系起來。
比如說一個開拖拉機的人開小汽車就可能特別困難,因為他有很多錯誤的習慣,可能一上去就是掛檔。
所以當你能夠把之前的那些東西遺忘掉的時候,才能夠學到很多新的知識。
遺忘并不是徹底地忘掉了,遺忘是很有可能把它放到了潛意識當中去,就只是你暫時不去調(diào)用它。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某些所見所聞在某一刻會喚醒你的回憶,哪怕是許久不曾想起的陳年舊事。
普魯斯特在《追憶似水年華》的開頭就寫到過:
敘述者感嘆自己記不起來年少時在法國鄉(xiāng)村里與叔叔嬸嬸度過的日子。直到有一天,一塊蘸了酸檸檬花茶的蛋糕味道,讓過去的時光一一映入腦海。這就是潛意識被重新調(diào)動的一個過程。
遺忘了舊知識把它放在潛意識當中,我們的新知識才能夠逐漸地進來。
我們的檢索能力有限,這讓記憶中的大部分知識不能“召之即來”。
但這種局限其實是有好處的:
如果所有記憶都能信手拈來,那就意味著大量的信息會在同一時間一塊兒冒出來,如同堆積如山的資料一般擺在你面前,你得非常痛苦地花時間“翻出”你最想要的那一份。
幸虧有“潛意識”這個柜子,讓我們把一些根深蒂固的舊知識存于其中。在某個需要它的時刻,環(huán)境的刺激就像一把鑰匙,打開那把舊鎖,我們就能取出曾經(jīng)的回憶。
2.越容易被想起,越容易被忘記
檢索練習是強化所學的一種方法,但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如果知識或者技能越容易被檢索,就越不容易形成長期記憶。
相反,你在檢索知識或技能上花費的努力越多,學得就越扎實。
換言之,關于一件事你忘記的越多,重新學習就更為有效,能更好地形成永久性的記憶。
3.“良性干擾”能提升學習效果
我們通常認為干擾不利于學習,但某種類型的干擾可以給學習帶來一些好處,而且有時效果會出奇地好。
試想一下,你是喜歡一篇排版正常,字體清晰的文章,還是想看一篇字跡模糊的文章?你一定會選擇前者。
但事實是,當頁面文本稍有模糊,或者字體略微有些難以辨認的時候,人們能夠更好地回憶起文章的內(nèi)容。
事實證明,當教學大綱的編排順序不同于課本內(nèi)容時,學生就要下功夫弄清課程的主旨,還需要把不一樣的東西對應起來,這可以讓他們更好地回憶內(nèi)容。
而且當一段文字中有單詞缺少字母需要讀者自行補齊的時候,閱讀速度就會放慢,但記憶會更加牢固。
在所有這些例子中,改變正常的表達形式會帶來困難,干擾了學習的流暢性。但這種困難會讓學習者更努力地構建一種合理的解讀。這些增強我們學習效果的干擾,就叫作“良性干擾”。
4.“合意困難”
在別人教給你答案之前,先嘗試自己解決問題。這樣效果會更好,哪怕在嘗試中會犯下一些錯誤。
在當前的教育中,或許成績?nèi)员灰曌髂芰Φ南笳?,于是很多學生把錯誤看作是失敗,總是想盡一切辦法避免出錯。
對失敗的恐懼導致學生厭惡嘗試新事物,討厭冒險,或者在考試前過于焦慮等等。但當學生們在自己的“試錯”后能得到糾正性的反饋,這會加深他們的記憶。
但適度的失敗感不是壞事。學新東西時遇到的困難是有益處的,因為嘗試解決一個難題比坐等解決方案對我們來說更有幫助。
心理學家比約克夫婦創(chuàng)造出了“合意困難”這個詞,以此描述那些能換來更牢固學習成果的短期麻煩。比約克夫婦說道:
困難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們能觸發(fā)編碼和檢索的過程,從而促進理解和記憶。
但那些學習者沒有相應背景知識來處理的、無法強化技能的、或者你在現(xiàn)實中無法學以致用的挑戰(zhàn)都是不合意的。
教練可能會去教橄欖球運動員一些芭蕾舞的要點,讓他們學平衡和移動,但肯定不會去教他們打高爾夫球的技術,也不會教他們反手打網(wǎng)球的技術。因此在學習中,要注意區(qū)分“合意困難”和“非合意困難(無法克服的困難)”。
同時還要注意一點:
你無法從不擅長的事情里學到知識。
因為人們很少從其他人那里獲得關于技能與能力的負面反饋,人們不愿意講壞消息。其次,因為元認知的存在,你可能意識不到自己的表現(xiàn)究竟如何。
如何建立心智模型:
學習是需要挑戰(zhàn)天性的
1.小心大腦中的“系統(tǒng)一”
在打造自己的心智模型的過程中,大腦的確會做出一些干擾,比如我們上文中提到過的“元認知”。
除此之外,也不要忽略丹尼爾?卡尼曼在《思考,快與慢》中提到的“系統(tǒng)一(本書稱為機制一)”。
系統(tǒng)二是有意識的,參與邏輯和理性的分析;
而系統(tǒng)一是無意識的、直覺式的,而且是瞬發(fā)式的,它會調(diào)用我們的感覺與記憶,在一瞬間評估形勢。
臺灣的“中華航空”就發(fā)生過一件嚇人的事,不過好在最后有驚無險。
1985年的冬天,公司的一架播音747型飛機從臺北飛往洛杉磯。在飛越太平洋上空時,飛機的一個引擎突然失靈了。
機組人員決定重啟引擎,他們沒有想到這時飛機的高度表開始不斷下降,但是機組人員完全沒有感覺到飛機在下降。
這其實是由系統(tǒng)一引發(fā)的“空間定向障礙”,但他們決定相信自己的直覺,判定高度表失靈。
直到飛機沖下云層,所有的機組人員看見了地面,這才意識到飛機真是朝下飛的。那一刻他們急速地拉起飛機,使其在接觸地面之前又重新往天上飛起來。最后他們安全降落在舊金山國際機場,但飛機已經(jīng)大面積受損,無法恢復。
所以系統(tǒng)一的錯覺可以迅速瓦解人們在訓練中付出的努力以及已獲得的專業(yè)經(jīng)驗,這也就解釋了我們?yōu)槭裁幢仨氁幸惶子柧氂兴氐南到y(tǒng)二,要強化自己有意識地分析與推理,時刻關注“儀表盤”。
2.學習時要避免錯覺和“記憶扭曲”
記憶是可以被扭曲的。
對于一件事,我們只會記住其中對自己情感影響最大的因素,剩余的細節(jié)則由自己填補。暗示、來自其他事件的干擾,都可以歪曲我們的記憶。
澳大利亞心理學家湯姆森就遇到過這樣的事件:
悉尼一個女子在看午間電視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敲門。她開門后便被打倒,遭到強奸,不省人事。
她在蘇醒后報了警,警察在她那里得到了有關嫌疑人的描述后,在搜索時看到了在街上散步的湯姆森。警察發(fā)現(xiàn)湯姆森非常符合描述,于是逮捕了他。
最后,湯姆森的不在場證明使得真相大白:他那時正在接受電視臺的訪問,而那個女孩在去開門前,看的就是電視里湯姆森的訪談節(jié)目。
這種“記憶扭曲”是我們在學習中必須要警惕的問題。它也在給我們提醒:
學習不能隨心所欲,我們需要得到科學的指導,建立正確的體系。
3.實踐和檢驗才能暴露學習漏洞
大腦中的系統(tǒng)一與元認知會干擾我們對自己認知水平的判斷,所以評估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實踐和測驗。
測驗(考試)就是最好的自我檢索方式。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和有經(jīng)驗的人一同工作,和專長互補的人組成團隊,這些都可以幫你校準自己對已知與未知的感覺。
還有很多人沒怎么注意過的一點是,日常練習要盡量模擬真實環(huán)境。只有在平日的練習里以真實場景作為鋪墊,在不同環(huán)境中訓練的次數(shù)足夠多,那么到了真正的“賽場”上,無論發(fā)生什么,你都能做得很好。
4.找到適合自己的“記憶技巧”
找到適合自己的記憶技巧,的確是形成自己心智模型時的“加分項”。
我們曾在影視劇中看到過“記憶宮殿”的情節(jié),這其實是一個把知識點在腦海中可視化的手段,可以用來組織并記憶大量資料。
另外,編出一個口訣(例如九九乘法表),根據(jù)單詞的韻腳找到規(guī)律來幫助記憶,或者把需要記憶的內(nèi)容以歌曲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如歌曲《但愿人長久》與《水調(diào)歌頭》)等等。
找到自己的記憶訣竅對日后的檢索有非常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