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井茶的茶文化歷史沿革
龍井茶是我國著名綠茶,色澤翠綠,香氣濃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即有“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的特點。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龍井茶的茶文化歷史沿革,一起來看看。
龍井茶的茶文化歷史沿革
龍井茶得名于龍井。龍井位于西湖之西翁家山的西北麓。龍井原名龍泓,是一個圓形的泉池,大旱不涸,古人以為此泉與海相通,其中有龍,因稱龍井。晉代葛洪曾在此煉丹。離龍井500米左右的落暉塢有龍井寺,俗稱老龍井,創(chuàng)建于五代后漢乾祐二年(949年),初名報國看經(jīng)院。
龍井始產(chǎn)于宋代。北宋時改名壽圣院。南宋時又改稱廣福院、延恩衍慶寺。明正統(tǒng)三年(1438年)才遷移至井畔,現(xiàn)寺已廢,僻為茶室。
元朝, 虞集《游龍井》詩中寫道:“烹煎黃金芽,不取谷雨后”。
明代,龍井茶日負盛名。清代,龍井茶的名氣與日俱增,不斷提高,特別是在乾隆年間,乾隆皇帝多次下江南,曾巡游了杭州的上天竺、下天竺、龍井、云棲等地,敕封了龍井“十八棵御茶”,并留下了不少有關龍井茶的詩詞,使得龍井茶的名聲越來越好。龍井茶的出名,推動了龍井茶的發(fā)展,西湖周圍的鄉(xiāng)村開始發(fā)展茶園。
19世紀末,杭州西湖附近的寺院如虎跑寺、龍井寺等以及部分村民開起了茶葉店,開始自產(chǎn)自銷龍井茶。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十分重視龍井茶的發(fā)展,周恩來、朱德委員長、陳毅元帥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多次到龍井茶區(qū)視察,鼓勵茶區(qū)人民多產(chǎn)龍井茶。經(jīng)過幾十年的發(fā)展,茶園面積不斷擴大,茶葉產(chǎn)量日益增加,炒制工藝和技術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尤其是龍井43等新品種的育成推廣和龍井茶炒制機械的研制應用,對提高龍井茶的品質、提高勞動生產(chǎn)率、提高經(jīng)濟效益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1949年前,因龍井茶的產(chǎn)地不同, 炒制方法略有差異,產(chǎn)品各具特色,分別用“獅、龍、云、虎、梅” 5個字號來稱呼,如“獅字龍井”、“云字龍井”等。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改為“獅、龍、梅” 3個品類,產(chǎn)于西湖鄉(xiāng)龍井村的稱為“獅字龍井”或“獅峰龍井”,其自然品質最好;產(chǎn)于西湖鄉(xiāng)梅家塢、梵村、云棲、外大橋一帶的稱為“梅字龍井”或“梅均龍井”,做工精湛;西湖鄉(xiāng)其余地方生產(chǎn)的稱為“龍字龍井”或“西湖龍井”。
1965年國家采用統(tǒng)一收購標準樣,統(tǒng)稱西湖龍井。20世紀八九十年代,在改革開放 的大環(huán)境中,隨著名優(yōu)茶的不斷發(fā)展和市場經(jīng)濟的逐步建立,以及龍井茶品種的大力推廣應用和炒制技術的培訓、傳播擴散,尤其是龍井茶機械和機制工藝技術的日趨完善,使得龍井茶歷史產(chǎn)區(qū)以外的地方,如杭州市的余杭、蕭山、富陽以及浙江的新昌、嵊州等地也相繼按龍井茶的采制方法生產(chǎn)出扁形茶,從而就有了“西湖龍井”和“浙江龍井”之稱。
龍井茶的茶文化功效
興奮 作用
茶葉的咖啡堿能興奮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幫助人們振奮精神、增進思維、消除疲勞、提高工作效率。
利尿作用
茶葉中的咖啡堿和茶堿具有 利尿作用,用于治療 水腫、水滯瘤。利用紅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
強心解痙
咖啡堿具有強心、解痙、松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氣管 痙攣,促進血液循環(huán),是治療支氣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輔助藥物。
抑制動脈硬化作用:茶葉中的茶多酚和維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動脈硬化的作用。所以經(jīng)常飲茶的人當中,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發(fā)病率較低。
抗菌、抑菌
茶中的 茶多酚和 鞣酸作用于細菌,能凝固細菌的蛋白質,將細菌殺死??捎糜谥委熌c道疾病,如 霍亂、傷寒、 痢疾、腸炎等。皮膚生瘡、潰爛流膿,外傷破了皮,用濃茶沖洗患處,有 消炎殺菌作用??谇话l(fā)炎、潰爛、 咽喉腫痛,用茶葉來治療,也有一定療效。
減肥
茶中的咖啡堿、肌醇、葉酸、泛酸和芳香類物質等多種化合物,能調節(jié)脂肪代謝,特別是烏龍茶對蛋白質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維生素C能降低膽固醇和血脂,達到減肥功效。
防齲齒
茶中含有氟, 氟離子與牙齒的鈣質有很大的親和力,能變成一種較為難溶于酸的“氟磷灰石”,給牙齒加上一個保護層,提高了牙齒防酸抗齲能力。
抑制癌細胞
茶葉中的 黃酮類物質有不同程度的體外抗癌作用,作用較強的有牡荊堿、桑色素和兒茶素。
消臭、助消化功效
口臭時食物殘渣在酶的作用下形成 甲基硫醇化合物產(chǎn)生臭味。西湖龍井茶湯可抑制這種酶的活性,起到消除口臭的作用,更能刺激分泌更多的消化液,有助于淀粉、蛋白質和脂肪的分解,幫助消化。
龍井茶的茶文化歷史沿革相關文章:
4.歷史上的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