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興趣愛好>其它興趣愛好>飲茶>

茶道的核心是什么

時間: 曾揚892 分享

   茶道,就是品賞茶的美感之道。茶道是一種通過飲茶的形態(tài),對人民進行禮法教育、道德修養(yǎng)的一種儀式。茶道的核心是什么?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茶道的核心,一起來看看。

  茶道的核心

  中國茶文化核心是茶道,其內容包括:各茶品飲之道和思想內涵(即通過品茶陶冶情操、修身養(yǎng)性,將精神升華到具有哲理的境界),陸羽的《茶經》第一次提出茶道的概念,并將茶道的兩個基本點充分體現(xiàn)出來。

  什么是茶道?

  茶道是通過品茶活動(沏茶、賞茶、飲茶)表現(xiàn)一定禮節(jié)、人品、美學觀點、精神、意境的一種品茶藝術。它是茶藝與精神的結合,并通過茶藝表現(xiàn)精神。主要講究五境(即茶葉、茶湯、茶具、火候、環(huán)境)的和諧,并要遵循一定的法則。

  中國茶道起源

  中國茶道起源于八世紀的中唐時期,陸羽是中國茶道的創(chuàng)始人。唐代煎茶道代表人物有陸羽、皎然、盧全、白居易、皮日休、陸龜蒙等。唐代茶人完善了煎茶茶藝,確立了品茶修道的思想。 點茶道形成于北宋中后期,代表人物是趙佶、蔡襄、梅堯臣、蘇軾、黃庭堅、陸游、審安老人、朱權等。宋代茶人創(chuàng)立了點茶茶藝,發(fā)展了飲茶修道的思想。

  泡茶道形成于明代后期,代表人物有許次紓、馮可賓、陳繼儒、田藝衡、徐獻忠、張大復、張岱、袁枚等人。明清茶人創(chuàng)立了泡茶茶藝,且有壺泡、撮泡、工夫茶泡三種形式。并為茶道設計了專用的茶室。

  堅實的思想核心——“和” “和”是儒家、佛家、道家共通的哲學理念。茶道追求的“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是指世間萬物陰陽協(xié)調,保全大和之氣以利萬物。 茶道中的“和”表現(xiàn)在:泡茶時,體現(xiàn)儒家“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待客時,表現(xiàn)明禮之倫;飲茶時,表現(xiàn)謙和之禮;品茶時心境表現(xiàn)儉德之禮。

  無所不利的修習之路——“靜” 儒、釋、道三教都以“靜”作為修行方法。中國茶道為能達到修身養(yǎng)性的目的,延伸出“茶須靜品”的理論。通過茶事活動創(chuàng)造一種寧靜和諧的氛圍。中國歷史上的文人雅士、高僧、儒生,都把“靜”作為茶道修習的必要途徑。 愉悅的心靈享受——“怡” “怡”字含義深廣,據《說文解字》注:“怡者和也、悅也、槳也。’ 中國茶道體現(xiàn)于平常的日常生活之中,不講形式,不拘一格。地位不同、信仰不同、文化層次不同的人對茶道有著不同的追求。

  茶道的終極追求——“真” 包括真茶、真香、真味;環(huán)境要真山真水:字畫要真跡;器具要真木、真竹、真陶、真瓷;還要對人真心真誠;茶事活動要認真,以達到真、善、美的境界。

  茶文化的四個層次

  物態(tài)文化——人們從事茶葉生產的活動方式和產品的總和,即有關茶葉的栽培、制造、加工、保存、化學成份及療效研究……等等,也包括品茶時所使用的茶葉、水、茶具以及桌椅、茶室等看得見摸得著的物品和建筑物。

  制度文化——人們在從事茶葉生產和消費過程中所形成的社會行為規(guī)范。如隨著茶葉生產的發(fā)展,歷代統(tǒng)治者不斷加強其管理措施,稱之為“茶政”,包括納貢、稅收、專賣、內銷、外貿……等等。據《華陽國志.巴志》記載,早在周武王伐紂之時,巴蜀地區(qū)的“茶、蜜、靈龜……皆納貢。”至唐以后貢茶的份額越來越大,名目繁多。從唐代建中元年(公元780年)開始,對茶葉征收賦稅:“稅天下茶、漆、竹、木,十取一。”(《舊唐書?食貨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開始實行榷茶制,即實行茶葉專賣制(《舊唐書.文宗本紀》)宋代蔡京立茶引制,商人領引時交稅,然后才能到指定地點取茶。自宋至清,為了控制對西北少數(shù)民族的茶葉供應,設茶馬司,實行茶馬貿易,以達到“以茶治邊”的目的。對漢族地區(qū)的茶葉貿易也嚴加限制,多方盤剝。

  行為文化——人們在茶葉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的約定俗成的行為模式,通是以茶禮、茶俗以及茶藝等形式表現(xiàn)出來。如宋代詩人杜來“寒夜客來茶當酒”的名句,說明客來敬茶是我國的傳統(tǒng)禮節(jié);千里寄茶表示對親人的懷念;民間舊時行聘以茶為禮,稱“茶禮”,送“茶禮”叫“下茶”,古時諺語曰“一女不吃兩家茶”,即女家受了“茶禮”便不再接受別家聘禮;還有以茶敬佛,以茶祭祀等等。至于各地、各民族的飲茶習俗更是異彩紛呈,飲茶習俗更是異彩紛呈,各種飲茶方法和茶藝程式也如百花齊放,美不勝收。

  心態(tài)文化——人們在應用茶葉的過程中所孕育出來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主觀因素。如人們在品飲茶湯時所追求的審美情趣,在茶藝操作過程中所追求的意境和韻味,以及由此生發(fā)的豐富聯(lián)想;反映茶葉生產、茶區(qū)生活、飲茶情趣的文藝作品;將飲茶與人生處世哲學相結合,上升至哲理高度,形成所謂茶德、茶道等等。這是茶文化的最高層次,也是茶文化的核心部分。

  因此,廣義的茶文化應該由上述四個層次組成。但是第一層次(物態(tài)文化)中早已形成一門完整、系統(tǒng)的科學——茶葉科學,簡稱茶學。第二層次(制度文化)屬于經濟史學科研究范疇,而且也是成績顯著,碩果累累。所以作為新興的學科,茶文化學應該將研究重點放在過去比較薄弱的第三、第四兩個層次,也就是狹義的茶文化。

  如此看來,我們要研究的狹義茶文化是屬于平常所謂的“精神文明”范疇,但是它又不是完全脫離“物質文明”的文化,而是結合在一起的。不管是茶道也好,茶藝也好,茶禮也好,茶俗也好,都是在茶葉應用過程中體現(xiàn)出來的,離開,也就不存在什么茶文化了。

茶道的核心是什么相關文章:

1.茶道的核心精神所在

2.茶道茶藝核心

3.茶道的入門知識是什么

4.茶道的重要要點

5.茶道的具體含義

茶道的核心是什么

茶道,就是品賞茶的美感之道。茶道是一種通過飲茶的形態(tài),對人民進行禮法教育、道德修養(yǎng)的一種儀式。茶道的核心是什么?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茶道的核心,一起來看看。 茶道的核心 中國茶文化核心是茶道,其內容包括:各茶品飲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精選文章

  • 學茶道的好處
    學茶道的好處

    茶道是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下所進行的茶事活動,茶道對環(huán)境的選擇、營造尤其講究,旨在通過環(huán)境來陶冶、凈化人的心靈,因而需要一個與茶道活動要求相一致

  • 中國茶道的基本含義及作用
    中國茶道的基本含義及作用

    茶屬于山茶科,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植物,植株高達1-6米。茶樹喜歡濕潤的氣候,在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地區(qū)有廣泛栽培。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

  • 茶道的工具怎么用
    茶道的工具怎么用

    茶具,古代亦稱茶器或茗器。茶道的工具怎么用?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茶具的用法,一起來看看。 茶具的用法 1.蓋碗的使用方法:蓋碗或稱蓋

  • 茶道的各個茶具的作用
    茶道的各個茶具的作用

    茶具,古代又稱茗器,同其他飲、食具一樣,它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粗糙到精致的過程。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茶道的各個茶

193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