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過年穿衣服與忌諱指南2023
每年一到過年,家家戶戶都換上了新衣服,這種行為似乎已經(jīng)達(dá)成了共識,那么大家知道過年為什么要穿新衣服嗎?下面給大家分享關(guān)于春節(jié)過年穿衣服與忌諱指南2023,歡迎閱讀!
更多春節(jié)的相關(guān)內(nèi)容推薦
過年穿什么顏色的衣服好
過年當(dāng)然首選紅色的衣服啦,對于中國人來講,過年就講究喜慶,而且討得吉利,所以,穿正紅的衣服是最討喜的,如果你不喜歡紅色的衣服,也可以用一些紅色單品來點綴,例如紅圍巾、紅帽子、紅色包包等等,看起來同樣很喜慶。
過年穿衣服忌諱的顏色
1、綠色
綠色在某些地區(qū)里,也是代表黃了的意思,就是指和黃的意思是一樣的,代替無法成功,失敗了的意思。所以,綠色也不建議你在過年的時候選擇。
2、黑色
過年就是喜慶的,黑色這個顏色本身在老人家心目中就不太吉利,如果穿黑色的話,會讓人感覺到太莊重,從而失去了活潑的氣氛。
3、黃色
黃色的衣服不建議你在過年的時候穿,因為黃色在中國的色系感覺里,就有黃,不成功的顏色,或者是失敗的意思。
過年不可以穿什么衣服
1、不宜穿素色長袍
過年聚餐和拜年的時候,最好不要穿素色的長袍或連衣裙,尤其不能選擇款式特別長還不修身的款式,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不好的東西,會被人覺得晦氣。
2、不宜穿暴露的衣服
過年聚餐和拜年的時候,不論女性還是男性都不宜穿太暴露的衣服,一方面是容易冒犯到他人,一方面是可能會給長輩留下不好的印象,也容易帶壞其他小朋友。
3、不宜穿太名貴的衣服
過年面見親朋好友,一般都會選擇穿好一點的衣服,但最好不要穿太名貴的奢侈品,尤其是那種品牌LOGO特別明顯的衣物,容易給人炫耀的感覺,也容易讓其他經(jīng)濟(jì)有困難的親戚感到不舒服。
過年穿黑色衣服吉利嗎
在一些年輕人眼中,穿什么衣服只是一種個人愛好而已,但是在需要老一輩比較迷信的觀點中,過年穿黑色衣服是不太吉利的,建議大家穿黑色衣服的時候可以戴一條紅圍巾。
為什么大年初一要穿新衣服
一、除舊迎新
大年初一的時候一定要穿新衣服,新衣服不只是為了好看,為了美觀,更是為了驅(qū)邪,因為在新的一年里,大年初一的這一天里,可能會有許多的妖魔鬼怪來侵?jǐn)_人們的生活,身上穿的新衣服則具有辟邪的作用,所以說,為了新的一年里不沾染上這些邪氣一定要讓家里的老人小孩們都換上新衣服。
二、去晦養(yǎng)身
剛剛過去的一年里,每家每戶或多或少,可能都會積累了許多的塵?;逇?,所以說在過年的那前幾天,可能許多人對家里進(jìn)行大掃除,掃除往年的晦氣塵土,在大年初一的時候呢,每家每戶的人的最好是要換上新衣服,這不僅是為了感受新年的氣氛,同時還是為了去除往年的晦氣保證來年身體健康。
三、新來心靈
在大年初一的時候穿新衣服,對家里的孩子和大人都有很多的好處,孩子來年可能會更加的心靈摧毀,而大人則會來年喜汽洋洋工作順利,風(fēng)水種這稱作新來心靈,我在這一天里不穿新衣服的話,可能將來就會生的孩子不聰慧或許來年還會遭到許多的倒霉事,遇到一些特別麻煩的不幸事情讓人苦惱。
除夕穿新衣還是大年初一
當(dāng)然是大年初一穿新衣啦,預(yù)示著新年新氣象!大年初一,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給壓歲錢,壓住邪祟。過年放鞭炮是古老的習(xí)俗,有喜慶的寓意。
過年,家家戶戶的大人小孩,每人都得穿上新衣服,圖個喜慶,也就是破舊立新的意思。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財?shù)念A(yù)兆,得趕快說聲“歲(碎)歲平安”或“落地開花,富貴榮華”。
春節(jié)傳統(tǒng)食物盤點
在春節(jié)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選擇去吃一些傳統(tǒng)食物用來慶祝,象征著在新的一年里口福多多,幸福滿滿,健康常在。按照習(xí)俗在這一天就是要“吃吃吃”,我國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首童謠:“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轉(zhuǎn),初四烙餅炒雞蛋,初五捏上小人嘴,初七還要吃壽面?!边^年吃魚,寓意年年有魚(余),而魚里面的鰱魚,更是代表著連年有余。其次,吃餃子,因為餃子的形狀很像元寶,所以餃子有招財進(jìn)寶的寓意。另外吃雞這是每個地方過年都必不可少的,寓意為百事大吉。還有湯圓,湯圓的寓意也很好,代表著一家團(tuán)圓。
中國春節(jié)必吃傳統(tǒng)食物
餃子是北方年夜飯餐桌必不可少的食物,餃與交諧音,取“更歲交子”之意。另外就是餃子外形如元寶,春節(jié)吃餃子意為“招財進(jìn)寶”,人們還會將硬幣包在餃子里,吃到該餃子的人在新的一年里會有好的財運。早期蘇州百姓為紀(jì)念伍子胥,過年的時候都要做年糕,后來逐漸在全國各地盛行,比如山東的紅棗年糕、北京的百果年糕、福建芋蘇年糕及紅/白糖年糕、寧波的水磨年糕、蘇州的桂花糖年糕等。年糕諧音“年高”,是春節(jié)必備的應(yīng)景食品,寄托了人們“年年高”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