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知識大全 > 知識百科 > 自然科學知識 > 科學育兒的小知識

科學育兒的小知識

時間: 謝君787 分享

科學育兒的小知識

  家長是幼兒重要的合作伙伴,提升家長育兒素質(zhì)。對幼兒成長意義重大,如何科學育兒,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guān)于科學育兒知識的內(nèi)容,提供給大家參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歡!

  科學育兒知識

  科學育兒知識之冬季食譜

  冬天也是滋補的佳季,很多大人會趁此機會服用保健品或補品,但寶寶不宜進補大人的保健品,更不宜進食滋補功效強烈的食品(如人參、甲魚等),以避免誘發(fā)“早熟”。

  聰明的爸爸媽媽應選擇適合寶寶的各種冬令食補良品,幫助寶寶驅(qū)散寒冷、增加體熱:

  (1)畜禽類:如豬肉、牛肉、羊肉、雞鴨肉等。

  (2)水產(chǎn)類:如帶魚、鯧魚、鱸魚、鯽魚、草魚、鰱魚、鳙魚、黃鱔、河蝦、海蝦、淡菜、海參等。

  (3)雜糧類:如糯米、高粱、黍米、燕麥等。

  (4)蔬菜類:如韭菜、辣椒、大頭菜、香菜、胡蔥、大蒜、生姜等。

  (5)黑類食品: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棗、黑木耳、海帶、紫菜、烏骨雞等。多吃這類食物也有明顯的滋補作用。

  寒冬季節(jié)寶寶穿衣多、住房暖、活動少、飲食所含熱量偏高,體內(nèi)容易積熱。此時,不妨給寶寶偶爾吃一些屬性偏涼的食物,如白蘿卜、大白菜、芹菜、菠菜、冬筍、香蕉、生梨、蘋果等,以促進寶寶健康。

  冬季幼兒暖胃餐

  入冬后,孩子因為受到冷空氣的刺激,胃腸極易發(fā)生痙攣性收縮,因此,抵抗力和適應性隨之降低。加上很多幼兒在夏季有貪食冷飲冰品的習慣,到了冬季脾胃功能減弱的現(xiàn)象十分明顯。因此,今冬如何利用飲食調(diào)養(yǎng),將幼兒的胃口“暖過來”,是家長們的當務之急。

  科學育兒知識0-3歲早教重要性

  人生頭三年的教育是潛意識教育,它是構(gòu)成一個人基本素質(zhì)的具有遠期效應的教育,科學家把這個時期叫做“形成印刻期”。大家想一想,象印章一樣印上去,象刀子一樣刻上去,在大腦產(chǎn)生痕跡,它當然會在今后時刻發(fā)揮作用的。 我國古人流傳一個諺語:“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現(xiàn)在看來很有道理。

  諾貝爾獎金獲得者比德爾指出:“我們的教育體制錯過了大好良機,

  因為人們忽視孩子發(fā)育中最敏感、最能接受的時期,我們嚴重低估了孩子的學習能力。”那么,到底為什么要對新生兒開展早期教育呢?

  因為正常的大腦發(fā)育,在3歲以前最快。出生時腦重量為370克,此后第一年內(nèi)腦重增長速度最快,6個月時為出生時的2倍,占成人腦重的50%,而兒童體重要到10歲才達到成人的50%。可見,嬰兒大腦發(fā)育大大超過了身體發(fā)育的速度。第一年末時,嬰兒腦重接近成人腦重的60%,到第二年末時,腦重約為出生時的3倍,約占成人腦重的75%。到3歲時,嬰兒腦重已接近成人的腦重范圍,以后發(fā)育速度變慢。

  嬰幼兒時期是心理發(fā)展最迅速的時期,年齡愈小,發(fā)展愈快。在3歲以下,特別是在0~1歲,小兒的智能發(fā)展日新月異。學習能力是有關(guān)鍵期的。關(guān)鍵期是指某種知識或行為經(jīng)驗,在某一特定時期或階段中最易獲得和形成的時期,錯過這個時期,就不能獲得或達不到最高的水平。這個概念最初是從動物實驗中得來的。20世紀50~60年代,奧地利動物行為學家、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勞倫斯發(fā)現(xiàn),小鵝在出生后1~2天有追隨一個活動著的東西的行為,過了這個時刻,就很難再形成這種追隨行為了,勞倫斯把這種行為稱為“印刻現(xiàn)象”,即出生后1~2天是小鵝形成追隨活動東西的關(guān)鍵期。

  那么會有人問,對寶寶的能力訓練是越早越好嗎?

  答案是未必,因為寶寶和成人一樣勤加練習能夠促進運動能力的發(fā)展,但是寶寶學會肌肉運動的過程和成人有一點不同:只有在腦、身體機能發(fā)育到適當成熟的時候練習才有效。也就是說練習是必要的,但要在適當?shù)臅r間。如果練習太早,對這項能力發(fā)展的作用不大,可能反而有害。

  每個人有學習的關(guān)鍵期。人一生下來就有很多潛能,如果不給予豐富的環(huán)境刺激,使這些能力發(fā)揮出來,就會受到窒息,永遠發(fā)揮不出來了。所以人學習的黃金時期是3歲以前,最好從新生兒期開始教育。從新生兒合適的時期開始早期教育的效果,已通過種種實驗研究結(jié)果得到了證實。對于人來說,無論學習音樂、舞蹈,還是體育、外語,都是早期好。因為在人的行為可塑期,學習進步快,人的智力發(fā)展,年齡愈大愈慢。但是,我們也要提醒的是,早期教育雖然重要,不等于過了早期,環(huán)境和教育就不起作用了。我們只是強調(diào),如果要發(fā)揮人的大腦的最大潛能,應特別注重0~3歲的早期教育

  科學育兒知識——早教雷區(qū)

  科學的早教才能讓孩子出類拔萃。有關(guān)專家向家長提出“五不要”,避免家長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走入誤區(qū)。這就是“早教五大雷區(qū)”。

  科學育兒知識——不要“拔苗助長”

  有很多家長對早教有著不符合實際的期望值。有些家長覺得,應該及早為孩子做好上學的準備,讓一個4歲的孩子提前掌握小學的知識內(nèi)容。這樣“拔苗助長”,其實是家長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急過了頭,忽略了學習的基礎(chǔ)。

  學會思考,才是學習其他知識的前提。早教一方面要適應幼兒思維發(fā)展水平,另一方面也要幫助幼兒掌握思維方法。

  科學育兒知識——不要因攀比挫傷孩子的積極性

  有時候,也不是故意的,但是家長就喜歡對孩子說:“你看,那個誰家的孩子怎么學得那么好啊,你怎么什么都不會?”這樣的攀比會讓孩子在很大程度上有一種受挫感,開始消極面對學習。其實,孩子小時候,學英語的興趣很容易培養(yǎng),越長大反而越提不起勁頭學了。這個時候,應該采取鼓勵的策略,關(guān)注幼兒個人的進步,而不是老拿別人的長處做比較。幼兒教育只能在幼兒毫無對抗情緒的情況下進行,促使他們自愿地得到發(fā)展。

  科學育兒知識——不要死記硬背

  家長在對孩子的學習輔導或者監(jiān)督時,目標不應該放在毫無意義的知識羅列上。在幼兒階段,孩子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發(fā)現(xiàn)周圍五彩繽紛的世界,逐漸豐富感性知識。知識只有成為智力活動的推動力才具有價值。

  科學育兒知識——不要追求“標準答案”

  在應試教育中,都會有一個標準答案,只有答出標準答案,才算滿分。但是現(xiàn)實生活并沒有這樣的答案。社會是變化的,孩子的未來是要自己創(chuàng)造的。所以家長要在孩子的幼兒階段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

  在優(yōu)秀的早教引導人,經(jīng)常使用的方法是引導幼兒思考,發(fā)現(xiàn)并鼓勵他們的新想法,在創(chuàng)造性方法的運用中提高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

  科學育兒知識——不要總是單獨活動

  追求幼兒全面和諧發(fā)展,培養(yǎng)良好的個性,是當前世界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趨勢。幼兒時期,是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老是自己玩,或者總纏著家長的孩子,個性上會得不到平衡的發(fā)展。讓幼兒融入團體中,在集體中與他人交流和玩耍,就是一種互相作用,彼此促進的成長發(fā)展。幼兒教育基礎(chǔ)打得牢固,性格才能均衡發(fā)展。

  家長科學育兒知識大全

  有的孩子喜歡拆東西,有的孩子喜歡東跑西躥,有的孩子頂嘴時振振有詞。這些孩子,常常被家長扣上“淘氣、不聽話”的帽子。殊不知,這樣的孩子也許更聰明。

  哥斯達黎加兒童教育學和心理學家加夫列拉·馬德里斯曾指出,運動、玩耍是兒童學會觀察、認識、理解、說話和活動的最佳“工具”,能促進兒童的大腦智力開發(fā)。他指出,科學實踐證明,2歲—5歲的孩子中,愛玩孩子的大腦比不愛玩的孩子至少大30%。因為,在運動和玩耍的過程中,孩子要完成掌握平衡、協(xié)調(diào)心理、處理問題等幾十種與大腦和思維活動有關(guān)的動作。日本著名教育家七田真教授在大量的試驗研究中發(fā)現(xiàn),人腦在3歲以前完成60%的發(fā)育,6歲以前完成90%。所以,0歲—6歲是開發(fā)寶寶大腦的黃金時期,父母要珍惜這個黃金時間,多陪孩子玩。

  玩是一件看起來隨性而又歡樂的事,但是也要玩出科學,玩出創(chuàng)造性。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伴,你可以為他打開一扇窗,帶領(lǐng)幼小的生命去觸摸這個真實多彩的世界。70后、80后父母們小時候玩的游戲,彈玻璃球、跳房子、跳皮筋、拍洋片、丟沙包,漸漸被各種高科技玩具、電子產(chǎn)品所取代?,F(xiàn)在的孩子常常看電視、玩游戲,一坐就是幾個鐘頭,創(chuàng)造力和動手能力都受到了限制,家長要引導孩子走出這種誤區(qū)。

  運動·跳繩強身又健腦

  很多研究發(fā)現(xiàn),喜歡運動的孩子比不愛運動的孩子更聰明,記憶力更好。潘慧告訴記者,有目的性的運動,可以鍛煉孩子各個感官之間的協(xié)調(diào)能力、身體平衡能力,挖掘他們身體各部位功能的潛力,對大腦的發(fā)育有很大好處。

  各種運動中,跳繩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是一種全身性活動,既能加快胃腸蠕動和血液循環(huán),促進全身的新陳代謝,又能使心情興奮起來,讓孩子心靈手巧,在數(shù)數(shù)過程中,還能培養(yǎng)孩子的數(shù)學思維,使語言變得清晰流暢,最終促進孩子智力、體力、應變能力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閱讀·每天睡前講故事

  每個夜晚的床頭,那盞溫馨的燈下,孩子靠在父母懷里,聽他們講故事。這是孩子成長中最幸福的時光。

  科學研究顯示,經(jīng)常讀書給嬰兒聽,可以讓他們與父母間建立特殊情感。嬰兒喜歡聽到熟悉的聲音,而書中的文字、圖畫和故事更能刺激他們的腦部發(fā)育。

  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非常重要,喜愛讀書的孩子更愛動腦思考問題,將來上學后學習能力會更強,相對來說情緒會更為穩(wěn)定,個性較為冷靜,更為自我約束,知識面寬廣。

  “有些父母拿到圖書以后,把教孩子學識字作為主要目的,這樣做是不科學的。”王爭艷告訴記者,孩子讀書要以興趣為主。“閱讀有一個很大的優(yōu)點,它留給孩子一個廣闊的想象空間,不像電視,有具象的畫面。孩子通過文字的描述,可以自由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魯杰建議,父母要盡量抽出時間和孩子共同閱讀,與孩子一起讀他們喜歡的書,并且探討書中的細節(jié),這樣孩子就會漸漸愛上讀書。

  游戲·戲水玩沙,創(chuàng)造力強

  夏日午后,蟬鳴陣陣,一個小男孩靜靜地蹲在院子里,細心地觀察“螞蟻陣營”,還不時用小樹枝輕輕地攔住螞蟻的路,觀察螞蟻的路線變化。男孩一蹲蹲好長時間,那份耐心,讓一旁的媽媽不忍心打攪。媽媽只是提醒他從不同角度觀察,引導他在觀察中學會思考。這是知名育兒專家楊文的教子場景。

  魯杰告訴記者,豐富、神秘的大自然是孩子想象力最好的源泉,父母要經(jīng)常帶孩子走近大自然,讓孩子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大自然那種靜默的和諧,那種新鮮、清新、生生不息的氣息,可以發(fā)掘孩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也可以培養(yǎng)孩子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科學的精神。所以,大自然是最好的游戲場所。”國際兒童游戲權(quán)力協(xié)會曾經(jīng)發(fā)表研究報告說,現(xiàn)代兒童正在遺棄的那些簡單的娛樂活動,如爬樹、建沙堆城堡等,正是孩子們成長不可或缺的。

  “很多孩子都喜歡玩水、玩沙子。沙子可塑性強,能提高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因此家長可以在陽臺弄片小沙灘,這也是孩子親近大自然的機會。”王爭艷說。

  語言·盡量少說疊音詞

  孩子開口說話的那一瞬間,讓多少家長心生喜悅。那是他們第一次用語言表達。從此,孩子咿呀學語,打開了語言的大門。據(jù)美國一項研究顯示,父母與孩子多交談,會使這些孩子日后變得更聰明。孩子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伴隨著感知、記憶、思維、想象等心理活動。因此,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必然促進孩子智力的發(fā)展。

  6歲以前是孩子語言開發(fā)的最佳時期。如果在這個時期不失時機地對孩子進行培養(yǎng),效果事半功倍。就像種子播種在春天,才會有好的成長和收獲。家長要在這個時期,多和孩子溝通交流,開發(fā)他們的語言能力。

  魯杰提醒父母,和孩子說話時,盡量使用規(guī)范的語言。父母是孩子語言的導師,父母使用的語言、語氣都會影響孩子。0歲—3歲是孩子口頭語言的發(fā)展時期,父母的語氣要柔和親切,自信沉穩(wěn),不要使用“吃飯飯”等疊音,也不要細聲細氣地模仿孩子的語氣,這樣會讓孩子缺乏安心的感覺。但是,可以適當重復說過的話,比如“吃飯了,吃飯了”,來加深孩子的印象。對于3歲—6歲的孩子,父母就沒有必要再反復重復說過的話了,看著孩子的眼睛,認認真真地說一遍就足夠。孩子沒有回應時,父母要尋找更好的解決方式,不能粗暴地提高音量、瞪大眼睛,孩子也會變得煩躁,甚至出現(xiàn)抵觸情緒。

  愛好·留出一面“涂鴉墻”

  興趣和滿足總會帶來快樂。我們都知道,孩子在快樂的時候,學東西比較容易。所以,父母應該在安全的前提下,順應孩子的天性,支持他們的興趣愛好。

  1歲—8歲,是利用涂鴉鍛煉孩子圖形思考力、想象力、開發(fā)右腦的最佳時期。家長應該還孩子一顆自由的心、一雙自由的手,讓他們在盡情的想象中,涂抹心里的繽紛多彩。父母為孩子開辟一面“創(chuàng)作墻”,讓孩子信筆涂鴉,這遠比一個整潔的家更重要。

  “興趣愛好不等于興趣班。”魯杰告訴記者,很多興趣班只是讓孩子枯燥地學習,并不一定是孩子喜歡做的事。比如,在繪畫班,往往更多的是學習繪畫技巧,要把蘋果畫得最逼真最圓,但孩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受限。家長要注意觀察,看孩子對什么感興趣,然后為孩子提供條件,保持他們的好奇心。比如,養(yǎng)一小盆植物,觀察植物發(fā)芽、吐葉、開花的過程;或者在家里和孩子一起做一個小科學實驗,讓他們理解生活中的現(xiàn)象。


看過“科學育兒的知識“的人還看了:

1.科學育兒知識

2.科學育兒知識大全

3.育兒知識

4.家長育兒知識

5.幼兒園春季育兒知識

6.春季育兒知識

89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