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知識大全 > 知識百科 > 自然科學知識 > 非洲灰鸚鵡的推理能力跟四歲小孩差不多

非洲灰鸚鵡的推理能力跟四歲小孩差不多

時間: 歐東艷656 分享

非洲灰鸚鵡的推理能力跟四歲小孩差不多

  非洲灰鸚鵡(學名:Psittacus erithacus)體長33~41cm,體重480~560g,平均壽命約50年。你知道嗎?非洲灰鸚鵡的推理能力跟四歲小孩差不多。

  研究中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非洲灰鸚鵡能夠運用之前認為只有人類和類人猿才有的排除法來找到隱藏的食物位置,這個發(fā)現(xiàn)意味著鸚鵡或許也能歸類入動物界的“智能巔峰”一族。試驗是在奧地利一家救援中心內(nèi),通過測試7只年齡在7至25歲間的非洲灰鸚鵡而完成的。

  參與此項研究的維也納大學(Vienna University)科學家桑德拉(Sandra Mikolasch)說:“兩個不同但同樣對非洲灰鸚鵡具有吸引力的食物被研究人員放在兩個不透明的杯子下面,之后實驗者悄悄取走其中一個食物并展示給鸚鵡看,然后把兩只杯子放到鸚鵡的面前。”

  如果非洲灰鸚鵡純粹靠猜測,他們選擇到有食物杯子的機會應(yīng)該只有一半,人們起先認為它們并不能夠判斷出食物究竟在哪里。但在漫長的實驗過程中,一只鸚鵡的表現(xiàn)有著統(tǒng)計學意義——它選擇到了有食物的那個杯子。

  研究人員表示這只鳥是通過看到被取出的食物,利用排除法推測出哪個杯子是有食物的。在此前,只有猩猩被證明在相同的實驗中能夠運用邏輯推理能力。

  非洲灰鸚鵡相關(guān)趣聞

  科學家們認為,鸚鵡雖然能言善辯,但這只不過是一種條件反射,機械地模仿而已。這種仿效行為,在科學上也叫效鳴。由于鳥類沒有發(fā)達的大腦皮層,鳴叫的中樞位于比較低級的紋狀體組織中,因而它們沒有思想和意識,不可能懂得人類語言的含義,也不可能處處十分正確運用這些語言,所以有時甚至會不分場合,亂說一氣,令人哭笑不得。

  在英國曾經(jīng)舉行過一次別開生面的鸚鵡學話比賽,參賽的鸚鵡只需要講一句話便可,由裁判員根據(jù)這句話的內(nèi)容和發(fā)音來進行打分。其中有一只不起眼的非洲灰鸚鵡所講的一句話,受到了裁判和觀眾的特別贊賞,因而戰(zhàn)勝其他選手,獲得冠軍。當揭開罩在鳥籠上的布以后,這只灰鸚鵡先是向前后左右瞧了瞧,然后驚奇地叫道:“哇噻!這兒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鸚鵡!”幾天以后,興奮異常的主人請了許多貴客到家中慶賀,為了在客人面前再次顯示這只灰鸚鵡的“天才”,便又當眾揭開罩在鳥籠上的布,滿以為它能說出:“哇噻!這兒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貴客!”以博得大家的喝彩,不料灰鸚鵡見了云集的貴客,卻仍然說道:“哇噻!這兒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鸚鵡!”,使大家哭笑不得,也讓主人失盡了顏面、狼狽不堪。由此可見,鸚鵡學說話不過是一種條件反射,并且只能學會一些有限的詞匯。

 

  雌雄分辨方法:從外觀雄性的頭形較闊大,眼角兩側(cè)略尖成杏形,雌性相反頭形較窄小,眼圈較圓。有2個亞種:非洲灰鸚鵡指名亞種()身上羽毛逞銀灰色,尾羽鮮紅色,喙部為黑色;非洲灰鸚鵡提姆那亞種()外表跟指名亞種近乎相同,但體形卻明顯較小,身上的銀色羽毛則較深色,尾羽逞紅褐色,喙部為粉肉色,性格較活潑,相比沒那么害羞,模仿人語能力跟指名亞種不相伯仲。

  2012年8月8日澳大利亞《每日電訊報》報道,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科學家發(fā)現(xiàn),非洲灰鸚鵡擁有通過搖動盒子發(fā)出聲音判斷其中是否隱藏食物的能力。除了類人猿外,其他任何動物都沒有這種能力。人類幼童一般三到四歲以后才可以解決這種盒子問題,因此鸚鵡的推理能力堪比三歲小孩。

  研究人員對維也納一個鸚鵡救助中心的6只非洲灰鸚鵡進行測試,向這些鸚鵡展示了兩個盒子,一個盒子中放有核桃,而另一個盒子是空的。研究發(fā)現(xiàn)鸚鵡不僅判斷出搖晃時有聲音的盒子里裝有食物,還隨即推理出,如果搖晃一個盒子沒有聲音,那么食物肯定在另一個盒子里。在這樣的測試中,多數(shù)動物和人類幼童都無法理清盒子-聲音-食物的關(guān)系,鸚鵡卻做到了。

30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