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計算機二級公共基礎知識(2)
第二章
1、注釋一般分為序言性注釋、功能性注釋
2、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的主要原則可以概括為自項而下、逐步求精、模塊化、限制使用語 句
3、面向對象方法的優(yōu)點(1)與人類習慣的思維方法一(2)穩(wěn)定性好(3)可重用性好(4) 易于開發(fā)大型軟件產品(5)可維護性好
4、對象的基本特點:標志唯一性、分類性、多態(tài)性、封裝性、模塊獨立性好
5、將屬性、操作相似的對象歸為類 類是對象的抽象
6、消息:對象與對象之間的傳遞形式稱為消息
7、繼承:是指能夠直接獲得已有的性質和特征,而不必重復定義他們
第三章
1、計算機軟件是計算機系統(tǒng)中與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是包括程序、數據及相關文檔 的完整集合
2、軟件的特點:(1)軟件是一種邏輯實體,而不是物理實體,具有抽象性
(2)軟件的生產與硬件不同他沒有明顯的制作過程
(3)軟件在運行、使用期間不存在磨損、老化問題
(4)軟件的開發(fā)、運行對計算機系統(tǒng)具有依賴性受計算機系統(tǒng)的限制導致 了軟件移植問題
(5)軟件復雜性高,成本昂貴
(6)軟件開發(fā)涉及諸多的社會因素
2、軟件工程概念的出現源自軟件危機
3、軟件危機主要表現在
(1)軟件需求的增長得不到滿足
(2)軟件開發(fā)成本和進度無法控制
(3)軟件質量難以保證
(4)軟件不可維護或維護程度非常低
(5)軟件的成本不斷提高
(6)軟件開發(fā)生產率的提高趕不上硬件的發(fā)展和應用需求的增長
4、軟件工程3要素,方法、工具、過程
5、軟件生命周期,軟件定義、軟件開發(fā)、軟件運行
6、軟件生命周期的主要活動階段,(1)可行性研究與計劃制定(2)需求分析(3)軟件設計(4)軟件實現(5)軟件測試(6)運行和維護
7、軟件工程的原則包括抽象、信息隱蔽、模塊化、局部化、確定性、一致性、完備性、和可驗證性
8、軟件開發(fā)環(huán)境:是全面支持軟件開發(fā)全過程的軟件工具集合
9、需求分析階段的工作(1)需求獲取(2)需求分析(3)編寫需求規(guī)格說明書(4)需求評審
10、需求分析方法(1)結構化分析方法(2)面向對象的分析方法
11、數據流圖主要圖形元素:(橢圓)加工轉換 (箭頭)數據流 (兩條橫線)存儲文件(長方形)源,潭
12、數據字典、是結構化分析方法的核心,數據字典是對所有與系統(tǒng)相關的數據元素的一個有組織的列表以及精確的嚴格的定義,使得用戶和系統(tǒng)分析員對于輸入、輸出、存儲成分和中間計算結果有共同的理解
13、軟件需求規(guī)格說明書的作用是(1)便于用戶、開發(fā)人員進行理解和交流
(2)反映出用戶問題的結構,可以作為軟件開發(fā)工作的 基礎和依據
(3)作為確認測試和驗收的依據
14、軟件設計的重要性和地位概括為以下幾點
(1)軟件開發(fā)階段(設計、編碼、測試)占據軟件項目開發(fā)總成本絕大部分,是在軟件開發(fā)中形成質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2)軟件設計是開發(fā)階段最重要的步驟,是將需求準確的轉化為完整的軟件產品或系統(tǒng)的唯一途徑
(3)軟件設計作出的決策,最終影響軟件實現的成敗
(4)設計是軟件工程和軟件維護的基礎
15、衡量軟件的模塊獨立性使用耦合性和內聚性兩個定性的度量標準
16、軟件概要設計的基本任務是(1)設計軟件系統(tǒng)結構
(2)數據結構及數據庫設計
(3)編寫概要設計文檔
(4)概要設計文檔評審
17、典型的數據流類型有兩種:變換型和事務型
18、常見的過程設計工具有(1)圖形工具:程序流程圖
(2)表格工具:判定表
(3)語言工具:PDL(偽碼)
19、軟件測試的目的、發(fā)現錯誤
20、軟件測試方法:若從是否需要執(zhí)行被測軟件的角度,可分為靜態(tài)測試和動態(tài)測試 若按照功能劃分為白盒測試和黑盒測試
21、靜態(tài)測試不實際運行軟件,主要通過人工進行,動態(tài)測試是基于計算機的測試
22、白盒測試的主要方法有邏輯覆蓋、基本路徑測試
23、黑盒測試方法主要有等價類劃分法、邊界分析法、錯誤推測法、因果圖,主要用于軟件確認測試
24、軟件測試過程:單元測試、集成測試、驗收測試(確認測試)、系統(tǒng)測試
25、系統(tǒng)測試的具體實施一般包括:功能測試、性能測試、操作測試、配置測試、外部接口測試、安全性測試
26、程序調試的任務是診斷和改正程序中的錯誤
第四章
1、數據實際上就是描述事物的符號記錄
2、數據庫是數據的集合
3、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DBMS、數據定義語言DDL、數據操縱語言DML、數據控制語言DCL
4、數據庫管理員的主要工作:數據庫設計、數據庫維護、改善系統(tǒng)性能
5、數據管理發(fā)展至今經歷了三個階段:人工管理階段、文件系統(tǒng)階段、數據庫系統(tǒng)階段
6、數據庫系統(tǒng)具有以下特點:數據的集成性、數據的高共享性、數據獨立性、數據統(tǒng)一管理與控制(數據的完整性檢查、數據的安全性保護、并發(fā)控制)
7、數據庫系統(tǒng)的三級模式:概念模式、外模式、內模式
8、數據庫系統(tǒng)的兩級映射:概念模式到內模式的映射、外模式到概念模式的映射
9、數據模型描述內容有三個部分:數據結構、數據操作、數據約束
10、E-R模型可以用一種非常直觀的圖的形式表示,稱為E-R圖
11、層次模型是最早發(fā)展起來的數據庫模型。網狀模型是一個不加任何條件限制的無向圖
12、二維表一般滿足七個性質:元組個數有限性、元組的唯一性、元組的次序無關性、元組分量的原子性、屬性名惟一性、屬性的次序無關性、分量值域的同一性
13、關系模型的數據操縱即是建立在關系上的數據操縱,一般有查詢、增加、刪除及修改四種操縱
14、關系模型允許定義三類數據約束:實體完整性約束、參照完整性約束、用戶定義的完整性約束
15、關系模型的基本運算:插入、刪除、修改、查詢
16、常用的擴充運算有交、除、連接及自然連接
17、數據庫設計是數據庫應用的核心
18、數據庫概念設計的方法:集中式模式設計法、視圖集成設計法、
19、數據庫的邏輯設計主要工作是將E-R圖轉換成指定RDBMS中的關系模式
看過“2017年計算機二級公共基礎知識“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