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車交通事故賠償范圍
交通事故是指車輛在道路上因過錯或者意外造成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事件。交通事故不僅是由不得特定的人員違反交通管理法規(guī)造成的;也可以是由于地震、臺風、山洪、雷擊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造成。
今天小編為大家準備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賠償范圍相關內容,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機動車交通事故賠償范圍
機動車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的,按下列原則對當事各方的總損失進行調解:
當事人負全部原因責任的,承擔100%的賠償責任;當事人負主要原因責任的,承擔70%的賠償責任;當事人負同等原因責任的,承擔50%的賠償責任;當事人負次要原因責任的,承擔30%的賠償責任。
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強制責任保險(以下簡稱第三者保險)限額內予以賠償。超過第三者保險限額的部分,由承擔全部原因責任的機動車一方承擔總損失100%的賠償責任。
對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行人有過錯的,機動車一方在承擔自身全部損失后,按照下列原則確定賠償比例:機動車一方負主要原因責任的,應承擔非機動車、行人一方 70%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負同等原因責任的,應承擔非機動車、行人一方50%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負次要原因責任的,應承擔非機動車、行人一方 30% 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無原因責任的,應承擔非機動車、行人一方20%賠償責任。
無第三者保險的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非機動車、行人一方無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總損失100%的賠償責任。
對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行人有過錯的,機動車一方在承擔自身全部損失后,按照下列原則確定賠償比例:在高速路、快速路等封閉道路上發(fā)生交通事故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非機動車、行人一方50%的賠償責任。在其他道路上發(fā)生交通事故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非機動車、行人一方60%的賠償責任。
各種賠償項目及計算標準:
醫(yī)療費醫(yī)療費包括當事人為治療傷疾而支付的掛號費、檢查費、治療費、手術費、醫(yī)藥費、住院費、康復費、整容費和后續(xù)治療等費用。根據醫(yī)療機構出具的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醫(yī)療費的賠償數額,按照調解前實際發(fā)生的數額確定。器官功能恢復訓練所必要的康復費、適當的整容費以及其他后續(xù)治療費,可參照調解結案時的時令標準進行計算。
誤工費誤工費根據當事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
誤工時間根據當事人接受治療的醫(y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當事人因傷致殘持續(xù)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當事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當事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北京市統(tǒng)計局公布的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護理費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護理期限確定。
護理人員有收入的,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護理人員沒有收入或者雇傭護工的,參照同等級別護理的勞務報酬標準計算。護理人員原則上為一人,但醫(yī)療機構或者鑒定機構有明確意見的,可以參照確定護理人員人數。護理期限應計算至受害人恢復生活自理能力時止。受害人因殘疾不能恢復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據其年齡、健康狀況等因素確定合理的護理期限,但最長不超過二十年。
交通費根據當事人和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yī)或者轉院治療,以及參與死亡事故處理的死者親屬(不得超過三人)實際發(fā)生的費用計算。交通費應當以正式票據為憑,有關憑據應當與就醫(yī)地點、時間、人數、次數相符合。
住宿費當事人本人及其陪護人員從外地到本市處理交通事故,實際發(fā)生的住宿費。
住院伙食補助費參照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予以確定。
營養(yǎng)費營養(yǎng)費是指當事人為輔助治療或使身體盡快康復而購買日常飲食以外的營養(yǎng)品所支出的費用。營養(yǎng)費根據當事人傷殘程度參照醫(yī)院意見及營養(yǎng)費支出憑證確定。
殘疾賠償金殘疾賠償金根據當事人傷殘等級,按照北京市統(tǒng)計局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殘疾輔助器具費殘疾輔助器具費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準計算。傷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參照輔助器具配制機構的意見確定相應的合理費用標準。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和賠償期限參照配制機構的意見確定。
喪葬費按照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以六個月總額計算。
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根據扶養(yǎng)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北京市統(tǒng)計局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計算。被扶養(yǎng)人為未成年人的,計算至十八周歲;被扶養(yǎng)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