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錄讀書隨筆(2)
沉思錄讀書隨筆
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學(xué)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接下來,我就談?wù)勎覀€人的幾點感悟。其一,馬可·奧勒留說,我們都要準備碰到各種各樣的不好的人,但由于他們是我們的同類,我仍然要善待他們。不要以惡報惡,而是要忍耐和寬容。人天生就要忍受一切,這就是人的義務(wù)。要惡人不作惡,就像想讓無花果樹不結(jié)果一樣是不可能的。我們只要完成自己的義務(wù)就夠了,對于其他的事情完全不要操心,我們要表現(xiàn)得高貴,仁愛和真誠。是的,世界是復(fù)雜的,我們不可能要求每個人都對自己好。面對那些圖謀不軌的人,我們該做的就是寬容他們的罪行,并通過我們的善意感化他們,讓他們向善;反之,如果我們以怨報怨,那么,得到的將會是永遠的不安寧。
其二,“有多少人在享受赫赫威名之后被人遺忘了,又有多少人在稱頌別人的威名后亦與世長辭”,這句話應(yīng)該可以說是我借的這本書里面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了,每一頁都印有這句話。從古至今,名聲始終在我國享有很重要的地位。不知有多少人勞碌一世,只為給后世留下名聲。我們都學(xué)過唯物辯證法,在此,不妨我們就用它來看待名聲。首先,當一個人想要有一個好的名聲之后,他就必然會為之而努力。這時好的名聲對他來說就猶如一個指路明燈,指引他不斷奮進。然而,一旦他的夢想成真了,他就必然會想盡一切方法來保持它,此時的他整天勞碌,去只為了一個虛名,這又何必呢?何不學(xué)學(xué)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過一種逍遙自在的生活呢?因此,我們不能為“名利”而遮住雙眼,不能為“名利”所束縛而失去做自己想做之事的自由。
其三,“如果你能走正確的道路,正確地思考和行動,你就能在一種幸福的平靜流動中度過一生。這兩件事對于神的靈魂和人的靈魂,對于理性存在的靈魂都是共同的,不要受別的事情的打擾。好好地堅持正義的氣質(zhì)并實行正義,這樣你就能消除你的欲望。”走正確的道路,正確地思考和行動,這兩件事情談何容易啊!人的一生總會多多少少的走一些彎路,把彎路走直的人是幸運的,因為他找到了捷徑;把直路走彎的人是豁達的,因為他多看了幾道風(fēng)景。不過,無論是彎路還是直路,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找尋正確的道路,只有路對了,所有的思考和行動才不會白費。此外,馬可·奧勒留還提出我們要消除欲望。自古儒家就宣傳禁欲的思想。當然,禁欲不是消除所有的欲望,人的衣食住行是正常的欲望,這當然無可厚非。準確的說,禁欲是要禁止各種貪欲。為此,我們要實行正義,只有坦坦蕩蕩,清清白白地做人,才能使自己的靈魂得到安寧。
其四,這本書是馬可·奧勒留對自己的反思,這正證明了一句話“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能夠戰(zhàn)勝自己的人,便能戰(zhàn)勝一切,而這也是我們最容易忽視的一點。“待人寬,責(zé)己嚴”這句古訓(xùn)大家都知道,可是真正能做到這一點的又有幾人呢?因此,我們不妨把視線從別人身上移開,重新審視自我,以容己之心容人,以責(zé)人之心責(zé)己,這樣我們才能看清自己存在的不足而因此不斷完善自我。
……
總而言之,《沉思錄》這本書給我的感悟真是頗多。讀罷全書,我還在不斷地思考,思考……我明白了它的價值,也銘記了它給我的教誨,并會在未來的生活中將它好好地運用,實踐!
沉思錄讀書隨筆篇4
書桌上的白紙已經(jīng)被風(fēng)刮得凌亂不堪,有的安靜地躺在地上。
我把窗關(guān)得留下一條縫隙——吃得稍肥的飛蛾無法進入的縫隙;然后,滿意地回到書桌旁,繼續(xù)沉浸在《沉思錄》中感悟人生。
“熱愛你所遭遇的一切,神用命運之線為你織造的一切,因為還有什么比這更適合你的呢?”
是啊,不要去埋怨自己所遭遇的,更不要去無謂地痛苦。相信神明的安排,相信自己能夠承受苦難,相信自己不是弱者,那么,你將會從苦難的歷練中渾然新生,猶如被烈火灼燒過的真金。
聯(lián)想到一些人,或富或貧,或長或幼,都有一顆赤子之心,即傅雷所說的那顆堅強的心。他們用自己無比堅強的意志力,將這種與苦難對抗的精神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他們是英雄,偉大的英雄!
美國女作家之一海倫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英雄。在讀完她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之后,我被深深震撼了!那種心潮澎湃的感覺,我至今都難以忘卻;每每想起,心中的分量就又沉重些許。
曾在讀書筆記中寫下這樣一段話:“對于泰戈爾的‘距離論’和莎士比亞筆下的‘哈姆萊特’,我極其贊賞;但海倫那一份不很優(yōu)美,也不很具有哲理的真切,竟讓我前所未有地怔住了。”
對于海倫的平身,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聞。她自幼因病成為盲聾啞人,但其自強不息,克服重重困難讀完大學(xué)。一生寫了十幾部作品,同時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作家和教育家。
在此,先撇開一些表面的東西,注意整個過程。試想,如果一個人,沒有克服困難的過人毅力,沒有堅強的赤子之心,怎么可能接受神明的安排,又怎么可能從如此的遭遇中站起來呢?
這是一種屬于人類的潛志。它在我們內(nèi)心深處存活著,時刻等待著爆發(fā)。神明對于人類的安排是各不相同的,但請不要抱怨或是慶幸,因為你現(xiàn)在的狀態(tài)都只是暫時的,每個人都擁有那種潛志,每個人都是有機會的,只要你去爭取,只要你好好把握。
在中國綿延的歷史長河中,也有著許許多多的英雄。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學(xué)臣著《史記》就有著一位偉大的作者。
司馬遷,因直言進諫而遭宮刑,但他并沒有因此放棄自己,也沒有放棄寫書。在他寫完《史記》的同時,實際也為自己寫出了精彩的人格。
在我看來,這本《史記》的歷史意義,已不僅僅停留在文化上了,它的精神,從窄而言,是司馬遷的精神,從廣而言,是中華民族的精神。
這條巨龍,在磨難中存活,歷經(jīng)五千年的風(fēng)雨,蒸蒸日上。我們可以看到,在它的脊梁上,屹立著多少不滅的靈魂,它們將英雄的堅強詮釋,它們將英雄的精神發(fā)揚。
在神明的安排下行走,一路上,不停。
不屈于苦難的壓迫,不屈于遭遇的不公,挺起胸膛走下去。
感悟之余,回過神,微微光暈打在《沉思錄》的其中一頁上,有一只飛蛾,正在用自己臃腫的身體拼命往窗里擠動……
沉思錄讀書隨筆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