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的高中教師隨筆
優(yōu)秀的高中教師隨筆
學生寫的隨筆看多了,那高中老師寫的優(yōu)秀隨筆你看過嗎?接下來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優(yōu)秀的高中教師隨筆,歡迎閱讀!
優(yōu)秀的高中教師隨筆篇一
日前,廣州一位媽媽在網(wǎng)上發(fā)帖,表示“我女兒在天河區(qū)一所公辦小學讀一年級,上周五進行了數(shù)學測試,全班45人,我女兒99分,已經(jīng)是倒數(shù)第三名了”,引起熱議。她表示,起初她覺得女兒考得還可以,但老師在班級家長群里公布了考試結(jié)果,全班45人均在90分以上,100分的有30人,全班平均分99分,最低分96,99分是倒數(shù)第三的分數(shù)。她的女兒為此十分失落,為了語文能考100分,整晚都在讀拼音。對此,這位媽媽表示孩子的壓力實在太大了。眾多網(wǎng)友紛紛表示認同。
前段時間,高中文理不分科一說沸沸揚揚。我曾撰文認為,在現(xiàn)行教育體制下,任何改革都換湯不換藥,類似“素質(zhì)教育”之類的好詞,最后都會異化為另一種教育陷阱。“不唯分數(shù)論”也是一樣,目前大多數(shù)地方都已不允許小學公布學生排名,但學校要不就將排名告知家長,要不就按照分數(shù)采取等級制,同時還告訴家長每個等級的人數(shù),這樣一來,家長仍可估算孩子的排名,“99分卻倒數(shù)第三”便是一例。
壓力大的不僅僅是孩子,也包括家長——而且不僅僅是中學生、小學生的家長,也包括幼兒園孩子的家長。“親子”之類的詞匯早已被異化,使得家長也被拖入泥潭。我一個朋友的兒子在一家價格高昂的雙語幼兒園就讀,親子活動頻繁到嚇人,如復活節(jié)等洋節(jié)都免不了折騰。其他幼兒園也輕松不到哪里去,各種活動都要排練,家長也被要求參與,化妝換裝跟孩子一起跳舞唱歌,許多所謂作業(yè)都成了家長而非孩子的工作。
日前,廣州一位媽媽在網(wǎng)上發(fā)帖,表示“我女兒在天河區(qū)一所公辦小學讀一年級,上周五進行了數(shù)學測試,全班45人,我女兒99分,已經(jīng)是倒數(shù)第三名了”,引起熱議。她表示,起初她覺得女兒考得還可以,但老師在班級家長群里公布了考試結(jié)果,全班45人均在90分以上,100分的有30人,全班平均分99分,最低分96,99分是倒數(shù)第三的分數(shù)。她的女兒為此十分失落,為了語文能考100分,整晚都在讀拼音。對此,這位媽媽表示孩子的壓力實在太大了。眾多網(wǎng)友紛紛表示認同。
前段時間,高中文理不分科一說沸沸揚揚。我曾撰文認為,在現(xiàn)行教育體制下,任何改革都換湯不換藥,類似“素質(zhì)教育”之類的好詞,最后都會異化為另一種教育陷阱。“不唯分數(shù)論”也是一樣,目前大多數(shù)地方都已不允許小學公布學生排名,但學校要不就將排名告知家長,要不就按照分數(shù)采取等級制,同時還告訴家長每個等級的人數(shù),這樣一來,家長仍可估算孩子的排名,“99分卻倒數(shù)第三”便是一例。
壓力大的不僅僅是孩子,也包括家長——而且不僅僅是中學生、小學生的家長,也包括幼兒園孩子的家長。“親子”之類的詞匯早已被異化,使得家長也被拖入泥潭。我一個朋友的兒子在一家價格高昂的雙語幼兒園就讀,親子活動頻繁到嚇人,如復活節(jié)等洋節(jié)都免不了折騰。其他幼兒園也輕松不到哪里去,各種活動都要排練,家長也被要求參與,化妝換裝跟孩子一起跳舞唱歌,許多所謂作業(yè)都成了家長而非孩子的工作。
劉遠舉先生曾在大家頻道撰寫《老師憑什么給家長布置作業(yè)》一文,指如今老師通過qq群、微信群或電話給家長布置各種預習、聽寫、簽字、勞作、手工、作文的事情已經(jīng)非常普遍,這種老師轉(zhuǎn)嫁本職工作的行為顯然有違職業(yè)操守。同時,它也意味著一種不公平,因為學生家長的素質(zhì)存在差異,隨著功課的加深,許多家長未必有能力輔導。幼兒園里也是一樣,即使做手工也有手巧與否的差異,至于唱歌跳舞之類更非每個家長均可勝任,即使有此能力,也需考慮性格因素。一個朋友就曾對幼兒園的各種集體活動苦不堪言,她說自己的親子活動并不少,與朋友的集體親子活動也挺頻繁,但學校強制性的組織卻讓她頭痛,因為她跟其他家長實在沒有共同語言。
這種種問題都說明在中國養(yǎng)育孩子絕非易事。它不僅僅與金錢有關(guān),即使是財務自由的群體,也會在教育上面臨各種各樣的難題。比如說,當你理想中的價值觀與學校灌輸?shù)膬r值觀有沖突時,你該怎么辦,這是所有具備一定文化層次的家長都會面臨的問題,而且越是高素質(zhì)群體,在這一點上面臨的沖突就越大。又如紅包問題,送的話會教壞孩子,不送卻又擔心老師刁難,畢竟,這年頭缺乏師德的教師不在少數(shù)。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快樂,但面對“99分卻倒數(shù)第三”的現(xiàn)狀,除了督促孩子拿100分外,你又有什么辦法確保孩子的快樂?
作為兩個孩子的父親,我常常建議比我年輕的人選擇丁克。我所認識的丁克家庭,夫妻素質(zhì)往往都極高,不少早已實現(xiàn)了財務自由,并非生不起養(yǎng)不起。有些老人認為丁克夫妻缺乏責任感,我反而覺得丁克夫妻才真的具有責任感,因為“養(yǎng)”大于“生”,既然把孩子生下來,就有責任養(yǎng)育他,丁克夫妻選擇不生,未必是逃避,也未必是自私,而是一種基于責任的考量。一個丁克朋友就曾說:“看看這個社會,食品不夠安全,道德極度滑坡,讓孩子出生在這樣的社會里,對他是一種傷害。”
一個孩子降生在這個世界上,其實并非他個人的選擇,而是父母的選擇。如果父母在生下孩子的同時,還給了孩子一個糟糕的世界,那才是真正的缺乏責任感和失職。從這一點來說,我們都是不合格的父母。
自由奔跑和無拘無束的玩耍,對于我們的孩子來說都是頗為奢侈的事,因為身處的社會危機四伏。不守交通規(guī)則的車輛、鬼魅般的電動自行車,還有并非傳說的人販子... ...許多因素都讓我們有所顧慮。
我曾在捷克布拉格見到這樣一幕,在一個咖啡館里,一個年輕媽媽獨自去了洗手間,將嬰兒車留在座位旁,幾個月大的小寶寶就躺在里面咿咿呀呀,毫無丟失之虞。我在奧地利薩爾茨堡曾見過一輛路邊的嬰兒車,寶寶躺在里面,小車旁拴著一條狗,權(quán)當看守,孩子的父親去了旁邊樓里辦事。在德國埃爾福特的一個小公園里,孩子們歡快地玩沙、玩單杠,他們的父母在遠處低頭看書。德國有一種特制的雙輪嬰兒車,可以拴在自行車后,人們就這樣帶著孩子,在喧囂城市中騎行,機動車會自行避讓... ...
在我們身處的社會里,你無法想象上面這樣的圖景。有一次,我在某商場的公廁里見到這樣一幕:一個父親想必是內(nèi)急難耐,沖進了廁所,但兩歲左右的兒子正是愛亂跑的時候,于是他連門都不敢關(guān),只是虛掩了一半,不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一邊解決腸胃問題,一邊還將手伸出門外抓住孩子,告誡他絕不能亂跑。這個父親過慮了嗎?作為一個父親,我想當我面臨這樣的問題時,也只能這樣做。
這個社會還遠遠不夠好,它不能讓孩子無憂無慮成長,不能讓孩子隨心所欲吃喝,亦很難不抹殺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和天賦,即使我們知道,每一個孩子都是天才。它甚至還不能包容孩子的善良無邪,不能讓孩子毫無后患地扶起摔倒的老人。我們都是這社會的幫兇,往往對孩子苛求,希望孩子能超越自己的年紀,成熟世故,卻不知揠苗助長,害的終究是孩子。
作為一個父親,我亦無法免俗,我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日后孤身對抗這社會的暗面,因此難免會對他有所苛求。所以,為人父母者,最痛苦的莫過于因為不想看到孩子受挫而親手去磨掉他的棱角,試圖讓孩子以圓潤姿態(tài)面對這個世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甚至要犧牲孩子的個性、創(chuàng)造力乃至善良——比如在扶不扶倒地老人、遇到扒手是否聲張之類的問題上。最可怕的是,我們這樣做未必會讓孩子獲得世俗眼中的成功或安穩(wěn),長遠來說也許還會害了他。
這種兩難局面,恰恰是許多丁克家庭的顧慮所在。
何況,大多數(shù)中國家庭都并不具備養(yǎng)育孩子的合理條件。與發(fā)達國家動輒一年乃至三年的產(chǎn)假時間不同,國人的產(chǎn)假僅有幾個月,這還僅限于公務員(課程)系統(tǒng)和事業(yè)單位,私企甚至更少,許多媽媽面臨著一兩個月就得上班的局面。因此,隔代撫養(yǎng)和保姆撫養(yǎng)成為主流,在孩子最應該與母親廝守的啟蒙階段里,除了少數(shù)有條件的家庭外,大多數(shù)中國孩子都只能依靠老人或保姆撫育。
教育學家普遍認為,隔代教育危害很大,必然造成觀念上的沖突和過度溺愛等問題。但這個問題放在中國,無疑有些站著說話不腰疼。它是一個系統(tǒng)性問題,受害者不僅僅是孩子,也包括父母,更有被耽誤了一輩子的老人。
相比他們的上一代,他們?nèi)鄙倭藗鹘y(tǒng)道德的教育,也缺少了中西文化碰撞的浸淫,無論知識層次、道德修養(yǎng),還是視野都存在先天不足,同時因為成長時期的紛亂,他們習慣二元對立、非黑即白的思維,習慣上綱上線,主觀先行;相比他們的下一代,他們普遍經(jīng)歷過物質(zhì)匱乏,又因為年輕時的種種缺陷,在網(wǎng)絡化時代顯得笨拙,甚至舉步維艱。也正因此,當下社會的代際沖突十分激烈,廣場舞和倒地老人訛詐都是沖突的典型例子。
但不可否認的是,正因為他們是被耽誤的一代人,使得他們也成為了最可憐的一代人。前些日子與一位前輩喝茶,在世俗觀念中,他已功成名就,旁人看來大可頤養(yǎng)天年,可他卻感慨道:“我們這代人從小沒機會讀書,塞了一腦子的階級斗爭思維,白白荒廢了青年時光,還吃了不少苦。八十年代讀夜??即髮W,總算闖出一條路,九十年代眼見著大批大批同齡人成了下崗工人,甚至衣食無著。從當年幾十塊錢的工資開始慢慢積攢,把孩子養(yǎng)大,看著她工作、結(jié)婚,以為可以休息一下了,又得幫忙帶外孫,一折騰就七十歲了,這輩子也差不多了。我們這代人,年輕時都干過違心的事兒,甚至干過壞事,但我們也可憐啊,要是我晚生二十年,我起碼能在該讀書的時候好好讀書。”
作為年輕人,你又忍心讓這一代老人在被耽誤了一輩子之后,還把晚年時光用于幫你帶孩子嗎?
以上所說的種種艱難處境,都使得“養(yǎng)孩子”成了中國家庭面臨的最大難題,受害者也絕不僅僅是孩子。而且,這問題似乎無解,它關(guān)乎太多領(lǐng)域,如社會保障、教育、治安等等。
那么,我們是不是就這樣束手無策,給孩子一個如此糟糕的世界?相比立場堅定的丁克,我們也許才是真正不負責任的人吧,如果我們不能盡自己力量去改變這個社會的話。但不妥協(xié)又談何容易,它往往會使你和孩子一起碰壁,即使闖出自己的路,也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和犧牲。在這個國家,這樣的教育案例并不罕見。你無法要求大多數(shù)人放棄利益和安穩(wěn),換取很難達到的理想狀態(tài),尤其是在功利主義盛行的傳統(tǒng)之下。
如果我們無法給予孩子一個相對美好的世界,那么,我們也許只剩下兩個辦法來確保自己的責任感:一是有一個美好愿景作為目標,然后用腳投票;二是不要讓無辜的孩子誕生于骯臟的社會里,丁克就是一種選擇。
優(yōu)秀的高中教師隨筆篇二
女兒的同學,都管她叫“二十三號女生”。她的班里總共有五十個人,而每每考試,女兒都排名二十三。久而久之,便有了這個雅號,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中等生。
我們覺得這外號刺耳,女兒卻欣然接受。老公發(fā)愁地說,一碰到公司活動,或者老同學聚會,別人都對自家的“ 小超人”贊不絕口,他卻只能扮深沉。人家的孩子,不僅成績出類拔萃,而且特長多多,連帶著父母都春風得意,說話比別人有底氣。唯有我們家的“ 二十三號女生”,沒有一樣值得炫耀的地方。
因此,他一看到娛樂節(jié)目里,那些才藝非凡的孩子,就羨慕得兩眼放光,恨不能變成親友團,坐在前排吶喊。后來,看到一則九歲孩子上大學的報道,他很受傷地問女兒:“孩子,你怎么就不是個神童呢?”女兒說:“老爸,因為你不是神父啊!”老公無言以對,我卻不禁笑出聲來。
中秋節(jié),親友相聚,坐滿了一個寬大的包廂。眾人的話題,也漸漸轉(zhuǎn)向各家的小兒女。乘著酒興,大家要孩子們說說將來要做什么。
鋼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們毫不怯場,連那個四歲半的女孩,也會說將來要做央視的主持人,贏得一陣贊嘆。大人們,越發(fā)春風入心,眉目含笑。家宴的氣氛,格外熱烈。
十二歲的女兒,正為身邊的小弟妹,剔蟹剝蝦,盛湯揩嘴,忙得不亦樂乎。人們忽然想起,只剩她沒說了。大家都認為她是孩子中間的老大,抱負更應該不同凡響,這樣才能成為弟妹的榜樣。
在眾人的催促下,她認真地回答:“ 長大了,我的第一志愿是,當幼兒園老師,領(lǐng)著孩子們唱歌跳舞、做游戲。”
眾人禮貌地表示贊許,緊接著追問她的第二志愿。她大大方方地說:“ 我想做媽媽,穿著印叮當貓的圍裙,在廚房里做晚餐,然后,給我的孩子講故事,領(lǐng)著他在陽臺上看星星。”明月的臉,俯在窗前,肥白可愛;她的臉,滿是憧憬,眼睛亮亮的。
親友愕然,面面相覷,不知道該說些什么。老公的神情,極為尷尬,端著酒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丶液?,他嘆著氣說:“ 你還真打算,讓女兒將來當個幼兒園老師?咱們難道真的眼睜睜地,看著她當中等生?”
其實,我們也動過很多腦筋。從小到大,為提高她的學習成績,請家教,報輔導班,買各種各樣的資料。孩子也蠻懂事,漫畫書不看了,鎖在抽屜里。剪紙班退出了,周末的懶覺放棄了。
她像一只疲憊的小鳥,從一個班辛辛苦苦地趕到另一個班。卷子、練習冊,一本本摞在書桌上,她頭也不抬地一疊疊地做。
可她到底只是個孩子,身體首先扛不住了,著了點涼就得了重感冒。輸著液,在病床上,她還堅持寫作業(yè),最后引發(fā)了肺炎,住了半個月的醫(yī)院。出院后,孩子的臉小了一圈,聲音嘶啞著,仿佛剛從戰(zhàn)場上廝殺回來。付出了這樣慘重的代價,可期末考試的成績,仍然是,讓我們哭笑不得的二十三名。
后來,我們也絞盡腦汁,曾試過增加營養(yǎng)、物質(zhì)激勵等,幾次三番地折騰下來,女兒的小臉越來越蒼白。而且,一說要考試,她就開始厭食、失眠、冒虛汗,再接著,考出了令我們瞠目結(jié)舌的三十三名。
我和老公舉手投降,悄無聲息地放棄了轟轟烈烈的揠苗助長活動?;謴土怂5淖飨r間,還給她畫漫畫的權(quán)利,允許她繼續(xù)訂《兒童幽默》之類的書報,家中安穩(wěn)了很久。我們對女兒是心疼的,可面對她的成績,又有說不出的困惑。
周末,一群同事結(jié)伴郊游。大家各自做了最拿手的菜,帶著老公和孩子去野餐。一路上笑語盈盈,這家孩子唱歌,那家孩子表演小品。女兒沒什么看家本領(lǐng),只是開心得不停地鼓掌。她不時跑到后面,照看著那些食物。把傾斜的飯盒擺好,松了的瓶蓋擰緊,流出的菜汁擦凈。忙忙碌碌,像個細心的小管家。
老公看看我,我知道,他心里一定是空落落的。他一定是希望女兒能接受別人的掌聲,而不是只為別人鼓掌。
野餐的時候,發(fā)生了一件意外的事。兩個小男孩,一個奧數(shù)尖子,一個英語高手,同時夾住盤子里的一塊糯米餅,誰也不肯放手,更不愿平分。豐盛的美食,源源不斷地擺上來,驕傲的他們看都不看,只盯住眼前這一塊小小的半碎的餅,并不理睬錯過了什么。
大人們又笑又嘆,連勸帶哄,可怎么都不管用。最后,還是女兒,用擲硬幣的方法,輕松地打破了這個僵局。我與老公對視一眼,我心頭有微微的納罕:沒想到,這個不聲不響的孩子,竟是個處理矛盾的高手呢!
回來的路上堵車,一些孩子焦躁起來,大人也開始不耐煩了。車里沒有了早晨其樂融融的氣氛。女兒大大方方地開口了,新鮮的笑話一個接一個。她自己很平靜,可全車人都被逗樂了。嘴里說著,她手底下也沒閑著。那大堆裝食品的彩色紙盒,被剪成了許多栩栩如生的小動物,引得這群孩子贊嘆不已。到了下車的時候,每個人都拿到了自己的生肖剪紙。看到孩子們圍著女兒連連道謝,并要求女兒在剪紙上簽名時,老公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期中考試后,我接到了女兒班主任的電話。首先得知,女兒的成績,仍是中等。對于這個消息,我與老公并不感到意外。不過,班主任說有一件奇怪的事想告訴我,他從教三十年了,第一次遇見這種事。
語文試卷上有一道附加題:“ 你最欣賞班里的哪位同學,請說出理由。”除女兒之外,全班同學,竟然都寫上了女兒的名字。理由很多:熱心助人、守信用、不愛生氣、好相處等。寫得最多的是:樂觀幽默、善良聰明。班主任還說,很多同學建議,由她來擔任班長。他感嘆道:“ 你這個女兒,雖說成績一般,可為人,實在是很優(yōu)秀啊。”
我開玩笑地對女兒說:“孩子,你快要成為英雄了!”正在織圍巾的女兒,歪著頭想了想,認真地告訴我,英語老師在上課時曾講過一句格言:“當英雄路過的時候,總要有人,坐在路邊鼓掌。”她輕輕地說:“ 媽媽,我不想成為英雄,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
我猛地一震,默默地打量著她。在溫柔的燈光底下,她安靜地織著手中的絨線。淡粉的線,在竹針上纏纏繞繞,仿佛一寸一寸的光陰,在她手里,吐出了星星點點的花蕾。我心里,竟是驀地一暖。
那一刻,我忽然被這個不想成為英雄的女孩打動了。這世間,有多少人年少時渴望成為英雄,最終卻成了煙火紅塵里的平凡人,并且終其一生都不能釋懷。如果健康,如果快樂,如果,沒有違背自己的心意,我們的孩子,又何妨做一個善良的普通人。
長大成人后,她不會是最耀眼的那一個,她也許會成為:賢淑的妻子,溫柔的母親,甚至,熱心的同事,和善的鄰居。在那些漫長的歲月里,她都能安然地,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作為父母,還想為孩子祈求,怎樣更好的未來呢?
優(yōu)秀的高中教師隨筆篇三
01
幾年前我還在報社當記者,有一次做話題調(diào)查,關(guān)于“你怎么看男孩要窮養(yǎng)”,因為女孩要富養(yǎng)已經(jīng)是常識了,都不需要討論了。
我把這個題目扔進朋友群,朋友們大都沒鳥我,說能聊點高尚話題嗎,比如柚木提娜波多野結(jié)衣啥的。
只有一個人,認真回復了我。特么啰里吧嗦,寫了好幾千字。他是大明,一個it工程師。
他對這個話題實在太有感觸了。因為他和他堂哥,家境完全相似,都是小康,但是一個被窮養(yǎng)大,一個被富養(yǎng)大,長成了兩種完全不同的人類。
02
大明和堂哥,金錢觀完全不同。
大明從小就被灌輸,錢來之不易,要艱苦樸素。他只能穿堂哥穿剩的舊衣服,包括內(nèi)褲。他只能玩堂哥玩爛了玩膩了的玩具。他只能蹭一點堂哥的零花錢。
有一次堂哥分給他一塊錢,他如獲至寶地存起來,被他媽發(fā)現(xiàn),揍了他一頓。
大學的時候,所有同學都有手機,他也想買一個,被他媽否決了。那時候他一個月只有500塊生活費。
他去獻血,因為他們學校獻血有400塊補貼,還會發(fā)兩箱餅干。他用那兩箱餅干當飯吃,每天吃20塊,吃了一個月。
正因為從小到大經(jīng)濟上被嚴格管制,他由衷地覺得錢是個好東西,他特別渴望賺錢,又特別不舍得花錢?,F(xiàn)在,他30多歲了,月入4萬,比他堂哥收入高。
但是生活品質(zhì)差太多了。
他堂哥因為從小就沒缺過錢,反而覺得錢不是最重要的東西。享受、體驗、快樂,這些都比錢重要,錢嘛,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所以他想買啥買啥,每年一兩次出國旅游,過得挺滋潤。
而大明花一塊錢都心如刀絞。買啥他都嫌貴。再渴都舍不得買瓶礦泉水,要回家喝涼白開。公司聚餐,吃自助餐,他能把自己撐到想吐,因為覺得吃少了就是巨大的浪費。
小時候長期處于貧窮和窘迫,長大了也很難有安全感。唯一能讓他有安全感的,就是存折上的數(shù)字不斷往上漲。
他害怕,怕重新回到為一塊錢擔驚受怕的日子。
窮養(yǎng)的結(jié)果,往往是讓孩子特別在乎錢。以后哪怕他有錢,也會摳門。
窮酸會成為他一輩子的魔咒。
03
大明和堂哥,格局上完全不同。
大明從小唯一在意的是,就是省錢和存錢。
在家里做家務,倒垃圾5分錢,洗碗1毛錢,他就靠這個掙零花錢。他衡量一周的成敗,就是看存了多少錢。錢掌握著他所有的悲喜。
而他堂哥完全沒有金錢的概念,他對很多東西感興趣。
比如有段時間他迷戀三國歷史,他爸媽帶他去跟三國相關(guān)的所有地方旅游了一次;比如有段時間他迷戀軍事武器,他爸媽帶他去各個軍事博物館玩。
他的心中有一個更大的世界。
大明大學畢業(yè)后進了同一家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幾年之后,月入2萬多。他每次都會認真分析工資條,少發(fā)了三五十塊,他都會去找財務扯皮。
有家上海的公司來挖他,月入3萬。他覺得好爽,媽呀要發(fā)財了。每年能多拿不少錢呢。
當時他堂哥就勸他,眼光放長遠,他現(xiàn)在這家公司,挺有前景的,同事都很拼很牛逼,不要輕易換工作。
大明根本聽不進去。他覺得堂哥這種不知道民間疾苦的人,懂個毛啊。
因為不知道什么時候自己所擁有的會被剝奪,所以他很悲觀,凡事都往壞處想。
他才不管什么狗屎未來,他只要當下。大明堅決辭職了,他之前待的公司,后來上市了。忘了說,那家公司,就是阿里。大明當年的同事,因為公司上市,一夜之間都成了千萬富豪。而大明為了每個月多拿幾千塊,損失了上千萬。
真特么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比悲傷更悲傷的是,大明一直覺得中國房價都是泡沫,一定會跌。
2008年,他和堂哥都想買房,當時上海房價一兩萬,他覺得太貴了,舍不得買。他圖便宜,在老家買了套房子,單價8000。他堂哥在上海很好的地段,買了套200平米的。
他覺得堂哥瘋了。他一直等著堂哥有一天會為自己愚蠢的決定而后悔。
現(xiàn)在,大明那套房子,單價9000。堂哥那套房子,單價9萬。
堂哥跟大明不同,特別樂觀,凡事都往好處想,永遠相信未來會更美好。
這就是眼界。這就是格局。窮養(yǎng)的孩子,容易看重眼前利益,輸不起,也等不起。
04
大明和堂哥,人情味上完全不同。
因為從小就沒錢,大明特別自卑。青春期的自卑是會影響一輩子的。
小時候,他明明比堂哥高半個頭,壯得多,卻要穿堂哥的衣服和褲子。衣服簡直像露臍裝,褲子緊得像隨時要去跳芭蕾。他得了個有點污的外號,鳥哥。
他回家很委屈地哭了,他媽還教育他男兒有淚不輕彈。
高中,他最怕計算機課,因為進機房要脫鞋,大家會看到他襪子上的洞。他跟他媽說,能買新襪子嗎。
他媽說,補一下不就行了?小孩子不要這么虛榮!
大學班上很多男生都穿耐克鞋,他也想買一雙。他爸剛拿了年終獎,他趁機提要求,他爸教育了他兩小時,男人要吃苦,要奮斗,然后給自己買了一塊勞力士。
他爸媽還逢人就炫耀自己對兒子窮養(yǎng),很成功,孩子老實、質(zhì)樸。
關(guān)鍵是他家并不窮啊,他內(nèi)心一直很想問,他爸媽到底是愛他,還是愛錢。他希望自己不要這么在意錢,他試圖去改,但是很難。
就連對他父母,他都下意識會計較。比如他媽問他,快過年了,打算怎么孝敬她啊。他會內(nèi)心吐槽,你上個月生日,我不是剛給過錢了嗎。
他老婆花幾百塊買了瓶涂臉的,他很想假裝不知道。但是真的想不通,一瓶涂臉的,憑什么那么貴,涂了能返老還童嗎?他和老婆冷戰(zhàn)了4天。
他也沒什么朋友,因為交朋友需要花錢。別說請客吃飯了,aa制都能讓他都想死。
而他堂哥,為人特別大方,不管是對父母,對老婆,還是對朋友。特別熱衷于買單,給老婆買東西眼睛都不眨。
雖然在大明他媽看來,大明成熟穩(wěn)重,他堂哥沒心沒肺,像個二傻子。
但是,大明卻說,他由衷地羨慕他堂哥,羨慕他過得那么瀟灑,那么快樂。
大明看到一句話:窮是會傳染的。他特別怕自己這一點,影響他的孩子。
一旦被窮養(yǎng),你心里就會住著一個窮孩子,不管你長大以后,物質(zhì)上多么富足,表面上多么光鮮,你也很難真正發(fā)自內(nèi)心的快樂。
05
有人會說,富養(yǎng)的孩子,抗壓能力弱,無法承受挫折。
可是,人生一定會有挫折的,不需要人為去創(chuàng)造挫折吧。再說了,如果孩子的一生都很順遂,完全沒有挫折,那不是更棒嗎。所以我想說,不要在金錢上故意克扣孩子,為難孩子,甚至折磨孩子。
男孩女孩都要富養(yǎng),富在見識、視野和體驗上。
當然,我贊成富養(yǎng),并不是贊成砸錢。
我的意思是,咱們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讓孩子有開闊的視野、豐富的見識以及多元化的體驗。
畢竟,孩子的童年一次性的。錯過了,無法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