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洲中部平原多極端天氣的原因
近年來,北美洲中部平原多次出現(xiàn)極端天氣,這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原因?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北美洲中部平原多極端天氣的原因,希望對您有用。
北美洲中部平原多極端天氣的原因
北美洲中部是縱貫南北的大平原,來自北極地區(qū)的寒冷氣流和來自南部墨西哥灣沿岸的暖濕氣流,由于沒有山脈的阻擋,會長驅直入,影響美國中部平原,帶來極端天氣。
極端天氣的危害
持續(xù)的暴雨、大暴雨可能引發(fā)流域性洪水、城市洪澇災害、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災害,進而引發(fā)安全生產事故。給不少行業(yè)帶來安全風險
露天開采礦井在地表留下露天坑,雨季水量大時有可能倒灌露天坑;
地下開采礦井也可能因洪澇災害致使水流倒灌礦區(qū),造成洪水漫過井口潰入井下,安全風險加大;
尾礦庫可能受洪水影響而出現(xiàn)潰壩事故;
城市道路特別是下沉式立交橋下很容易積水,造成交通事故甚至溺亡事故;
城市地鐵、地下商場等地下空間,也可能發(fā)生洪水倒灌而被淹;
位于河流湖泊邊上的工礦企業(yè),可能受洪水襲擊,造成生產設施設備損壞,易發(fā)事故。
短時強降水、雷雨大風、龍卷風和颮線等強對流天氣中,強風可能致使房屋建筑倒毀、車輛船舶失控、建筑塔吊倒塌等,雷電天氣和建筑物、油氣管線和儲罐等受損,還可能引發(fā)火災、爆炸、危險化學品泄漏等重大安全生產事故,并威脅人類安全。
極端天氣的對農藥藥效影響的解決措施
1、根據(jù)防治對象和藥劑類型不同,采取適合的噴灑霧滴。噴灑苗后除草劑、殺蟲劑、殺菌劑適宜噴灑霧滴直徑250~400微米,噴灑內吸性農藥霧滴密度30~40個/cm2,噴灑觸殺性農藥霧滴密度50~70個/cm2;噴灑苗前除草劑適宜的霧滴直徑300~400微米,霧滴密度30~40個/cm2。
2、盡可能在晴天上午8點以前,下午6點以后或者夜間無露水噴灑農藥效果最好。此條件下作物、雜草新陳代謝旺盛,氣孔、水孔開放,有利于農藥的吸收和傳導,揮發(fā)、分解損失小,藥效穩(wěn)定。
3、合理加大農藥使用量,作物敏感的藥劑切不可隨意加大用量。低含量乳油、可濕性粉劑、分散性較差的水分散粒劑不宜增加用藥量,一般建議不超過正常用藥量的30%。水乳劑、懸浮劑、水劑根據(jù)農藥實際情況(對作物安全性),最高可增加50%的用藥量,即可加大正常用藥量的一倍。
4、根據(jù)防治對象和農藥類型,合理加大田間用水量。如觸殺型農藥防治稻飛虱可加大正常用水量的1-2倍,即正常30公斤/畝,可加大至60-90公斤/畝。而內吸型的農藥則不要加大田間用水量。
5、根據(jù)不同作物、不同防治對象、不同農藥類型,選擇合適的桶混助劑。農藥桶混助劑可分礦物油型、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通常所說的有機硅)、植物油型(通常有大豆色拉油、油菜籽油、向日葵油、玉米油等)、混合型助劑等四大類。在高溫干旱的極端氣象條件下,選擇合適的桶混助劑一方面能改善葉表蠟質層的理化性質,增強蠟質流動性和增加部分蠟質溶解,從而調節(jié)農藥有效成分在霧滴和角質層間的分配,促進氣孔吸收和在植物體內傳導,有利于藥效穩(wěn)定。另一方面通過加入桶混助劑藥液表面張力降低,減小了霧滴與植物葉面、昆蟲體表接觸角,擴大了霧滴在植物葉面、昆蟲體表覆蓋面積,不易因植物葉面振動或枝葉間摩擦而脫落,從而增加農藥藥液在植物葉面、昆蟲體表上的附著量(尤其是葉面蠟質層厚的植物),提升了藥液耐雨水沖刷能力。
6、千度國際植保模式傳播中心專家組通過多年研究、應用發(fā)現(xiàn)菲躍(內吸促進劑)能有效解決極端天氣對藥效的影響。菲躍由乙氧基改性聚三硅氧烷+內吸促進劑+抗光解劑+凈化劑混合而成。通過田間應用觀察,菲躍能促進藥液通過葉片氣孔快速滲透和吸收,葉片表皮與外表面相連,藥液通過氣孔進入葉內的亞氣孔腔,故能提高藥劑的在多雨水季節(jié)的耐雨水沖刷能力,能夠減少雨季重復噴霧次數(shù)。極端高溫天氣菲躍能促進作物對內吸性農藥的吸收并在作物體內傳導,降低藥劑的光解作用和揮發(fā),確保內吸性農藥在極端天氣仍能正常發(fā)揮藥效。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