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墨童年閱讀題答案現(xiàn)代文
筆墨有時亦作中國畫技法的總稱,在技法上,“筆”通常指鉤、勒、皴、擦、點等筆法;“墨”指烘、染、破、潑、積等墨法。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筆墨童年閱讀答案現(xiàn)代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筆墨童年
余秋雨
那個冬天太冷了,河結了冰,湖結了冰,連家里的水缸也結了冰。就在這樣的日子,小學要進行期末考試了。
破舊的教室里,每個孩子都在用心磨墨。磨得快的,已經把毛筆在硯臺上蘸來蘸去,準備答卷。那年月,鉛筆、鋼筆都還沒有傳到這個僻遠的山村。
磨墨要用水,教室門口有一個小水桶,孩子們平日上課時天天取用。但今天,那水桶也結了冰,剛剛還是用半塊碎磚砸開冰面,才將水舀到硯臺上的。孩子們都在擔心,考到一半,硯臺結冰了怎么辦?
這時,一位樂呵呵的男老師走進教室。他從棉衣襟里取出一瓶白酒,給每個孩子的硯臺里都倒了幾滴,說:“這就不會結冰了,放心寫吧。”于是,教室里酒香陣陣,答卷上也酒香陣陣。我們的毛筆字,從一開始就有了李白的余韻。
其實,豈止是李白,長大后才知道,就在我們小學的西面,比李白早四百年:一群人已經在蘸酒寫字了。領頭的那個人叫王羲之,寫出的答卷叫《蘭亭集序》。
后來,學校里有了一個圖書館。由于書很少,老師規(guī)定,用一頁小楷字借一本書。不久又加碼,提高為兩頁小楷借一本書。就在那時,我初次聽到老師把毛筆字說成“書法”,因此立即產生誤會,以為“書法”就是“借書的方法”,這個誤會倒是不錯。
當時,學校外面識字的人很少。但畢竟是王陽明、黃宗義的家鄉(xiāng),民間有一個規(guī)矩,路上見到一片寫有字的紙,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經污損,也萬不可踩踏。過路的農夫見了,都會彎下腰去,恭恭敬敬地撿起來,用手掌捧著,向吳山廟走去。廟門邊上有一個石爐,上刻四個字——“敬惜字紙”。石爐里還有余燼,把字紙放進去,有時有一簇小火,有時沒有火,只見字紙慢慢地變得焦黃,最終化為灰燼。
我聽說,連土匯下山,見到路上的宇紙,也這樣做。
家鄉(xiāng)近海,有不少漁民。哪一個季節(jié),如果發(fā)愿要到遠海打魚,船主一定會步行幾里地,找一個讀書人,用一籃雞蛋、一捆魚干,換得一疊字紙。他們相信,天下最重的,是這些黑森森的毛筆宇。只有把一疊字紙壓在艙底,才敢破浪遠航。
那些在路上撿字紙的農夫,以及把字紙壓在艙底的漁民,都不識字。不識字的人尊重文字。
這是我的起點。起點對我,多有佑護。筆墨為杖,行至今日。
在“讀美文·學寫作”讀寫活動中,老師推薦閱讀散文《筆墨童年》,并布置了以下兩個任務。
(1)請你在這篇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前寫一段話,使之或總領全文,或引起下文,(不少于40字) (4分)
(2)學校的(文苑雜志正在征集作品,下設有“情感天地”“小事蘊理”“寫法指津”“美文美語”欄目。請將《筆墨童年》一文推薦到其中一個你認為適合的欄目,并寫一段推薦語。 (10分)
寫作提示:①圍繞欄目特點;②結合文章內容;③不少于100 字。
答:
(1)示例:在山水蕭瑟,歲月荒寒的家鄉(xiāng),我度過了非常美麗的童年。千般美麗中,有一半,競與筆墨有關。(4 分)
(2)我推薦安排在“美文美語”欄目下。內容美:描寫了鄉(xiāng)村生活,“我”的故鄉(xiāng)文化氛圍濃厚,哺育了王羲之、王陽明、黃宗羲這樣的文化巨匠,也讓“我”的童年氤氳著淡淡墨香。鄉(xiāng)情美:農夫和漁民都不識字,但對字紙及文化的恭敬讓人充滿敬意。語言美:運用細致的動作描寫和細節(jié)描寫,使文章生動形象,并引用文化故事,富有韻味。(10分)
筆墨童年閱讀答案現(xiàn)代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