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念做打的意思是什么
唱念做打的意思:
唱念做打是京劇表演的四種藝術手段,也是京劇表演的四項基本功。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樂性的念白,二者相輔相成,構成歌舞化的京劇表演藝術兩大要素之一的 “歌”,做指舞蹈化的形體動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藝,二者相互結合,構成歌舞化的京劇表演藝術兩大要素之一的“舞”。習稱四功五法的四功,即指唱念做打四種技藝的功夫。
歷史
戲曲表演的四種藝術手段,也是戲曲表演的四項基本功。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樂性的念白,二者互為補充,構成歌舞化的戲曲表演藝術兩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體動作,打指武術和翻跌的技藝,二者相互結合,構成歌舞化的戲曲表演藝術兩大要素之一的“舞”。
戲曲在長期發(fā)展的過程中,逐漸融合唱念做打各種藝術手段,為搬演故事、塑造人物服務。早在漢代百戲中就有《東海黃公》的節(jié)目,通過武術和雜技,表演簡單的故事。唐代盛行歌舞,以載歌載舞著稱。宋雜劇演出分“艷段”、“正雜劇”、“雜扮”三部分,把歌舞、戲劇、雜耍集于一臺,起了相互影響和融合的作用。元雜劇在表演上已有簡單的武打。明代弋陽、昆山諸腔勃興以后,在聲樂和舞蹈技藝的結合方面漸趨完善。清乾隆、嘉慶年間,徽調與漢調合流,繼承昆、弋的傳統(tǒng),吸收各種地方戲的優(yōu)點,逐步向京劇演變。大致到了同治、光緒前后,一個以唱念做打多樣統(tǒng)一的完整藝術形式才臻成熟。
戲曲劇種為數眾多,表演上運用的藝術手段各有側重。大抵搬演生活小戲的花鼓、采茶等系統(tǒng)的劇種,載歌載舞;由坐唱形式搬上舞臺的灘簧、曲子等系統(tǒng)的劇種,側重說唱;昆曲、高腔、皮簧、梆子系統(tǒng)的劇種,唱念做打四功并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各劇種相互促進,共同提高,上述差別已逐漸縮小。目前,各劇種大都具備了唱念做打的藝術手段。
唱念做打
戲曲演員按照傳統(tǒng)的規(guī)程,從小就從唱念做打幾個方面接受嚴格的基礎訓練,充分掌握了基本的技法和程式,熟悉了各種音樂語匯和舞蹈語匯,而后才能進行藝術創(chuàng)造。戲曲諺語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領進門”是指口傳身授的傳藝,“靠個人”則指個人的揣摩、發(fā)揮與創(chuàng)造。戲曲演員幼時一面苦練基本功,一面拍曲學戲,學會幾出或十幾出傳統(tǒng)折子戲后,就開始登臺演出,在藝術實踐中逐漸學會體驗角色,熟悉并發(fā)揮唱念做打的藝術功能。缺少基本功,就失去創(chuàng)作的手段;僅擅基本功的技法和程式,也是難于創(chuàng)造鮮明的藝術形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