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jié)吃什么傳統(tǒng)食品
說到臘八節(jié),除了祭祀是我們不能忽略的,還有臘八節(jié)喝臘八粥也是最契合的習俗之一。那么你知道臘八節(jié)吃什么傳統(tǒng)食品嗎?小編就給大家解答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閱讀!
一、臘八節(jié)吃什么傳統(tǒng)食品
臘八粥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于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并向各個寺院發(fā)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紅豆、綠豆、蕓豆、豇豆等豆類,紅棗、花生、蓮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圓、葡萄干、白果等干果。臘八粥不僅是時令美食,更是養(yǎng)生佳品,尤其適合在寒冷的天氣里保養(yǎng)脾胃。
粘火勺
俗話說臘八天里太冷了,會凍掉下巴,因此要吃一些粘性大的食品把下巴粘住。粘火勺就是一項北方傳統(tǒng)的臘八節(jié)食物,臘八這天一次烙上數(shù)百個,烙好后,放倉房大缸中以雪凍之,食用時,取出放鍋中餾一下即可。
煮“五豆”
有些地方過臘八煮粥,不稱“臘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臘八當天煮,有的在臘月初五就煮了,還要用面捏些“雀兒頭”,和米、豆(五種豆子)同煮。
臘八醋
臘八醋,傳統(tǒng)臘八節(jié)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qū)有在臘八這天用醋泡大蒜的習俗,名“臘八醋”。臘八醋,要泡到大年初一,初一吃餃子,要吃素餃子,取一年素素凈凈之意,蘸臘八醋吃, 臘八蒜 別有一番滋味是。“臘八醋”不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壞。
臘八蒜
臘八蒜就是在陰歷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制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qū)的一個習俗。其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兒。
泡臘八蒜是一道主要流行于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qū)的傳統(tǒng)小吃,是臘八節(jié)節(jié)日食俗。在陰歷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制蒜。其實材料非常簡單,就是醋和大蒜瓣兒。做法也是極其簡單,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一個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類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最后會變得通體碧綠的,如同翡翠碧玉。中國北方一到臘月初八,過年的氣氛一天賽過一天,華北大部分地區(qū)在臘月初八這天有用醋泡蒜的習俗,叫臘八蒜。
吃冰
臘八前一天,人們一般用鋼盆舀水結冰,等到了臘八節(jié)就脫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塊。據(jù)說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會肚子疼。
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是安徽省黟縣地區(qū)民間傳統(tǒng)小吃之一,節(jié)日食俗。 在春節(jié)前夕的臘月初八,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曬制的豆腐,便稱作“臘八豆腐”。
在春節(jié)前夕的臘月初八,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曬制的豆腐,便稱作“臘八豆腐”。制作方法是先用上等小黃豆做成豆腐,并切成圓形或方形的塊狀,然后抹上鹽水,在上部中間挖一小洞,放入適量食鹽,置冬日溫和的太陽下慢慢烤曬,使鹽分逐漸吸入,水分也漸曬干,即成臘八豆腐。成品色澤黃潤如玉,入口松軟,味咸帶甜,又香又鮮。如在曬制時加入蝦米等配料,味則更好。“臘八豆腐”平時用草繩懸掛在通風處晾著,吃時摘取,一般可晾放三個月不變質、變味。它既可以單獨吃,也可與肉類同炒、同燉。招待貴賓時,黟縣人還將其雕刻成動物、花卉,澆上麻油,拌上蔥姜蒜等佐料,配成冷盤,成為酒宴佳肴。
臘八面
臘八面,即臘八節(jié)的節(jié)令食品。傳統(tǒng)面食,流行于陜西關中地區(qū), 在陜西省渭北一帶的澄城地區(qū),臘八節(jié)一般是不喝粥的,每年的農歷臘月初八早上,家家戶戶都要吃碗臘八面。
以面和各種豆類(紅豆為住)為原料,面需做成韭葉面(韭菜葉的寬度相等的面條)備用;紅豆提前泡一晚,臘八這天用來熬湯,待水開時轉小火至紅豆熟透,中火煮面。同時熟油將蔥花爆香,面煮好后將蔥花油潑入鍋中。
麥仁飯
西寧臘八節(jié)并不喝粥,而是吃麥仁飯。臘月初七晚上將新碾的麥仁,與牛羊肉同煮,加上青鹽、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經(jīng)一夜文火煮熬。青海傳說中說,農歷十二月八日是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成道前有牧羊女獻乳糜,用香谷及果實造粥供佛,那粥就是麥仁粥,成了后來青海的“臘八粥”。后人根據(jù)這種做法,在青海人的飲食里造了這味飲食。也開始在餐館里流行。
臘八豆
臘八豆是我國湖南省傳統(tǒng)食品之一,已有數(shù)百年歷史,民間多在每年立冬后開始腌制,至臘月八日后食用,故稱之為“臘八豆”。其成品具有一種特殊的香味,且異常鮮美,因而很受人們的喜愛。
但自古至今一直是家庭或小作坊式的制作,并受到季節(jié)制約,一直無法成為消費者四季皆能享用的食品。
二、臘八節(jié)的古詩
南歌子(黃州臘八日飲懷民小閣)
宋代: 蘇軾
衛(wèi)霍元勛后,韋平外族賢。吹笙只合在緱山。閑駕彩鸞歸去、趁新年。
烘暖燒香閣,輕寒浴佛天。他時一醉畫堂前。莫忘故人憔悴、老江邊。
綺羅香 臘八日消寒第五集
清代: 張慎儀
急景周年,頹飆鼖雪,料檢野游酒榼。為怯嚴寒,驢卷書成未押。
不如假、塵海幽棲,重占到、易爻簪盍。算來只、十數(shù)知心,塵談娓娓情殊洽。
今朝正逢臘八。想招提欲佛,猶循故轍。寶粥香花,供養(yǎng)忙煞僧衲。
愿遍布、萬朵慈雪,緊護定、百層危塔。再翻倒、澡得新槃,洗大千兵甲。
慶清朝慢 壬子臘八同毛大可陸藎思先生沈御泠陸云士章天節(jié)柳靖公吳瑹符諸子宴集
清代: 俞士彪
紅酒催詩,綠波泛斝,千秋空想芳蹤。誰知今朝歡宴,我輩重逢。
薄暮門前雪霽,小梅枝上月朦朧?,幭?,氍毹座軟,橙橘香濃。
人世上,嘉會少,百年里多半,紛冗匆匆。且須相忘少壯,共話情悰。
座上不衣自煖,陽春先到畫堂中。明朝看,當筵新詠,還是誰工。
三、什么是臘八節(jié)
農歷十二月初八為臘八節(jié),是我國古代民俗化的宗教節(jié)日,為古時。臘日”之一?!芭D”為古代年終的一種祭祀活動,周朝已有。秦朝時以歲末之月為臘月,一直沿用至今。先秦時臘日并不固定,南北朝時才固定為臘月初八這一天。
臘八之所以成為民間節(jié)日,源于佛教傳說。
相傳臘月初八是佛祖釋加牟尼的成道日。釋加牟尼在成佛以前,曾遍走名山大川,尋求人生之道,以解救眾生。一天,他來到人煙荒僻的尼連河,因長途跋涉,飲渴難耐,昏到在地。這時一個牧女趕到,就把自己帶的雜糧剩飯,加上采集的野果,用泉水煮成粥,一口一口喂他,把他救活。吃飽之后,釋加牟尼坐在尼連河邊的一棵菩提樹下沉思默想,終于參透成佛。寺院僧侶為了紀念此事,每年臘月初八都要取香谷雜糧煮粥供奉佛祖,名曰“臘八粥”。后來,喝臘八粥逐漸演變成一個民間習俗,取代了原來的臘日。
臘八節(jié)吃什么傳統(tǒng)食品相關文章:
★ 青海臘八吃什么
★ 臘八節(jié)的由來和風俗,臘八節(jié)的風俗和意義
★ 臘八粥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