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優(yōu)秀作品專欄 > 觀后感 >

祖國紀錄片《航拍中國》精選觀后感5篇

時間: 景清21246 分享

  《航拍中國》以空中視角俯瞰中國,立體化展示我國歷史人文景觀,自然地理風貌及經濟社會發(fā)展,全景式俯瞰一個觀眾既熟悉又新鮮的美麗中國,生態(tài)中國,文明中國。關于觀看《航拍中國》的觀后感,小編準備了以下文章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祖國紀錄片《航拍中國》精選觀后感5篇

  《航拍中國》觀后感【1】

  王侯將相坐擁疆土,只關注版圖輪廓里多了幾個郡縣;文人墨客寄情山水,只在乎文藻畫卷中融入了幾分意境。展翅的鷹雁可以俯瞰山川的美好,卻無法言語;于是, 《航拍中國》“趁虛而入”,為我們帶來了一種全新的體驗。

  《航拍中國》帶給我們更勝于“一覽眾山小”的視角。我們常年棲身于喧鬧的街頭巷尾,早已對周遭習慣甚至默然。紀錄片就是選取了這樣一片熟悉的土地,運用當下流行的航拍技巧,結合直升機與無人飛行器的拍攝,帶給觀眾前所未有的宏大超然、新奇震撼的感官體驗,甚至有了漫步云端、俯仰天地的神一般的感觀。更令人欣慰的是,本片雖以宏觀角度拍攝為主,仍不舍棄對細微處的特寫,遠近交織,廣角與微距相輔,讓觀眾在廣博中不至于茫然。

  除了視角,《航拍中國》還有可圈可點的編排敘述,還有堪稱完美的背景音樂。

  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歷來是相得益彰的。若無故事,怎知同事文中的騎樓是從南洋跨海舶來,怎知壯美秦川中那一方小山包是凝結古代人民智慧與血汗的始皇陵墓,怎知綺麗里那一處凹陷換來了新中國航天事業(yè)的振興?受制于航拍的形式,片中拍攝無法細致入微或是鞭辟入里,這一部分缺憾恰由敘述進行彌補,觀眾雖無法親眼目睹,但由文字而引發(fā)的無限遐思,效果或許比直觀拍攝來的更為出眾。

  《航拍中國》背景音樂誠然是點睛出彩的,賦予整部作品靈魂。音樂主體框架由王備創(chuàng)作,他是國內一位有實力、有經驗的音樂制作人。以片首曲為例:開始以鋼琴和小提琴徘徊作為引子,如同清晨初醒,配合開場臺詞;而后鼓聲與大提琴(或為低音提琴)相得益彰,前者主導節(jié)奏,后者引領旋律,表達含蓄的律動、深沉的活力,恰與東方審美相吻合;后段是女聲高音吟唱與弦樂協奏相結合,達到網友所說的“燃”點,亦是作者及觀眾情感上的宣泄釋放點。

  航拍之中的祖國山河是怎樣的?既有沉穩(wěn),又有躍動,既有濃墨,亦有多彩,總的來說,是壯美多嬌的。我們對于祖國山河的情感,同樣如此,既是含蓄深沉的,又是熱烈澎湃的。這部紀錄片的背景音樂樸素而不復雜,可謂大美至簡,從片中流出,流淌入觀眾的心田,將山川美景與觀眾心緒緊緊相系,創(chuàng)造出強烈的情感共鳴。

  豆瓣對這部紀錄片評分達到9.3,網友評論其為“中國旅行指南”,也有說“我輩不可辜負這大好河山”,我更認同后者。其實,如需自我驚醒與振作,何必非得是《人民的名義》此類作品?《航拍中國》所表現出的祖國山川的美,在我們內心所激發(fā)出的熱愛,是一切正能量的源泉。

  以未到火候的文字點評這部優(yōu)秀作品,總覺得“意不稱物”,而描述其背景音樂,更是“文不逮意”。優(yōu)秀的作品還應由各位親自去一睹一聽,《航拍中國》值得觀賞,去體驗那未曾感受過的壯美與感動。

  《航拍中國》觀后感【2】

  《航拍中國》是由余樂導演帶領著自己的團隊用無人機拍攝的方式記載祖國大江大河的一部優(yōu)秀的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等綜合類地理紀錄片。第一季記錄了祖國的,海南,黑龍江,陜西,江西,上海六個地區(qū)的風土人情和地勢地貌。

  正如影片開頭旁白所說,帶你領略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航拍中國》所采用的特效是很炫酷的,在描述祖國的大好河山時加入獨具魅力的視聽語言更能突出祖國的神奇壯麗。余樂團隊使用無人機用俯拍的方式展現出每一個省份地區(qū)的地形地貌,更能給觀眾營造一種震驚的視覺效果,采用推鏡頭的拍攝手法更能使觀眾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影片大部分是解說詞,時而也會有無人機轟鳴的聲音,更加增添影片的真實感。拍攝每一個地區(qū)都會先展示出該區(qū)域的動態(tài),地形圖。旁白解讀出所要經過的路線以及該地的人文歷史地理。之后按照規(guī)劃好的路線進行拍攝 多采用推拉鏡頭的手法拍攝。在的那一期中,運用了大量的特寫鏡頭拍攝的特產,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田地里的大片紅色,從上空拍攝給人以強大的視覺震撼力,隨著無人機的下降逐漸看清原來紅紅火火的紅色竟是大片大片的辣椒。在一定程度上,給觀眾了一種難以用語言描述的感覺。在很多時候紀錄片中缺少的就是這種豁然開朗的神秘感。影片中不僅介紹了各種自然,地理環(huán)境,也有關于各地奇妙傳說,從而滿足觀眾的好奇感,更能激發(fā)觀眾到此處游玩的興趣。在影片中,看著能“上天入地,無歲不能”的無人機,帶我們領略之前難得一見的風景。我看到了直上云霄的崇山峻嶺,看到了坐落于白云之上的建筑。不由得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無人機帶我們穿梭于不同氣候,不同緯度之間,各具地域特色的景觀呈現在我們面前。

  《航拍中國》帶領我們認識了解了許多之前從未見過的東西,經過工作人員數段時間的努力之后,呈現給觀眾如此優(yōu)秀的文藝作品。之前看到《航拍中國》的豆瓣評分就心生好奇,看完之后才的的確確領略到祖國山河的壯美,如果沒有如此優(yōu)秀的團隊拍出這種類型的紀錄片,許多美麗的景觀不被人熟識,欣賞,這將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啊!

  《航拍中國》觀后感【3】

  去國博參觀“偉大的變革”展覽時,在央視融媒體互動區(qū)瞥見了這部紀錄片,當時播放的場景是江西的曬秋,看了幾眼就被吸引住了,于是立刻打開豆瓣搜索并收藏。

  說實話,前兩集(海南和陜西)看著覺得有點一般,景色是美麗且獨特的,但我并沒有特別被吸引或者戳到??吹降谌?,真的很美很有特色,觀看過程中感受到自然的偉大與人類的智慧,并且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雖然去過,但是游玩得很不深入,希望有機會再去~

  如果冬天有故鄉(xiāng),那么它回家的路,一定會經過黑龍江! 黑龍江這集真的很好看,銀裝素裹太有童話的感覺。追無人機的小老虎好萌。這一集拍了很多生活化的場景,人氣兒也更足了。

  江西的曬秋、熊貓鳥、過年都很有特色,婺源的油菜花很美。夜幕下的南昌有一番現代大都市的格調,令人想去了解。

  對于上海,我一直有一種特別的偏愛,所以在看上海那集時也格外認真。親切的是,很多景都是我親眼見過的,外灘、浦東數條站起來的金融街、南京路步行街、新天地、迪士尼等,但也有朱家角、人民公園相親角、野生動物園在等待著我。白渡橋這個典故還是第一次聽說,也是首次看到白云☁漂浮在上海中心大廈身旁的畫面。彈幕里有說把上海拍美了,其實我想說,親眼見到的上海更美更具魅力。

  航拍這個視角不錯,就像每一集片頭所說的那樣: 俯瞰這片朝夕相處的大地,再熟悉的景象,也變了一副模樣。50分鐘的空中旅程不足夠游玩整個省份,所以片子展現得比較泛泛,只能說大致有個印象。像最后一集的迪士尼,我以為這一part剛開始還在期待后面,結果馬上就轉到下一個場景了。而且由于是航拍,看到的大多是純風景(當然有很多很可愛的動物),人的活動比較少,而且在各個地區(qū)之間的分布不太均勻(哈爾濱和江西多一些),缺了一些熱氣騰騰的豐富感。風景雖然很美,但是有時少了一點抓人的元素,可能會看著看著跑神兒(可能是我自己的問題哈),感覺每一個地區(qū)的素材編排得還可以更好。

  《航拍中國》觀后感【4】

  自然孕育了文化,文化豐富了自然,歡聲笑語在自然與人文的編織中熠熠生輝,留下的光綿長深厚而又令人向往。紀錄片《航拍中國.江西》以其細膩優(yōu)美的風格觸動著每一個觀眾的心靈,成功地做到了真實性與藝術性的統(tǒng)一,向觀眾再現了江西那典雅與韻味并存的美。

  即使你不是特別偏愛美景,也絕對會因此而發(fā)出贊嘆。富有韻味的構圖,點綴上靈性的色彩,配以美妙的音樂,以導演余樂的手細細研磨,展現在觀眾眼前的是屬于視覺的饕餮盛宴。

  構圖塑造美的框架。影片在對畫面進行展現時,各種構圖混合運用,營造獨特的中國式意境。當鏡頭在河流與公路進行俯拍時,曲線構圖與斜線構圖帶來的流動感有一種特別的韻律,使畫面的空間更具深度。而在對于各種建筑進行展現時,對稱構圖所帶來的平穩(wěn)則充分為觀眾展示了古建筑的古樸美。吸引眼球的是,導演在這里巧妙的將畫面快速轉場,使畫面不會顯得過于呆板,同時,完美的保留了對稱構圖本身的平衡美感。鳥瞰鏡頭下,古樸的鄉(xiāng)村交織在綠色的叢林之中,人文美與自然美相互影響,相互遞進,共同在陽光下跳動著唯美的華爾茲,以此塑造出美的框架。

  色彩點綴美的本質。在航拍之旅中,眼睛好比音錘,色彩宛如鍵盤,它們的每次接觸都會激起心靈的震動。影片中,綠色作為主色調貫穿全片,無論是壯麗的廬山還是偏愛江西的竹林都有著令人驚嘆的畫面,它完美的詮釋了江西的活力與生機。而在對于小鎮(zhèn)生活與民俗進行講述時,則以為暖色調的紅色與黃色為主。其中最驚艷的是客家人的燒瓦塔,當暖暖的紅色映襯到人們的臉龐,那抹濃濃的幸福隔著屏幕傳遞到了觀眾心中。它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人們對于生活的熱情與歡樂。應該說,這份民俗的發(fā)展與自然密切相關,其本質無疑是自然與人文相互交集而產生的美,而這份美,將隨著時間繼續(xù)延續(xù)下去。

  音樂升華美的意境。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曾說過:“電影的聲音,不僅加強,而且數倍的放大影像的效果?!边@一點在《航拍中國》得到了充分體現。影片的總體音調平緩而優(yōu)雅,配合上飽含情感的解說詞,在完美突出畫面的同時,又超越了畫面,以此延伸出更深層次的與蘊意,那就是,美的意境。每個地方都有著獨屬于它的意境,廬山清冷的簫聲,婺源歡快的笛聲,龍虎山的鼓聲,人們在幸福中發(fā)出的笑聲,加上富有中國韻味的留白轉場,那屬于視覺與聽覺上的美著實讓人不得不發(fā)出贊嘆。其實不僅僅只是如此,音樂更大程度上還表明了導演的期望。當畫面轉向南昌時,音調則在歡快中帶著雀躍,解說詞也高昂起來,對著滕王閣、八一廣場發(fā)出了贊嘆,并表明只要“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千古名句流傳下去,滕王閣也就會一直流傳下去。

  只要人與自然能夠一直友好的延續(xù),江西的美也就可以一直延續(xù)下去。

  《航拍中國》觀后感【5】

  央視紀錄頻道從1月28號開始推出《航拍中國》大型紀錄片,至今為止已經播出四集,分別是海南篇,陜西篇,篇,黑龍江篇。第一季總共六集,接下來要播出的是上海篇和江西篇。看完四集,忍不住興奮激動,我海南風姿絢麗,我陜西歷史厚重,我天高云闊,我黑龍江物產豐富,關掉電腦屏幕竟然不自覺的哼唱起了“愛我中華,愛我中華!”

  抵制臺游,抵制韓游,抵制日游,從此再也不要去刷標語喊口號了,建議從上到下直接普及這部紀錄片,那絕對立馬凝聚人心,贊美祖國,蔑視周邊。關鍵是這個不讓人反感啊,沒有那些說教,沒有那些激進,我們所有人被激發(fā)出來的熱烈激情,都源于我們對腳下這片土地那深沉的愛。就是因為這些美景,就是因為這些物產,惶惶華夏絕對值得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去捍衛(wèi)。

  這個系列紀錄片完全用俯瞰的角度拍,讓人于上空觀滄桑之全貌,宏大完整,所有的山川河流的真面目都赫然眼前,再也不用埋怨只緣身在此山中了。還有它拍的每個省,基本上是把那里的地理人文風俗歷史一起拿來介紹,讓人尤其的漲知識。一起看片子時,很多彈幕都強烈建議讓中小學的地理課上多放這個系列的片子。我也感覺這個建議好,這部片子涵蓋了很多東西,把中國的地理結構以震撼的影像呈現出來,從視覺上絕對能激發(fā)他們對我們祖國山水的興趣,還有從此以后學生們都會愛上地理老師的,地理老師會更加拼命的講我們祖國的博大浩瀚,這比什么愛國教育都簡單湊效。

  看這部片子里的天藍藍水清清,我也突然想到柴靜之前的《穹頂之下》。難道我們所處的不是一個中國?年前大家都還在關注環(huán)境污染,大氣霧霾,怎么過了一個年大家都驚嘆我們中國的干凈美麗了呢?這估計要歸功于主席說的正能量了。一個成熟的社會,有善就必定有惡,有崇高就必定有卑劣,有天高云闊難免也有污水滔滔。關鍵是看我們社會的總體趨勢了,看這些制定政策的出發(fā)點了,若都是在向好去的路上,就像我們一直被灌輸的我們是過度階段,美好的東西是我們前進的目標,劣氣的東西若將是被一點點吹散,我們就不妨等一等,不要苛責,平心靜氣的等上幾年,以觀其變。

  大國的崛起,我們要正視現狀,但是也不要妄自菲薄。

126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