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炎的日常如何護理 脊髓炎患者如何護理
脊髓炎是一種急性起病的脊髓炎癥性疾病。其病變常發(fā)生在胸段脊髓,如果病變僅侵犯幾個節(jié)段脊髓的灰質(zhì)和白質(zhì),稱為橫貫性脊髓炎,如果病變不斷地向上發(fā)展,則稱為上升性脊髓炎。脊髓炎的日常如何護理?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脊髓炎的日常護理要點,歡迎閱讀。
脊髓炎的日常護理要點
1.加強營養(yǎng),進食高蛋白質(zhì)高維生素食物。
2.對尿潴留者,要保留導尿管,每3~5小時開放1次。并用o.1%呋喃西林或3%硼酸液沖洗膀胱,1~2次/日,250ml/次,保留半小時后放出。
3.保持皮膚清潔、干燥,保持床單干燥、柔軟、平坦;勤翻身;癱瘓肢體保持在功能位置,盡早做被動運動;在骶、踝、肩胛等部位墊以氣圈或軟墊,并經(jīng)常按摩,然后用紅花酒精外搽。
4.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對于呼吸困難者,盡早吸氧;咳嗽無力而不能排出痰液者,及時氣管切開,必要時用人工呼吸機。對于已用人工呼吸機的患者,吸痰要及時,不得超過15秒/次,兩次之間要間隔3~5分鐘;氣管內(nèi)要滴入濕化液,2~5ml/次,每隔15分鐘1次;內(nèi)套管更換2次/日,外套管更換每半個月1次,紗布墊更換2次/日。
5.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脊髓炎患者的護理
脊髓炎是由感染或毒素侵及脊髓所致的疾病。因在脊髓的病變常為橫貫性,故又稱橫貫性脊髓炎。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脊髓炎多發(fā)生在青壯年,無性別差異,散在發(fā)病,起病較急。多有輕度前驅(qū)癥狀,如低熱、全身不適或上呼吸道感染的癥狀 。
受涼、過勞、外傷等常為發(fā)病誘因。脊髓癥狀急驟發(fā)生,多為雙下肢的麻木和麻刺感、病變相應部位的背痛。病變節(jié)段圍繞軀體的束帶狀感覺,在2~3天內(nèi)進展至高峰,病變水平以下肢體癱瘓、感覺缺失和括約肌障礙。若起病急且病變廣泛而嚴重,則癱瘓肢肌張力低,腱反射消失,是為脊髓休克。一般休克期約為2~4周。如發(fā)生肺炎、泌尿系感染或褥瘡則可延長至數(shù)月,影響預后。如無重要合并癥,3~4周后進入恢復期。通常自發(fā)病后3~6個月可基本恢復,少數(shù)病例有程度不等的后遺癥。
護理措施
1嚴密觀察病情變化 密切觀察呼吸運動,呼吸速率、節(jié)律,肺部啰音。上升性脊髓炎癥變位置較高,可引起肋間肌與腹肌功能低下,腸脹氣和膈上升,使呼吸與咳嗽活動受限,且長期臥床,易導致肺部感染。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如有呼吸困難,即給予吸氧,并報告醫(yī)生,可以得到及時處理。
2飲食護理 予以易消化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多飲水,以刺激腸蠕動增加,減輕便秘及腸脹氣。
3排尿功能障礙的護理 對于尿潴留者應放置導尿管,注意保持尿道通暢,2~4小時放尿一次,以利訓練膀胱排尿功能。并注意無菌操作規(guī)程,定期更換導尿管及無菌接尿袋。保持會陰部清潔?;顒渝憻挄r取坐位,以利于膀胱功能恢復,并注意尿顏色、量、性質(zhì)。
4藥物護理 大劑量使用激素時,注意有無消化道出血傾向,觀察大便顏色,必要時作大便隱血試驗。
1加強營養(yǎng),增強體質(zhì)。日常生活飲食原則為:以高纖維、低脂肪、低油、低膽固醇飲食為主。
2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3保持皮膚及床單位清潔、干燥、柔軟、平坦;每2小時定時翻身一次;必要時加用氣墊床,在受壓部位予以輕度按摩,防止褥瘡形成。癱瘓肢體保持在功能位置,盡早做被動運動;在骶、踝、肩胛等部位墊以氣圈或軟墊,并經(jīng)常按摩,然后用紅花酒精外搽。密切觀察患者的皮膚請況。
4.堅持合理用藥,注意藥物的不良反應,嚴密觀察患者用藥后的不良反應。
5.加強肢體鍛煉,促進肌力恢復。
看了脊髓炎的日常如何護理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