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各學科學習方法 > 物理學習方法 > 高考物理一輪方法四點建議,一輪復習規(guī)劃

高考物理一輪方法四點建議,一輪復習規(guī)劃

時間: 慧良1230 分享

高考物理一輪方法四點建議,一輪復習規(guī)劃

  第一輪物理復習的特點是:一個不落,有所側(cè)重。一個不落是說不能遺漏任何一個小問題,第一輪復習的目的就是打基礎,時間也足夠長,所以一定要全面復習,教材上每句話都要思考。小編為你整理了物理學習相關(guān)內(nèi)容,希望能幫助到您。

  高考物理一輪方法四點建議

  一﹑抓住主干知識,把握主干知識之間的關(guān)系。

  (一)在第一輪復習中,必須要重點掌握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識有以下方面:

  1、力學部分:物體的平衡;牛頓運動定律與運動規(guī)律的綜合應用;動量守恒定律的應用;機械能守恒定律及能的轉(zhuǎn)化和守恒定律。

  2、電磁學部分: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有關(guān)電路的分析和計算;電磁感應現(xiàn)象及其應用。

  3、光學部分:光的反射和折射及其應用。

  (二)在各部分的綜合應用中,主要以下面幾種方式的綜合較多:

  1、牛頓三定律與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綜合:主要體現(xiàn)在力學、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運動、通電導體在磁場中運動,電磁感應過程中導體的運動等形式。

  2、動量和能量的綜合:是解決物理問題中一個基本的觀念,一定要加強這方面的訓練,也是每年必考內(nèi)容之一。

  3、以帶電粒子在電場、磁場中為模型的電學與力學的綜合,主要有三種具體的綜合形式:

  一是利用牛頓定律與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解決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的運動;

  二是利用牛頓定律與圓周運動向心力公式解決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

  三是用能量觀點解決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

  4、電磁感應現(xiàn)象與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綜合:用力學和能量觀點解決導體在勻強磁場中的運動問題。

  5、串、并聯(lián)電路規(guī)律與實驗的綜合,主要表現(xiàn)為三個方面:

  一是通過粗略的計算選擇實驗器材和電表的量程;

  二是確定滑動變阻器的連接方法;

  三是確定電流表的內(nèi)外接法。

  對以上知識一定要特別重視,盡可能做到每個內(nèi)容都能過關(guān),絕不能掉以輕心。

  二﹑量力而行,量體裁衣。

  在復習時你會遇到三種題,一是有十足的把握能完成的;二是難啃的題,即有時反復看題都看不懂,很難進入物理情景的生題、難題,有時甚至通過老師的講解都不明白的題;三是心中無底的題,即解答過程中能找得到一些頭緒,好像能做得出,但心中又不能完全理解,不一定能得出正確的解答。

  對于以上三種題型,分別應以三種不同的對策應付。

  1、對第一類型:可以采取做過且過,主要目的在于復習、鞏固,加深印象。

  2、對于第二類題:只好舍痛割愛,因為這類題可能已超出了你的能力水平范圍,一直揪著一道題往往得不償失。

  3、對第三類題的解決是我們解題的重點對象,這道題你有了一些頭緒,說明它可能只是你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只要下狠功夫,還是可以掌握的。

  這類題往往是隱蔽性強、有一定的遷移性,只要能正確把握問題的切入點,找到突破口,就會感覺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原來也只是一些概念、規(guī)律的基本、直觀的應用。

  一般在做完這樣的題以后要及時反思,分析自己是在哪些方面存在著欠缺,使自己能通過解答這一道題在知識上澄清了哪些概念的和規(guī)律的外延,在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法方面有哪些方面的體會和收獲。

  這樣才能使你的解題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做到會一題而懂一片,這也是一輪復習的最佳效果。

  三、針對高考能力的要求,做好以下幾項專項訓練。

  高考《考試大綱》中明確表示學生應具有五個方面的能力: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應用數(shù)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實驗能力。針對以上能力的要求,要注意加強2個方面的專項訓練。

  1﹑審題能力

  每次考試總的有人埋怨自己因看錯了題而失分,甚至還有一些人對某些題根本看不懂(主要是信息類題,因題干太長,無法從中獲取有用信息,有些同學對這類題有一種恐懼感,影響其他題的解答)。

  這都是審題能力不強的表現(xiàn),如何才能避免呢?具體來說,在審題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如下的三個方面的問題:

  (1)關(guān)鍵詞語的理解。

  很多同學在審題時,只注意那些給出具體數(shù)值(包括字母)的已知條件,而忽視另外一些敘述性語言,特別是一些關(guān)鍵詞語。

  而這些關(guān)鍵詞語可能是對題目涉及的物理變化方向的描述,也可能是對要求討論的研究對象、物理過程的界定,忽略了它,往往使解題過程變得盲目,思維變得混亂。

  如:忽略題目中的“剛好不相碰”“連在桿上或繩上的小球在豎直平面剛好能越過最高點”中的“剛好”一類的詞,則不能正確理解其含義。

  另外在一些細節(jié)方面也不注意,如有時把豎直面的圖與水平面的圖混淆,以至于把問題復雜化(不需要考慮重力時而考慮了重力),原因一是思維定勢,二是基礎不扎實,對一些常見的運動及其受力情況、遵循的規(guī)律不清楚。

  (2)隱含條件的挖掘。

  有些題目的部分條件并不明確給出,而是隱含在文字敘述之中,把這些隱含條件挖掘,往往就是解題的關(guān)鍵所在。

  如:兩接觸物體脫離與不脫離的臨界點是相互之間的彈力、摩擦力為0(因彈力和摩擦力是屬于接觸力);繩子斷與不斷的臨界點為繩子的拉力達最大值;追擊問題中兩物體相距最遠時速度相等,相遇不相碰的臨界點為同一時刻到達同一地點時V1≤V2;做變加速運動的物體,當合外力為最大時,加速度最大,當合外力為0,加速度為0,而速度達到最大;兩物體碰撞過程中速度相等時系統(tǒng)動能最小等,都是一些常見的隱含條件,要在大腦中形成一種潛意識。

  (3)排除干擾因素。

  在一些信息題中,題目給出的諸多條件有些是有用的,有些是無關(guān)的條件,而這些無關(guān)條件常常就是命題者有意設置的干擾因素,只要能找出這些干擾因素,并把它們排除,思路就會清晰很多。

  2﹑表述能力及解題的規(guī)范化訓練。

  (1)對解答中涉及到的物理量而題中又沒有明確指出是已知量的所有字母、符號用假設的方式進行說明;

  (2)說明題中的一些隱含條件;

  (3)說明研究對象或研究的過程;

  (4)寫出所列方程的理論依據(jù)(包括定理、定律、公式);

  (5)對求解出的物理量中的負號的含義加以說明。

  (4)一般在最終結(jié)果中保留2到3位有效數(shù)字,多余部分采用四舍五入;

  (5)是矢量的必須說明方向。

  四、重視大考小考,正確看待考試結(jié)果

  在一輪復習中,要學會從各種考試、測試中發(fā)現(xiàn)自己存在的問題,有問題就解決,逐個擊破。

  至于考試結(jié)果,不能輕視,更不能耿耿于懷,相信聰明的考生會利用好這些“認識自己”的機會。

  一輪復習規(guī)劃對于物理來說,哪些知識是重點呢?

  力學中最難的還是力的分析,很多學生看到力的分析就糊涂,不是落下某個力就是搞混幾個力。所以,做題前先要切切實實明白單個力的特點。比如重力,何時需要考慮,何時必須忽視。力的分析,一定要多練習,多畫圖,從單個到多個一步步來。

  功和能的知識點中,動量聯(lián)系是比較緊密的。高考一輪復習階段,必須試著綜合運用。在這部分要重點領(lǐng)悟“守恒”的思想,從這個角度去解答問題有時會使題目變得很容易。

  電學部分中,比較抽象的電場理解起來有些難度,而且高考中往往是跟磁場、力學結(jié)合考查,所以要多花些時間。

  光學、熱學部分相對容易,也是因為這樣,同學們常常會忽略這部分內(nèi)容。第一輪是唯一的一次詳細系統(tǒng)的復習,如果在這段時間你沒有抓住機會復習這些小問題,日后它就很可能成為你的高考失分點。

  相對來說,物理的解題是有跡可循的:畫草圖——想情景——選對象——分析題目、限制條件、明確所求——列方程——檢查。每一道題你都可以如此訓練,當然對不同題目可以相應省略一些步驟。

  物理的基本分析方法大概有10種:受力分析、運動分析、過程分析、狀態(tài)分析、動量分析、能量分析、電路分析、光路分析、圖像分析和數(shù)據(jù)分析。每一種分析方法都要熟練掌握。

  最后,同學們在復習的時候還要注重以下幾點:

  1.跟住老師復習。

  2. 認真看課本。

  3. 按照答題規(guī)范寫解題過程,同時訓練正確的思維方式。

  4. 做題量要適中,在精不在多。

  5.定期復習,時常分析。

  6. 總結(jié)題型,對應每種題型,記住其最快的解題方法。

  7. 重視理論聯(lián)系實際。

  8. 建立錯題集。

  9. 反芻,把以前不懂、不清楚的問題進行加深記憶,還要對當天課堂內(nèi)容進行集中復習,再就是在學習新內(nèi)容前,復習之前的內(nèi)容。


高考物理一輪方法四點建議,一輪復習規(guī)劃相關(guān)文章:

1.2020屆高三生物第一輪復習方法及建議

2.備戰(zhàn):高三數(shù)學一輪復習方法及復習規(guī)劃

3.2020高三物理28種類型題解題技巧與復習要點

4.2019高考一輪復習三大方法經(jīng)驗總結(jié) 拿下高考的實用技巧

5.2019高考英語一輪復習四大方法技巧,幫你取得優(yōu)異成績!

121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