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原子結構教案設計
原子結構(也可稱為原子模型)是指原子的組成以及部分的搭配和安排。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學原子結構教案設計,希望大家喜歡!
高中化學原子結構教案設計一
●教學目標
1.復習原子構成的初步知識,使學生懂得質量數和 X的含義,掌握構成原子的粒子間的關系.
2.使學生了解關于原子核外電子運動特征的常識.
3.了解核外電子排布的初步知識,能畫出1~18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4.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抽象思維能力、科學的分析推理能力及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
5.使學生認識物質的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
●教學重點
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規(guī)律
●教學難點
1.原子核外電子運動的特征
2.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規(guī)律
●課時安排
2課時
啟發(fā)、誘導、設問、激疑、形象比喻、討論、練習、講述
●教學用具
投影儀、膠片、畫面一樣的音樂賀卡和普通賀卡、鐵鎖、電腦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引言]
[教師舉起兩張外表一樣的生日賀卡]
[師]同學們,我這兒有兩張生日賀卡,現在我把它們打開,請大家說出它們最明顯的不同點在哪里?
[教師打開賀卡]
[生]一個會響,一個不會響.
[師]如果你想要知道這張音樂賀卡為什么會發(fā)出美妙動聽的聲音,你首先想要做的是什么?
[生]拆開看看!
[師]對!也就是說首先要了解它的結構.我們知道,一種物質之所以區(qū)別于另一種物質,是由于它們具有不同的性質.而它們的性質又決定于它們各自的結構.因此,我們很有必要掌握有關物質結構的知識.然而,自然界的物質太多太多,如果我們不假思索地去一個一個地進行認識的話,既耗時間又費精力,這顯然是不切合實際的.這就需要我們在研究物質結構的基礎上,總結出一些規(guī)律,并以此來指導我們的實踐.
本章我們就來學習這方面的內容.
[板書]第五章 物質結構 元素周期律
[師]研究物質的結構首先要解剖物質.我們知道,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化學反應的實質就是原子的重新組合,那么,是不是任何兩個或多個原子的接觸都能生成新物質呢?舉例說明.
[引導學生根據前面學過的知識來進行分析,如H2與F2在冷暗處就能反應,而H2和I2在常溫下卻不反應;Na與O2常溫下迅速反應生成Na2O,而真金卻不怕火煉;再如稀有氣體等等……]
[師]為什么常溫下氫原子與氟原子“一拍即合”,而氫原子與氖原子卻“老死不相往來”呢?
要知其究竟,必須揭開原子內部的秘密,即認識原子的結構.
[板書]第一節(jié) 原子結構(第一課時)
[師]關于原子結構,我們在初中就已熟悉.請大家說出構成原子的粒子有哪些?它們怎樣構成原子的?
[生]構成原子的粒子有質子、中子、電子三種;其中,質子和中子構成了原子的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電子在核外做高速運動.
[師]很好,下面我們用如下形式把它表示出來.
[板書]一、原子結構
[師]下面,我們通過下表來認識一下構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質.
[投影展示表5-1]
表5-1 構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質
構成原子的粒子 電子 質子 中子 電性和電量 1個電子帶1個單位負電荷 1個質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 不顯電性 質量/kg 9.109×10-31 1.673×10-27 1.675×10-27 相對質量① 1/1836(電子與質子質量之比) 1.007 1.008 注①是指對12C原子質量的1/12(1.661×10-27 kg)相比較所得的數值.
[師]通過上表我們知道,構成原子的粒子中,中子不顯電性,質子帶正電,電子帶負電.
我這兒有一把鐵鎖,(舉起鐵鎖)接觸它是否會有觸電的感覺?
[生]不會.
[問題探究]金屬均由原子構成,而原子中又含有帶電粒子,那它為什么不顯電性呢?
[生]可能是正負電荷互相抵消的緣故吧!
[師]對,因為原子內部,質子所帶正電荷和電子所帶負電荷電量相等、電性相反,因此原子作為一個整體不顯電性.從原子的結構我們可知,原子核帶正電,它所帶的電荷數——核電荷數決定于核內質子數,我們用Z來表示核電荷數,便有如下關系:
[板書]核電荷數(Z)=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師]下面,我們再來深入了解一下原子核與原子的關系.
[問]誰能形象地比喻一下原子核和原子的體積的相對大小?
[生]甲回答:如果把原子比作一座十層大樓,原子核就像放置在這所大樓中央的一個櫻桃.
乙回答:如果假設原子是一座龐大的體育場,而原子核只相當于體育場中央的一只螞蟻.
[師]回答得很好,甲比喻說明對初中的知識掌握很牢固;乙比喻說明大家對新課的預習很到位.
確切地講,原子核的體積只占原子體積的幾千萬億分之一.原子核雖小,但并不簡單,它是由質子和中子兩種粒子構成的,幾乎集中了原子的所有質量,且其密度很大.
[投影展示有關原子核密度的資料]原子核密度很大,假如在1cm3的容器里裝滿原子核,則它的質量就相當于1.2×108t,形象地可以比喻為需要3000輛載重4 t的卡車來運載.
[師]其實,從表5-1中所示電子、質子、中子的相對質量也可得出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的結論.從表中可看出,質子和中子的相對質量均近似等于1,而電子的質量只有質子質量的1/1836,如果忽略電子的質量,將原子核內所有質子和中子的相對質量取近似值加起來,所得數值便近似等于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我們把其稱為質量數,用符號A表示.中子數規(guī)定用符號N表示.則得出以下關系:
[板書]質量數(A)=質子數(Z)+中子數(N)
[師]這樣,只要知道上述三個數值中的任意兩個,就可推算出另一個數值來.
在化學上,我們用符號 X來表示一個質量數為A、質子數為Z的具體的X原子.比如 C表示質量數為12,原子核內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的碳原子.
[問題探究]“ O”與“O”所表示的意義是否相同?
[生] O表示原子核內有8個中子的氧原子,而O除表示一個氧原子外,還可表示氧元素.
[師]為了熟記 X所表示意義及A、Z、N之間的關系,請同學填寫下表:
[投影練習]
粒子符號 質子數(Z) 中子數(N) 質量數(A) 用 X表示為 ①O 8 ? 18 ? ②Al ? 14 27 ? ③Ar 18 22 ? ? ④Cl ? ? ? Cl ⑤H ? ? ? H [答案]①10 O?、?3 Al ③40 Ar?、?7 18 35 ⑤1 0 1
[師]由以上計算我們可得出,組成原子的各粒子之間的關系可以表示如下:
[板書] 原子 X
[問題探究]是不是任何原子核都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
[生]不是,如上述練習中 H原子,核內無中子,僅有一個質子.
[問題探究]假如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得到或失去電子,它還會顯電中性嗎?
[生]不會,原子失去或得到電子后,成為帶電的原子——離子,不顯電中性;形成的帶正電荷的粒子叫陽離子,帶負電荷的粒子叫陰離子.
[問題探究]離子所帶電荷數與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失去或得到的電子數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生]離子所帶電荷數與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失去或得到的電子數相等,失去幾個電子,陽離子就帶幾個單位的正電荷,得到幾個電子,陰離子就帶幾個單位的負電荷.
[師]回答得很好.即:
[講解并板書]離子所帶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師]這樣,我們就可根據粒子的核內質子數與核外電子數的關系,來判斷出一些粒子是陽離子還是陰離子.
請大家口答下列問題:
[投影]1.當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時,該粒子是________離子,帶________電荷.
2.當質子數(核電荷數)________核外電子數時,該粒子是陰離子,帶________電荷.
[答案]1.陽 正 2.< 負
[師]根據以上結論,請大家做如下練習.
[投影練習]填寫表中空白.
粒子符號 質子數 電子數 ①S2- ? ? ②Xn+ x ? ③Ym- ? y ④NH ? ? ⑤OH- ? ?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并指正錯誤]
[答案]①16 18 ②x-n?、踶-m ④11 10?、? 10
[小結]本節(jié)課我們重點講了原子結構及構成原子的各粒子之間的關系及其性質,它是幾代科學家經過近半個世紀的努力才得出來的結論.
[作業(yè)]1.用 X符號的形式表示出10種原子.
2.課本第94頁,二、1、2.
●參考練習
1.某粒子用 Rn-表示,下列關于該粒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所含質子數=A-n B.所含中子數=A-Z
C.所含電子數=Z+n D.所帶電荷數=n
2.某元素Mn+核外有a個電子,該元素的某種原子的質量數為A,則該原子的核內中子數為( )
A.A-a+n B.A-a-n
C.A+a-n D.A+a+n
參考答案:1.BC(D選項所帶電荷數應標明正負)
2.B
●板書設計
第五章 物質結構 元素周期律
第一節(jié) 原子結構(第一課時)
一、原子結構
原子 X
核電荷數(Z)=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質量數(A)=質子數(Z)+中子數(N)
離子所帶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教學說明
本節(jié)教材是在學生初中學習過的《原子》的基礎上來進一步學習有關原子結構知識的.由于本節(jié)教學內容無演示實驗,理論性較強,學生對此處的內容容易產生枯燥感.為此,采用了舊中引新、設問激疑的方法,對學生進行精心的引導,并結合形象的比喻,讓學生親自參與到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來,最后通過對所學知識的應用——練習,使本節(jié)課的知識得以鞏固.
另外,本節(jié)教材的第一部分內容,用原子結構或構成原子的粒子的相互關系做標題更為合適.此處,采取了前者.
第二課時
[引言]從上一節(jié)課我們所學的知識可以知道:原子核相對于原子很小,即在原子內部,原子核外,有一個偌大的空間供電子運動,那么,電子在核外的運動與宏觀物體是否相同?我們又怎樣來描述核外電子的運動呢?下面我們就來探討這個問題.
[板書]第一節(jié) 原子結構(第二課時)
二、原子核外電子運動的特征
[師]請大家觀察以下物體運動的特點,并注意它們的運行軌跡是否確定.
[電腦演示以下運動]1.物質的自由落體運動;2.火車的運動;3.炮彈的拋物線運動;4.天體的運行;5.氫原子的一個電子在核外閃爍運動.
[討論]核外電子的運動規(guī)律跟宏觀物體的運動規(guī)律有什么不同?
[生]1.宏觀物體的運動有固定的方向,電子沒有.
2.宏觀物體的運動有確定的路線,電子沒有.
[講述]正如大家所述,宏觀物體的運動,如天體的運行、導彈的發(fā)射、車輛的行駛等,它們都有確定的軌道,我們可用宏觀物體的運動規(guī)律準確地測出它們某一時刻所處的位置和運動速度,可以描畫出它們的運動軌跡.
當電子在原子核外很小的空間內作高速運動時,其運動規(guī)律跟普通物體不同.它們沒有確定的軌道,因此,我們不能準確地測定電子在某一時刻所處的位置和運動速度,也不能描畫出它的運動軌跡.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去描述核外電子的運動呢?讓我們先來研究氫原子核外唯一的一個電子的運動特點.
[電腦顯示]氫原子核外一個電子的運動示意圖(由慢到快)
[師]我們看到,當電子的運動速度加快時,在原子核周圍有一團云霧,我們形象地稱它為“電子云”——電子形成的云霧之意.
[問]氫原子核外只有一個電子,它怎么能形成一團云霧呢?
[啟發(fā)]這是由于電子在核外的運動速度太快(2.2×106 m·s-1),使我們眼花繚亂的結果.
[問]大家有沒有在什么地方見過類似的現象?
[引導學生進行聯(lián)想]
[生]1.快速進退錄像帶時,與此情景有點相似.
2.武打影片里,形容劍舞得快時,舞劍人的周圍常是一團劍影.
3.科幻動畫片里,飛牒的運行及爭斗場面.
4.風車快速旋轉時的現象.
[師]好,大家的聯(lián)想很豐富.以上場面,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快.電子的運動速度更快得多.因此,在核的周圍形成帶負電的電子云便好理解了.由于電子難以捕捉,又沒有確定的軌道,我們在描述核外電子的運動時,只能指出它在原子核外空間某處出現機會的多少.
[投影展示](在通常狀況下氫原子電子云示意圖)
[講述]圖中的每一個小黑點表示電子曾在那里出現過一次.黑點多的地方——也即電子云密度大的地方,表明電子在核外空間單位體積內出現機會多,反之,出現的機會少.從這張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氫原子的核外電子在離核遠的地方單位體積內出現的機會少,在離核近的地方單位體積內出現的機會多.
因此,原子核外電子運動的特征是:
[板書并講述]運動速度快,沒有確定的軌道,可用電子云形象地表示.
[問題探究]A.電子云是籠罩在原子核外的云霧;B.小黑點多的區(qū)域表示電子多;C.小黑點疏的區(qū)域表示電子出現的機會少;D.電子云是用高速照相機拍攝的照片.
[生]這是從不同角度考查對電子云的理解的.核外電子的運動規(guī)律可用電子云來描述,小黑點的疏密程度與電子出現機會多少相對應,C是正確的,而B是錯誤的.電子云是一種形象的描述形式,并非真有帶負電的云霧包圍著原子核,因此,不可能用高速照相機拍攝下來,因而A和D都錯.
[過渡]在氫原子的核外,只有一個電子,運動情況比較簡單.對于多電子原子來講,電子運動時是否會在原子內打架?它們有沒有一定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呢?下面我們就來學習有關的知識.
[板書]三、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
[講解]科學研究證明,多電子原子中的電子排布并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遵循一定規(guī)律.通常,能量高的電子在離核較遠的區(qū)域運動,能量低的電子在離核較近的區(qū)域運動.這相當于看足球比賽,觀眾中坐在最外面的人往往是活動余地最大的(能量高),而里面的人往往是活動余地較小的(相當于能量低的電子);我們可以把他們的座位分為甲、乙、丙、丁等不同的區(qū)域.同樣,我們可以把核外電子運動的不同區(qū)域按能量由低到高,分為1、2、3、4……等不同的電子層,并分別用符號K、L、M、N……來表示.
[講解并板書]1.電子層的劃分
電子層(用n表示)1、2、3、4……
電子層符號 K、L、M、N……
離核距離 近 遠
能量高低 低 高
[師]核外電子的分層運動,又叫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科學研究證明,電子一般總是盡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電子層里,即最先排布K層,當K層排滿后,再排布L層,等等.那么,每個電子層最多可以排布多少個電子呢?電子的分層排布遵循什么規(guī)律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研究一下稀有氣體元素原子電子層排布的情況.
[投影]稀有氣體元素原子電子層排布
核電荷數 元素名稱 元素符號 各電子層的電子數 K L M N O P 2 氦 He 2 ? ? ? ? ? 10 氖 Ne 2 8 ? ? ? ? 18 氬 Ar 2 8 8 ? ? ? 36 氪 Kr 2 8 18 8 ? ? 54 氙 Xe 2 8 18 18 8 ? 86 氡 Rn 2 8 18 32 18 8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表中數據,能找出一些什么規(guī)律呢?
[學生甲]K層、L層、M層最多能排布的電子數目是2、8、18.
[學生乙]不論原子有幾個電子層,其最外層中的電子數目最多只有8個(氦原子是2個).
[學生丙]原子最外電子層中有8個電子(最外層為K層時,最多只有2個電子)的結構是相對穩(wěn)定的結構.
[師]很好.下面請同學們根據以上規(guī)律和在初中學習的部分元素原子結構示意圖的知識,討論并填寫課本91頁表5-3.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并指正錯誤]
[問題探究]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所遵循的規(guī)律是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并板書]2.核外電子的排布規(guī)律
(1)各電子層最多容納的電子數是2n2(n表示電子層)
(2)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8個(K層是最外層時,最多不超過2個);次外層電子數目不超過18個;倒數第三層不超過32個.
(3)核外電子總是盡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電子層,然后由里向外從能量低的電子層逐步向能量高的電子層排布.
[師]以上規(guī)律是相互聯(lián)系的,不能孤立地機械地套用.
知道了原子的核電荷數和電子層的排布規(guī)律以后,我們就可以畫出原子結構示意圖.
如鈉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可表示為 ,請大家說出各部分所表示的含義.
高中化學原子結構教案設計二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將會了解原子結構的發(fā)展史。
2、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將會知道原子的行星模型結構。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本節(jié)課的活動——(粒子散射實驗的探究過程,你將會初步學會“提出假設、實驗驗證、分析現象、得出結論”的探究途徑和建立模型研究微觀結構的方法。
2、通過學習化學史和化學哲學思想,你將會學會信息處理的方法,并通過思考、合作與交流,理性認識原子結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這節(jié)課感知宏觀物質和微觀物質的差異,你會建立基本的物質觀、微粒觀和原子觀。
2、通過科學探究和科學建模體驗科學家科學研究的方法,你將會感受到科學研究的嚴謹求實、不斷突破的思想。
3、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將會體驗到科學探究的樂趣。
4、通過本節(jié)的學習,了解古代莊子的思想,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
學習重點 原子的行星模型結構特點
學習難點 建立物質觀、微粒觀、原子觀;理解(粒子散射實驗并認識原子的行星模型結構特點
教學過程
[新課引入]播放PPT兩個和尚的對話,創(chuàng)設物質是由微粒組成的化學情景。
[思考與交流] 活動一
1、聆聽老和尚和小和尚的對話,他們的對話中包含哪些觀點?
2、原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基本微粒,原子還可以再分嗎?
[投影]觀看視頻,了解西方從德國哲學家德謨克利特到道爾頓,再到湯姆生對原子結構的認識過程。
高中化學原子結構教案設計三
一、教學基本要求
1.氫原子結構的近代概念
了解微觀粒子運動特征;了解原子軌道(波函數)、幾率密度和電子云等核外電子運動的近代的概念;熟悉四個量子數對核外電子運動狀態(tài)的描述;熟悉s、p、d原子軌道的形狀和伸展方向。
電子原子結構
掌握原子核外電子分布原理,會由原子序數寫出元素原子的電子分布式和外層電子構型;掌握元素周期系和各區(qū)元素原子或離子的電子層結構的特征;根據元素原子的電子分布式能確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了解有效核電荷、屏蔽效應的概念;熟悉原子半徑、有效核電荷、電離能、電子親合能、電負性、主要氧化值等周期性變化規(guī)律,以了解元素的有關性質。
二、學時分配:
講 授 內 容 學時數(6.0) 1.氫原子結構的近代概念 2.0 2.多電子原子結構 4.0
三、教學內容
§8.1引言
從19世紀末,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科學手段的加強,在電子、放射性和x射線等發(fā)現后,人們對原子內部的較復雜結構的認識越來越清楚。1911年盧瑟福(Rutherford E)建立了有核原子模型,指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的,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質子等微觀粒子組成的,質子帶正電荷,核外電子帶負電荷。
在一般化學反應中,原子核并不發(fā)生變化,只是核外電子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因此原子核外電子層的結構和電子運動的規(guī)律,特別是原子外電子層結構,就成為化學領域中重要問題之一。
原子中核外電子的排布規(guī)律和運動狀態(tài)的研究以及現代原子結構理論的建立,是從對微觀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的認識開始的。
§8.2氫原子結構的近代概念
8.2.1微觀粒子的運動特征
1.微觀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光的干涉、衍射現象表現出光的波動性,而光壓、光電效應則表現出光的粒子性。稱為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波粒二象性可表示為λ= h/p= h /mυ
式中,m是粒子的質量,υ是粒子運動速度 p是粒子的動量。
1924年,法國理論物理學家德布羅依(de Broglie L V)在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啟發(fā)下,大膽假設微觀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是具有普遍意義的一種現象。他認為不僅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所有微觀粒子,如電子、原子等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1927年,德布羅依的大膽假設就由戴維遜(Davisson C J)和蓋革(Geiger H)的電子衍射實驗所證實。圖8-1是電子衍射實驗的示意圖。當經過電位差加速的電子束A入射到鎳單晶B上,觀察散射電子束的強度和散射角的關系,結果得到完全類似于單色光通過小圓孔那樣得到的衍射圖像,如圖所示。這表明電子確實具有波動性。電子衍射實驗證明德布羅依關于微觀粒子波粒二象性的假設是正確的。
圖8-1電子衍射實驗
電子的粒子性只需通過下面實驗即可證實:陰極射線管內兩極之間裝一個可旋轉的小飛輪,當陰極射線打在小飛輪上,小飛輪即可旋轉,說明電子是有質量、有動量的粒子,亦即具有粒子性。
2.微觀離子運動的統(tǒng)計性
在經典力學中,一個宏觀粒子在任一瞬間的位置和動量是可以同時準確測定的。例如發(fā)出一顆炮彈,若知道它的質量、初速及起始位置,根據經典力學,就能準確地知道某一時刻炮彈的位置、速度(或動量)。換言之,它的運動軌道是可測知的。而對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微觀粒子則不同,現在已證明:由于它們運動規(guī)律的統(tǒng)計性.我們不能像在經典力學中那樣來描述它們的運動狀態(tài),即不能同時準確地測定它們的速度和空間位置。
1927年海森伯(Heisenberg W)提出了測不準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ΔxΔP=h
Δx為粒子位置的不確定度, ΔP 為粒子動量的不確定度。
由此可見,對于宏觀物體可同時準確測定位置和動量(或速度),即不確定原理對宏觀物體實際上不起作用,而該原理卻很好地反映了微觀粒子的運動特征。表明具有波動性的微觀粒子與服從經典力學的宏觀粒子有完全不同的特點。
8.2.2 核外電子運動狀態(tài)描述
一、 波函數?和電子云
1.波函數
1926年,薛定諤根據波粒二象性的概念提出了一個描述微觀粒子運動的基本方程—薛定諤方程。薛定諤方程是一個二階微分方程:
當將這個方程用于氫原子時,求解這個方程,就能把氫原子系統(tǒng)的波函數?和能量E求出來。r是核與電子的距離,代入上式,得到原子軌道和電子云的分布圖——波函數的空間圖像。但求解過程很復雜,下面只介紹求解得到的一些基本概念。
2.電子云
氫原子核外只有一個電子,設想核的位置固定,而電子并不是沿固定的軌道運動,由于不確定關系,也不可能同時測定電子的位置和速度。但我們可以用統(tǒng)計的方法來判斷電子在核外空間某一區(qū)域出現的機會(概率)是多少。設想有一個高速照相機能攝取電子在某一瞬間的位置。然后在不同瞬間拍攝成千上萬張照片,若分別觀察每一張照片,則它們的位置各不相同,似無規(guī)律可言,但如果把所有的照片疊合在一起看,就明顯地發(fā)現電子的運動具有統(tǒng)計規(guī)律性,電子經常出現的區(qū)域是在核外的一個球形空間。如用小黑點表示一張照片上電子的位置,如疊合起來就如圖8-2所示。
離核愈近處,黑點愈密,它如同帶負電的云一樣,把原子核包圍起來,這種想像中的圖形就叫做電子云,圖(a)電子在核附近出現的概率密度最大。概率密度隨r的增加而減少。圖(b)是一系列的同心球面,一個球面代表一個等
密度面,在一個等密度面上概率密度相等。圖 中的數字表示概率密度的相對大小,同樣離核愈近,概率密度愈大,其值規(guī)定為1。圖(c)是電子云的界面圖,它表示在界面內電子出現的概率(如95%以上)。
概率密度代表單位體積中電子出現的概率。
二、原子軌道和電子云的圖像
圖8-2 電子云和界面圖
電子運動的狀態(tài)由波函數ψ來描述,|ψ|2則是電子在核外空間出現的幾率密度。處于不同運動狀態(tài)的電子,它們的ψ各不相同,其|ψ|2 也不同。
在波函數ψ(r、?、?)=R(r)Θ(?)Φ(?)中,R(r)與r有關,可以用以討論徑向的分布;其他兩個函數與電子出現在什么角度(?和?)有關,將兩個函數可以合并起來,用以討論角度分布。
即令:Θ(?)Φ(?)=Y(?、?)
Y(?、?)稱為角度波函數,于是波函數ψ可以寫為
ψ(r、?、?)= R(r)Y(?、?)
下面分別討論原子軌道和電子云角度分布圖。波函數ψ的角度部分是Y(?、?)。若以Y(?、?)對?、? ,作圖則得到波函數的角度分布圖,若以Y2(?、?)對?、? 作圖,得到電子云的分布圖(即概率密度的分布圖)。
1. ψ的角度分布圖
原子軌道的角度分布圖的具體作法是:從球極坐標原點出發(fā),引出各條方向為 ?、? 的直線,取它們的長度等于相應的Y(?、?) 值,將所有這些直線的端點連起來,在空間形成的曲面即為原子軌道的角度分布圖。因為Y(?、?) 只與l、m有關,與n無關。
2. |ψ|2的角度分布圖
如前所述,把|ψ|2在空間中的分布叫做電子云,它形象地表示電子在空間出現的概率密度的大小。
把波函數的角度部分Y(?、?)取平方后Y2(?、?)對(?、?) 作圖就得到電子云角度分布圖。
電子云的角度分布圖與相應的波函數的角度分布圖是相似的,但有區(qū)別:
波函數的角度分布圖中Y有正負,電子云的角度分布圖Y2則無正負。
而且由于Y(?、?)<1,取平方后其值更小,所以電子云角度分布圖稍“瘦長”些。圖8-3是 s、p、d電子云的角度分布圖。
圖8-3 s、p、d電子云的角度分布圖
三、 四個量子數
要描述原子中各電子的運動狀態(tài),需用四個參數確定。
1.主量子數 n
主量子數 (主電子層數) n=1, 2, 3, 4, 5, 6,7,…
電子層符號: K,L,M,N,O,P….
物理意義:主量子數n是描述電子離核的遠近程度的參數,電子運動的能量主要由主量子數n來決定,n值越大,電子的能量越高。
2.角量子數 l
角量子數 l 的取值為0,1,2,3…,(n-1),
在光譜學上分別以 s,p,d,f,…表示。
意義:角量子數 l是描述電子云形狀。
當n相同時 ,不同的 l 值(即不同的電子云形狀)對能量值也稍有影響,且與 l值成正比,例如:當主量子數同為n時,有如下的關系:Ens
3.磁量子數m
磁量子數m的量子化條件是取值0,±1,± 2,± 3…±l。
磁量子數表示原子軌道在空間的一種伸展方向。l=0時,m只取一個值,即m=0,表示亞層只有一個軌道。當l=1時,m=0,± 1,px、py和pz這三種不同伸展方向的軌道能量是相同的
4.自旋量子數ms
電子除繞核運動外,其自身還做自旋運動。為了描述核外電子自旋狀態(tài),引入第四個量子數—自旋量子數ms,根據量子力學的計算規(guī)定:ms只可能取+1/2和-1/2,用以表示兩種不同的自旋狀態(tài),通常用正反兩個箭頭?和?來表示。
綜上所述,主量子數和角量子數決定原子軌道的能量;角量子數決定原子軌道的形狀;磁量子數決定原子軌道的空間取向或原子軌道的數目;自旋量子數電子運動的自旋狀態(tài)。也就是說,電子在核外運動的狀態(tài)可以用四個量子數來描述。
例已知核外某電子的四個量子數n=2 l=1 m=-1 ms=+1/2
則這是指第二電子層、p亞層2Px 2Py軌道上自旋方向以+1/2為特征的那一個電子。
§8.3多電子原子結構
8.3.1原子結構的周期性
一 、屏蔽效應和鉆穿效應
在原子軌道的能級圖上出現能級交錯的原因,來源于屏蔽效應和鉆穿效應。下面分別介紹。
1.屏蔽效應
氫原子核外只有1個電子,這個電子僅受到原子核的作用,氫原子的波動方程可精確求解。但是在多電子原子中,每一個電子不僅受到帶Z個電荷的原子核的吸引,而且還受到(Z-1)個電子的排斥。故至今尚未能對除氫原子或類氫原子以外的微觀粒子運動方程精確求解,因此對多電子原子系統(tǒng)是采取近似的方法。
在多電子原子中,核電荷對某個電子的吸引力,因其它電子對該電子的排斥而被削弱的作用稱為屏蔽效應
令 Z’=Z - ?i,其中Z’是有效核電荷數。?i 為屏蔽常數。
?i 就是電子i受其他電子排斥而在核的吸引上要把核的正電荷扣除的部分。
2.鉆穿效應
由圖8-4中可知不同電子在離核r處球面上出現的概率大小不同。對于n較大的電子(例如3s,3p電子),出現概率最大的地方離核較遠,但在離核較近的地方有小峰,表明在離核較近的地方電子也有出現的可能.也就是說外層電子可能鉆到內層出現在離核較近的地方,這種現象叫做鉆穿效應。
圖8-4 4s,3d電子云的徑向分布圖
二. 核外電子排布原理
根據光譜實驗數據以及對元素性質周期律的分析,歸納出多電子原子中的電子在核外的排布應遵從以下三條原則,即泡利(Pauli)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和洪特(Hund)規(guī)則。
1.泡利不相容原理
泡利指出:在同一原子中不可能有四個量子數完全相同的2個電子同時存在,稱為泡利不相容原理。換言之,每一種運動狀態(tài)的電于只能有1個,在同一軌道上最多只能容納自旋方向相反的2個電子。由于每個電子層中原子軌道的總數是n2個,因此各電子層中電子的最大容量是2n2個。
2.能量最低原理
在不違背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前提下電子在個軌道上的排布方式應使整個原子能量處于最低狀態(tài),即多電子原子在基態(tài)時核外電子總是盡可能地先占據能量最低的軌道,稱為能量最低原理。
3.洪特規(guī)則
電子在能量相同的軌道(即等價軌道)上排布時,總是盡可能以自旋相同的方向分占不同的軌道,因為這樣的排布方式總能量最低,稱為洪特規(guī)則。
洪特規(guī)則特例:對于同一電子亞層,當電子分布為半充滿(p3、d5、f7)、全充滿(p6、d10、f14)和全空(p0、d0、f0)時,電子云分布呈球狀,原子結構較穩(wěn)定。
三、多電子原子軌道的能級
1. 近似能級圖
原子軌道的能量主要與主量子數有關,對多電子原子來說,原子軌道的能級還和角量子數及原子序數有關。圖8-5為Pauling近似能級圖。該圖反映核外電子填入軌道的最后順序。
近似能級圖是按原子軌道能量高低的順序排列的,能量相近的能級劃為一組放在一個方框中稱為能級組。不同能級組之間的能量差較大,同一能級組內各能級之間的能量差別較小。圖中共列出6組,它們依次是:
第一能級組:1s
第二能級組:2s,2p
第三能級組:3s,3p
第四能級組:4s,3d,4p
第五能級組:5s,4d,5p
第六能級組:6s,4f,5d,6p
第七能級組:7s,5f,6d,7p…
圖8-5 原子軌道近似能級圖
每一個小圓圈代表一個原子軌道。s亞層只有一個原子軌道,p亞層中有3個能量相等的原子軌道。在量子力學中把能量基本相同的狀態(tài)叫做簡并狀態(tài)。所以p軌道是三重簡并的,這3個原子軌道能量基本相同,只是空間取向不同,所以又稱它們是等價軌道。同樣d亞層的5個d軌道是五重簡并的,f亞層的7個f軌道是七重簡并的。圖8-5反映出:
主量子數n相同,角量子數l不同者,它們的能量有微小的差別,l 值越大,能量也越大,即Ens
若角量子數相同,其能級次序則由主量子數決定 ,n 越大能量越高,例:如E2p
若主量子數n和角量子數 l 同時變動時,能量次序就比較復雜。這種情況常發(fā)生在第三層以上的電子層中,如E4s
核外電子的能級次序,直接關系到核外電子的排布次序,因此引起許多學者的關注。我國化學家徐光憲教授總結歸納出一個近似公式,利用(n+0.7l)值的大小,來計算各原于軌道的相對次序,并將所得值的整數部分相同者,作為一個能級組。
高中化學原子結構教案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