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各學科學習方法 > 語文學習 > 文言實詞推斷五種方法

文言實詞推斷五種方法

時間: 芷瓊1026 分享

文言實詞推斷五種方法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可以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接下來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了文言實詞推斷五種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文言實詞推斷五種方法:因文定義法

  由于任何一個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只可能有一個意義,因此考生可因文來定義,即根據(jù)具體的上下文語境來判斷某個實詞的具體意項。如2004年春季高考北京、安徽卷B項“乃皆易十二躡”,根據(jù)上文“舊綾機五十綜者五十躡,先生患其喪功費日”可知,此處“易”應為“改變”,而題干中將其解為“交換”,顯然脫離了語境,是錯誤的。

  再如2003年春季高考安徽、內蒙古卷第11題C項:“以中益怒,曰:‘丞慢我。’慢,詆毀。”,此處的“慢”,是否作“詆毀”解呢?上文講“知縣周以中巡視田野,為部民所詈。捕之不獲,怒,盡縶(拘禁,筆者注)其鄉(xiāng)鄰”,吳履到任后,察之冤情,在未通知周以中的情況下,“立釋之”,在周以中看來,是對自己的“大不敬”,是傲慢之舉,這樣分析后可知,此處的“慢”顯然應該解為“傲慢,不敬”,而非“詆毀”。

  如2004年高考江蘇卷第11題B項“績力爭不變,使者不能奪”,題干解作“強迫”顯然也是望文生義,由上文不難推斷應為“強行改變(他的主張)”,天津卷第11題C項“一日一夜與虜相及”,題干解為“達到”,據(jù)原文“遂上馬,令軍中:‘后出者斬。’一日一夜與虜相及,擊,大破之”可知,此處應為“追趕”意。

  文言實詞推斷五種方法:聯(lián)想遷移法

  近幾年文言文考查都堅持“課外材料課內考”這一原則,即考查的語段和內容是學生陌生的,但知識點卻是課內的,可從學過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語典故中找到相關依據(jù)。因此考生拿到考題時要運用聯(lián)想,充分調動大腦中的儲存信息,進行靈活遷移。如2003年高考全國卷第11題C項:“恐為身禍,每遇人盡禮遇,優(yōu)待”,中學教材中出現(xiàn)過的“遇”的義項有:相遇(及滑,鄭商人弦高將市于周,遇之)、際遇(斯固百世之遇也)、接觸(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待遇(蓋追先帝之殊遇)、對待(不如因而善遇之),語文讀本中有“遇人恭謹”(《漢書?季布傳》),也作“對待”解,根據(jù)上下文語境,不難發(fā)現(xiàn)此處“遇”應該解作“對待”,而不是“優(yōu)待”。

  由于不少成語中保留了古文言句法及一詞多義現(xiàn)象,因此解題時將聯(lián)想的觸角指向自己熟悉的成語典故,也是解答文言實詞題的方法之一。如2003年春季高考北京卷第7題D項:晏子見疑于景公,出奔。成語有“東奔西竄”“狼奔豕突”,都作“逃跑、逃亡”講,根據(jù)上文語境,此處的“奔”也應作“逃亡”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中的“奔走”顯然不同。再如2004年高考遼寧卷第11題A項“韓軌遂投城遁走”,句中“投”是否作“投奔”解呢?據(jù)上文“敵見,驚退。逐至東門,左右稍集,合戰(zhàn)破之”,再聯(lián)想到成語“投筆從戎”,可知此處“投”應為“扔掉,舍棄”。

  文言實詞推斷五種方法:語法推斷法

  古漢語有其特殊的句法結構,任何一個實詞與其前后的詞構成特定的語法關系,因此考生也可從句法結構入手“破題”。如2002年春季高考全國卷第12題D項:(孫)登辭疾不受(急速)。從句法關系來看,“辭疾”即“辭以疾”,是“以疾辭”的倒裝,全句猶言“登以疾辭而不受”,即“以有病為借口推辭不接受孫權的賞官”,題干中解釋為“急速”顯然不對。又如2002年高考北京卷第17題,要求翻譯“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一句,其中關鍵是對“多”的解釋,從句法來看,“管仲之賢”是一個名詞性的偏正短語,整個句子的謂語只能由“多”擔當,可見“多”只能是動詞,聯(lián)想到學過的“夫古之讓天下者,是去監(jiān)門之養(yǎng)而離臣虜之勞也,故傳天下而不足多也”(《五蠹》)中的“多”為“稱贊、贊美”,以此代入本句中剛好相符,因此全句意為:人們不贊美管仲的賢明卻贊美鮑叔能夠識別人才。不少考生將其譯成“天下像管仲這樣賢明的人不多”是錯誤的。再如2004年湖北卷第11題C項,“昌期少年,不閑吏事”題干中將其解作“空閑”是否正確呢?根據(jù)語法知識可知顯然是錯誤的,這里的“閑”在句中應為謂語動詞,而“空閑”是形容詞,根據(jù)上下文語境可知應該解作“熟習”,古語有“閑于兵甲,習于戰(zhàn)攻”(《戰(zhàn)國策?燕策二》),可資佐證。

  文言實詞推斷五種方法:通假代入法

  通假是古漢語中特有的現(xiàn)象。有時對文言文中某個實詞無法理解時,不妨從通假角度考慮,從聲旁或形旁角度出發(fā),以另一個可能與之相通的字代入試解,往往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如2003年春季高考北京卷第7題B項:吾說晏子之義。此處如不從通假角度考慮就難以理解,這里的“說”通“悅”,以此代入,符號上下文語境。再如2002年春季高考上海卷第21題,要求將“知者創(chuàng)物,能者述焉”譯成現(xiàn)代漢語,相當一部分考生得的是零分,究其原因,乃不明此處“知”通“智”,它和后面的“能”相對,根據(jù)對舉性完全能夠判斷出來,全句意為:有智慧的人開創(chuàng)一門新的技藝,有才能的人對之加以傳承。再如2004年湖北卷第11題D項“昌宗從旁趣說”,這里的“趣”就是通假字,通“促”,意為“催促”,否則就講不通。

  此外,文言實詞的推斷還要求考生必須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識,近幾年試卷中時有涉及,高考已考過“乞骸骨”(告老還鄉(xiāng))、“下車”(官員剛到任)、“春秋”(年齡)、“結發(fā)”(男子成年)等。再如2004年高考北京卷第11題D項“訟者多兩讓而止”,句中“兩”命題人解作“再次”是否正確?據(jù)上文“后有欲諍訟者,其鄉(xiāng)閭父老遽相曉曰:‘此蓋小事,何忍勤勞使君。’”一句,考生如知道古代訴訟的雙方稱為“兩造”,就可推知此處“兩”應該解做“雙方”,而非“兩次”。又如福建卷第11題D項“晁錯為內史,貴幸用事”,題目解為“憑感情做事”,也是不明文化常識之故,古文中“用事”專指“掌權”。

  文言實詞推斷五種方法:互文對舉法

  幾個結構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詞語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對、相反的關系,這種特殊的互文對舉現(xiàn)象在古漢語中非常普遍。有時同一句中相對應之處的字詞也具有這種性質,因此有時用互文對舉法可幫助你快速判斷。如2002年高考北京卷第7題D項要求判斷“去鄭而之許”中“去”與現(xiàn)代漢語的異同,“鄭”和“許”同為地名,都作賓語,“之”為動詞“到”,“去”與“之”相對,可見應為“離開”,剛好與現(xiàn)代漢語相反。再如2001年高考全國卷第11題D項為:齊人追亡逐北(敗逃者)。“追”與“逐”相對應,且同義,那么“亡”與“北”也應同義,“亡”為“敗逃者”,那么“北”也應為“敗逃者”,可見原題中的解釋是正確的。


猜你感興趣的:

1.語文文言文實詞的五種推斷方法

2.語文文言實詞推斷五法

3.高考語文考試文言文實詞推斷方法

4.推斷文言實詞含義的六種方法

5.2017年高考語文文言文實詞推斷的解題方法

3313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