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17課地震中的父與子
學習并理解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17課《地震中的父與子》課文主要內容,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的重點句子,體會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及兒子人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學習啦小編在此整理了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17課《地震中的父與子》,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17課《地震中的父與子》課文原文
1989年,美國洛杉機發(fā)生大地震,30萬人在不到4分鐘的時間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
在混亂中,一位年輕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沖向他7歲的兒子的學校。那個昔日充滿孩子們歡聲笑語的漂亮的三層教室樓,已變成一片廢墟。
他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陣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fā)生了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他堅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廢墟走去。
他知道兒子的教室在一層樓的左后角,便疾步走到那里。
就在他挖掘的時候,不斷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趕來,看到這片廢墟,他們痛哭并大喊:“我的兒子!”“我的女兒!”哭喊過后,便絕望地離開了。有些人上來拉住這位父親,說:“太晚了,沒有希望了。”這位父親雙眼直直地看著這些好心人,問道:“誰愿意幫助我?”沒人給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頭接著挖。
救火隊長擋住他:“太危險了,隨時可能發(fā)生大爆炸,請你離開。”
這位父親問:“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警察走過來:“你很難過,我能理解,可這樣做,對你自己、對他人都有危險,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人們搖頭嘆息地走開了,都認為這位父親因為失去孩子過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
然而這位父親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兒子在等著我!”
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挖到第38小時,他突然聽見瓦礫堆底下傳出孩子的聲音:“爸爸,是你嗎?”
是兒子的聲音!父親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
“爸爸,真的是你嗎?”
“是我,是爸爸!我的兒子。”
“我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說只要我爸爸活著就一定會來救我,也能救大家。因為你說過,不論發(fā)生什么事,你總會和我在一起!”
“你現(xiàn)在怎么樣?有幾個孩子活著?”
“我們這里有14個同學,都活著,我們都在教室的墻角,房頂塌下來架成個大三角形,我們沒被砸著。”
父親大聲向四周呼喊:“這里有14個小孩,都活著!快來人!”
過路的人趕緊跑過來幫忙。
50分鐘后,一個安全的出口開辟出來了。
父親聲音顫抖地說:“出來吧!阿曼達。”
“不!爸爸。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fā)生什么事,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
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17課《地震中的父與子》課文解析
課文講述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冒著危險,抱著堅定信念,不顧勸阻,歷盡艱辛,經(jīng)過38小時的挖掘,終于在廢墟中救出兒子和同伴的故事,歌頌了偉大的父愛,贊揚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課文先寫大地震的混亂中,年輕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急切地沖向兒子的學校,盡管學校已成廢墟,他還是堅定地向兒子教室的位置走去。接著寫他不顧別人的勸阻,也不怕別人誤解,堅持搶救自己的兒子阿曼達。最后寫經(jīng)過38個小時不停的挖掘,他的兒子和另外13個同學終于獲救。描寫具體,情感真摯,是這篇課文的主要特點。
選編這篇課文,一是讓學生感受父愛的偉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是引導學生通過對人物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提高閱讀能力。
1、認識9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理解“昔日、廢墟、疾步、絕望、瓦礫、開辟、破爛不堪”等詞語。積累文中關于人物外貌、語言描寫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4、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特點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17課《地震中的父與子》課文教學
1、如有條件,可讓學生查閱有關1994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的資料。
2、初讀課文時,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借助工具書特別是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還要引導學生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樣發(fā)生的,經(jīng)過怎樣,結果如何?作者為什么寫這篇文章?以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理請作者寫作思路和課文的脈絡層次,初步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3、深入閱讀時,要抓住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關鍵詞句引導學生理解,深究為什么說“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通過對人物外貌、語言、動作描寫的重點句的品讀,理解內容,體會情感。對這些句子的理解體會,一是要注意引導學生想象當時情境,如孩子們所處的環(huán)境,如何恐懼,7歲的阿曼達怎樣鼓勵同伴。二是要引導學生體驗,如父親當初“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的悲傷與絕望,接下來的堅定與決不放棄,兒子生還后的無比幸福喜悅。三是要加強朗讀訓練。披文入情,以讀促思,在讀中悟。父親堅持在廢墟中尋找兒子這部分課文,朗讀中語調宜輕,以表現(xiàn)他的絕望與悲傷。“不論發(fā)生了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語氣應非常堅定。發(fā)現(xiàn)兒子后父子的對話,語氣應是興奮的,表現(xiàn)他們劫后重逢的喜悅與幸福。
4、要抓住課文中有特色的語言現(xiàn)象,在閱讀中學習表達:
如“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有人再來阻擋他。”為什么不直接寫挖了36小時?父親為了救兒子,整整挖了36小時,突出了挖的時間之長,之艱難。這句話不是直接寫36小時,而是從8小時寫起,這樣寫,表現(xiàn)出艱難的過程,更能體現(xiàn)父親執(zhí)著的信念和父救兒所克服的巨大困難。
5、在品讀文本,體驗文本的基礎上,可適當開展拓展活動:
如編排課本劇,深化對課文的理解;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一方面鍛煉孩子的復述能力,內化語言,一方面可營造關心孩子、勇于擔當責任的育人環(huán)境氛圍;采用讀一篇帶一篇的方式,讀其他表現(xiàn)父愛或母愛的文章,等等。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