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分數認識教反思
在上完三年級的一節(jié)數學課之后,做一些反思是很重要的。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網絡整理的三年級數學分數認識教反思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三年級數學分數認識教反思(一)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基于生活,數學的知識本來就來源于生活。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剛上課,我創(chuàng)設了一個十分貼近兒童生活實際的教學情境——分水果。在分水果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分數產生的必要性,經歷分數產生的過程,強調“平均分”是分數的本質特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分水果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產生了要學習一個新的數的需要,產生了積極探究的情感。
二、注重對分數含義的理解
分數的知識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是在整數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的,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對學生來說,理解分數的意義有一定的困難,在對二分之一含義的理解上,我讓學生自己說這個蘋果的一半是怎么來的,當學生說不出來的時候,適時地加以引導。然后充分放手讓學生充分的去說二分之一的含義。并讓學生從生活中找出什么還可以用二分之一來表示。通過讓學生地反復的說,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分數的含義,理解分數的每個部分所代表的含義。在講二分之一書寫的時候,我注重學生書寫習慣的培養(yǎng)。要求學生畫分數線的時候用直尺。
此外,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也有不少不足之處值得反思:
在整個課堂預設時,想的比較完美,事實上在真正上這堂課的時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學環(huán)節(jié)還有待完善。
1、首先是時間觀念不夠強。
導致后邊的環(huán)節(jié)沒有更好的實施。在備課的時候沒有考慮到每個環(huán)節(jié)的具體時間,導致這節(jié)課完成的不是很好。小組活動沒有起到真正的效果。主要是在講解二分之一的含義時,和讓學生說生活中還有哪些可以用二分之一來表示,這個環(huán)節(jié)我讓學生反復的說,用時較多。而且形式較為單一。直接影響到后邊環(huán)節(jié)的講授。
2、教育機智有待加強。
在認識二分之一的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讓學生舉例說說生活中還有什么可以用二分之一來表示,有個同學說到皮球,把皮球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這個皮球的二分之一,當我把問題拋給學生以后,其實學生還不夠理解并不是任何東西都可以平均分。我沒有及時的指出這個學生的錯誤,應該抓住這個問題,試問學生,如果把這個皮球平均分了,這個球還能玩嗎?適時地給學生指導具體什么樣的東西我們可以分,什么樣的分不得。在之后就不會再出現分冰箱、鐘表的問題了?;蛘呒词钩霈F了,把這個問題交給學生自己來解決。可能要比老師強調的要好。學生會更清楚。
3、知識的延伸、拓展不夠
比如在教學二分之一的含義的時候,指出了分數家族里還有很多這樣的分數,但學生說的都是分母在10以內的分數,我應該加以拓展延伸,指出千分之一、百分之一等。讓學生理解分數幾分之一并不局限于分母是10以內的分數?;蚴桥e例,比如二十三分之一,也就是把一個物品平均分成了二十三份。進而強化了學生對平均分的份數的理解。
4、小組活動不充分,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
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之一。這節(jié)課我本設計兩個動手的環(huán)節(jié),一個是折紙折出正方形的四分之一,先讓學生自己折紙、涂色,再在小組中進行交流,感受不同的折紙涂色方法,卻可以得到同一個分數;說一說四分之一的含義。另一個是用圓形紙創(chuàng)造自己喜歡的分數。通過學生創(chuàng)造的不同的分數,進而引到分數大小的比較。但在課堂上都沒有實施起來。也是這節(jié)課最遺憾的地方。
5、評價語言不夠
在問到“一半”如何表示時,一個學生回答“0.5”,這個答案盡管也是在我的預設之內,但我忽視了對她的夸獎,僅是說了她知道的可真多,小數是我們還沒有學過的知識。倘若這時我問下學生是如何得知的,再夸獎她好學,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有很大的提高,也能給其他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但是我卻忽略了,這是這堂課的一個遺憾。
6、沒有聯系到生活的分數。
常見物品中的分數、人體中的分數、廣告畫面中的分數。這樣做,有利于學生理解分數的產生,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同時也有利于學生聯系常見的事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來理解分數的含義,強化應用分數的意識。通過這些聯系強化了孩子的實際應用能力。
這節(jié)課遺憾的地方很多,如果在講這節(jié)課,我會把這些不足彌補過來,并在環(huán)節(jié)的銜接上仔細斟酌,讓教學的時候環(huán)節(jié)更加的緊湊,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合作學習的樂趣。通過這次講課,我知道教學還是要多想、多實踐、多反思、多總結。這是我這節(jié)課反思。希望各位老師能夠給我多提寶貴意見。更希望通過老師們的指導,使我更快的成長起來。
三年級數學分數認識教反思(二)
今天這節(jié)課主要教學把一些物體看作一個整體,然后平均分的問題,主要是借助對圖形的觀察,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認識、理解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我并沒有直接利用課本例題,而是通過復習上學期的分數知識,把一個圓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這個圓的1/2。進而引出把一些圓平均分,也可以得到分數這一個新的知識。我這樣做是想將新舊知識作一個銜接,分圓片比分桃子更容易讓孩子接受。然后再進行新舊知識的比較。在分圓的過程中,讓學生親自動手分一分,涂一涂,說一說,通過這些活動讓他們真正理解把一些圓看作一個整體在平均分。
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比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維的基礎。”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需要通過對數學材料的比較,然后理解新知的本質意義,掌握知識間的聯系與區(qū)別。我將一個圓平均分與一些圓平均分都在課件上展示出來,讓學生加以比較,它們涂色部分不同,為何能用相同的分數表示?從而進一步理解“平均分”。再者是通過比較發(fā)現今天所學的分數是在把一些物體平均分,進而自然而然學會了今天新的知識點。而在講完今天的知識點后,我再出示教材中的猴子分桃的主題圖,讓學生在“猴子分桃”的情境中加深對今天所學分數知識的理解,產生應用所學知識的需要,進一步鞏固今天所學知識。在鞏固新知識的過程中,我始終用操作活動來促進學生理解,通過動手操作拿出12根小棒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在這一建構分數意義的過程中,學生逐步體會到分數表示的是整體的一部分,而這個整體的內涵是豐富的。一個物體、一個圖形可以看作一個整體,若干個物體也可以看作一個整體,并逐漸在思考中領會分數更深層的意義:分數表示部分與整體相互依存的數量關系。
本節(jié)課,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教學是遺憾的藝術。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說的練習還不夠,課前準備工作還做得不是很充分,看來,要想上一節(jié)高質量的課,我們確實要多下功夫,要從多種角度去思考,這樣我們的收獲才會更大。
不斷實踐、不斷反思,就會不斷進步,我將堅持下去!
三年級數學分數認識教反思(三)
對事物的認識總是有個過程的,怎樣體現這種過程,并在尊重學生認識規(guī)律的基礎上去體現,我努力嘗試提供這樣一個途徑,讓每個學生自由去展示自己想象——圖像——抽像的探究過程。通過教學實踐證明了我對這節(jié)課的這種想法和設計是成功的,這種成功體現在這樣幾個方面:
1、我的老師曾經這樣對我說過“只有在課前充分了解學生對即將學習的知識已有儲備情況及他們的差異,才能在教學中找到每個學生,更好地把每個學生都帶向獲取知識的目標”。正是在課前做了相關的調查,了解到學生對分數的認識情況,我才能在課始便找到了每個學生所在的位置,有效率地把每個學生凝聚到一塊,各盡所能,互相補充,成功完成了這次學習活動。
2、 “生生互動”指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包括學生之間的討論、互相評價、互相反饋、互相傾聽、互相激勵、互相競爭等。這樣,課堂上不只教師一個人跟學生發(fā)生關系,而是幾十個人形成師生間、同學間縱向和橫向的多元反饋評價網。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每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思維靈活性、語言表達能力以至個性特點等方面都會得到長足發(fā)展。而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成功地促進了“生生互動”的學習氣氛的形成,我主要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1)允許學生保留自己看法,可以不跟老師的意見一致。
(2)我采用了多種有利于學生交流的形式,如同桌商量,全體學生交流、討論等,讓學生有比較充分的機會交流學習的體會。
(3)改變教師的引導語,我采用“有道理嗎?”“誰有補充”“誰有不同意見”“對不對呀”“好不好呀”這樣的提問。
(4)不隨意對學生的發(fā)言做出評價,讓學生之間養(yǎng)成互相傾聽、互相尊重的習慣,例如認識1/2的教學,安排同桌間互相傾聽、互相評議,然后再是全班傾聽、全班評議,目的就在于此。
3、成功以“情”有層次地帶動學生始終保持很高的興趣投入到這節(jié)課的學習活動中。讓學生能欣賞到自己和全班同學共同完成的1/2圖形的展示板,體驗到合作的快樂,積極的情緒得到提升;讓學生一起來大聲讀出自己和全班同學共同創(chuàng)造的由老師板書在黑板上的分數,再次體驗到合作的快樂,成就感油然而生,積極地情緒再次得到提升;課堂總結時候,同時目視展示板和黑板上板書的分數,回想自己這節(jié)課的學習經歷,情緒更是提到最高點。
正是由于這節(jié)課開放性的設計,學生在教學中生成的很多東西都是自己在事先所不能想到的,以致總有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教學契機沒有利用好,所以還需要在教學活動學生生成預設部分做更深入、細致的思考,盡量避免教學遺憾的發(fā)生。
看了三年級數學分數認識教反思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