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學習方法>各學科學習方法>歷史學習方法>

2018年高一歷史必修一期末考試試卷

時間: 麗儀1102 分享

  考試快到啦,沒復習的同學可要抓緊啊,不然歷史可來不及抱佛腳了。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提供關于2018年高一歷史必修一期末考試試卷,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2018年高一歷史必修一期末考試試卷一、單項選擇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漢代,農耕生產的進步主要體現在:①牛耕逐漸普及全國;②曲柄鋤和大鐮出現;③一牛挽犁耕作方式出現;④出現了結構更為完備的曲轅犁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宋)陳元靚在《歲時廣記》中記載:“同州以二月二日與八日為市,四方村民畢集,應蠶桑所用,以至車檐、椽木、果樹、器用雜物皆至,其值千緡至萬緡者。”對此材料理解不正確的是

  A.集市商品交易種類繁多 B.定期的集市在鄉(xiāng)村出現

  C.商品貿易以服務農耕為主 D.市的時間和空間限制被打破

  3.下圖中的王家大院,被梁思成稱為“全國建筑寶庫”,被專家學者譽為“中國民間故宮”“山西紫禁城”。賣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時著名的晉商,“以商賈興,以官宦顯”,在經商做官發(fā)財之后,大興土木。這一現象所產生的消極影響是

  俯瞰王家大院紅門堡建筑群 王家大院紅門堡門前小廣場

  A.留下了豐富的晉商文化遺跡 B.影響了工商業(yè)擴大再生產

  C.使手工業(yè)生產缺乏市場 D.不利于農業(yè)經濟的商品化

  4.《九章算術》中的《均輸章》第27題:“今有人持米出三關,外關三而取一,中關五而取一,內關七而取一,余米五斗。問本持米幾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三。這則材料反映了

  A.實行抑商政策 B.漢代關稅的數額相當高

  C.農業(yè)的重要地位 D.對“市”嚴格管理

  5.梁啟超在《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寫道:“夫成績者,今所現之果也,然必有昔之成績以為因;而今之成績又自為因,以孕產將來之果;因果相續(xù),如環(huán)無端,必尋出因果關系,然后活動之繼續(xù)性可得而懸解也。”下列沒有因果關系的歷史現象是

  A、鐵器和牛耕——井田制瓦解 B、明清資本主義萌芽——近代民族工業(yè)產生

  C、工業(yè)革命——鴉片戰(zhàn)爭 D、民族工業(yè)短暫發(fā)展——無產階級隊伍壯大

  6.張謇就任農商總長后說:“謇意自今為始,凡隸屬本部(農商部)之官業(yè),概行停罷,或予招商承辦。惟擇一、二大宗實業(yè)……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舉辦,……規(guī)劃經營,以引起人民之興趣,余悉聽之民辦。”這段材料表明張謇主張

  A.停辦官營工商企業(yè) B.加強對民營企業(yè)控制

  C.鼓勵發(fā)展民營工商業(yè) D.制定經濟發(fā)展計劃

  7.中國工業(yè)資本中官僚資本與民族資本的產值比較表:

  項目 1920年產值(億元) 1936年產值(億元) 1920—1936年均增長(%)

  官僚資本 1.84 2.22 1.18

  民族資本 2.51 16.32 12.41

  合計 4.35 18.54

  上表說明1920—1936年間

  A.民族企業(yè)發(fā)展遇到重大挫折 B.官僚資本在經濟中占主導地位

  C.外商企業(yè)退出中國市場 D.民族企業(yè)獲得迅速發(fā)展

  8.1953年毛澤東批示:“中國現在的資本主義經濟……已經不是普通的資本主義經濟,而是一種特殊的資本主義經濟,即新式的國家資本主義經濟。”其“特殊”、“新式”的原因是

  A.確立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體制 B.確立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

  C.是在公有制領導下的私營經濟 D.實行全行業(yè)的公私合營

  9.口號是一定時期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反映。下列口號中,與“汽車工業(yè)放異彩,半年制成兩百種”、“每天都有一種拖拉機誕生”等口號在同一歷史時期提出的是

  A.“總路線是照耀我們各項工作的燈塔”(1953年)

  B.“大興調查研究之風”(1961年)

  C.“認真看書學習,弄通馬克思主義”(1970年)

  D.“抓住時機,推進改革”(1985年)

  10. 1979年,海城市西柳鎮(zhèn)一位農民做褲子賣,一天掙的錢比在地里刨一年還多。遠近農民紛紛仿效,這引起了軒然大波。民兵圍追堵截,工商稅務補稅罰款,然而,攆了集中的卻攆不了分散的,褲子交易仍在進行。到1984年,西柳褲子市場終于名正言順。結合所學知識,對此認識中不正確的是

  A.改革開放初期仍存在一定的阻力 B.“有形的手”打不過“無形的手”

  C.實行改革是搞活經濟的必由之路 D.農民偷逃稅款是被追堵的主要因素

  11.新中國成立后農業(yè)合作化與新時期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共同點是

 ?、俣冀o農民一定的生產經營自主權 ②都是生產關系的調整 ③都由私有制轉變?yōu)楣兄?④都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fā)展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鄧小平這一論斷的內涵是

 ?、儆媱澓褪袌龆紝儆谏鐣局贫鹊姆懂牎、谟媱澓褪袌龆际琴Y源配置的方式

 ?、塾媱澓褪袌霾皇巧鐣髁x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qū)別 ④計劃和市場是不能兼容的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

  13.16世紀初,意人利的威尼斯商人到東地中海組織貨源,但發(fā)現已經沒有什么香料了,而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卻成為東方商品的倉庫。葡萄牙在印度購買一公擔胡椒不到3杜卡特,赴里斯本卻以40杜卡特出售,下列對此表述正確的是

 ?、倨咸蜒廊艘呀浾业酵ㄍ鶘|方的航路 ②歐洲的商路和貿易中心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 ③促進了西、葡兩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④西、葡的封建主獲取了暴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單皮爾在《科學史及其哲學和宗教的關系》中說:“科學過去是躲在經濟技術的隱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當它走到前面?zhèn)鬟f而且高舉火炬的時候,科學時代就可以說已經開始了。”這里所說的“科學時代”是指

  A.文藝復興 B.新航路開辟 C.第一次工作革命 D.第二次工業(yè)革命

  15.20世紀20年代美國流行“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這一現象

  A.有利于經濟的穩(wěn)步發(fā)展 B.在工農業(yè)等領域廣泛存在

  C.使股票市場的資金減少 D.有力延緩了大危機的爆發(fā)

  16.羅斯福新政是在面臨資本主義工業(yè)社會全面來臨的時代,在傳統(tǒng)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適應生產力巨大發(fā)展的時候開辟的一條新的發(fā)展道路。他從金融、工業(yè)、農業(yè)、社會救濟等方面主要是解決

  A.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 B.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矛盾

  C.市場與計劃的矛盾 D.供給與需求的矛盾17.1932年,羅斯福說:“什么是衡產量進步的標準?那不是看已經擁有很多的人是否能獲得更多,而是看那些幾乎一無所有的人是否能夠得到足夠的保障!”為此,美國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俦U洗婵?,恢復銀行信用 ②發(fā)起聲勢浩大的“藍鷹運動”

 ?、劢⑸鐣U象w系 ④興修田納西水利工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當代中國經濟的發(fā)展也需要了解西方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的歷程。你知道二戰(zhàn)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發(fā)展所出現的新變化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嗎?

  A.國家加強了對經濟的干預 B.福利國家得到發(fā)展

  C.第三產業(yè)蓬勃發(fā)展 D.美國出現“新經濟”

  19.1919年俄國1普特(重量單位)糧食的價格:國家零售價為30盧布,黑市價格為200盧布,但農民必須以6盧布的價格賣給國家。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是( )

  A.俄國發(fā)生了嚴重的自然災害 B.蘇俄實行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

  C.蘇俄實行新經濟政策 D.斯大林集權專制

  20.1920年冬,列寧發(fā)現“廣大農民群眾不是自覺地而是本能地在情緒上反對我們”,一年后,卻出現了“無產階級與廣大農民群眾緊密結合”的局面。帶來這種轉變的主要因素是

  A.反革命暴動被平定 B.布爾什維克黨內的整風

  C.新經濟政策的實施 D.實行了余糧收集制

  21.有一段時期,明斯克生產的一粒紐扣在當地售價是1盧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售價也是1盧布,而在萬里之外的海參崴售價仍是1盧布。這一時期應該是

  A.沙皇統(tǒng)治時期 B.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時期

  C.新經濟政策時期 D.斯大林體制時期

  22.一些史學家認為:“以‘一半是失敗的,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的’這種長遠的政治眼光看來,諸如赫魯曉夫這樣偉大的革新者們,只有在當他們的經歷成為歷史以后,才能得到我們充分的理解和尊敬。”上述觀點表明赫魯曉夫的改革

  A.徹底沖破了蘇聯原有模式的束縛 B.在一定程度上沖破了

  原有觀念的束縛

  C.拋棄了以計劃經濟為主導的模式 D.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蘇聯的軍事力量

  23.在國際金融問題上進行協(xié)商與協(xié)作,促進國際貨幣合作,促進國際匯兌的穩(wěn)定,協(xié)助成員國在經常項目交易中建立多邊支付制度的國際組織是

  A.歐洲聯盟 B.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C.世界銀行 D.世貿組織

  24.亞太經合組織的性質是

  A.亞太地區(qū)區(qū)域性經濟合作組織 B.亞太地區(qū)政治經濟一體化組織

  C.亞太地區(qū)的自由貿易組織 D.世界最大的國際政治聯盟

  25.2010年4月20日開始發(fā)生的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給該地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帶來災難性的破壞。由此有人又開始懷疑甚至反對全球化。假如你是一位墨西哥的農民,2010年5月參加了由3萬多人在首都舉行的反對全球化浪潮的游行示威。那么,你反對全球化浪潮的理由是

 ?、僭谌蚧M程中,發(fā)達國家憑借經濟實力的優(yōu)勢掌握著主動權,往往是獲利者

 ?、谀鞲缱鳛榘l(fā)展中國家因經濟底子薄、技術水平低、設備落后等原因,常常處于劣勢和被動地位

 ?、郯l(fā)達國家把成本高、污染重的企業(yè)遷到墨西哥,破壞了當地的自然環(huán)境

 ?、馨l(fā)達國家對墨西哥的資源進行掠奪性開發(fā),引發(fā)生態(tài)危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18年高一歷史必修一期末考試試卷二、非選擇題

  26.(15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去年暑假,小明參加了旅行社組織的西安、洛陽二地旅游考察活動。在參觀過程中同行的游客經常就一些歷史事物表達自已的看法,議論紛紛。下列是其中幾位游客的說法:

  游客A:“我一直以為長安和洛陽在唐朝時候才發(fā)展起來的,原來在漢代甚至還要早,這里已經蠻熱鬧的了。還有呵,小時侯??吹睫r民一手拿著鞭子趕牛,一手扶著曲轅犁在水稻田里耕地。原來這種技術在漢代已經出現了。我想當時人們的冶鐵水平肯定也很高。”

  游客B:“這么早出現的耕作技術居然一直沿用到現代,更新實在太慢了。我認為這主要與長期以來實行中央集權制度有關。

  材料二:在某班的一堂歷史課上,甲、乙兩位同學分別扮演了漢、宋時期的兩位商人,并對自己的經商經歷作了簡單的闡述。

  甲(漢朝商人):我是一位來自西域的商人,到長安后。我發(fā)現長安城中 “夜市”比較繁華,而且市場管理松弛,交易不受任何控制,但居民平時買東西只能去東市和西市,甚為不便。為了生意方便,我把我在城南居民區(qū)的住房改裝成了店面,專門賣西域特產。

  乙(宋朝商人):我在汴河沿岸經營一家酒樓,生意紅火,每天晚上打烊很遲,因而影響了隔壁住戶的休息。他們幾次將我告上衙門,但我都贏得了官司,因為官府對商業(yè)的重視已經超過了農業(yè),商人的地位也遠遠高于農民。

  請回答:

  (1) 小明聽了上述游客的話后,幫他們指出并糾正了幾個說法不妥之處。結合所學知識你游客的說法不妥之處在哪里?(3分)

  (2)依據材料,找出上述甲、乙兩位同學的闡述中四處不符合史實的地方。并說明你的理由。(12分)

  27.(8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下列兩幅圖片是重慶市游自國先生家族成員的老照片

  材料二:孫中山先生的生活照。

  請回答:

  (1)材料一中的照片拍攝最早可能出現在什么時期?(2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照片反映出人們生活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2分)

  (3)分析出現這些變化的歷史原因。(4分)

  28.(15分)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人類社會的生產方式在不斷變化。請閱讀下列材料,并回答問題:

  材料一 農夫早出暮入,耕稼樹藝,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婦人夙興夜寐,紡績積紝,多治麻絲葛緒捆布幓,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 明朝末期,蘇州“東北半城皆居機戶,郡城之東皆習機業(yè)”。出現“大戶張機為生”,以增殖財富;而工匠“趁織為活”,“得業(yè)則生,失業(yè)則死”的現象。

  材料三 瓦特在改進蒸汽機后,于1775年與別人合伙開辦工廠,進行蒸汽機的商業(yè)生產。當時,瓦特要親自為買主安裝蒸汽機,在機器出現故障時,他還要背著工具箱四處維修。

  材料四 美國企業(yè)家洛克菲勒從開辦一家小煉油廠起家,通過侵吞、合并其他廠家而成為“石油大王”。1878年,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美國煉油工業(yè)資產凈值的90%以上。后來,在大家的一致反對聲中,1911年,洛克菲勒被迫將美孚石油公司分成38家“獨立”公司,但他在每一個公司中都占有25%的股份。

  (1)材料一反映了我國古代怎樣的生產方式?這種生產方式最早出現在什么時候?有何特點?(4分)

  (2)據材料二,你可以判定明朝末期,傳統(tǒng)的生產方式發(fā)生了怎樣的新變化?新生產方式的實質是什么?(3分)

  (3)從材料三說說瓦特開辦的工廠有何主要特點?(2分)

  (4)美孚石油公司與瓦特開辦的工廠相比,有何明顯的新特點?兩者分別反映了怎樣的時代背景?(6分)

  29.(12分)大國崛起、工業(yè)革命、世界市場的形成是世界歷史舞臺上令人矚目的現象。同時又是緊密聯系在一起。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英國崛起的諸多因素中,關鍵因素在于它率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創(chuàng)新的變革,請指出其表現形式及實現途徑。(4分)

  (2)探究學習:主題:兩次工業(yè)革命對“世界市場的孕育和成熟”以及“世界連接為一體”的影響。(8分)

  成果展現形式:完成兩張表格

  表格1:

  探究1: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對“世界市場的孕育和成熟”的影響

 ?、俑緞恿?工業(yè)革命以及其在歐美和亞洲的擴展

  ②途徑

 ?、畚镔|條件

 ?、苈摻Y紐帶

  ⑤重要保障

 ?、藁緶蕜t

  表格2:

  探究2 :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對 “世界連接為一體”的影響

 ?、俑緞恿?第二次工業(yè)革命

 ?、谕緩?/p>

 ?、劭萍汲晒?/p>

 ?、苌a組織形式

  2018年高一歷史必修一期末考試試卷答案

  27.(8分)

  (1)民國初期(或答辛亥革命后)(2分)

  (2)人們的服飾、生活風俗觀念發(fā)生著變化;婦女地位在變化、中西文化開始沖突碰撞。(2分)

  (3)辛亥革命后革除“舊染污俗”的政令推進了社會習俗的變革,西學東漸規(guī)模的擴大、新式教育的出現及西方思想的文化傳入的影響等,促使中國人的社會習俗悄悄地發(fā)生著變化(4分)

  28、(15分)

  (1)方式: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1分)

  探究2: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對 “世界連接為一體”的影響

 ?、俑緞恿?第二次工業(yè)革命

  ②途徑 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劭萍汲晒?內燃機創(chuàng)制和使用,遠洋輪船、飛機等使用,無線電報、電話等發(fā)明

 ?、苌a組織形式 壟斷組織(大企業(yè)或公司等)

3644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