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歷史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復習題及答案
往往對于教師們而言,他們一般都會知道試題卷的練習,將會有助于學生們去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三歷史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復習題,歡迎閱讀!
高三歷史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復習題
一. 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最佳答案。)
1.下列關于俄國農奴制和農奴的表述,錯誤的是 ( )
A.俄國農奴制于17世紀中期正式確立
B.世紀中后期,農奴制擴展到烏克蘭、波蘭等地
C.19世紀中葉,俄國農奴受到村社的嚴格管理,還要為沙皇政府服兵役
D.俄國的國有公民不向國家繳納賦稅
2.沙皇政府1649年通過的《法律大全》明確宣布地主有權以1626年編纂的土地財產登記簿或1646~1647年的人口調查表為依據(jù),無限期地追捕逃亡者,所有逃亡農民不論逃亡時間多久,都要連同他們的家庭、財產一起返回并定居在原來的地主領地里。這一規(guī)定( )
①反映了農民被奴役的程度日益加深 ②說明了農奴是地主的私有財產 ③從法律上確立了農奴制的地位 ④標志著俄國農奴制度最后確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農奴制度對俄國工業(yè)革命的影響不包括 ( )
A.農奴生活非常貧困不利于國內市場的發(fā)展
B.農奴沒有人身自由不利于自由勞動力的需求
C.農奴制度維系著自然經濟
D.農奴掌握的社會財富不利于工業(yè)投資
4.從工業(yè)化角度看,名畫《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反映了19世紀中期的俄國 ( )
A.農奴從封建莊園逃到西伯利亞 B.內河航運仍以人力為主
C.農奴生活極端貧困 D.俄國的工業(yè)生產比較落
5.俄國激進派代表人物赫爾岑、車爾尼雪夫斯基等人的基本主張是( )
A.繼續(xù)保留農奴制 B.對農奴制進行平緩的改革
C.主張讓農奴向地主贖買份地 D.主張無條件地給予農奴自由和土地
6.導致下表中俄國經濟狀況的根源是 ( )
A.農奴制盛行 B.工業(yè)革命尚未開始 C.俄國科技落后 D.壟斷組織尚未產生
7.19世紀中葉,俄國工業(yè)的發(fā)展,要求突破農奴制的束縛,在思想領域具體表現(xiàn)在 ( )
A.農民的騷動 B.新思潮的涌動 C.十二月黨人起義 D.克里米亞戰(zhàn)爭
8.克里米亞戰(zhàn)爭爆發(fā)的主要原因是( )
A.俄國迫切需要用對外戰(zhàn)爭擺脫困境 B.俄國的對外擴張與英法的利益發(fā)生沖突
C.英法需要土耳其擴大商品市場 D.土耳其所處地理位置具有戰(zhàn)略意義
9..直接刺激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進行改革的是 ( )
A.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極其困難 B.農奴被牢牢地束縛在土地上
C.克里米亞戰(zhàn)敗使經濟更加惡化 D.農民運動風起云涌、此起彼伏
10.亞歷山大二世改革醞釀的特點是 ( )
A.先秘密后公開 B.借助輿論減輕壓力
C.緩慢而謹慎 D.由貴族地主提出改革方案
11.下列不屬于“二一九法令”局限性表現(xiàn)的是 ( )
A.農民仍然受到村社的嚴格管理,很大程度上被束縛在土地上
B.農民支付的份地贖金總額超過改革時地價的幾倍
C.改革后的農民重新受到地主的盤剝和奴役
D.農奴不再受個別地主的支配
12.俄國1861年改革后,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fā)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廢除了農奴制度 B.擴大了工業(yè)品的國內銷售市場
C.完成了從手工工場向機器工廠的過渡 D.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機構
13.下列歷史事件有利于俄國的思想近代化的是 ( )
A.西方思想和統(tǒng)治方式的傳人 B.廢除農奴制
C.強化村社制度 D.實行保護關稅政策
14.下列歷史人物,主張通過改革解決俄國社會危機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③
15.1876年一位封建地主說:“街上到處都是熱烈的氣氛。成群的農民和紳士都站在宮殿前,大聲呼喊著‘萬歲!萬歲!’……解放法令頒布十五個月后,當我再看到農民時,我只有敬慕他們。他們同以前的主人交談時,就像一個平等的人在同另一個平等的人交談。”假設這位封建地主所說的是真實的,那么農民發(fā)生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農奴從法律上獲得了人身自由 B可以高價贖買到一塊份地
C.擺脫農奴主控制,歸村社嚴格管理 D.徹底擺脫封建束縛
16.“二一九法令”局限性表現(xiàn)的是 ( )
A.農民仍然受到村社的嚴格管理,很大程度上被束縛在土地上
B.農民支付的份地贖金總額超過改革時地價的幾倍
C.改革后的農民重新受到地主的盤剝和奴役
D.農奴不再受個別地主的支配
17.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的主要進步作用是 ( )
A.造成了資本的集中 B.為資本主義發(fā)展提供了自由勞動力
C.強化了中央集權 D擴大了國際市場
18.1861年改革推動了俄國政治民主化的進程,主要表現(xiàn)在 ( )
A.近代司法制度的完善 B.地方自治制度的建立
C.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 D.立憲君主制度的建立
19.下列屬于“二一九法令”局限性 表現(xiàn)的是 ( )
①農民仍然受到村社的嚴格管理,很大程度上被束縛在土地上②農民支付的份地贖金總額超過改革時地價的幾倍③改革后的農民重新受到地主的盤剝奴役④農奴不再受個別地主的支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0.被稱為“解放者”的 亞歷山大二世被暗殺表明 ( )
①改革遇到很大阻力 ②亞歷山大二世是農奴的“解放者”③只要適應歷史發(fā)展的改革都是一帆風順的 ④改革者往往要面臨巨大的風險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二. 非選擇題(共兩道大題,每道大題20分,共40分。)
21. 讀下列材料:
1861年2月19日(俄歷),沙皇頒布的解放農奴的宣言(節(jié)選):
根據(jù)上述新法令,農奴在適當?shù)臅r候將獲得自由農村居民的一切權利。
對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權的地主,在農民向他履行規(guī)定的義務的條件下,讓農民長期使用他們所居住的房屋,此外,為了保障農民的生活,并使他們能向政府履行義務起見,讓他們長期使用法令中所規(guī)定的一定數(shù)量的土地及其他附屬地。
使用份地的農民必須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規(guī)定的義務。在這種過渡狀態(tài)下的農民稱為暫時義務農。不僅如此,農民還有權贖買他們所居住的房屋,并在獲得地主同意后,贖買分配給他們長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屬地作為私產。農民這樣地獲得一定數(shù)量的土地為私產后,因為贖買了土地,他們就擺脫了對地主的義務,而成為擁有私產的完全自由的農民。
請回答:
(1)根據(jù)材料概括改革法令的主要內容。(8分)
(2)依據(jù)俄國社會發(fā)展情況評述上述材料對俄國經濟的影響。(8分)
(3)結合材料說明法令頒布前后農民的地位有何變化?(4分)
22.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地主對于農民的窮兇極惡的壓榨和奴役,引起農民不斷地騷動。國內各階級、階層都行動起來參加或支持農民的騷動。據(jù)統(tǒng)計,1801年至1810年的10年間,農民騷動83次;1811年至1820年的10年間,農民騷動124次;1821年到1830年的10年間,農民騷動則達到了156次;1831年到1840年的10年間,農民騷動143次,這較上個10年雖有所減少,但并不意味著矛盾的緩和,只不過是一種短暫的平靜。1841年到1850年的10年間,農民騷動達到351次,而在接下來的10年間,農民騷動則超過591次。農民騷動的增加,意味著社會的動蕩不安,嚴重威脅著農奴制度的政治、經濟基礎。
材料二 俄國“首要的、必要的、刻不容緩的步驟”是“把農民從地主的壓迫下解放出來!把納稅者從嚴刑毒打中解放出來!”
材料三 自上而下的廢除農奴制比坐等它被自下而上地廢除要好得多
材料四 19世紀60~70年代俄國機器制造業(yè)統(tǒng)計表
(出自《改革與革命──俄國現(xiàn)代化研究》)
材料五 1861年改革后出現(xiàn)了兩種土地所有制,即獲得解放的農民以贖買的方式獲得的小塊土地和貴族地主繼續(xù)保留大量的私有土地。農村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很大優(yōu)勢。1877~1878年歐俄部分的9 150萬俄畝的私有土地中,有7 300萬俄畝屬于封建地主,占了80%。部分勞動力仍被束縛在封建經濟活動中,依靠封建地租進行生產。農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土地市價計算僅值5億多盧布,但到1905年為止,農民共付出20億盧布贖金。農民雖付出了高昂的贖金,但得到的土地比改革前少了,質量也更差了。改革前地主和農民公用的水塘、牧場及森林也都歸地主所有。由于土地的減少,農民在經濟上更加不能自立,他們不得不向地主租地。這樣,獲得“解放”的農民又重新受到地主的盤剝。封建工役制盛行,佃農除了以一半收成作為地租交給地主外,還要用自己的(或借來的)馬匹和農具無償?shù)貫榈刂鞣谝?。與此同時,由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俄國的迅速崛起,又使大批農民走向破產,淪為無產者。農村中,資本主義和農奴制殘余緊密結合,廣大農民遭受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和剝削。
請回答
(1) 材料一二反映的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5分)
(2) 結合材料三,分析亞歷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5分)
(3) 結合材料四分析亞歷山大二世改革有何進步性?(5分)
(4) 材料五反映了亞歷山大二世改革的什么特點?(5分)
高三歷史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復習題參考答案
一. 選擇題
1. D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對農奴制的理解及農奴制下農民狀況的認識。其中D項在俄國農奴制下的農民都要受到封建統(tǒng)治者的奴役.即使國有公民也不例外。
2.D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俄國農奴制是在以勞役制為主要剝削形式的地主莊園經濟基礎上建立的經濟、法律制度。農民被束縛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處于社會最低層,實際上是農奴。《法律大全》的頒布從法律上確立了農奴制的地位,標志著俄國農奴制度最后確立。
3.D 解析: 農奴是國民財富的主要創(chuàng)造者,但他們生活非常貧困,社會財富主要集中在封建主手里。
4.B 解析:仔細觀察圖畫,聯(lián)系工業(yè)化的概念和文學藝術是政治經濟在思想文化領域里的反映進行思考。
5. D 解析: 本題考察學生再認再現(xiàn)歷史知識的能力。A項屬于封建地主的主張;B項屬于守舊派的主張;C項屬于改革派的主張;D項屬于激進派的主張
6. A 解析: 本題屬于材料式選擇題,考查學生分析圖表的能力。解題關鍵是注意表格中的“19世紀中葉和1861年”,由于農奴制的存在,阻礙了俄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
7.B 解析: 19世紀中葉的俄國,農奴制面臨著嚴重的危機。在農奴制度下,俄國工業(yè)發(fā)展不僅缺乏必需的自由勞專力,也缺少工業(yè)投資,更造成國內市場的極端狹窄。農奴制度的存在已經成為俄國工業(yè)發(fā)展的最大障礙,而新思潮的涌動是俄國工業(yè)發(fā)展在思想領域的反映。俄國工業(yè)的發(fā)展要求突破農奴制束縛,克里米亞戰(zhàn)爭是俄國農奴制改革的外因。
8.B 解析: 此題考查學生的記憶能力和再認再現(xiàn)歷史知識的能力。正是由于俄國的軍事行動侵犯了英國和法國在奧斯曼帝國的利益,才引起英法參戰(zhàn)克里米亞戰(zhàn)爭。
9. C 解析: 此題考查學生的記憶能力和再認再現(xiàn)歷史知識的能力。克里米亞戰(zhàn)爭的失敗激化了社會矛盾,成為改革的直接誘因。
10. C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的歸納概括及知識遷移能力。A、B、D三項都是改革醞釀的具體辦法.體理了緩慢而謹慎的特點。
11.D 解析: 本題考查對“二一九法令”局限性與進步的辨析C改革后農民不再受個別地主支配屬于進步性。法又稱“解放”法令,主要是指農奴獲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再他們當作私有財產任意處置。
12.A 解析: 俄國1861年改革廢除了農奴制度,為俄匡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
13. A 解析: 抓住題干要求“思想近代化”主要是解放人們的思想,西方思想和統(tǒng)治方式的傳入,打破了舊思想的束縛,BD兩項主要有利于經濟上近代化,C項不利于近代化發(fā)展,是改革不徹底的表現(xiàn)。
14.D 解析: 此題考查學生記憶能力和識圖能力。①②兩圖是平民知識分子革命家,主張更具有革命精神,③是亞歷山大二世,頒布了“二一九法令”,推行了農奴制改革。
15. A 解析: 本題屬于材料式選擇題。首先正確理解材料中揭示的農民的變化,再根據(jù)法令內容最能讓農民滿意的條文,選出正確答
16.D 解析: 本題考查對“二一九法令”局限性與進步性的辨析。改革后農民不再受個別地主支配屬于進步性。法令又稱“解放’法令,主要是指農奴獲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再把他們當作私有財產任意處置。
17. B 解析: 農奴制改革在推動俄國社會進步方面,主要就是從法律上規(guī)定農奴獲得了人身自由.為資本主義發(fā)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勞動力。
18. B 解析: 本題考查學主的理解能力。1861年改革是俄國近代化進程的開始。A項近代代司法制度的完善表述錯誤,只能是對舊司法制度的完善,建立了近代的司法制度。C項表述錯誤,沙皇專制制度仍然存在.D項不屬于186]年的范疇,因此正確答案為B項。
19.D 解析: 本題考查對“二一九法令”局限性與進步性的辨析。改革后農民不再受個別地主的支配屬于進步性,其他三項都屬于該法令的局限性。
20.D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的辨別分析能力和對歷史人物的評價能力。被稱為“解放者”的亞歷山大二世其改革措施是基于維護貴族地主的利益的,并不是真正的解放者??v觀歷史發(fā)展進程,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風順的。
二.非選擇題
21.【解析】 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歸納、概括分析問題的能力。解答第(1)題時,注意依據(jù)材料,答案直接來源于材料,可在正確處理材料的基礎上聯(lián)系所學知識概括出答案;第(2)題一定要重視問題強調對“經濟”的影響;第(3)題注意結合所學知識分析。
答案:(1)農奴在法律上成為自由的人;土地仍歸地主所有:農民可得到一塊份地、贖買居住的房屋等;農民只有贖買了土地后.才能真正地成為自由人;過渡狀態(tài)下農民必須向地主履行法令中規(guī)定的義務。
(2)改革在法律上使2 000多萬農奴獲得了人身自由,大大地擴大了俄國自由勞動力的來源,有利于工業(yè)革命的發(fā)展;通過改革農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產積極性提高了,促進了俄國農業(yè)經濟的發(fā)展。
(3)由地主的私有財產到獲得人身自由和土地。
22.【解析】 本題考查俄國1861年改革的背景、目的、意義及局限性。第(1)題要從社會矛盾激化的反面考慮;第(2)題要從貴族地主的利益出發(fā)考慮;第(3)題要從工業(yè)的發(fā)展進而把握其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的特點;第(4)題要考慮其局限性。
答案:
(1)俄國社會矛盾尖銳,自下而上的革命隨時都有爆發(fā)的可能。
(2)挽救統(tǒng)治危機,維護貴族地主利益。
(3)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促進其近代化發(fā)展歷程。
(4)改革具有欺騙性、不徹底性、掠奪性的特點。
看了"高三歷史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復習題及答案"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