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必修4第二單元練習及答案(2)
高二政治必修4第二單元練習及答案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聯系是多樣的,要求把握事物存在和變化的條件,漫畫中的管理者在貫徹禁令的過程中,只注意到聯系的普遍性,沒有把握具體的、變化的條件,故不選②。管理者的愿望是好的,但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說明只注意到愿望和效果的同一性,故不選④。管理者的努力于事無補,在于管理者缺乏創(chuàng)造性,不能把握變化的客觀實際,故選A項。
答案 A
7.漫畫《有口難辯》告訴我們()
?、僖鹬貢局R,尊重權威
?、谧龅讲晃ㄉ希晃〞?,只唯實
?、圩非笳胬硎且粋€永無止境的過程
?、軐嵺`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本題漫畫中桌子的生產者以“經專家鑒定是地不平”為借口來為打上“合格”標志的不合格產品做辯解。這幅漫畫諷刺了有些人將專家的鑒定結論視為真理。這啟示我們要正確對待權威,要立足實踐,解放思想,做到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由此可見,②④符合題意;①③表述正確但不符合漫畫主旨,故不能入選。
答案 D
8.(2016·南通模擬)美國食物和藥品管理局(FDA)宣布,加入了三氯生等抗菌物質,標榜抗菌的香皂、洗手液、沐浴露等清潔用品,并沒有起到阻止細菌傳播的實質性作用,反而弊大于利。這說明()
A.客觀事物是不斷變化發(fā)展的
B.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的特點
C.真理和謬誤的界限是相對的
D.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上升性
解析 材料說明人們對香皂、洗手液、沐浴露等的認識在發(fā)展,D項符合題意。
答案 D
9.法國科學家聲稱,經過對比實驗發(fā)現,喂食轉基因玉米的老鼠發(fā)生腫瘤的風險更高,壽命更短。報告發(fā)出后,某機構展開調查后認為,該科學家研究的手段存在一些不足,其結論不能作為評估轉基因玉米健康風險的有效依據。這佐證了()
?、偃魏握_的認識都是相對的、有條件的
②完善研究手段才能獲得正確結論
?、劭陀^事物的復雜性決定了認識的反復性
④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題中強調轉基因研究較為復雜,不能一蹴而就得出正確的結論,說明客觀事物的復雜性決定了認識的復雜性,同時說明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故③④入選。題中沒有涉及正確的認識,不能說明任何正確的認識都是相對的、有條件的,故排除①。②觀點錯誤,完善研究手段是獲得正確結論的因素之一,而不是唯一手段,故排除。
答案 D
10.(探究題)(2016·南京模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作為中國首倡、高層推動的國家戰(zhàn)略,“一帶一路”分別指的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搞好“一帶一路”建設對中國和沿線國家發(fā)展具有深遠的戰(zhàn)略意義。
材料“一帶一路”戰(zhàn)略構想涉及幾十個國家、數十億人口,這些國家在歷史上創(chuàng)造出了形態(tài)不同、風格各異的文明形態(tài),是人類文明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的歷史時期,隨著中國與沿線國家經濟文化聯系的日益密切,古老的絲綢之路重新煥發(fā)出生機與活力,迎來難得的發(fā)展機遇。建設“一帶一路”,是我們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的必然選擇。
(1)結合材料,運用生活與哲學知識,回答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如何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
(2)請你從認識論角度為搞好“一帶一路”建設提兩點方法論建議。
解析 第(1)問,將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的具體要求結合材料圍繞“如何”進行論述即可。第(2)問,知識要求明確,又是方法論建議,故本問較為容易回答。
答案 (1)①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要求我們尊重客觀規(guī)律,做到主觀符合客觀。搞好“一帶一路”建設,必須順應潮流,充分進行調查研究,從沿線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實際情況出發(fā)。②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要求我們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古老的絲綢之路迎來了難得的機遇,我們一定要抓住這一機遇加快發(fā)展。③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要求我們把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與尊重客觀規(guī)律結合起來。搞好“一帶一路”建設,既要有滿腔的熱情,還要穩(wěn)步推進,不可急于求成。
(2)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勇于實踐;堅持和發(fā)展真理;重視認識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11.(簡析題)(2016·無錫模擬)中學語文教材修訂中,“去魯迅化”“拒絕魯迅”聲音再起:據悉,一向在此方面行動最為謹慎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也將初中語文教材(供2014年秋季使用)中僅有的一篇魯迅作品《風箏》刪除。對此,社會各界或贊成,或反對,議論紛紛。
贊成者認為:
魯迅的文章晦澀難懂,不符合現代白話文標準和人們的閱讀習慣。魯迅的文章所體現的那種“一個也不寬恕”“缺少春天的明媚、夏天的火熱、秋天的哀怨,有的只是冬天的嚴酷”,“缺少悲天憫人的人文情懷”等等。與當今社會講包容求和諧主旋律總格調不一致,與時代脫節(jié),與市場經濟的要求相背離,不適于培養(yǎng)現代社會所需要的新型公民……
反對者認為:
魯迅的作品和語言都是一流的,魯迅的全面退出,也寓示著當代社會思想混亂仍需漫長時間的沉淀才能形成新的價值。當今中國,社會問題依然很多,國人的道德水準仍然不高,被先生痛批過的國民劣根性大有發(fā)展壯大的聲勢,孔乙己、阿Q、華老栓及眾多看客,仍生活在當今社會生活舞臺,先生對體現在這些人身上的國民劣根性的批判遠沒有過時……
當前,中學語文教材的修訂已經結束,但關于中學語文教材修訂的爭論還會延續(xù)下去。
結合材料,請運用“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的有關知識,談談你對“關于中學語文教材修訂的爭論還會延續(xù)下去”的認識。
解析 本題知識范圍要求是“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的有關知識,包括唯物論和認識論。談談你對“關于中學語文教材修訂的爭論還會延續(xù)下去”的認識,實質是分析“爭論還會延續(xù)下去”的原因。因此,可以從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認識受主觀因素的影響、具有反復性、無限性、上升性等加以分析。
答案?、傥镔|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由于爭論各方對社會實際的把握不同,因而對如何修改教材會形成不同看法從而產生延續(xù)的爭論。②由于人們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不同,人們的知識結構、認識能力、認識水平的不同,人們對教材內容的選擇、教材修改應達到的目的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看法,因而對怎樣修改教材的爭論還會進行下去。③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上升性,真理與謬誤相伴而行。人們關于教材修改爭論的深入延續(xù)會深化人們對這一問題的認識。
看了<高二政治必修4第二單元練習及答案>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