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觀看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的心得體會
近期,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對過去40年的發(fā)展歷程進行了總結。下面一起來欣賞一些關于大會的優(yōu)秀心得體會。
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會上指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古人云,“四十而不惑”,意味著一個人到了四十歲,對人生和世界已經(jīng)“知其然”,并將會執(zhí)著的按照既有的認識去行走接下來的人生道路。其實同樣的道理,亦適用于經(jīng)歷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當代中國。
四十年來,中國人均GDP從384美元增長到8836美元,由全球排名倒數(shù)第七位跨入中等偏上國家行列;四十年來,中國經(jīng)濟總量從占全球1.8%增長到占全球15%,穩(wěn)居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地位,對世界經(jīng)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四十年來,中國農村貧困人口由7.7億人減少3046萬人,農村貧困發(fā)生率由97.5%下降至3.1%,創(chuàng)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
數(shù)據(jù)是冷冰冰的,但也是最具有說服力的。經(jīng)過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這個曾經(jīng)“沉睡的獅子”已然擺脫了積貧積弱,越來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在方向、立場、路徑和方法上已然成竹在胸,應當也必須有理由氣定神閑、心中不惑。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我們要一棒接著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為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p>
將改革進行到底清楚表明,我們黨對未來的發(fā)展有足夠的信心,對即將面臨的困難也有清醒的認識。尤其是在當今改革行至“深水區(qū)”,國際大環(huán)境變幻莫測的情況下,保持無問東西、砥礪前行的“不惑之心”,彌足珍貴。
讓我們保持一份“為萬世開太平”的決心。古往今來,改革都是最難的事情之一?;厥字腥A民族波瀾壯闊的歷史,從商鞅變法到戊戌變法,在打破舊的桎梏和藩籬過程中,不斷激發(fā)出新的發(fā)展動力和活力,推動中華民族奮勇向前、銳意進取。進入新時代,雖然改革的進程勢不可擋,但過程必然是荊棘密布、困難重重。在這樣的情況下,迫切需要廣大黨員干部凝神聚力、團結奮進,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大膽闖、大膽試、大膽實踐,以一種“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大無畏勇氣,除體制機制弊端,興利民惠民之事,不斷將改革向縱深推進。
讓我們保持一份“嘈嘈切切錯雜彈”的靜心。改革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必須合理安排、協(xié)同配合、有序推進,才能形成強大的合力。“一呼而上”式的改革要不得,“大水漫灌”式的改革要不得,“不明覺厲”式的改革更加要不得。黨員干部要堅持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找立場、找觀點,要堅持結合地方實際定思路、定舉措,要堅持拜人民為師要建議、要方法,真正使各項改革措施落地見效。
讓我們保持一份“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恒心。改革不落實,一切等于零。改革不是開會喊口號,而是需要在各項工作中切切實實、實實在在的抓落實。黨員干部要以一種“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以嚴和細的標準對待每一項改革任務,注重“做”,更注重“做好”,注重“量”,更注重“質”的提升,以永遠在路上的堅定執(zhí)著,切實將改革進行到底。
四十年,時光驚艷了誰的歲月
心懷夢想,是人類天性使然。對啊,夢是一種欲望,想是一種行動,夢想就是“夢”與“想”的結合,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所謂的夢想也就是期望與現(xiàn)實的結合。
40年前的今天,對于每個國人來說,電燈、電話、樓上樓下是夢的追求。我們生活的年代就屬于一個夢想成真的年代,也許五年、十年前的期望,用不著五年、十年就會慢慢的轉化為現(xiàn)實,走進了千家萬戶,走進了我們的身邊。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年,40年中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心中也充滿了無限的期盼,在2018年的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要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為契機,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將改革進行到底”。
回首過去,我們40年的風雨歷程,歲路途艱辛,但是碩果累累。
在經(jīng)濟上,我國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全球公認。在一個10多億人口的大國,在人均資源和資本積累都不是很豐富的條件下,實現(xiàn)持續(xù)了近40年的高速經(jīng)濟增長,這是世界經(jīng)濟史上的壯麗一頁。改革開放改變了中國,改變了社會主義的命運,改革開放也讓百年中國告別積貧積弱,重拾歷史榮光和大國自信。改革開放以來,中國GDP的增長迅速。盡管美國、法國、日本都實現(xiàn)了正增長,但增長率都大大低于中國;從世界經(jīng)濟體系和貿易體系角度來看,中國為更平衡的貿易體系做出了貢獻。40年來,中國經(jīng)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實現(xiàn)歷史性跨越,日益成為世界經(jīng)濟增長的動力之源、穩(wěn)定之錨。
在科技上,中國正在走向世界巔峰,引領科技創(chuàng)新潮流。1988年,鄧小平第一次明確指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成為中國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理論基礎。四十年間,我國科技發(fā)展碩果累累:神州系列飛船的成功返航、“蛟龍”下海、“墨子”升空、“復興”起航、“天宮”合體,一系列象征著中國騰飛發(fā)展的“超級工程”的出現(xiàn)讓我感到作為一名中國人是多么的驕傲自豪。袁隆平雜交水稻的研發(fā),大棚以及無水栽培的廣泛普及,也標志著我國農業(yè)在改革開放之后也有了迅猛發(fā)展。改革開放為科技的發(fā)展注入了一把強勁的推動力。
改革開放使人民生活有了顯著提升。四十年前,人們生活在單色調的環(huán)境中,中山裝、平頭、公社是那個社會的代名詞,孩子們喜聞樂見的玩具充其量是毽子和沙包,一兩毛錢就能買一根好吃的冰棍,電視成了鄉(xiāng)里鄉(xiāng)村人眼里的香餑餑……而四十年后,人們不但要吃飽,還要吃好,粗糧細作合理搭配,營養(yǎng)均衡科學衛(wèi)生的觀念也深入人心。隨著二零二零年全面小康社會的進程推進,農村的公路不再是又窄又泥濘不堪、坑坑洼洼的土路,水泥路、柏油路通往各個鄉(xiāng)鎮(zhèn)、各個村社,公交車不再是城區(qū)的標配,真正實現(xiàn)了惠民利民。中國新“四大發(fā)明”也火熱出爐:國家名片高鐵、網(wǎng)購、支付寶和共享單車。這些民生發(fā)展,剛好驗證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改革開放的評價:“中國進行改革開放,順應了中國人民要發(fā)展、要創(chuàng)新、要美好生活的歷史要求?!?/p>
面向未來,我們要堅定信念,攻堅克難,路途雖還漫長,但已是前路可期。
昨天,永遠屬于過去,過去不管成功或失敗,都永遠屬于過去。回首過去,我們心懷坦蕩,既不沉淪于昨日的鮮花與掌聲之中,也不拘泥于昨日夢想的得失之間,對于中國,這個全世界矚目的騰飛巨人,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堅定不移的堅持改革開放,腳踏實地、謹慎大膽的探索,不斷取得經(jīng)驗,對于未來,我們勢在必得。
雖然狄更斯說: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但之于我們而言,這個時代無疑是幸運而多彩的。改革開放引入了新的體制,激發(fā)了大家對成功的渴望。作為新時代的一名醫(yī)學生,我們更要胸懷理想,承擔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樹立創(chuàng)新精神,開拓眼界,在改革開放的路程上有所作為,和國家一起奮勇前行,實現(xiàn)國家與個人的中國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