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新生入學怎么教育,有哪些需要教育
一年級新生入學怎么教育,有哪些需要教育
其實,好多家長認為小學生上學就是為了學習書本知識:認識哪些字?會算幾個算術(shù)題?可是家長們不清楚,孩子一年級的入學教育才最重要。小編在這里整理了相關(guān)資料,希望能幫助到您。
入學教育是什么?就是養(yǎng)成教育,小孩的養(yǎng)成教育要從一年級就要抓起,比如:讓小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坐姿習慣;良好的管理書包物品習慣;良好的寫字姿勢;良好的作業(yè)習慣;學會認真傾聽的習慣;學會提問的習慣;學會和同學相處的習慣……這比多認識幾個字重要得多。因為孩子的這個習慣將伴隨他的一生,好習慣養(yǎng)成了,以后學習和管理自己就不吃力,好習慣沒養(yǎng)成,以后學習就不得要領(lǐng),沒有方法,更談不上管理好自己,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那么在學校,班主任用任課老師要有哪些養(yǎng)成習慣的要求呢?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學生學習常規(guī)
(一)上課
1、聽到預備鈴聲,快步走進教室,安靜地坐好,等待老師來上課。
2、上課鈴響,教師進教室,班長喊“起立”,師生相互問好。遲到者向老師報告,經(jīng)老師允許才能入座。
3、聽課
(1)用心聽講,邊聽邊思考,不懂的地方等老師講完可以舉手問。
(2)同學在回答問題時要仔細聽,如有不同看法,等同學講完舉手發(fā)言。
(3)聽課時,不做與上課無關(guān)的事,不想與上課無關(guān)的事,要專心致志。
4、發(fā)言
(1)要發(fā)言先舉手,得到允許站起來說。
(2)回答問題一律使用普通話,說話時人站直,聲音響亮,口齒清楚,說錯了不要怕,發(fā)言完畢即自動坐下。
(3)不能嘲笑在課堂上講錯的同學,要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
(4)老師講課或同學發(fā)言時不能打斷別人的說話,有意見等別人說完了再舉手發(fā)言。
(二)讀書
1、讀書時身體要坐直,眼睛離書一尺。
2、讀書時,書要拿在手里,眼睛要看書,讀出表情。
3、學生單獨讀書時,要拿起書,聲音要響亮,讀出語氣來。
4、齊讀時也注意和大家保持一致的速度和節(jié)奏。
(三)下課
1、收拾好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用品,做好下一節(jié)課的準備工作,再走出教室。
2、進出教室、上下樓等不要擁擠,請老師先走,同學之間要互讓。
3、上課鈴響,馬上進教室坐好,等老師來上課。
4、下課鈴響后,教師宣布下課,學生必須再次起立,向老師致謝,等老師還禮后,學生才可離開座位。
(四)放學
1、迅速理好書包,有次序地走出教室離校,做到不慌張,不擁擠、不打鬧。
2、按時回家,不能在學校和放學路上逗留。
3、離開老師、同學要說“再見”。不經(jīng)家長許可,不能跟其他人走
4、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課堂作業(yè)和家庭作業(yè)。做完作業(yè)削好鉛筆,整理好書包
5、對當天學習的內(nèi)容及時進行復習,不懂就問
6、對即將學習的新內(nèi)容進行預習。
7、值日生要認真負責,打掃環(huán)境衛(wèi)生后,整理好衛(wèi)生工具,熄燈、關(guān)鎖門窗。
二、課余活動常規(guī)教育。
(一)課間
1、課間不得出校,遇到特殊情況須經(jīng)班主任同意。
2、課間不追逐打鬧,不高聲叫喊,不做激烈游戲。
3、行走要靠右行,遇到教師、參觀人員時,主動讓路問好。
4、進辦公室應喊“報告”,經(jīng)同意后才能入內(nèi)。
5、注意環(huán)境衛(wèi)生,不亂扔紙屑,不亂涂墻壁、地面和黑板報,不吃零食,不喝生水。
6、保護學校綠化,不攀樹木,不采摘花果,損壞公物要賠償。
三、生活衛(wèi)生常規(guī)教育。
(一)午休時保持安靜,不大聲喧嘩。
(二)飲食常規(guī)
1、吃飯時要專心,不講話,不開小差。
2、營養(yǎng)要均衡,家長做什么吃什么,不挑食。
3、愛惜糧食,不浪費。
4、在學校不吃零食、不喝飲料。
(三)衛(wèi)生常規(guī)
1、每天按時睡覺按時起床,不睡懶覺,按時到校。
2、每天起床后,要讓自己的臉上充滿笑容,對自己說:“今天真好!”讓自信和喜悅充溢自己的心靈。路遇他人要主動問候,把喜悅和快樂傳遞給每個人。
3、搞好個人衛(wèi)生,收拾好自己的房間,擺好衛(wèi)生用品
4、每天自帶餐巾紙,不帶零食和玩具,勤換衣,勤洗澡,勤剪指
5、飯前便后要洗手。
6、書包、紅領(lǐng)巾要整潔,桌椅、抽屜要清潔,學習用品放整齊。
7、每天回家要把水杯洗干凈。
8、不隨地吐痰,不亂丟紙屑,紙屑果皮丟入垃圾箱,看到地上有垃圾要主動撿起來丟進垃圾箱。
9、早上進教室先開窗、通風,把家庭作業(yè)放在桌面上,并做好早讀的準備。
10、一人準備一塊干凈抹布,每天早上、中午到教室后把桌子擦干凈
11、打掃教室衛(wèi)生,掃地、拖地,再擦桌椅,擺好衛(wèi)生用品,關(guān)好窗,最后鎖好教室的門。
四、社會公德常規(guī)教育。
(一)上學
1、衣著整潔、按時到校。到校后立即進教室早讀。
2、尊敬師長,見面行禮,主動問好。
(二)文明禮貌
1、離開家要跟家長說“再見”,看到老師要主動問候,見到同學要互相稱好。
2、課間活動要文明友愛,不在走廊奔跑高叫、追逐打鬧,任何時候不妨礙別人活動或休
3、要別人幫助要說“請”,得到別人幫助后要“謝謝”,不小心碰撞別人要道歉說:“對不起”,別人碰著你,向你表示歉意時要說:“沒關(guān)系”
4、同學之間要互相關(guān)心,互相幫助,遇事要氣度大,明是非,講道理。
5、對人要熱情大方,客人來校參觀或到家里做客,要主動上前問好。
6、上課、下課或在家大人跟你講話時,你要起立,眼睛看著講話人。
7、乘坐公共汽車要給老人及抱小孩者或孕婦讓座,搞活動坐車要給老師讓座,同學之間要互讓。
8、自己出去玩要向家長請示,家長允許才可以,回到家要主動向家長報告。
9、在家里要尊老愛幼,懂得禮讓。
不光是學校的班主任和任課老師要重視一年級孩子的養(yǎng)成教育,家長更應該培養(yǎng)好自己孩子良好的學習和自我管理習慣。具體怎么做,家長可結(jié)合以上學校的要求,然后參照以下幾點建議來做:
1、品德禮貌習慣:
(1)孩子在家中的品德禮貌習慣,①出去,回來要向父母、老人問候或說:“我出去了,再見?!薄拔一貋砹恕?。②出門玩耍,有事都要告知父母或征得同意,并讓父母知道去向。③對父母、長輩說話要恭敬,不許高聲,不許頂撞。④不打擾父母。長輩工作,家人休息時要輕聲說話做事。⑤吃飯時,長輩不動筷,自己不先吃,好的菜不一人獨吃。⑥父母呼喚應即時答應。虛心接受父母的批評。⑦家里來了客人,要叫人,有禮貌。要問父母是否需要回避。⑧同學來了要歡迎,去了要送客。⑨對兄弟姐妹、親屬有禮貌。
(2)孩子在外邊的禮貌常識和行為:①對人友好禮貌,懂得并學會使用“您、請、謝謝、對不起、沒關(guān)系”等禮貌用語。②別人向自己問話,要熱情明白地回答。不能低頭無語或聽而不聞。③別人對自己說話要注意聽,不左顧右盼,心不在焉。④保持頭發(fā)、衣服、儀表的整齊清潔,⑤不隨地吐痰、大小便,不亂扔果皮紙屑,遵守“七不”規(guī)范,③坐汽車給老人和懷抱嬰兒的人讓座。
(3)口語文明。①不說臟話、粗話,不提別人綽號。②打招呼懂得老小與輩份,不沒大沒小,沒老沒少。③與人說話口氣溫和,不頂撞人,不高聲喊叫。
2、守時惜時的習慣。
要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時間觀念,從小懂得“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效率”,從而養(yǎng)成守時惜時的良好習慣。每天從早到晚要做到早上定時起床,晚上定時睡覺,不睡懶覺。不因看電視而影響睡眠。保證每天9-10個小時的睡眠。早上起床后要有充裕的時間整理床鋪、洗刷、吃早飯,并確保上學不遲到,上學時間也不應太早,否則,校門尚未開啟,孩子在馬路上游蕩,容易發(fā)生意外事故。上學遲到不僅影響孩子本人和班級的學習,還容易使孩子產(chǎn)生拖沓、不求上進的思想。放學后按時回家,不在馬路上溜韃玩耍?;丶液?,馬上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當天事當天畢。家長指導孩子制定一張合理的作息時間表,并督促孩子認真執(zhí)行。此外,還要培養(yǎng)孩子定時大便的習慣,大便時不看書、不玩弄其他東西。同學間交往,一定要守時,決不拖拉遲到,失去伙伴的信任。做作業(yè)時,不磨磨蹭蹭,浪費時間。
3、講究衛(wèi)生的習慣。
個人衛(wèi)生:早晚要刷牙,勤洗手臉勤洗澡,勤換衣服,勤剪指甲,經(jīng)常清洗書包,不亂扔果皮紙屑。
公共衛(wèi)生:認真做好衛(wèi)生值日工作;主動拾起地上的紙屑、雜物;集會后帶走地面上的任何垃圾。平時無論何時何地如果發(fā)現(xiàn)有紙屑要立即撿起。坐在窗戶旁邊的同學負責開關(guān)窗戶,經(jīng)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清新。
4、獨立生活和自我服務的習慣。
有這樣一則報道:一個獨立生活能力極強的五歲男孩,能將自己的生活小空間整理得井井有條,還能主動幫媽媽干活。當記者問其母親“你的孩子獨立生活能力怎么這么強”時,這位母親說:“不這樣培養(yǎng),將來他怎么能夠生存!”
現(xiàn)在的學生多為獨生子女,他們生活條件優(yōu)越,依賴心理嚴重,缺乏自我料理能力。(早上在校門口:喂孩子吃飯,一直送到教室里……)
有一句古話:“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我們不僅要讓孩子在實踐中學習一些生活勞動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孩子熱愛勞動的思想、習慣、吃苦耐勞的精神、有責任感、獨立自主自強,并把這些品質(zhì)習慣“遷移”到學習、工作、事業(yè)等方面,這對他們一生成長都有好處的。
(二)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注意的幾點。
有以下幾點,提供家長參考:
1、 要明確要求,不要輕易改變。
對孩子的行為習慣要求,家長應對孩子交待得詳細明確,操作性強,讓孩子清楚明確,決不能含含糊糊,使孩子看不見摸不著,不知從何入手做。在孩子了解清楚明確的基礎(chǔ)上,就應嚴格實施,決不能只提要求,但在行動上卻不加以督促。不要求孩子做到,或在遇到困難后就任孩子打退堂鼓。這樣不僅不能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反而會加重他們的惰性,養(yǎng)成無規(guī)無矩的習慣。所以要求要么不提,一旦提出,就應嚴格施行,毫不退讓,決不輕易改變,直到孩子良好習慣養(yǎng)成止。
2,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廢。
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必須經(jīng)過長期的訓練。另外,據(jù)專家研究,一個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最起碼需要3-6個月,有的甚至更長的時間。所以對每一個習慣的培養(yǎng),家長都應堅持3-6個月或更長的時間。這對家長來說是十分艱巨的任務,但為了孩子的終身幸福,廣大家長要不怕反復,持之以恒。下面雖是一個幼兒園小朋友的故事,但對我們也很有啟發(fā):
兩歲半的萌萌喜歡自己拿勺吃飯,雖然吃的很慢,桌上、地上、衣服上常有菜湯、飯粒,但媽媽卻不急不躁。她堅持每頓飯都讓萌萌自己吃,并一邊鼓勵、一邊教孩子進步方法。還常??浜⒆印罢姘簟?、“真好”、“有進步”使萌萌非常開心。不久,萌萌不僅學會了自己吃飯,還學會了自己穿脫衣服。入幼兒園后成了班上小朋友學習的榜樣。良好的習慣要經(jīng)過不斷的重復。反復地實踐才能養(yǎng)成。只要家長堅持要求,日積月累孩子的大腦神經(jīng)活動才能形成“定型”。這時孩子做起來會感到輕松、自然、舒服、愉快,主動地去做,慢慢形成了習慣。反之,他會感到緊張、壓抑、難受不愿意去做,自然很難形成習慣。
2、 要防微杜漸,不要聽之任之。
對孩子身上的不良行為習慣,家長不能聽之任之,認為這點小事無關(guān)緊要,要防微杜漸,及時矯治。否則是“小洞不補,大洞吃苦”,等到孩子的壞習慣發(fā)展到違法犯罪行為時,就為時已晚了。所以家長一是要把壞習慣消滅于萌芽狀態(tài),防患于未然;二是要及時矯治,使孩子救失長善。
3、 要統(tǒng)一要求,不要各行其是。
在家里,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對孩子的要求應該是一致的。這就意味著相同的信息重復地轉(zhuǎn)入孩子的大腦,容易使孩子形成神經(jīng)聯(lián)系,良好的習慣就容易養(yǎng)成。如果爸爸媽媽對孩子要求嚴格而爺爺奶奶放縱,或者施教者今天嚴格,明天放松。
學校培養(yǎng)孩子好的習慣家長不堅持,都是難以形成良好的習慣的。好習慣決定孩子的學習成績,更決定于家長和老師的習慣培養(yǎng)。
一年級新生入學怎么教育,有哪些需要教育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