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的讀書方法和技巧
百科優(yōu)秀的讀書方法和技巧
一般情況,較接近的段中心和段落次中心往往就是正確答案,當然在最終填寫答案的時候還是細細分析更為可靠。這里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優(yōu)秀的讀書方法和技巧,方便大家學習了解。
優(yōu)秀的讀書方法和技巧
1、主題閱讀--適用于專業(yè)書籍
對于主題閱讀,一般來講適合于學習一門新的知識,比如:最近一段時間小編打算研究一下法律稅務方面的知識,對于一名純種理科生,這方面的知識儲備基本為零。這樣就比較適合采用主題閱讀的辦法。
步驟1:先找到有關該方面比較經典的一本書,然后重點研究他的目錄和章節(jié)主題。
步驟2:根據(jù)這本核心書籍總結出一個大概的學習框架,建立自己的問題體系
步驟3:通過找答案的形式,針對性的再去找對應的書籍對應的章節(jié)進行閱讀,然后將別人的思想歸納到自己的體系中。
對于主題閱讀,秋葉老師推薦的'是在這個方面大概閱讀10本左右的相關書籍,但小編覺得對于我們現(xiàn)有的閱歷大概在5-6本的樣子就足夠我們使用了。
2、圖讀法--適用于工具類的書
有時候當我們閱讀一本書,感覺書的整體結構比較混亂,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通過畫思維導圖的辦法來幫助自己梳理。在讀的過程中,及時將學到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然后連成一個體系。
當然,思維導圖本身是很強大的,用起來也很方便,一目了然。下面是小編2017年下半年計劃的一個思維導圖:
3、框架法--人物傳記類
因為小編對人物傳記類的書還是比較感興趣的,所以當看到這個辦法的時候真的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框架法的意思就是在閱讀一本書之前自己腦海里首先形成一個大的框架。說白了,就是帶著目的去閱讀。
人物傳記框架:
1.人物的介紹(包括社會地位,社會背景,人物經歷的人生重大事件)?
2.書里講述的精彩片段和主要經驗?
3.人物經歷某件事情是成功還是失敗,遇到問題是怎么解決的,影響結局的關鍵因素是什么?當我們遇到類似的問題該如何解決?
4.本書的價值和深度,適合的年齡。
基本上帶著這個框架去閱讀人物傳記都是會收獲滿滿,因為讀書帶有目的性加上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的思考,所以印象都會比較深刻。
秋葉老師還有講到另一個適用于一般書籍閱讀的框架:
一般書籍的框架:
1.本書想要解決的問題
2.作者看到目前社會存在的現(xiàn)狀是什么?
3.作者認為問題存在的原因
4.書中的解決辦法,你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4、煉讀法--適用于暢銷書籍
現(xiàn)在市場上各種各樣的書目繁多,有的適合深度研究,有的淺嘗輒止即可。對于暢銷書,小編一般會采用速讀的辦法,看書還算比較快,差不多3個小時可以搞定一本。煉讀法在這個時候就可以很好的用到。
煉讀指的是,讀完一本書后,將作者寫書的整個邏輯提煉出來,可能作者是在講解某個道理,可能是描述某個現(xiàn)狀,可能是講述某個故事。那我們如果將我們所認可的邏輯提煉出來,加強記憶,在以后自己和別人的交談中或者演講中就可以順手拈來。
以上就是看完《秋葉:如何高效的看一本書》梳理出來的一些簡單的讀書方法,這本書還是比較適合深度閱讀的
讀書的方法
理想的閱讀環(huán)境
積極的內部環(huán)境將與積極的外部環(huán)境協(xié)調地互相作用,產生更積極的影響(1+1=2、3、5等)。而消極的內部環(huán)境也將類似地與消極的外部環(huán)境共同作出反應,產生更消極的影響。要做到清楚地明白內部環(huán)境和外部環(huán)境之間的相互影響和作用。
位置和光的強度
最適合于學習的光線是在白天,因此,只要可能,就應該盡量把書桌或閱讀平臺放在靠近窗戶光線充足的地方。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或白天光線太弱的話,照明光線應從肩部上方、對著你寫字的手的方向射入,以避免眩目的光和陰影。(見下圖)。
如果臺燈的位置放得不合適的話,它將使眼睛感到緊張。光線應該既能足以合適地照在正在閱讀的材料上,又不至于與室內光線強度形成較大的反差。換言之,不應該把燈光直接照射到書上的位置上,除了臺燈之外,還應該有平衡的總體照明。
資料隨手可取
為了能讓大腦舒適地“安置下來”,在學習環(huán)境中應該將各種需要的材料放在隨手可取的地方。這不僅能改善注意力和理解能力,而且也是一種心理幫助。當你知道所需的材料擺放得很賞心悅目,而且很實用的話,就會增加你手頭任務的樂趣,并使得任務更易于完成。
身體舒適
不要使你自己太舒適!許多人期待著在房子里放上最舒適和吸引人的安樂椅,甚至在椅子上面加上柔軟的襯墊、在椅子前面放一個擱腳凳,以便伸展得更舒服;準備好一杯熱飲料或打開兩聽啤酒,然后坐下來做兩個小時的緊張工作——結果卻發(fā)現(xiàn),他們一氣睡了兩個小時。
理想一點的話,椅子應該既不要太硬又不要太軟,并且應該有一個直的靠背(斜的靠背會導致不好的姿勢、背部緊張以及在作必要的筆記時感到不舒服)。一般來說,它應該使你既不太放松,又不讓你太緊張;并應該支持和有助于你形成良好的姿勢。
桌子和椅子的高度
桌子和椅子的高度都很重要.椅子的高度應足以讓大腿與地面平行或稍比平行高一點。這樣將保證坐著時的主要壓力由臀部底部的坐骨承受。有時,一個小的擱腳凳或電話目錄可以把腳墊得很舒服,普通桌子的高度是73-81厘米(29-32英寸),平均而論,桌子的高度應該比椅子的坐墊高大約20厘米。
眼睛閱讀材料的距離
如果你像前面描述的那樣坐著的話,那么眼睛閱讀材料的距離大約應該是50厘米(20英寸)才是合適的。讓閱讀材料離眼睛稍微遠一點,使眼睛能看到單詞組。這種距離也能減少相當部分的眼睛壓力、以及因閱讀而引起頭疼的可能性。你可以自己證明這一點,試著把手指放到快要挨著鼻子的地方,再用眼睛盯住手指看;然后把手伸到離眼睛46厘米(18英寸)的地方,再看整只手。你將會注意到,在前一種情況下,你會感到真正的、軀體上的緊張。而后者則會使那種緊張減輕許多甚至再“吸收”大量單詞時也會如此。
綠點凝視法
“注視綠點”,這是個綜合練習。它同時解決快速閱讀法的兩個重要課題:擴展有效視野和鍛煉注意力(集中注意力)。
進行靜態(tài)練習(注視綠點)的程序是:
1.用3個月的時間完成作業(yè),每天不得間斷,要在睡前練習。
2.做這套練習前,先從書上剪下訓練材料,將其貼在厚紙板上。讀完這篇短文。只讀一遍,讀時要慢,要思想集中。
3.坐在桌前,把短文放在面前,光亮要固定、均勻。雙腳自由下垂,觸地板,但不要交叉。雙手放在桌上,全身放松。呼吸均勻、平靜,摒棄任何雜念。
4.基本要領:直視訓練材料的短文中的一個想象出來的綠點,共10分鐘。思想集中,排除雜念,全部注意力都要集中到綠點上。全部思想和全部意志都同這個綠點聯(lián)系在一起??傊?,注意力達到了最大限度的集中。
5.10分鐘后,閉上眼睛(或用右手的手掌遮住眼睛),立即躺下睡覺。這一天的最后一次視覺形象的印象應是不斷注視綠點而產生的幻覺。
前面已經講過,這部分練習要同時解決鍛煉注意力(集中注意力)和擴大視野兩個課題。第一階段(第1周和第2周)的任務是訓練如何集中注意力問題??刂谱约旱男袨楹湍土r,應該經?;叵刖G點。然后(第3周和以后幾周)必須逐漸擴大有效視野的感知范圍。應該力求同時看見綠點和一頁文字的上下左右所有的方面。
一開始,你應試著沿著橫線往兩側擴大視野。在不放過綠點的狀態(tài)下,以這一頁的橫線中心為起點,盡可能地看見整行文字。做到這一點以后,就可以逐漸擴大視覺幅度。應該設法同時看見綠點和上下2行至3行文字。也許你會問:這樣看的作用是什么?在看綠點的同時看文字,目的不是為了閱讀文字,而是要像看到綠點一樣地感覺到文字的存在。
閱讀必然要和眼睛的運動及其固定點的交換聯(lián)系在一起。這部分練習正是要禁止這樣做。在完成這套練習的整個過程中,視線只能集中在綠點上。所以,看并不是為了閱讀,看只是為了設法辨別輪廓、綠點周圍的單詞、詞組和句子,應該逐漸看見越來越大的篇幅。如果正確地、認真地完成這部分作業(yè),那么在多數(shù)情況下,就能達到這部分作業(yè)應當達到的最終目的:自由地注視十分鐘綠點,在精神集中的一剎那,瞅著文章就像看見一扇敞開的窗戶,不但看到了一頁中間的綠點,而且看到了一整頁文字。這一頁上的一切都看得那么的清楚、明晰、準確,但是這種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時間并不長,總共只有一會兒。然而這已經足夠了,這就是練習成功的明證
閱讀時怎樣集中精神
最有效率的閱讀狀態(tài)就是身心放松,精神集中。保持這種精神集中的放松狀態(tài),就能確實掌握文章的內容,并且牢記在心。
那么,為了進入集中精神的放松狀態(tài)該怎么做才好呢?
有個方法可以迅速地進入這個狀態(tài),就是“橘子集中法”。這個技巧非常簡單,只要將注意力集中于一點,就能立即提高閱讀的效率。
不管是閱讀還是記憶,提高效率的關鍵都在于“精神集中”,這是經過常年的研究得知的。
人的意識可以一次注意到7個位元(或增減兩個位元)的信息,所以美國的貝爾電話公司才會在一開始就將電話號碼定為7個數(shù)碼。換句話說,人在意識上有能力同時處理大約7個位元的信息。
根據(jù)研究結果顯示,閱讀書本時,為了有效地集中精神,可將注意力固定在某一點上。而重點是把注意力固定在哪一點。
舉例來說,開車時應該注意的地方是前方,而不是車蓋上的裝飾或前方車輛的車牌。
在閱讀文章時,固定注意力的理想位置是后腦勺的上方。而“句子集中法”就是將注意力固定在理想的位置上,使身體和頭部都能在瞬時之間形成“精神集中的放松狀態(tài)”。
其做法如下:
1、想象你的手上有一個橘子,你要感覺到它的重量、顏色、觸感和氣味。想象你拋起它,用另一只手接住,然后再丟回原來那只手,就像丟沙包一樣,讓它在兩手之間來來去去。
2、接著用你寫字的手,把橘子拿到距離后腦勺上方約15至20公分的地方。用手輕觸那一帶的空間。接著把手放下,放松肩膀,想象橘子還留在那里。那是個有魔力的橘子,它會停留在你擱置的地方。
3、慢慢閉上眼睛,和后腦勺上方的橘子取得均衡。這時你要感覺到身體和精神狀態(tài)的變化。你在放松的同時,精神也會非常地集中。你要感覺到雖然閉著眼睛,視線也能不斷地擴展。
4、保持精神集中的放松狀態(tài),然后睜開眼睛,開始進行閱讀!
“橘子集中法”的效果
我們先來實際體驗“橘子集中法”的效果。
請隨意翻開書中還沒有閱讀的地方。不要使用“橘子集中法”,先看兩三段文字。記住你閱讀時的感覺和印象。
接著依照上述方法,把橘子固定在特定的位置上,然后再看兩三段不同地方的文字。
看完以后,請比較前后兩次的經驗。
也許有些人因為是第一次這么做太過于刻意,沒有感覺到效果。可是,許多嘗試過的人都說,他們覺得視野擴大,眼睛也變得更靈活了。甚至有人說,可以一次看一個詞語或整個句子。
使用“橘子集中法”,便能更快、更順利地閱讀。精神一集中,閱讀的活動就會變得很輕松。
起初你必須在意識上將橘子放在后腦勺上方,但是不需要多久,不管你要閱讀什么文章,你都會放射性、自然而然地把注意力固定在那個位置上。
這種身體放松、精神集中的狀態(tài)也能在其他活動中發(fā)揮很大的效果。許多研究結果顯示,這是人類最能發(fā)揮能力的狀態(tài),和冥想或祈禱一樣,這是處于一種忘我的境界。
雖然身體很放松,卻和打瞌睡的情況不同,你的精神可以在保持安穩(wěn)的同時還是維持在相當集中的狀態(tài)。這時的你能夠將與生俱來的能力發(fā)揮到最大限度。
實用的讀書方法
一、以理解代替記憶
很多人都知道明白了的課程比較容易記得。但理解其實并不是輔助記憶——理解是記憶的代替。強記理 論不僅是很難記得準確:當需要應用時,強記的理論根本無濟于事。明白了理論的基本概念及含義,你會突然覺得你的記憶力如有神助。道理很簡單,明白了的東西就不用死記。但理論的理解有不同的深度,也有不同的準確性。理解愈深愈準確,記憶就愈清楚,而應用起來就愈能得心應手。所以讀書要貫通—理論上的不同重點的聯(lián)帶關系要明白;要徹底——概念或原則的演變要清楚。
要在這些方面有顯著的進步易如反掌,而學生也不需多花時間。他只要能改三個壞習慣,一年內就會判若兩人。
第一個壞習慣,就是上課時“狂”抄筆記。筆記是次要、甚至是可有可無的。這是因為抄筆記有一個無法補救的缺點——聽講時抄筆記分心太大!將不明白的東西抄下來,而忽略了要專心理解講者的要點,是得不償失。我肯定這是一般香港學生的壞習慣。例如好幾次我故意將頗明顯的錯誤寫在黑板上,200多學生中竟無一人發(fā)覺,只知低著頭忙將錯誤抄在筆記上。
筆記有兩個用途。①將明白了的內容,筆記要點。但若覺得只記要點都引起分心,就應放棄筆記。明白了講者的內容是決不會在幾天之內忘記的。很多講者的資料在書本上可以找到,而在書本上沒有的可在課后補記。老師與書本的主要分別,就是前者是活的,后者是死的。上課主要是學習老師的思想推理方法。②在上課聽不懂的,若見同學太多而不便發(fā)問,就可用筆記寫下不明之處,于課后問老師或同學。換言之,用筆記記下不明白的要比記下已明白的重要。
第二個壞習慣,就是將課程內的每個課題分開讀,而忽略了課題與課題之間的關系,理解就因此無法融會貫通。為了應付考試,學生將每一個課題分開讀,強記,一見試題,不管問甚么,只要是似乎與某課題有關,就大“開水喉”,希望“撞”中——這是第二個壞習慣最明顯的例子。
要改這個壞習慣,就要在讀完某一個課題,或書中的某一章,或甚至章中可以獨立的某一節(jié)之后,要花少許時間去細想節(jié)與節(jié)、章與章、或課題與課題之間的關系。能稍知這些必有的連帶關系,理解的增長就一日千里。這是因為在任何一個學術的范圍內,人類所知的根本不多。分割開來讀,會覺得是多而難記;連貫起來,要知要記的就少得多了,任何學術都是從幾個單元的基礎互輔而成,然后帶動千變萬化的應用。學得愈精,所知的就愈基本。若忽略了課題之間的連貫性,就不得其門而入。
第三個壞習慣,主要是指大學生的,就是在選課的時候,只想選較容易的或講課動聽的老師。其實定了某一系之后,選課應以老師學問的淵博為準則,其他一切都不重要。跟一個高手學習,得其十之一、二,遠勝跟一個平庸的學得十之八 九。這是因為在任何一門學術里面所分開的各種科目,都是殊途同歸。理解力的增長是要知其同,而不是要求其異。老師若不是有相當本領,就不能啟發(fā)學生去找尋不同科目之間的通論。
二、興趣是因思想的集中而燃燒起來的
我們都知道自己有興趣的科目會讀得較好。但興趣可不是培養(yǎng)出來的。只有總想能在某科目上集中,才能產生興趣??梢耘囵B(yǎng)出來的是集中的能力。無論任何科目,無論這科目是跟你的興趣相差多遠,只要你能對之集中思想,興趣即盎然而生。
對著書本幾小時卻心不在焉,遠比不上幾十分鐘的全神貫注。認為不夠時間讀書的學生都是因為不夠集中力。就算是讀大學,每天課后能思想集中兩三小時也已足夠。要培養(yǎng)集中力也很簡單。第一、分配時間——讀書的時間不需多,但要連貫。明知會被打擾的時間就不應讀書。第二、不打算讀書的時間要盡量離開書本——“餓書”可加強讀書時的集中力。第三,讀書時若覺得稍有勉強,就應索性不讀而等待較有心情的時候——厭書是大忌。要記著,只要能集中,讀書所需的時間是很少的。
將一只手表放在書桌上。先看手表,然后開始讀書或做功課。若你發(fā)覺能常常在30分鐘內完全不記得手表的存在,你的集中力已有小成。能于每次讀書對都完全忘記外物1小時以上,你就不用擔心你的集中力。
三、問比答重要
很多學生怕發(fā)問的原因,是怕老師或同學認為他問得太淺或太蠢,令人發(fā)笑。但學而不問,不是真正的學習。發(fā)問的第一個黃金定律就是要臉皮厚!就算是問題再淺,不明白的就要問;無論任何人,只要能給你答案,你都可以問。
從來沒有問題是太淺的。正相反,在學術上有很多重要的發(fā)現(xiàn)都是由三幾個淺之又淺的問題問出來的。學術上的進展往往是靠盲拳打死老師傅。很多作高深研究的'學者之所以要教書,就是因為年輕學生能提出的淺問題,往往是一個知得太多的人所不能提出的。雖然沒有問得太淺這回事,但愚蠢的問題卻是不勝枚舉。求學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學甚么問題是愚蠢或是多余。若不發(fā)問,就很難學得其中奧妙。
老師因為學生多而不能在每一個學生身上花很多時間。認真的學生就應該在發(fā)問前先作準備工夫。這工夫是求學上的一個重要過程。孔子說得好:“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要分清楚“知”與“不知”,最容易就是做發(fā)問前的準備工夫。這準備工夫大致上有三個步驟——
第一、問題可分三類——A、“是甚么”(What),B、“怎樣辦”(How?),C、“為甚么”(why)。學生要先斷定問題是那一類。A類問的是事實:B類問的是方法:C類問的是理論。問題一經斷定是那一類,學生就應立刻知道自己的“不知”是在那方面的,因而可免卻混淆。若要問的問題包括是多過一類的,就要將問題以類分開。這一分就可顯出自己的“不知”所在。第二、要盡量去將問題加上特性。換言之,你要問的一點是愈尖愈好。第三、在問老師之前,學生要先問自己問題的答案是否可輕易地在書本上找到。若然,就不應花老師的時間。大致上,用以上的步驟發(fā)問題,答案是自己可以輕而易舉地找到的。若仍須問老師的話,你發(fā)問前的準備工作會使他覺得你是孺子可教。
四、書分三讀——大意、細節(jié)、重點
學生坐下來對著書本,拿起尺,用顏色筆加底線及其他強調記號。讀了一遍,行行都有記號,這是毀書,不是讀書。書要分三讀。
第一讀是快讀,讀大意,但求知道所讀的一章究竟是關于甚么問題??熳x就是翻書,跳讀;讀字而不讀全句,務求得到一個大概的印象。翻得慣了,速度可以快得驚人。讀大意,快翻兩三次的效果要比不快不慢的翻一次好。第二讀是慢讀,讀細節(jié),務求明白內容。在這第二讀中,不明白的地方可用鉛筆在頁旁作問號,但其他底線或記號卻不可用。第三讀是選讀,讀重點。強調記號是要到這最后一關才加上去的,因為哪一點是重點要在細讀后才能選出來。而需要先經兩讀的主要原因,就是若沒有經過一快一慢,選重點很容易會選錯了。
在大學里,選擇書本閱讀是極其重要的。好的書或文章應該重讀又重讀;平凡的一次快讀便已足夠。在研究院的一流學生,選讀物的時間往往要讀書的時間多。
歸納讀書的方法
讀書不二法:專心致志,一段時間內,只讀一本書,這本書不讀完,決不讀第二本書。清朝著名政治家曾國藩就是這樣讀書的:“諸子百家,汗牛充棟,或欲閱之,但當讀一人之集,不當東翻西翻,如讀《昌黎集》,則目之所見,耳之所聞,無非昌黎,以為天地間除《昌黎集》而外,更無別書也。此一集未讀完,斷斷不換他集,亦專字訣也”。
波浪漸進法:一次讀一本書,但不強求一氣呵成,過一段時間再讀,原來讀來無味的地方可能就讀出感覺來了。毛_讀《昭明文選》,他上學時讀,五十年代讀,六十年代讀,到七十年代還讀過好幾次。
比較品讀法:一次讀幾本書,比較對照的方法讀書。用這種方法可以讓你大受裨益。
垂直閱讀法:看書一目十行,不是從左向右來讀,而是從上往下看,像下樓梯一樣。文學家高爾基就是這樣。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閱讀效率,用于讀一般小說或快速瀏覽資料都相當不錯。
字斟句酌法:一字一句,細細品讀。這種方法適合特別讀經典。
精華提煉法:對于一些作品,不僅要精讀,還要總結歸納,提煉出其中的精華。
高山仰止法:以欣賞的眼光去讀書。讀出美味,讀出樂趣。這種方法適合讀宗教、哲學與軍事經典,如《圣經》、《易經》、《孫子兵法》。
居高臨下法:站高一層,像老師審查學生作業(yè)一樣去讀書。這種方法可以不斷地提高分析判斷能力,做到賞析結合,才能一代更比一代強,才能讓讀書人的水準高過書的水準。
多維研讀法:從多個角度去讀一本書,這種方法能培養(yǎng)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
求醫(yī)問藥法:求醫(yī)問藥法帶著問題去讀書,因病求醫(yī),對癥下藥。漢代經濟學家劉向有句名言,“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yī)愚?!?/p>
營養(yǎng)搭配法:讀書如進食,少讀書則營養(yǎng)不足,只讀一類書,知識偏食也會營養(yǎng)不良。預知一個人的精神境界,看一個人的閱讀書目,要比看手相更準確。
病毒預防法:不讀書的人,往往死于精神饑渴;亂讀書的人,大半死于思想中毒。讀書如交友,多交益友,偉人與常人的區(qū)別也許就在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