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體育運動>武術>太極拳>

太極拳教學關于內勁的學習

時間: 方婷698 分享

  太極拳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一種自然規(guī)律形成于客觀社會中的文化現象,蘊含著豐富的中國傳統(tǒng)哲學思想,是中華民族武術寶庫中的一支奇葩。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太極拳教學關于內勁的學習。歡迎閱讀!

  太極拳教學關于內勁的學習

  一、太極拳教學內勁的定義及其作用

  (一)太極拳教學內勁的定義

  什么是太極拳的內勁呢?趙堡太極拳傳人鄭琛認為:“內勁就是身體內部在意念的支配下中樞神經指揮身體各部骨骼肌(運動肌)運動時產生的能力。”大師王培生認為:“凡是配合呼吸和全身統(tǒng)一的用力都能稱為勁,弛時呼氣為內勁,一張一弛輪換而行,一內一外互為其根,可見決無外勁脫離內勁,也無內勁脫離外勁。”

  《揭開太極拳內勁的神秘面紗》一文認為:“內練一口氣,打通任督二脈,能氣沉丹田,直達會陰,這時就會全身血液鼓蕩,氣力倍增,真正的內勁也就形成了。但這種內勁的本質還是肌肉力。一種具有整體性、靈活性、爆發(fā)性、隱蔽性、穿透性的肌肉力。”

  《內勁法》這樣描述內勁:“內助寓于無形之中,而接于有形之表,然思其理,志者氣之帥也,氣者體之勻也,心動而氣隨之,氣動而力赴之。”太極名家陳鑫曾說:“以意行氣,發(fā)于丹田,行于骨縫,運于肌膚,注于四梢,復歸于丹田,纏繞往來,輕靈圓轉,可逐漸產生綿軟而又沉重,外似棉花、內似鋼條的內勁,功夫越高,內勁的質量越高。”

  楊澄甫認為內勁是“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氣即至焉”。其實,太極拳的內勁是指以“調心”、 “調息”、 “調身”為主要形式修煉出的以氣為主要載體,全身骨節(jié)經絡靈通、心意貫穿而獲得的一種能隨意轉換方向、變化大小的勁力。

  這是人體活動中通過意識調控的一種具有電磁波性質的能量,是人體內的潛能,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這種常人不易覺察到的東西,卻與人體健康水平有著莫大的關系。經過長期特定訓練,人可以感知并在一定程度上把握內勁。

  因其運轉隱于丹田而不顯于外,故名內勁。太極拳內勁具有聚全身氣力于一點的威力,比不少有功夫人練出的“合勁”更高一籌。內勁鍛煉注重以內里感覺引導動作,以丹田配合力的蓄發(fā),從而提高神經中樞系統(tǒng)駕馭肌肉張弛的機能和以氣催力的能力。

  (二)太極拳教學內勁在太極拳中的核心作用

  1.內勁是太極拳教學的核心要素

  其一,內勁是太極拳教學的核心要素,是其作為中華武術氣功的重要標志。沒有內勁,是不能稱之為太極拳的,嚴格意義上說是不能稱之為中華武術氣功的。

  正如民國第一高手孫祿堂在《太極拳學》中所言:“內勁是太極拳修煉的核心。”又有:“識得內功休再問,貫徹拳經千萬篇。” 《內功經》也云:“內功之傳,脈絡甚真;前任后督,行氣滾滾;井池雙穴,了勁循循。干變萬化,不離乎本,得其奧妙,方嘆無垠。”

  其二,練真正的太極拳教學其實不是從套路開始,而是從內勁的勁道開始。有的人太極拳一招一式都打得很規(guī)矩很漂亮,但卻不懂內勁的勁道與技擊勢法,只是浪費時間在練習太極操而已。所謂“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是也!

  其三,任何上乘的武功,都要內外兼修,并以修煉內勁為主。太極拳作為我國最著名的四大內家拳之一,更是深具內外兼修的典范。張三豐、陳王廷、王宗岳、陳長興、楊祿禪、武禹襄、李亦畬、孫祿堂、楊澄甫等歷代太極宗師的個人練功和技擊實踐經歷都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內勁與發(fā)勁》也明確指出: “內家高境,周身一如,周身一丹田,周身一太極。勝敗不在招式,只內勁飽滿否,問都問不動,才算入門。

  內家功夫本一,任何門派真?zhèn)鞴Ψ颍际且粴馑?,內勁所成,應用手法有了完整圓融之內勁,簡單手法即可成極高妙之手法。

  內勁飽滿圓融故出手變化莫測,形意一動即如虎撲羊,一雄獅瞬間撲向鬣狗,一撲及地,鬣狗已頸椎折斷。”這些論述都說明,內勁在太極拳中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是核心要素。

  2.內勁在太極拳技擊中發(fā)揮的核心作用

  技擊是太極拳教學的本質屬性,是其靈魂,而內勁在太極拳技擊中發(fā)揮的核心作用有三。

  其一,太極拳的基本技擊方式,是由內勁所主導的。“棚、捋、擠、按、采、捌、肘、靠、進、退、顧、盼、定”等十三勢是陳、楊、吳、武、孫、武當、趙堡等傳統(tǒng)各式太極拳技擊的共性,其發(fā)揮得好壞,質量高低,極受內勁因素制約影響,特別是意念和氣的因素在其中占主導地位。

  太極拳的十三勢在技擊中能否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主要就是看其內勁整合外勁熟練程度如何。

  其二,作為高超的技擊技術,雖然重力平衡原理、杠桿原理、圓弧原理、電磁原理等在太極拳技擊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但影響太極拳技擊水平高低最根本的,還是內勁的大小。

  只有修煉者體內可調動的內勁足夠大,調動內勁的技藝足夠熟練,才能達到“后發(fā)先至”、“彼不動,我不動;彼一動,我先動”、“沾連粘隨”、“隨屈就伸”、“乘勢借力”、“引勁落空”、“蓄發(fā)相變”、“螺旋纏絲”等神奇的技擊效果。

  其三,太極拳教學的基本技擊手法發(fā)揮得如何,取決于內勁。太極拳術技擊手法主要有20種,即:“沾、粘、連、隨、聽、化、拿、發(fā)、擎、引、松、放、截、扣、抓、閉、敷、蓋、對、吞、敷、蓋、對、吞”等,這些技擊手法運用得如何,受到內勁的大小和運用熟練程度的制約。

  正如《太極拳論》云:“由著熟漸悟懂勁,由懂勁階及神明。”從中可知,內勁的確在太極拳技擊中發(fā)揮的核心作用。

  3.內勁在太極拳教學實現養(yǎng)生功能中發(fā)揮主導性作用

  其一,太極拳通過內勁的修煉來實現養(yǎng)生功能?!妒齽菪泄Ω缜疲?ldquo;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強身;比體、延年長壽的養(yǎng)生功能是太極拳的終極目標和最高價值取向,修煉內勁在太極拳養(yǎng)生功能中起著主導性作用。

  太極拳教學一開始就要求修煉內氣,練習拳架時做到氣沉丹田,也就是藏精、藏氣、藏神。精、氣、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精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動力,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

  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淤。

  太極拳內勁的修煉,主要是練氣,通過以行導氣、以息導氣、以意導氣,使氣血暢通,從而把天地間精華采進來,把人體內部病氣排出去,增強人體整體性的抵抗力,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其二,通過太極拳內勁修煉的調心(意念),可有效地消除腦力勞動所弓l起的疲勞。

  在調心(意念)中,既充分發(fā)揮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功能,協(xié)調全身各個系統(tǒng)、器官舒緩而柔和地完成動作,還可使大腦皮層運動區(qū)域處于高度的興奮狀態(tài),其他區(qū)域則處于抑制狀態(tài),如此便改變了大腦皮層的興奮區(qū)域,使大腦得到充分的調節(jié)和休息,從而促進人體健康。

  其三,在太極拳內勁修煉時,由于采用腹式呼吸,呼吸加強加深,這樣膈肌和腹肌的活動幅度增加,對胃腸肝脾等器官都起到了按摩作用,改善了消化道的血液循環(huán),提高了胃腸的蠕動能力,促進了消化液的分泌,增強了消化吸收功能。

  同時,胃腸功能的加強可預防潰瘍、胃炎、腸炎、消化不良等胃腸道疾病的發(fā)生,還可增強肝、膽、胰、脾等器官功能。這樣既能增加食欲,又可減少便秘等現象,極大地促進身體的陰陽平衡和健康。

  由此可見,太極拳的強身養(yǎng)生功能,主要是在修煉內勁中實現的。

  二、太極拳教學內勁的主要特點

  (一)從系統(tǒng)論的角度上看,太極拳內勁具有整體性

  太極拳內勁有著明顯的整體性特點。首先,內勁的整體性是相對于力而言的。力出于骨筋肌肉,勁蓄于丹田經絡。骨筋之拙力是局部的,僵硬的,比較容易分散的,難于傳遞的。

  太極內勁則是人體形、氣、神三者的綜合體,是整體性的,易集中的、靈活的,周身貫通的。其次,太極拳在內勁主導下的發(fā)力有著明顯整體性特點。

  無論是直勁、橫勁、沉勁、寸勁、抖勁、撞勁、崩勁,還是螺旋勁、鉆裹勁、劈靠勁、穿透勁,都體現著整體性。正如李亦畬在伍字謝說:“一身之勁,練成一家,分清虛實,發(fā)勁要有根源,勁起腳跟,主于腰問,行于手指,發(fā)于脊背,又要提起全副精神……”

  這說的就是太極拳內勁的整體性。對此,太極名家陳鑫也曾說: “其勁皆發(fā)于心,內入于骨縫,外達于膚。是一股,非有幾股。勁,即氣之發(fā)于心者。”這里陳鑫認為, “勁”就是發(fā)于心的一股氣,不是很多股,具有有著明顯的整體性。

  再次,傳統(tǒng)各式太極拳雖然招式動作各有不同,紛繁復雜,千變萬化,但其內勁卻是萬法歸一合于氣,是人體內部精、神、意、氣、力之間的和諧統(tǒng)一。

  太極拳教學內勁運行,是以丹田為核心,通過丹田和腰帶動整體,整體中的各個部分之間又節(jié)節(jié)貫穿、息息相通來實現的。最后,傳統(tǒng)各式太極拳內勁的精髓都是練出松沉勁,這是內勁整體性的基礎。

  太極內勁傳遞是通過趾、踝、膝、胯、腰、肩、肘、腕、指等九組關節(jié)實現的,這在傳統(tǒng)經典拳論中被比喻為九曲珠。有了松沉勁,腰(丹田)這個在全身九組關節(jié)中處于中心部位才能發(fā)揮出承下啟上牽動九曲珠的重要作用。

  因此,腳下生根、與大地之氣相接的松沉勁是母勁,是太極拳內勁的基礎勁、底層勁,其他勁道都是由松沉勁展開、生出的。身上如果沒有松沉勁,就沒有內勁的整體性。

  (二)從運動論的角度上看,太極拳內勁具有通暢性

  太極拳內勁的通暢性,就是指內勁可以通達身體四梢及各部分。

  其一,內勁的通暢是太極拳修煉量變引起質變的結果。當拳架(特別是傳統(tǒng)各式太極拳的拳)熟練了后,練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內功由量變的積累就達到了質變的突破,實現了太極拳內勁修煉的第一次飛躍,即在某一天的某一時間,太極內勁豁然貫通。

  其時的第一感覺是身體內部出現一股新的力量,這股新的力量隨著意念和動作在體內不停地涌動,流到哪里都很舒暢,這就是太極內勁出現了。

  隨著功力加深,骨節(jié)和經脈暢通,內勁在身體內運行不再受阻,通過趾、踝、膝、胯、腰、肩、肘、腕、指等九組關節(jié)實現了自由傳遞。

  其二,內勁的通暢是太極拳“調心”充分作用的結果。內勁是人體活動中通過意識調控的一種具有電磁波性質的能量,可以通過人的感覺器官,根據事物的各種變化而體現它的存在。

  正如太極之經典《十三勢行功歌》所說:“勢勢存心揆用意,得來全不費工夫……若言體用何為準,意氣君來骨肉臣。”李亦畬也云: “心為令,氣為旗,神為主帥,身為軀使。”

  其三,內勁的通暢是丹田充分發(fā)揮作用的結果。太極拳內勁其實好似一種水,丹田好似壓力容器罐,腹式呼吸好似壓力器,渾身經脈好似流水的管道,四肢是較大管道,大腦是指導氣流的總機關。

  用大腦的意識調整腹式呼吸使內氣先沉于丹田,然后使丹田部位鼓蕩,加強壓力器即呼吸的調整,使壓力容器罐向四梢送內勁。

  (三)從地球重力影響上看,太極拳內勁具有松沉一陛

  受地球萬有引力影響,太極拳的內勁具有松沉性。

  其一,太極拳的內勁以松沉為重要特征。身體越是松沉越不用力,內勁就越大。所謂“一分松沉,一分內功”。

  反之,身體哪個部位緊了,勁就在哪個地方斷。因為緊張的肌肉就像淤塞的水管阻礙水的流通。用力越多,肌肉就越緊張,產生的內勁就越少。

  其二,松沉性是相對的。松沉是全身肌肉放松,特別是腰胯以上的肌肉放松。但是腿部的肌肉無時無刻不在支撐身體,因此腿部肌肉的放松是相對的,是松而不懈。

  “松透”實際上說的是要松沉到位,松沉對不同的身體部位(如上肢或下肢)和不同動作的虛與實、開與合的轉換,其要求程度是不同的。該松沉到什么程度就要松沉到什么程度,沒松沉到位就是沒松透。

  其三,培養(yǎng)及壯大太極內氣的關鍵,在于能松沉。內氣產生的條件就是要求達到骨骼松沉、肌肉松沉、臟腑松沉、氣松沉和精神松沉。“松者,蓬松也,寬而不緊也,輕松也,放開也,輕松暢快也,不堅凝也。

  含有小孔以容其他物質之特性也”。當然,這是在提起精神狀態(tài)之下的松沉,是令氣機啟動、內氣鼓蕩的積極的松沉。求松沉的法則是“先梢后根”,也就是先手腕,腳脖松開,靈活自如,再繼續(xù)鍛煉膝和肘的放松,而后至肩、胯等等的放松。

  其四,能松沉,才有能量。不能松沉,就沒有能量。這是內勁的能量。所以,太極拳大師楊澄甫每日教授鄭曼青等徒弟時,必重復十余次提醒道: “要松,要松,要松凈。要全身松開。” “不松,不松,不松就是挨打的子。”

  (四)從運動方向的上看,太極拳內勁具有圓活性

  其一,太極拳的內勁具有圓活性,就是指氣流在身體內運轉方向可隨人體姿態(tài)的變化、意識的引導、內氣的轉換而不斷變化,有柔而剛、彈抖柔韌,有韌而彈、渾厚雄悍、不易捉摸之妙。正如《十三勢行功要解》云: “意氣須換得靈,乃有圓活之趣。”

  其二,太極內勁的靈活多變,其速度、方向、大小和作用點可因敵而變,可輕重、可剛柔、可快慢、可虛實、可忽隱忽現,變幻莫測,來去無蹤。

  正如陳鑫說: “前后左右,上下四旁,轉接靈敏,緩急相將。高擎低取,如愿相償,不滯于跡,不涉于虛,至誠運動,擒縱有余,天機活潑,浩氣流行。”

  其三,太極拳的內勁圓活性源于經脈中所行之氣血的圓活性。人體的氣血之運行連綿不斷,步步深入,圓活靈巧,內勁也是如此圓活靈巧,并有取之不盡、用之不完之長。

  雖然其外示安逸、內則圓活而生剛強,富有精神和能量。正如《太極拳論》所云: “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挨著何處何處擊,我也不知玄又玄。”此乃太極拳內勁發(fā)揮的至高境界。

  (五)從發(fā)力形勢上看,太極拳內勁具有柔剛性

  太極拳的內勁具有柔剛性,指的是內勁具有由松入柔、積柔成剛、剛復歸柔、剛柔相濟、外柔內剛、剛柔互用的特點。

  其一,內勁之柔剛性來源于內氣的柔剛性。內勁并非后天之拙力,而是通過長時間周身放松、拉長,用柔緩的動作在去僵求柔中練出的先天自然之氣(即丹田之氣)所產生的,其具有剛柔相濟性。

  其實質是以腰為軸,牽動丹田充溢之內氣,在瞬間發(fā)出的爆發(fā)之勁。所謂“運動之功久,則化剛為柔,練柔為剛,剛柔得中,方見陰陽”,“輕如楊花,堅如金石”, “極柔軟,然后極堅剛”是也!

  其二,內勁之柔性與內勁之剛性密不可分正如拳經云: “柔里有剛攻不破,剛中無柔不為堅。” “臂膊如棉裹鐵,乃綿里藏針之藝術。”

  正如內勁貫通的人都能清楚地感覺到的那樣,太極拳內勁的確是外柔內剛、剛柔相濟的。

太極拳教學關于內勁的學習相關文章

1.怎樣走好太極拳的內勁 太極拳內勁的特點

2.太極拳內勁特點 怎樣走好太極拳的內勁

3.練好太極拳內勁的三要素

4.太極拳內勁功力訓練法

5.太極拳如何把筋骨之力轉換為內勁

6.太極拳內勁的區(qū)別是什么

1517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