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體育運動>武術>太極拳>

武式太極拳的兩大技術要點

時間: 方婷698 分享

  太極拳在中國歷史上已有多年,武式太極拳是太極流派中的較優(yōu)秀的流派。無論學習哪一個門派,都有技術要求及技巧,太極拳的運動特點是中正安舒,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武式太極拳的兩大技術要點。歡迎閱讀!

  武式太極拳的兩大技術要點

  學習武式太極拳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常練太極拳能提高身體的穩(wěn)定性和協(xié)調(diào)性,保持周身一致。

  技術要點一、武式太極拳的架勢緊湊

  武式太極拳是從中架練器,中架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架式緊湊。什么是緊湊?緊湊就是周身肢體活動范圍的收小。如步法上要求不丁不八,進步必跟,退步必撤,縮短了虛實變換的時間。

  在兩手的運動上,左右手各管身體半邊,互不逾越。出手高不過眼,遠不過前足尖,收小了運圈的行程。在腰的轉(zhuǎn)換上,武式太極拳要求開合有致,使整體陰陽在互換上,走粘變化短快。

  整個套路都貫穿陰陽開合,互相連轉(zhuǎn)變換,具有松柔、圓活、均勻等特點,加上呼吸與運動相配合,使周身在運動上達到內(nèi)外三合。

  做到神意內(nèi)斂,以心行氣,以氣運身,內(nèi)氣潛轉(zhuǎn),使周身經(jīng)絡暢通,氣血順暢,百病不侵。

  技術要點二、武式太極拳身法要求尾閭正中

  太極拳要求在運動時保持身體的中正。武式太極拳在保持身體中正的同時還要做到尾閭正中之身法,這是身體內(nèi)在的功法,是在完成身體上下的組合時,使意氣上下通達,打通任督二脈,促進體內(nèi)中和之氣及意氣圈的形成。

  具體做法是在完成涵胸、拔背、松肩、沉肘、提頂?shù)壬矸ǖ耐瑫r,使氣沉于丹田,命門后撐,尾閭前送,使襠吊起,小腹有上翻之意,內(nèi)意托丹田,脊椎豎直,使百會穴與會陰穴上下形成垂直線,向下延伸直達腳底涌泉穴。

  恩師在傳授時講:“身體比如一扇門,垂直線如門的轉(zhuǎn)軸,上為頭頂百會穴,下位腳底涌泉穴,上下在一條線上,門軸轉(zhuǎn)動帶動整體運動,練功時按此要求,才能做到周身一家,享身體中正安舒之樂。”

  在拳論之中講,立身中正轉(zhuǎn)換非常簡單,在健身上要使意氣上下通達,內(nèi)氣替換,保持頭腦清醒,精力充沛,并要調(diào)節(jié)身體平衡,使丹田寵盈。

  武式太極拳的招式動作

  拳法身法

  太極拳是一整體運動,要求“一動無有不動,二靜無有不靜”。意欲通過整體運動,達到能夠整體發(fā)力之目的。基于這一根本要求,武派太極拳的創(chuàng)始人武禹襄先生就特別重視習拳的質(zhì)量,基礎砸得磁實,才能有好的拳術質(zhì)量。俗語云:“樹從根腳起,水自源處流。”武禹襄借鑒了李呈芬《射經(jīng)》中有關身法要點,提出了《身法八要》:提頂、吊襠、涵胸、拔背、松肩、沉肘、裹襠、護肫;到了第四世郝月如先生又增加了騰挪、閃戰(zhàn)、尾閭正中、氣沉丹田、分清虛實,成為十三條。

  提頂

  頭有提攜全身之勢,頭頂百會穴與檔部會陰穴應上下一線貫串,走架打手時,將頭頸骨豎起,頭頂百會處若有一線上提,則可領起整個身體如懸空中,神態(tài)自然,脊骨拉長,伸縮自如,周身骨節(jié)得以節(jié)節(jié)貫串,圓活靈通。能提頂,頭不求直而自直,目不求正而自正。頭直目正,頂懸身拔,左右旋轉(zhuǎn),輕靈如意。頭為諸陽之會,精髓之海,任督二脈交會之所,統(tǒng)領一身之氣。提頂有益于氣血運行,氣血通泰流暢,才會有"滿身輕利"之感,始能聚精會神,專心一致,做到形如搏兔之鶻,神似捕鼠之貓,靈敏莫測,變化無窮。

  吊襠

  吊襠系與提頂相對而言,頭頂百會穴與襠部會陰穴如有一線串,提頂可攜起全身,襠部首先給予配合,猶如井中打水,上面提起繩子,下面水桶即被吊起。要求胯根松開,臀部自然順溜,既不前挺,也不后突,襠部松垂,腰肌寬舒,尤如懸吊一般。如此動靜做勢,輕靈而不漂浮,沉穩(wěn)而不重滯。全身產(chǎn)生一種虛實交相運用的彈性,發(fā)放時才能做到力整。能提頂?shù)跻d,就易做到“立身中正安舒,支撐八面”。

  涵胸

  胸區(qū)(胸口和兩肩窩)要松空含蓄,既不前挺,也不后縮兩肩微向前合,鎖骨胸骨和胸肋肌肉松沉下降,有助于氣沉丹田。郝月如先生說:“能涵胸,才能以心行氣。”如不能涵胸,氣易上涌,影響呼吸通暢,精神緊張,故要涵胸。但涵胸不是凹胸,習者應肖弄清二者之不同。

  拔背

  簡言之,拔背就是將脊骨自然豎起?(肩背肌向下松沉不可緊張),在于改造人體脊柱后天形成之彎曲,以求人體后天缺乏運動部位有所動作。前能涵胸,后能拔背,周身動作才能協(xié)調(diào)一致,發(fā)放時脊柱才能如弓一樣產(chǎn)生彈力,才能“力由脊發(fā)”。

  松肩

  肩關節(jié)要放松舒展,既不要“聳肩”,端起肩頭,也不可肩關節(jié)向里過于收緊,使肩頭僵滯。肩松則臂活,力才能達于梢節(jié)。與人相觸,接觸點要沉,肩肘關節(jié)要松,才能控制對方,才能含蓄有力,如棉裹鐵。松肩之同時,腋下要空,且忌上臂貼身。“腋半虛,臂半圓”,兩臂才有彈性,既不?會被人壓扁,力量又能出得去。

  沉肘

  肘關節(jié)常有下沉墜落之意,不可上揚高抬。肘沉則臂縮,肩才能松;肘舒則臂長,力始達于指尖;肘裹則氣聚,身勢趨于縝密,保持身架端正;肘回要撐,撐則勁整,多用于以肘擊人。

  松肩、沉肘,二者關系十分密切。肘不松垂,肩頭必然聳起;肩不能松,肘端也易隨之上抬。氣血就會阻塞了肩、肘關節(jié)部位,影響勁力暢通于掌根及指端。肩、肘關節(jié)僵滯,走架固然難以輕靈圓活,與人推手更易為人所制。

  松肩、沉肘做得好,有益于涵胸、拔背之順利完成;松肩、沉肘做不好,涵胸、,拔背也會受到影響。

  武式小架的折疊之術

  折疊由對立雙方的相合統(tǒng)一而構(gòu)成,在有上即有下、有下即有上、有前即有后、有后即有前、有左即有右、有右即有左的過程中產(chǎn)生。

  折疊不僅包含著內(nèi)勁上的運動內(nèi)容,還包含著身法上的組織內(nèi)容。

  折疊體現(xiàn)在內(nèi)勁的運行上,是意欲往上時,即寓有下意,且意欲往上多少,則寓意向下多少;意欲向下時,即寓有上意,且意欲向下多少,則寓意往上多少。

  不論向前向后、向左向右,都是如此。此即是折疊之術。

  在身法上,折疊要求有四正與四斜之分。

  四正者,兩肩與兩胯正對相合,即左肩與左胯正對相合,右肩與右胯正對相合,且左右的上下對合必須相等。

  四斜者,即左肩與右胯斜線相合,右肩與左胯斜線相合,并且四斜的對合也必須相等。

  達到了四正和四斜的折疊要求,就能以脊柱為中心,使身體的左右兩半對合相等。

  此時,身體便能保持穩(wěn)定而不致亂動,各條身法的依存也就有了根本的保障。

看了“武式太極拳的兩大技術要點”文章的人還看了:

1.武式太極拳的技術要點

2.武式太極拳的基本要求

3.武式太極拳的身法要領

4.武式太極拳的技擊性

5.如何學習武式太極

6.武式太極拳

7.武式太極拳的武式歌訣

武式太極拳的兩大技術要點

太極拳在中國歷史上已有多年,武式太極拳是太極流派中的較優(yōu)秀的流派。無論學習哪一個門派,都有技術要求及技巧,太極拳的運動特點是中正安舒,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武式太極拳的兩大技術要點。歡迎閱讀! 武式太極拳的兩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精選文章

  • 傳統(tǒng)陳氏太極拳的重心與虛實關系
    傳統(tǒng)陳氏太極拳的重心與虛實關系

    太極拳流派眾多,陳氏太極拳在其中卻是一枝獨秀,陳氏太極拳的重心與虛實的關系,只有掌握這點,在練習中才能保持身體立身中正,下面是學習啦小編

  • 練習楊氏太極拳的好處
    練習楊氏太極拳的好處

    楊氏太極拳之所以名譽天下,就是實戰(zhàn)打出來的。楊式太極拳集導引養(yǎng)、呼吸吐納、拳技于一體,收健身養(yǎng)性之同效,流傳數(shù)百年而不衰,有著廣泛群眾基

  • 練習太極拳的養(yǎng)生功效
    練習太極拳的養(yǎng)生功效

    太極拳養(yǎng)生是大家熟悉的養(yǎng)生知識,修煉太極拳可以延年益壽,太極拳對疾病具有一定的預防作用,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練習太極拳的養(yǎng)

  • 練太極拳的功效
    練太極拳的功效

    健康長壽不僅是一個名詞,也是每個人心中的夢想,是從古至今不變的傳統(tǒng)思想。而今,科研證實,修煉陳氏太極拳可以延年益壽,太極拳的本質(zhì)是武術,

1137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