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筆書法隸書
毛筆書法隸書
隸書創(chuàng)新的方法很多,特別是在當代,由于多元化文化的發(fā)展,書法家們越來越注重個性的張揚,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毛筆書法隸書,希望你們喜歡。
毛筆書法隸書欣賞
毛筆書法隸書圖片1
毛筆書法隸書圖片2
毛筆書法隸書圖片3
毛筆書法隸書圖片4
毛筆書法隸書圖片5
隸書6大結構特點
1、橫向擴張
隸書之所以成為扁方體,與其筆畫橫向伸展有很大關系。這不僅表現在獨體字上,也表現在合體字上,或字中點畫橫向,或字部件橫向。
2、頭重腳輕
由于隸書主要突出橫畫,不突出上下的堅畫,故字往往“頭重腳輕”。
3、燕不雙飛
波磔(波橫、波捺、右斜鉤)在隸書中—字之內,只允許有一個,前人謂之“燕不雙飛”,在選擇時一般以是否在字中處于主筆為妥。使用正確,會使字有一種動態(tài)的美感,這是書寫隸書的一個原則。
4、驚鴻一“掠“
隸書中掠畫(撇畫)要根據字形確定長短、伸縮以及斜度。但無論長掠、豎掠、橫掠、彎掠……,一般收筆時均回鋒收結,雖不出鋒卻掠得灑脫。
5、外散其形
隸書中點畫組合表面看較為四散,但形散神聚。點畫與點畫、部件與部件,或相向、或相背、或相隨、或相互吸納、或相互承受。
6、拙中見巧
隸書中的有些字,在我們今天看來,結體是很笨拙的,但細細琢磨,就可看出這是古人打破常規(guī)結構,故意夸張某一部分,以達到拙中見巧的意境,使隸書獨具風格。
寫好隸書的5個方法
隸書創(chuàng)新的方法很多,特別是在當代,由于多元化文化的發(fā)展,書法家們越來越注重個性的張揚,再加上出土文物的豐富,可以借鑒和取法的資料日益增加,人們不再滿足于只從正統(tǒng)漢碑中吸取隸書的精華,而是更多地著眼于早期隸書(像簡牘、帛書、摩崖、石刻等),例如《西漢武威儀禮漢簡》、《開通褒斜道刻石》、《萊子侯刻石》、《馬王堆漢墓帛書》等,包括西晉時期的《好大王碑》和前秦時期的《廣武將軍碑》等,從中尋求隸書創(chuàng)新的方法。
具體來說,當代隸書創(chuàng)作的異變現象主要有篆隸結合、造型奇特、融入行草、金石趣味、碑簡雜糅等五個方面,以下結合書家及作品進行分析。
1、篆隸結合 我們知道,隸書是在篆書的基礎上發(fā)展變化而來的,所以經常有人講“篆隸不分家”,“篆中有隸,隸中有篆”。當代書家時常以篆書的筆法和隸書的結構來進行創(chuàng)作探索,取得了通常狀態(tài)下所得不到的藝術效果,增加了意想不到的審美情趣。篆隸結合是指將隸書和篆書結合在一起寫,在用筆上表現為線條的圓渾,多使用中鋒,在結體上也是方折的體勢較少,多取圓勢。
2、造型奇特 隸書的造型具有突出的特點,或縱長取勢,或寬扁見長,皆具風神。傳統(tǒng)的隸書造型多取橫扁之勢,而當代隸書作品的造型則多縱長取勢,這是當代隸書創(chuàng)作特別注重的一種變異方法,反其意而用之,卻取得了一種特殊的造型效果。
3、融入行草 每一種字體的發(fā)展都是建立在實用書寫的基礎之上的,隸書也不例外,當人們在實用書寫時為了追求便捷,便會加入一些行草書的筆意。在當代書法家中,張海先生以擅長草隸而聞名。他早年的隸書以漢隸為本,多求精美,取法《乙瑛碑》、《封龍山頌》等,后來潛心研究漢代帛書、簡牘,并將其和行草書融入到傳統(tǒng)的漢隸之中,開辟了隸書的新的寫法——草隸,也充分體現了書家的性靈之美。
4、金石趣味 當代書法家在篆書和隸書的創(chuàng)作中追求金石趣味,是清代以來書法家所進行的探索的繼續(xù),清代書法家何紹基在這一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貢獻,直接影響了當代隸書的發(fā)展。在隸書作品中融入一些金石氣息,可以增加作品的視覺沖擊力,使得原本就古樸厚重的隸書更添蒼茫、渾厚的感覺,作品看起來也更加有質感。
5、碑簡雜糅 在隸書作品中融入簡牘筆意和情趣,是當代隸書發(fā)展變化的又一特點。簡牘帛書是隸書發(fā)展和創(chuàng)作的一個寶貴的取法之源,并且也是隸書發(fā)展最為快速的載體。許多書家都潛心研究簡牘帛書,從中尋求隸書創(chuàng)新的道路。
看過“毛筆書法隸書”的人還看了:
2.毛筆書法隸書
4.毛筆書法隸書入門
5.書法隸書毛筆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