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購買力平價
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簡稱PPP)在經(jīng)濟學上,是一種根據(jù)各國不同的價格水平計算出來的貨幣之間的等值系數(shù),以對各國的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進行合理比較。購買力平價匯率用于比較不同國家之間的生活水平,現(xiàn)行的貨幣匯率對于比較各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將會產(chǎn)生誤導。
基本思想
購買力平價理論最早是由20世紀初瑞典經(jīng)濟學家古斯塔夫·卡塞爾提出的。簡單地說,購買力平價是國家間綜合價格之比,即兩種或多種貨幣在不同國家購買相同數(shù)量和質(zhì)量的商品和服務時的價格比率,用來衡量對比國之間價格水平的差異。例如,購買相同數(shù)量和質(zhì)量的一籃子商品,在中國用了80元人民幣,在美國用了20美元,對于這籃子商品來說,人民幣對美元的購買力平價是4:1,也就是說,在這些商品上,4元人民幣購買力相當于1美元。購買力平價實質(zhì)上是一個特殊的空間價格指數(shù),與比較某一國家兩個時期價格水平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CPl)不同,它是比較某一時期內(nèi)兩個國家的綜合價格水平。因此,用購買力平價作為貨幣轉換因子,能滿足GDP國際比較三個條件的要求。
916年瑞典經(jīng)濟學家卡塞爾(GustavCassel)在總結前人學術理論的基礎上,系統(tǒng)地提出:兩國貨幣的匯率主要是由兩國貨幣的購買力決定的。這一理論被稱為購買力平價說(TheoryofPurchasingPowerParity,簡稱PPP理論)。購買力評價說分為兩種形式:絕對購買力平價(AbsolutePPP)和相對購買力平價(RelativePPP)。
絕對購買力平價認為:一國貨幣的價值及對它的需求是由單位貨幣在國內(nèi)所能買到的商品和勞務的量決定的,即由它的購買力決定的,因此兩國貨幣之間的匯率可以表示為兩國貨幣的購買力之比。而購買力的大小是通過物價水平體現(xiàn)出來的。 根據(jù)這一關系式,本國物價的上漲將意味著本國貨幣相對外國貨幣的貶值。 相對購買力平價彌補了絕對購買力平價一些不足的方面。它的主要觀點可以簡單地表述為:兩國貨幣的匯率水平將根據(jù)兩國通脹率的差異而進行相應地調(diào)整。 它表明兩國間的相對通貨膨脹決定兩種貨幣間的均衡匯率。從總體上看,購買力平價理論較為合理地解釋了匯率的決定基礎,雖然它忽略了國際資本流動等其他因素對匯率的影響,但該學說至盡仍受到西方經(jīng)濟學者的重視,在基礎分析中被廣泛地應用于預測匯率走勢的數(shù)學模型。
分析評價
對購買力平價理論的分析和評價
購買力平價的理論基礎是貨幣數(shù)量說:貨幣供應量決定單位貨幣的購買力,貨幣購買力的倒數(shù)是物價水平,因此PPP認為,貨幣數(shù)量決定貨幣購買力和物價水平,從而決定匯率。PPP是從貨幣層面因素分析匯率問題的代表。
購買力平價是最有影響力的匯率理論。這是因為:1、它是從貨幣的基本功能(具有購買力)角度分析貨幣的交換問題,符合邏輯,易于理解,表達形式最為簡單,對匯率決定這樣一個復雜問題給出了最簡潔的描述;2、購買力平價所涉及的一系列問題都是匯率決定中非常基本的問題,處于匯率理論的核心位置;3、購買力平價被普遍作為匯率的長期均衡標準而被應用于其他匯率理論的分析中。
許多經(jīng)濟學家認為,PPP并不是一個完整的匯率決定理論,并沒有闡述清楚匯率和價格水平之間的因果關系。
購買力平價說存在的缺陷
1、忽略了國際資本流動對匯率的影響。盡管購買力平價理論在揭示匯率長期變動的根本原因和趨勢上有其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但在中短期內(nèi),國際資本流動對匯率的影響越來越大;
2、購買力平價忽視了非貿(mào)易品因素,也忽視了貿(mào)易成本和貿(mào)易壁壘對國際商品套購的制約;
3、計算購買力平價的諸多技術性困難使其具體應用受到了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