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習(xí)啦 > 新聞資訊 > 娛樂 > 個(gè)人資料 > 春秋五霸之首齊恒公簡介

春秋五霸之首齊恒公簡介

時(shí)間: 佩珊807 分享

春秋五霸之首齊恒公簡介

  齊桓公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君主,他雖然生在春秋時(shí)期,稱不上皇帝,但是他的功績名聲比起日后的很多皇帝都要更勝一籌。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詳細(xì)了解下吧。

  齊恒公人物簡介

  齊桓公(前716年-前643年10月7日),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時(shí)齊國第十五位國君,姜姓,呂氏,名“小白”。在齊僖公長子齊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孫無知相繼死于齊國內(nèi)亂后,公子小白與公子糾爭位成功,即國君位。齊桓公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shí)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齊國逐漸強(qiáng)盛。公元前681年,齊桓公在齊國北杏召集宋、陳、蔡、邾等諸侯會盟,是歷史上第一個(gè)代替周天子充當(dāng)盟主的諸侯。當(dāng)時(shí)中原華夏諸侯苦于戎狄等游牧部落的攻擊,于是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成為中原第一個(gè)霸主,受到周天子賞賜。

  齊恒公人物生平

  驚險(xiǎn)即位

  齊襄公時(shí),國政混亂。管仲、召忽保護(hù)公子糾逃到了魯國,鮑叔牙保護(hù)小白逃到莒國。襄公十二年(前686),公孫無知?dú)R襄公,自立為君。次年,雍林人殺無知,并討論重立君主。高、國兩家事先先暗地通知了小白回國。魯國聽說以后也發(fā)兵送小白的哥哥公子糾回國,派管仲帶兵堵截住莒國到齊國的路,管仲一箭射中小白帶鉤。小白假裝倒地而死,管仲派人回魯國報(bào)捷。魯國于是就慢慢地送公子糾回國,過了六天才到。這時(shí)小白已兼程趕回齊國,高傒立他為國君。是為桓公。

  管仲改革

  桓公被射中帶鉤,裝死迷惑管仲。躲在帳篷車?yán)锶找辜娉腾s回齊國,又有齊國貴族國、高兩氏支持,成為國君,即位以后發(fā)兵攻擊魯國,在乾時(shí)(今桓臺)大戰(zhàn),魯軍敗走。鮑叔牙給魯侯寫了一封信,信中說:“公子糾是齊君的兄弟,不忍殺他,請魯國自己殺他。公子糾的老師召忽、管仲是仇人,請魯國把他們送來,剁成肉泥。如不從命,將要出兵討伐魯國。”魯人害怕,殺公子糾,召忽自殺,管仲被囚禁。桓公要?dú)⒐苤?,鮑叔牙勸說:“臣幸運(yùn)地跟從了君上,君上現(xiàn)在成為了國君。如果君上只想治理齊國,那么有叔牙和高傒就夠了。如果君上想成就天下霸業(yè),那么非管仲不可。管仲到哪個(gè)國家,哪個(gè)國家就能強(qiáng)盛,不可以失去他。”桓公聽從他的建議,假裝要?dú)⒊鹑?,把管仲接到齊國[15] ?;腹凸苤僬?wù)摪酝踔g(shù),大喜過望,以其為大夫,委以政事。

  齊桓公拜管仲為相,君臣同心,勵(lì)精圖治,對內(nèi)整頓朝政、例行改革,對外尊王攘夷,存亡續(xù)絕。這一時(shí)期,起用了一批各有所長、盡忠職守的出色人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桓管五杰”。桓公十四年(前672),陳歷公子完,即田完,逃到齊國,桓公想任命他為卿,他不接受,桓公就任命他為工正。

  東征西討

  攻滅郯遂兩國、北杏會盟

  由于桓公逃亡時(shí)經(jīng)過了郯國,郯國待桓公不好,于是桓公二年(前684)出兵滅掉了郯國,郯國君主逃向了莒國。齊桓公五年(前681年),齊、宋、陳、蔡、邾等五國國君在齊國的“北杏會盟”,旨在協(xié)力平息宋國內(nèi)部爭奪君位的變亂,齊國首開以諸侯身份主持天下會盟的記錄,齊桓公的威望在諸侯中開始不斷提高。會盟前曾邀遂國國君入盟,遭到拒絕。“北杏會盟”結(jié)束后,齊桓公吞滅遂國。

  與魯會盟

  桓公五年(前681),攻打魯國,魯國失敗,魯莊公請求割讓城池平息戰(zhàn)爭,桓公答應(yīng)了,并與魯在柯地會盟。會上,魯莊公的臣子曹沫拔出寶劍,劫持了齊桓公,要求齊國歸還魯國在齊魯邊境上的汶陽之田。

  齊桓公答應(yīng)曹沫的要求。事后,齊桓公想不歸還土地而且殺掉曹沫。管仲勸諫說:“不給汶陽之田,只是逞一時(shí)之快。失信于諸侯,天下人就不幫我們了!”最后齊桓公將汶陽之田還給了魯國。諸侯們知道了這件事情,都認(rèn)為齊桓公有信譽(yù),漸漸地都想依附齊國了。

  鄄地會盟

  齊桓公六年(前680),曾參加“北杏會盟”的宋國背叛盟約,齊桓公約請?jiān)鴧⒓?ldquo;北杏會盟”的陳、蔡二國一起出兵伐宋。齊桓公先派人帶著豐盛的禮物去朝拜周天子,說宋國不尊重周天子,隨便廢立國君,請周天子興師問罪。周天子想借齊國的力量來樹立天子威望,遂答應(yīng)齊桓公要求,派大夫單伯帶部分兵力,會同齊、陳、蔡三國合兵伐宋。宋國看到齊國打著周天子的旗號來討伐,不想背負(fù)抗御王師、與天子作對的罪名,請求歸順王室、與諸侯和好。齊桓公覺得“拉大旗作虎皮”的辦法比自己直接出兵更有效,便又在第二年冬天,拉著周天子的代表單伯,約集衛(wèi)、鄭、宋三國國君一起在“鄄地會盟”,各國看到周天子支持齊國,諸侯國君遂共推齊桓公為盟主,齊桓公的霸主地位開始確立。

  幽地會盟

  齊桓公八年(前678),齊又約集魯、宋、陳、衛(wèi)、鄭、許、滑、滕等國在“幽地會盟”。會上大家再推齊桓公為盟主,承認(rèn)了齊桓公的霸主地位。

  救援燕國

  齊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山戎攻打燕國,燕國向齊國求救,齊桓公出兵討伐山戎救援燕國,一直打到孤竹才回師。燕莊公于是送齊桓公回國一直送到了齊國的境內(nèi)?;腹f:“不是天子,諸侯相送不能出境,我不可以對燕無禮。”于是把燕君所到的地方割給了燕國,叮囑燕君學(xué)習(xí)召公為政,像周成王周康王時(shí)一樣給周朝納貢。諸侯聽說此事,都擁護(hù)齊國。

  重建邢衛(wèi)

  齊桓公二十七年(前659)春,齊、宋、曹三國之君各率本國兵馬共同救邢。狄人退兵后,三國決定把邢國遷得離狄族遠(yuǎn)些,齊桓公幫助邢國把都城遷到靠近齊國較為安全的夷儀(今聊城西南)。不久,狄人又侵犯衛(wèi)國,齊桓公考慮到衛(wèi)國已是君死國滅,要重新建國,便于第二年(前658)春在楚丘幫助衛(wèi)國筑新城,使得衛(wèi)國在黃河南岸重建國。

  召陵之盟

  齊桓公二十九年(前657),桓公和蔡姬在水中游玩,蔡姬晃船,桓公心怕,阻止蔡姬。蔡姬不聽,晃個(gè)不停。齊桓公出船,大發(fā)雷霆,把蔡姬送了回去。蔡國也不高興,把蔡姬又嫁給別人?;腹l(fā)怒,興兵討伐。秋,楚國進(jìn)攻鄭國,齊桓公約集各國國君在“陽谷會盟”,商討伐楚救鄭。齊桓公三十年(前656年)春,齊桓公率領(lǐng)齊、魯、宋、陳、衛(wèi)、鄭、許、曹等八國聯(lián)軍先對楚國的盟國蔡國實(shí)行軍事行動(dòng);接著,齊桓公率大軍聯(lián)合進(jìn)攻楚國。迫使楚國認(rèn)錯(cuò),答應(yīng)向周天子進(jìn)貢包茅。于是齊桓公和中原八國諸侯共同與楚國在召陵訂立盟約,要求楚國向周天子稱臣、每年都要向周天子貢獻(xiàn)苞茅,各自退兵,史稱“召陵之盟”。

  洮之會

  齊桓公三十一年(前655),周王室發(fā)生更立太子之事。周惠王已立王子鄭為太子,因惠后喜歡小兒子帶,周惠王便欲廢鄭立帶。周惠王死后,齊桓公約集魯、宋、衛(wèi)、許、曹、陳等國在洮會盟,正式將王太子鄭扶上周天子寶座,是為周襄王。

  葵丘會盟

  齊桓公三十五年(前651),齊桓公與各諸侯國在葵丘(今河南蘭考)會盟時(shí),周襄王因齊桓公帶頭支持自己繼位,便派宰孔賜給齊桓公祭廟所用的胙肉、彤弓矢以及天子車馬,這是周天子對于諸侯國的最高獎(jiǎng)賞?!睹献?middot;告子下》記載了齊桓公“葵丘會盟”盟辭的“五禁”條款:“一是誅殺不孝之人,勿改變已確立的太子,不要以妾為妻;二是尊重賢能之人,培育人才,要大力表彰那些有德行的人;三是尊重老人,愛護(hù)孩童,不忘來賓和旅客;四是士不能世世為官,官吏的事情讓他們自己去辦,不要獨(dú)攬。取士一定要得到能人,不專殺大夫;五是不要故意設(shè)堤壩,不要阻止別國人來糴糧食,也不能不報(bào)告天子就封國封邑。”這“五禁”條款分明是齊桓公成就霸業(yè)的經(jīng)驗(yàn)總結(jié)。周襄王派大臣與會并送重禮,說明周襄王承認(rèn)了齊桓公的霸主地位,會上齊桓公儼然代周天子號令諸侯,標(biāo)志著齊桓公霸業(yè)達(dá)致顛峰。

  昏庸晚年

  桓公四十一年(前645),管仲重病,桓公問他:“群臣中誰可以代你為相?”管仲說:“了解臣下沒有人比得上君主。”桓公說:“易牙如何?”管仲回答:“殺掉孩子來討好君主,不合人情,不可以。”桓公說:“開方如何?”管仲回答:“背棄親人來討好君主,不合人情,難以親近。”桓公說:“豎刁如何?”管仲回答:“自己閹割來討好君主,不合人情,難以親愛。”管仲死后,齊桓公不聽管仲的話,重用三人,三人專權(quán)。

  桓公四十二年(前644),戎攻打周朝,周告急于齊,齊令各國諸侯發(fā)兵救周?;腹氖?前643),齊桓公重病,五公子(公子無虧、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黨羽爭位。冬十月七日,齊桓公病死。五公子互相攻打?qū)Ψ?,齊國一片混亂?;腹w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尸蟲都從窗子里爬了出來。十二月十四日,新立的齊君無虧才把桓公收殮。

  齊恒公歷史評價(jià)

  宰孔:“齊桓公益驕,不務(wù)德而務(wù)遠(yuǎn)略,諸侯弗平。”

  晏子:“能長保國者,能終善者也。諸侯并立,能終善者為長;列士并立,能終善者為師。昔先君桓公,方任賢而贊德之時(shí),亡國恃以存,危國仰以安,是以民樂其政而世高其德,行遠(yuǎn)征暴,勞者不疾,驅(qū)海內(nèi)使朝天子,諸侯不怨。當(dāng)是時(shí),盛君之行不能進(jìn)焉。及其卒而衰,怠于德而并于樂,身溺于婦侍而謀因于豎刁。是以民苦其政,而世非其行,故身死胡宮而不舉,蟲出而不收。當(dāng)是時(shí)也,桀紂之卒不能惡焉?!对姟吩唬?ldquo;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不能終善者,不遂其國。”

  孔子:“齊桓公正而不詭,晉文公詭而不正。”

  《國語·齊語》:“四鄰大親。既反侵地,正封疆,地南至于祇祹陰,西至于濟(jì),北至于河,東至于紀(jì)酅,有革車八百乘。擇天下之甚淫亂者而先征之。”“即位數(shù)年,東南多有淫亂者,萊、莒、徐夷、吳、越,一戰(zhàn)帥服三十一國。遂南征伐楚,濟(jì)汝,逾方城,望汶山,使貢絲于周而反。荊州諸侯莫敢不來服。遂北伐山戎,斬孤竹而南歸。海濱諸侯莫敢不來服。與諸侯于是飾牲為載,以約誓于上下庶神,與諸侯戮力同心。西征攘白狄之地,至于西河,方舟設(shè)泭,乘桴濟(jì)河,至于石枕??h車束馬,逾太行與辟耳之谿拘夏,西服流沙、西吳。南城于周,反胙于絳。岳濱諸侯莫敢不來服,而大朝諸侯于陽谷。兵車之屬六,乘車之會三,諸侯甲不解縲,兵不解翳,瞋無弓,服無矢。隱武事,行文道,帥諸侯而朝天子。”“桓公憂天下諸侯。”“狄人攻邢,桓公筑夷儀以封之,男女不淫,牛馬選具。狄人攻衛(wèi),衛(wèi)人出廬于曹,桓公城楚丘以封之。其畜散而無育,桓公與之系馬三百。天下諸侯稱仁焉。于是天下諸侯知桓公之非為己動(dòng)也,是故諸侯歸之。”“桓公知諸侯之歸己也,故使輕其幣而重其禮。故天下諸侯罷馬以為幣,縷綦以為奉,鹿皮四個(gè);諸侯之處垂橐而入,捆載而歸。故拘之以利,結(jié)之以信,示之以武,故天下小國諸侯既許桓公,莫之敢背,就其利而信其仁、畏其武?;腹煜轮T侯多與己也,故又大施忠焉??蔀閯?dòng)者為之動(dòng),可為謀者為之謀,軍譚、遂而不有也,諸侯稱寬焉。通七國之魚鹽于東萊,使關(guān)市幾而不征,以為諸侯利,諸侯稱廣焉。筑葵茲、晏、負(fù)夏、領(lǐng)釜丘,以御戎狄之地,所以禁暴于諸侯也;筑五鹿、中牟、蓋與、牡丘,以衛(wèi)諸夏之地,所以示權(quán)于中國也。教大成,定三革,隱五刃,朝服以濟(jì)河而無怵惕焉,文事勝矣。是故大國慚愧,小國附協(xié)。”

  《墨子·親士》: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國而霸諸侯;越王勾踐遇吳王之丑而尚攝中國之賢君。三子之能達(dá)名成功于天下也,皆于其國抑而大丑也。太上無敗,其次敗而有以成,此之謂用民。

  《左傳》椒舉言于楚子曰:“臣聞諸侯無歸,禮以為歸。今君始得諸侯,其慎禮矣。霸之濟(jì)否,在此會也。夏啟有鈞臺之享,商湯有景亳之命,周武有孟津之誓,成有岐陽之搜,康有酆宮之朝,穆有涂山之會,齊桓有召陵之師,晉文有踐土之盟。君其何用?宋向戌、鄭公孫僑在,諸侯之良也,君其選焉。”王曰:“吾用齊桓。”王使問禮于左師與子產(chǎn)。

  《春秋公羊傳》:“南夷北狄交,中國不絕如線,桓公攘夷狄而救中國。”

  《谷梁傳》:“其授之諸侯何也?齊侯得眾也?;笗恢?,安之也?;该瞬蝗?,信之也。信其信,仁其仁。衣裳之會十有一,未嘗有歃血之盟也,信厚也。兵車之會四,未嘗有大戰(zhàn)也,愛民也。”“齊人者,齊侯也。其曰人,何也?愛齊侯乎山戎也。其愛之何也?桓內(nèi)無因國,外無從諸侯,而越千里之險(xiǎn)北伐山戎,危之也。則非之乎?善之也。”“諸侯不得專封諸侯,雖通其仁以義而不與也。故曰仁不勝道。”“何以不言桓公也?為賢者諱也。項(xiàng),國也,不可滅而滅之乎?桓公知項(xiàng)之可滅也,而不知己之不可以滅也。既滅人之國矣,何賢乎?君子惡惡疾其始,善善樂其終?;腹珖L有存亡繼絕之功,故君子為之諱也。”

  孟子:“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

  尉繚:“有提十萬之眾而天下莫當(dāng)者,誰曰桓公也。有提七萬之眾而天下莫當(dāng)者,誰曰吳起也。有提三萬之眾而天下莫當(dāng)者,誰曰武子也。”

  《史記》:“南伐至召陵,望熊山;北伐山戎、離枝、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馬懸車登太行,至卑耳山而還。諸侯莫違。兵車之會三,乘車之會六,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昔三代受命,有何以異於此乎?”“桓公好內(nèi),多內(nèi)寵,如夫人(小老婆)者六人。”

  司馬遷:以太公之圣,建國本,桓公之盛,修善政,以為諸侯會盟,稱伯,不亦宜乎?洋洋哉,固大國之風(fēng)也。

  馮衍:“昔周宣中興之主,齊桓霸強(qiáng)之君耳,猶有申伯、召虎、夷吾、吉甫攘其蝥賊,安其疆宇。”

  曹操《短歌行》:“齊桓之功,為霸之首。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不以兵車。正而不譎,其德傳稱??鬃铀鶉@,并稱夷吾,民受其恩。賜與廟胙,命無下拜。小白不敢爾,天威在顏咫尺。”

  毛澤東:“齊桓公九合諸侯,訂立五項(xiàng)條約,其中有水利一條,行不通。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才行得通。”


  看過春秋五霸之首齊恒公簡介的人還看了:

1.關(guān)于齊桓公九合諸侯的故事

2.歷史上齊桓公是誰

3.齊恒公的人物生平

4.齊恒公姜小白歷史典故

5.春秋五霸之首齊恒公生平

6.齊恒公稱霸存邢救衛(wèi)

355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