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初中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初中學習與小學學習有很大的不同,初中是由小學向高中過渡的時期,掌握學習方法,培養(yǎng)好的學習習慣都至關重要。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初中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的學習方法
1、抓住課堂四十五分鐘,學會聽課
聽課也有不少學問。學會聽課,對初中生的學習進步至關重要
課堂學習是學習的最主要環(huán)節(jié),四十五分鐘課堂學習效益的高低,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
也許有的家長和學生會想,每個人都有一雙耳朵,聽課誰不會呀。其實不然,聽課也有不少學問呢。學會聽課,對初中生的學習進步至關重要。
首先,要集中注意聽。心理學研究表明:注意能夠幫助我們從周圍環(huán)境所提供的大量信息中,選擇對當前活動最有意義的信息;同時,使心理活動維持在所選擇的對象上,還能使心理活動根據(jù)當前活動的需要作適當?shù)姆峙浜驼{(diào)整。所以,注意對于學習尤為重要。集中注意、專心致志才能學有所得;心不在焉、心猿意馬往往一無所獲。
其次,要帶著問題、開動腦子聽。有些同學聽課不善于開動腦子積極思維,看似目不轉(zhuǎn)睛,但一堂課下來心中卻不留痕跡。俗話說:疑是一切學習的開始。帶著問題聽課,就能使聽課有比較明確的目標和重點,增強聽課的針對性,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帶著問題聽課,還能促使自己積極動腦,緊跟老師的教學節(jié)奏,及時理解和消化教學內(nèi)容。
再次,要積極舉手發(fā)言,認真做好筆記。教與學應是雙向交流、互相促進的。學生在課堂中,應該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積極舉手發(fā)言就是一種參與,它既能較好的促使自己專心聽課、動腦思維,還能鍛煉語言表達能力。
“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都是說邊學習邊動筆的好處。筆記不僅是學習新知識的方法,也是復習舊知識的依據(jù),同時我們還可以從筆記中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很多家長感到對孩子在學校里的學習無從了解和把握,其實,每天查看一下他們的課本和筆記,就是一種好方法。
2、合理安排時間,有計劃地進行學習
時間是個常量,需要合理安排;學習是艱苦的勞動,也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
(1)幾個需要家長引導孩子處理好的關系
玩與學的關系,主與次的關系,發(fā)展興趣和打好基礎的關系
這里,家長必須幫助指導孩子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
首先是處理好玩和學的關系。學習是初中學生的主要任務,主要的時間和精力自然應該花在學習上。但是,學習又不是初中學生生活的全部,初中學生精力充沛、興趣廣泛,適當和有益的活動(包括“玩”)也是他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些家長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把孩子的閑暇時間安排得嚴嚴實實,不讓孩子有娛樂和活動的時間;有些家長卻對孩子的課余活動放任自流,這都不利于學生的學習進步和全面發(fā)展。要指導學生學會勞逸結合,學習時專心致志、靜得下心來;活動時生龍活虎、放得開來。學習和玩不僅是不矛盾的,而且可以相得益彰。
其次是處理好主和次的關系。初中階段學習知識的密度大大增加、學習知識的廣度也大大增加,這就需要學生能夠處理好各種知識內(nèi)容之間的主次關系。學科之間有差異,基礎學科、工具學科是初中學習的重中之重,直接影響其他學科的學習,一定要學得扎實。學科內(nèi)容本身也有主次,概念、原理及其形成是主,知識的靈活運用是主,自己學習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是主,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再次是處理好發(fā)展興趣和打好基礎的關系。興趣是學習動力產(chǎn)生的直接原因,孩子對哪一門功課感興趣,這門學科也就往往能夠取得比較好的成績。但是,初中學生思想和心理還不夠成熟,興趣也往往不夠穩(wěn)定,有些孩子對興趣的理解也比較片面。表現(xiàn)在學習方面主要有以下情況:一會兒喜歡這,一會兒喜歡那,見異思遷,結果什么也沒學好;光憑興趣學習,自己認為不感興趣的就敬而遠之,結果就成了“跛腳”。其實,初中的學習是整個人生學習的基礎,首先要學好每一門功課,初中學習過了關,高中階段就可能比較順利;即便是通常被認為是“副課”的歷史、地理、生物等學科,實際上都是將來社會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所以,培養(yǎng)興趣必須以打好基礎為前提。
(2)遵循記憶規(guī)律安排學習
遺忘呈現(xiàn)出“先快后慢”的規(guī)律。這規(guī)律給我們指導孩子的學習提供了重要的依據(jù)
最早用實驗方法研究記憶規(guī)律的心理學家艾客浩斯發(fā)現(xiàn),學習剛結束,遺忘就相伴開始了。第二天忘得最多最快,第二天需要復習的時間較長,如果第二天復習了,第三天就遺忘少了,需要復習的時間也較短;如果第三天復習了,第四天遺忘得就更少了……。總之,遺忘呈現(xiàn)出“先快后慢”的規(guī)律。這規(guī)律給我們指導孩子的學習提供了重要的依據(jù)。
及時復習。初中生學習存在一種普遍的傾向,就是隨學隨丟,做完教師布置的作業(yè)了事。到考試時,臨時抱佛腳,從頭開始復習。要改變這種前學后忘,到后面問題成堆的現(xiàn)象,關鍵要做到“及時”,特別是對于那些字母符號、公式、外語單詞等意義性不強的學習材料,一定要做到趁熱打鐵,及時復習。這好比在堤壩塌方之前,及時加固,要比垮了再修,付出更小的努力。
分散學習。“及時復習”固然重要,但也不能“一勞永逸”。學習的規(guī)律告訴我們,分散復習比集中復習效果更好。以學習外語單詞為例,如果當天學習了20個單詞,一位同學在當天晚上集中復習一小時,加以鞏固;另一位同學當晚復習半小時,第二天再復習15分鐘,第四天復習10分鐘,一周后再復習5分鐘。結果后者記憶的效率明顯高于前者。利用分散學習的道理,家長可以指導孩子采用“卡片”復習的方法。例如復習英語單詞,把卡片分為左右兩邊(或正反兩面),分別寫上中文詞義和英語單詞,然后自制七個袋子(或信封),每袋內(nèi)放置一周中某一天應復習的卡片,復習時,用手遮住一面,回憶另一面的內(nèi)容。當天復習以后,就放入隔天的袋里,以此往復有規(guī)律地交替復習,效果十分明顯。其他如數(shù)學公式等各種知識均可用卡片來進行復習。
過度學習。我國著名科學家茅以升在83歲高齡時,仍能熟練背誦圓周率小數(shù)點后一百位,別人問他有什么好的記憶方法,他回答說;“說起來很簡單:重復!重復!再重復!”在學習中,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我們記憶某些內(nèi)容,到剛能勉強背誦時就停止了學習,結果過了不久就不會準確回憶。如果能“一鼓作氣”,再多學幾遍,效果就大大提高;而且這樣熟練的記憶,保持時間也特別長久,這就是“過度學習”。一般而言,過度學習保持在50%-100%范圍內(nèi)。舉例子說,背誦一首唐詩,如果用十遍剛好能基本背出,那么最好能再讀3-6遍,這樣就能爛熟于心,倒背如流了。過度學習要與及時學習和分散學習有機結合起來。
3、形成適合自己的有效的各科學習方法
因“科”制宜,才能有的放夭地學好各門功課
初中階段的學習,學科逐漸細化,各門學科都有自己明顯的特點和規(guī)律。理科類數(shù)、理、化學習重抽象思維,要善于融會貫通;文科類語、史等重知識積累,要善于聯(lián)系實際。只有把握各學科的特點,因“科”制宜,才能有的放夭地學好各門功課。
初中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1、對孩子學習所持有的態(tài)度
在孩子升入初中后,很多家長便只看孩子的學習成績,開口閉口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孩子心生厭煩,結果適得其反。
作為家長,應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興趣點,尊重孩子的其它興趣,運用智慧不斷加以引導鼓勵,使孩子把重點轉(zhuǎn)移到學習上來。
2、平等對待孩子,不諷刺挖苦
孩子雖然是初中生了,但依舊有小孩子的脾氣,且比較脆弱,受到表揚才有動力,若被笑話,自尊心會大大受挫。
所以,家長要謹慎言辭,不要譏笑孩子,也不要拿他和別的孩子比,若想要給他一個好榜樣的話,需從正面積極樹立,讓孩子自己認可,方可奏效。
3、理性激發(fā),而不是硬性強制
可以這么說:知道學習的孩子,你不說,他也會認真學習,對于玩心還太重的孩子,說也沒用。有的家長為了保證孩子的學習時間,電視不讓看,電腦不讓上,將孩子“拴”在家里。
豈不知,他人在家里,心思卻沒用學習上,還不如干脆放寬一下,做出小讓步,平心靜氣但明確告訴孩子,可以玩一個小時電腦或者什么時候看電視、什么時間和同學玩會等,其它的時間該學習就得好好學了,效果反而要比強制的好。
4、善于運用表揚激勵機制
孩子有了一點進步,家長都要看在眼里,特別是對那種需要得到認可的孩子,不失時機地表揚鼓勵會激發(fā)增加他的信心。
即使考試成績不理想,也不要表現(xiàn)出不屑,要多給孩子灌輸正能量:一次失誤沒關系,好好查找原因,下次記得努力哦!
5、讓孩子體驗樂趣,自覺主動學習
作為家長,可以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時不時給孩子制定些比較容易達到的小目標,使孩子認識到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從而提高興趣,主觀認可,快樂學習。
切忌對孩子期望值過高,孩子壓力大,每每受挫,喪失信心。
6、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在孩子讀書、學習、做作業(yè)的時候,家長切忌開電視、和人大聲講話、叮叮當當干雜事弄很大的動靜,以免干擾孩子的學習。
還有就是絕不允許孩子一邊看電視一邊做作業(yè),這是個要不得的壞習慣。
初中學習習慣培養(yǎng)的幾個時期
1、強制期
這個相信很多家長都不陌生,舉個例子,我姑姑的孩子上小學五年級,非常喜愛打游戲,尤其是一個叫做王者榮耀的游戲(估計很多家的孩子也是這樣吧),孩子只要拿到手機或者ipad就打開游戲,也不跟人說話,就自己一個人玩,甚至有時候半夜起來偷手機玩!可想而知,對游戲愛成這樣的孩子已經(jīng)“中毒“太深了,必須強制他去改變。而我的姑姑心理負擔重,怕強制對孩子不太好,會自己去預先想象自己強制后的后果,心里有些畏難。她的這種想法肯定是有問題的,如果您也想改變孩子的壞毛病,幫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在這個時候家長們一定要明確,在我們養(yǎng)成好習慣強制期的要清楚兩個原則。
1,任何轉(zhuǎn)變,都不能“期待”自發(fā)進行。
2,不要認為強制要求是不對的。
我是一名化學老師,在化學里面的熱力學有一個很重要的熵增定理,通俗說就是在任何自然的過程中,一個孤立系統(tǒng)總是自發(fā)地向著熵增加的方向進行,稱之為熵增原理。把這個概念延伸到社會科學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順勢而為是熵增,反其道而行是減熵的。
現(xiàn)實生活中大多數(shù)人總是朝著“熵增”的過程去生活,因為這樣很舒服,不難受。以前比較搞笑的就是,我經(jīng)常對母親說我不疊被子,自己愛玩,自己做事情沒有計劃,哪怕把事情搞得一團糟等等的行為是有科學依據(jù)的,因為自然界本身就是時刻充滿了將有序打破,朝著最大混亂程度的趨勢。老師舉得最經(jīng)典的例子莫過于把一盒整齊排好的火柴扔到地上,火柴會有著呈現(xiàn)出來最大混亂狀態(tài)的趨勢。
但是一個人想要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追求自己的價值,我們必須得遏制住這種趨勢,去做一些“熵減”的行為來規(guī)避這種要混亂的趨勢。這種使我們變的“越來越好”的強制力的角色往往要來源于外界,比如你想要進行一個常溫下難以發(fā)生的化學反應,你能做的是對它加熱,甚至加壓來加快反應速率,再比如為什么孩子在學校就比在家里顯得更有禮貌,更加聽話,我們?yōu)槭裁聪胱尯⒆尤W校上學,上學除了學知識,還有的角色就是扮演這樣一個強制力的角色。
2、激勵期
在強制期過后,很明顯人會感受到以下的兩個變化
1,會開始逐步嘗到甜頭
2,體會到正反饋的激勵作用
自己嘗到甜頭,這完全是自己的付出和回報關系的心里暗示,暗示自己取得的改變是有意義的,有價值的。而我們旁人一定要及時肯定這種轉(zhuǎn)變,讓他覺得因為自己的轉(zhuǎn)變,獲得到周圍人的肯定,讓這種變化有意義的持續(xù)下去,讓這種變化的價值盡可能的放大。這種回報與付出的關系在初期可以成正比例上升,也有可能是呈指數(shù)函數(shù)式上升。
3、震蕩期
這個時期的問題在小薛的第一篇文章之中已經(jīng)詳細的闡明了,在這里我就不再贅述了??偨Y來講,這個時期出現(xiàn)的兩個問題。
1,這個時候很可能付出和回報不成比例,如果打擊太大,對于孩子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來說,孩子很有可能會選擇放棄。
2,我們的言語激勵產(chǎn)生的效果遞減。對于學習來講,孩子心理負擔很重,旁人的表揚激勵可能無法觸及孩子內(nèi)心。
解決方法
1,集中優(yōu)勢兵力,單點突破
2,榜樣的力量
3,反思的力量
4、習慣期
經(jīng)歷了前三個時期,我們到達了習慣期。這里我想要說的是,養(yǎng)成習慣后要學會“逐步放棄”。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你到達習慣期后,重新審視自己的行為時,應該要區(qū)分出來哪些是價值最大化的,哪些是可以調(diào)整的,應該思考如何讓自己效率變得更高的問題,不是一味地傻傻的像機器一樣執(zhí)行任務。類似于金庸小說里的牛×人物在武功練到最高境界的時候,叫做出招的最高境界是,我已經(jīng)忘了學的招式,出招已經(jīng)不拘一格,無招勝有招。以前看過的一本書說,人生三境界其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其二看山不是山??此皇撬?其三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過程。這個完全是自己內(nèi)心的變化,一種體會,而這種體會只有經(jīng)歷過了才能深刻明白王國維在《人間詞話》所述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