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心理健康論文2000字左右
小學生時期是人的行為、性格和智力迅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由于身心變化比較快,加之文化知識及社會經驗的不足,小學生很容易產生一些心理健康問題。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小學生心理健康論文2000字左右,希望大家喜歡!
小學生心理健康論文2000字左右篇一
《芻議如何增進小學生的心理健康》
摘要:針對目前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很少,對如何增進與維護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更少。本文就小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特點、存在的心理問題、成因及如何增進和維護小學生心理健康作了分析。
關鍵詞:維護 心理健康 小學生
當今社會的小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大部分家長關注的是孩子身體的成長和學習成績。在生活上盡量使孩子吃好、穿好,但往往忽視了孩子另一方面的培養(yǎng)――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造成不少獨生子女任性、膽怯、缺乏自信心,經不起挫折和失敗,只能表揚不能批評,怕苦怕累,自理能力也較差等,社會上戲稱他們?yōu)椤靶』实邸薄R虼?,孩子的心理健康必須引起社會、家庭和學校的注意和重視,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不健康的心理苗頭,并從日常生活入手,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質。
欲增進與維護小學生的心理健康,首先應了解小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特點、存在的心理問題以及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
一、小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特點
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水平較低。言語表達由簡單句向復雜句發(fā)展;思維形式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fā)展,但形象思維仍占優(yōu)勢地位;動作對思維的影響較大;動作由簡單向復雜精細水平發(fā)展,動作技能由簡單向復雜發(fā)展;好奇心、模仿力強;情緒化較強,情感、理智水平較低,言行易受情緒和情境影響;自我意識發(fā)展較快,個人評價易受他人評價的影響。
二、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來自家庭的因素
(1)父母的溺愛。眾所周知,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已經20年,國家鼓勵一對夫婦生一個孩子,這基本國策的貫徹,使我國社會最基本的單位――家庭發(fā)生了重大變化: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在獨生子女家庭中,有的父母視子女為掌上明珠,生活上百般呵護,不愿讓他們受一點委屈,甚至子女犯錯誤時。
(2)父母離婚的負面影響。改革開放以來,在我國家庭變化的同時,離婚觀念也發(fā)生急劇變化。從我國來看,離婚案占到民事案的一半,還有逐年增加的勢頭。父母離婚,最大的受害者是未成在年的子女,在心里上受到的創(chuàng)傷很難愈合。離婚的父母,有的爭著要子女,有的沒人要子女,有的隨法院判決,不管哪種情形,都易使子女放任自流,形成不良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心理,更有甚者,在學齡期就仇視社會、嫉妒他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2、來自學校的因素
學習負擔過重
小學生不但背著越來越重的書包,更背著父母的希望、老師的期望。他們所處的學校是一個小小的社會群體,大家好比賽跑,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激烈程度不亞于我們所處的大社會。這種局面迫使小學生疲于應付,心理極度緊張,導致他們用腦過度,皮層活動機能降低,從而影響學習效率,造成他們對學習失去興趣和信心,或者產生焦慮、苦悶、壓抑、恐懼等不良心境,久而久之,其中一些人便不同程度地產生心理障礙。
3、來自小學生的因素
(1)氣質類型的缺點
小學生同成年人一樣,他們的氣質類型亦可分為多血質、膽汁質、粘液質和抑郁質四種。其中,抑郁質和膽汁質類型的學生對不良刺激反應敏感,他們極易產生不健康心理,做出常人無法理解的事情。就教師批評而言,在我們看來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對他們來說卻是莫大的打擊。像遼源市一小學生因受教師批評而服毒自殺的事件,恐怕與那位學生的氣質類型有直接關系。
(2)人際關系的障礙
小學生也有社會交往的需要,這種需要能否滿足,對個體心理有很大影響。有些小學生使盡各種辦法,也處不好同學關系、伙伴關系,在集體活動中,受他人排擠、冷落。獨來獨往、多疑、自卑、壓抑、嫉妒便成了他們特點。
三、如何增進與維護小學生的心理健康
1、良好的家庭關系是小學生身心賴以健康發(fā)展的第一把安全傘
家庭經濟狀況較好,家庭關系良好,小學生在家里無憂無慮地快樂成長,家庭給予他安全感、歸屬感、滿足感。這些是自尊、自信產生的良好基礎。現(xiàn)在社會關系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許多家庭經濟狀況不很理想,家長承受著越來越大的經濟壓力和精神壓力,焦慮、煩惱使良好的家庭關系、夫妻關系變得傷痕累累,小學生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里心理難免不受傷害,許多小學生心理變得很自卑、易敏感、易激惹,言行退縮、喜歡獨處。家庭經濟條件較好的學生心理變得傲慢、喜顯示、炫耀、影響控制他人的欲望較強等。家庭中父母對孩子的教養(yǎng)方式對孩子心理健康發(fā)展有著重大的影響。由于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孩子是獨生子女,父母溺愛孩子的情況比比皆是,這是造成孩子心理不健康的重要來源。相反,父母虐待孩子也是造成孩子心理不健康的重要來源。
2、良好的學校教育是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第二把安全傘
(1)作好情感交流工作
小學生向師性強,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知識和良好的教學技能外,還應有健全的人格、優(yōu)秀的心理素質??稍谌粘I钪胁浑y發(fā)現(xiàn)這樣的例子,由于某些教師自身的教育素養(yǎng)、心理素質不高,教育方法不當,如諷刺、挖苦、變相體罰,動輒就咎等等,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造成人為的情感隔阻,甚至造成學生的心理障礙,這是很不可取的。
(2)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小學生對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不甚了解,又不善于自覺地主動控制和調節(jié)自己的心理活動及相應的外部行為。因而培養(yǎng)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迫在眉睫。小夏就是一個典型例子。他欺負同學,搞小動作,甚至影響不限于班級,涉及全校。老師對其批評教育收效甚微。針對這一情況,我開始從心理上找原因,經過觀察和多次的談話了解到他欺負同學,很多時候是沒什么原因,搞小動作違反紀律,常常是因為他覺得沒事干,而控制不了自己。究其實質,這主要是自我控制問題。經過教師的疏通和誘導,總是決心改正。老師對他的違紀行為有度地給予寬容,經常與他談心,讓他明白打人的不對,應該怎樣做,提高心理認識水平,從而在意識上產生主動控制自己行為的愿望。
3、良好的同伴關系是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第三把安全傘
人需要滿足歸屬感、認同感。小學生在學校里學習,與其他同學在一個班級,同在一個小組等,與其他同學關系融洽,團結互助,這樣他的認同感、歸屬感就得到滿足了。除了班級、小組等正式的組織,還存在形形色色的非正式組織。在正式組織不能滿足歸屬感、認同感時,小學生會轉向非正式組織尋求歸屬感、認同感。非正式組織中有些對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是不利的。教師及學校、家長應經常關注非正式組織對學生的影響,對不適宜的、不健康的非正式組織要嚴加控制,積極改造,使其成為有利于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組織。小學生更容易接受來自同伴的影響。由于同伴之間年齡相近、智力水平相近等共同特征較多,更容易進行比較、模仿、競爭。強烈的攀比觀念和發(fā)展緩慢水平較低的是非鑒別能力,使得許多小學生受到不好的非正式組織的誘惑并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既影響了學習,也影響了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因此家庭、學校、教師、社會都來關心小學生的交友活動,幫助他們建立健康、積極、活潑、團結、平等的同伴關系,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正式及非正式組織,引導他們做健康、有意義的活動。脫離組織遠離同伴獨來獨往的小學生容易出現(xiàn)心理異常、心理疾病。讓小學生擁有一個悅納他的同伴群體對維護、促進他(或她)的心理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小學生心理健康論文20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