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述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理論的毛概論文3000字
“必須堅持推進改革開放。”把握這一基本要求,調動社會積極性,激發(fā)社會創(chuàng)造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理論的毛概3000字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理論的毛概3000字論文篇一
《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理論綜述》
摘 要:黨的會開創(chuàng)了改革開放和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歷史時期。鄧小平提出一整套科學的理論和推進改革的戰(zhàn)略,形成了改革開放理論,這是決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命運和國家前途的根本大計。本文從改革開放理論的形成,內涵以及特色三個方面來闡述改革開放理論,指出改革開放理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改革開放;內涵;社會主義
改革開放是黨在新時期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我國現(xiàn)代化進程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正如黨的報告提出:“必須堅持推進改革開放。”把握這一基本要求,調動社會積極性,激發(fā)社會創(chuàng)造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
一、中國改革開放理論的提出與形成
1978年12月,在黨的會上,提出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這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黨這一決策的提出,有著其深刻的歷史根源。
首先,黨從““””的嚴重曲折中深刻認識到,要擺脫我們當時所處的嚴重困境,必須把黨的工作重點轉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上來,鄧小平在會前后反復強調必須把發(fā)展社會生產力放在首位,確提出生產力標準的理論,強調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就是發(fā)展社會生產力。
其次,鄧小平指出要改變束縛生產力發(fā)展的經濟體制,調整和完善生產關系,就必須對我國經濟體制進行根本改革,不改革就沒有出路。社會是在不斷前進的,必須隨著實際情況的變化,不斷地對社會主義制度進行改革,使其經常保持與生產力相適應的狀況,才能促進經濟社會持續(xù)不斷地向前發(fā)展。
1978年,黨會的召開,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徹底否定“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理論,標志著改革開放新時期序幕的拉開。1982年,黨十二大確定了“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指導思想,提出了黨在新時期的總任務和開創(chuàng)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局面的綱領。以此為標志,我國的改革開放進入全面展開階段。
二、改革開放理論的內涵
堅持改革開放,是解決中國問題的希望。我們的改革開放,即是對內搞活,對外開放。改革和開放既聯(lián)系又區(qū)別,它們有各自特殊的內涵。
(一)改革的思想
改革是通過體制改革和創(chuàng)新來打破過去傳統(tǒng)封閉狀態(tài),主要是建立廣泛的國內外經濟合作關系。鄧小平指出,中國的改革首先是從根本上改變原有的經濟體制,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鄧小平指出只搞計劃經濟會束縛生產力的發(fā)展,“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這一理論主張把社會主義同市場經濟統(tǒng)一起來,創(chuàng)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它在遵循市場經濟一般規(guī)律的同時,又體現(xiàn)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要求,為我國把經濟改革目標確定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奠定了理論基礎。
改革是解放、發(fā)展生產力必由之路。鄧小平改革理論的根本目的是為了進一步解放生產力,促進我國生產力更快地發(fā)展。鄧小平強調,發(fā)展生產力是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必須全面改革。過去舊的那一套體制,經過幾十年實踐證明是不成功的,為了發(fā)展生產力,必須對我國經濟體制進行全面改革。
(二)開放的思想
鄧小平堅持對外開放,他指出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能成功的,中國發(fā)展離不開世界。他說:“社會主義要贏得與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yōu)勢,就必須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chuàng)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鑒當今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fā)達國家的一切反映現(xiàn)代社會化生產規(guī)律的先進經營方式、管理方法。”他提議設立經濟特區(qū),開放十幾個沿海城市,開辟沿海對外經濟開放地帶和開發(fā)開放上海浦東。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促進了生產力的迅速發(fā)展,推動了經濟體制改革進程。
實行對外開放是我們堅定不移的戰(zhàn)略方針和基本國策。中國經濟要迅速發(fā)展,必須實行開放政策。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是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總格局中的三個關鍵環(huán)節(jié),須使它們相互協(xié)調、相互促進。改革是發(fā)展的動力,穩(wěn)定是發(fā)展和改革的前提,發(fā)展和改革是穩(wěn)定的物質基礎和必要條件。
三、改革開放理論的特點
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開放是改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新時期改革開放理論具備以下一些特點:
首先,改革開放理論具有全面性。改革是全面的改革,開放是全方位的開放,農村改革開放和城市改革開放相結合,城市從來就是會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不進行城市改革,農村改革是無法取得最后成功的。
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和其他各個領域的改革相結合。鄧小平明確指出:“我們提出改革時,就包括政治體制改革?,F(xiàn)在經濟體制改革每前進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體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體制,就不能保障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經濟體制改革繼續(xù)前進,就會阻礙生產力的發(fā)展,阻礙四個現(xiàn)代化的實現(xiàn)。”
其次,改革開放理論具有實踐性。改革開放是一種實驗。鄧小平說:“我們的改革不僅在中國,而且在國際范圍內也是一種試驗”。正因為是試驗,所以要摸索前進,不斷總結經驗,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改正。他指出,我們改革開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是靠實踐,改革開放從實踐中提出來,又經過實踐的檢驗。
再次,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制度是人類歷史上嶄新的社會制度,同世界上任何其他事物一樣,有它發(fā)生和發(fā)展的過程,尤其是我國現(xiàn)在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以,如果現(xiàn)在再不實行改革,我們的現(xiàn)代化事業(yè)和社會主義事業(yè)就會被葬送。鄧小平強調:改革有利于鞏固黨的領導,有利于在黨的領導下和社會主義制度下發(fā)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
四、改革開放理論的重要意義
改革開放理論對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完善和發(fā)展起來的。
(一)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經濟發(fā)展的動力和根本途徑,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相結合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重大成果。
任何一個國家要發(fā)展,孤立起來,閉關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強國際交流,不引進發(fā)達國家的先進經驗、先進科學技術和資金,是不可能的。改革開放理論適應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使社會主義獲得了新生,這對加快經濟發(fā)展有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二)改革開放理論是對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理論。
改革開放,是在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國人民建立新中國以及艱辛探索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的基礎上進行的。黨的會后,鄧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澤東關于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理論,在新的實踐中豐富和發(fā)展了這一理論,指出解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的途徑是改革。
鄧小平關于改革開放理論的論述,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主義改革的思想,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指引了方向,進一步完善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
參考文獻
[1]李抒望.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xù)推進改革開放[J].中共太原市委黨校學報.2008,(06).
[2]高雪蓮.在新的起點上用科學發(fā)展觀指導改革開放[J].學理論.2009,(05).
[3]史翔.淺談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認識[J].改革與開放.2009,(08).
[4]崇溫.改革開放與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J].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2009,(01).
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理論的毛概3000字論文篇二
《改革開放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
摘要: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帶領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是三十一年來改革開放艱辛探索的重要歷史結晶。改革開放是一場全面而深刻的革命,賦予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旺盛的生命力。新世紀新階段,只有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才能保持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 改革開放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歷史進程
報告中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這條道路和這個理論體系。”經過改革開放三十一年的實踐,我們黨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一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xiàn)了具體的實踐形態(tài)和理論形態(tài)的辯證的歷史的統(tǒng)一,從而使社會主義在我國煥發(fā)出勃勃生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伴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實踐逐步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實踐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的現(xiàn)實基礎,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提供著重要經驗,也直接推動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
一、鄧小平理論與改革開放事業(yè)的開創(chuàng)
鄧小平理論的創(chuàng)立過程是與改革開放同步的,是與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步的。改革開放實踐的理論成果就是創(chuàng)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的鄧小平理論,是在反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經驗教訓在改革開放的實踐中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
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在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開創(chuàng)改革開放偉大事業(yè)的歷史進程中,創(chuàng)立了鄧小平理論。第二代黨中央領導集體,在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創(chuàng)立毛澤東思想,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國、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偉大成就,以及艱辛探索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取得寶貴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改革開放,是一場新的革命。首先,鄧小平同志正確評價了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統(tǒng)一認識,團結了全黨,這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政治局面。其次,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促成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踐的“第二次結合”。鄧小平同志強調,要根據(jù)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不斷結合變化著的實際,探索解決新問題的答案,從而也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身。再次,在總結新的經驗的基礎上,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了理論概括。鄧小平同志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概念,并且對它的一系列基本觀點、基本思想做了科學的闡述,特別是提出并闡明了這一理論核心思想: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他反復強調在搞經濟建設的同時,必須堅持改革開放,堅持黨的四項基本原則,以及關于社會主義本質的理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指明在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必須搞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等。這些思想,反映了在中國這樣經濟文化落后的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客觀規(guī)律,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了新的科學水平,也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最基本的觀點和最核心的內容。在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中創(chuàng)立的鄧小平理論,是中國共產黨人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成果,這一理論的形成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不僅奠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礎,而且奠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礎。鄧小平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chuàng)立的重要標志,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初步形成的重要標志。
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改革開放偉大事業(yè)的繼承和發(fā)展
江澤民同志堅持和發(fā)展了鄧小平同志的改革開放思想,指出“實行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中國的強國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歷史性決策”,他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進一步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實際相結合,繼承了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并結合新的實踐和解答新的歷史課題中,繼續(xù)豐富和發(fā)展了這個理論。作為這一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大成果,“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從經濟、政治、文化三個方面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了深刻闡述,對我國現(xiàn)階段諸種社會關系、社會矛盾,以及經濟與政治、與意識形態(tài)的關系等問題,都作了科學的分析和闡明。這些思想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性和規(guī)律性的反映,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增添了真理性認識。
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創(chuàng)立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帶領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堅持改革開放、與時俱進,繼承、發(fā)展并成功把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yè)推向了21世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是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深入發(fā)展聯(lián)系在一起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
三、科學發(fā)展觀與改革開放偉大事業(yè)的繼續(xù)
以胡錦濤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毫不動搖地堅持深化改革開放,指出“改革開放是解放和發(fā)展社會生產力、不斷創(chuàng)新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的必然要求,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必須堅定不移地加以推進”。十六屆三中全會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的黨中央,在總結歷史和現(xiàn)實經驗的基礎上,深入分析了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階段性特征,著眼于新問題、新矛盾的解決,提出了以人為本,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的科學發(fā)展觀等重大戰(zhàn)略思想。
科學發(fā)展觀等一系列戰(zhàn)略思想的提出,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發(fā)展中面臨的新矛盾、新問題,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視野,推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進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走新型工業(yè)化道路、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先進性建設、走和平發(fā)展道路、推動和諧世界構建等一系列新的戰(zhàn)略思想,以科學發(fā)展觀為統(tǒng)領、為主線,貫穿著以人為本這個核心,形成了一個有機統(tǒng)一的整體。這一系列戰(zhàn)略思想,在認識上,體現(xiàn)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深化;在實踐上,體現(xiàn)了對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要求。同時,也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增添了新的內容,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和發(fā)展。
改革開放繼續(xù)深化的今天,胡錦濤同志站在時代和歷史的高度,將鄧小平理淪、“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理論,概括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并明確界定了作為我們今天的指導思想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更加豐富完善,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又前進了一步。科學發(fā)展觀等重大戰(zhàn)略思想,是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礎上提出的,既體現(xiàn)了對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貫徹落實,也體現(xiàn)了在貫徹落實中的經驗總結和理論升華,同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有著很強的內在一致性。
改革開放作為當代中國的主旋律,也是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三個組成部分的思想主線?;仡櫢母镩_放的歷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命題,是在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中提出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逐步開拓、展開并越走越寬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在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和深化中逐步形成、拓展、豐富和發(fā)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是在改革開放的號角越吹越響亮的勝利進軍中高高飄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改革開放,就是這樣內在地、有機地、不可分離地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也就不可能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新的發(fā)展階段,我們要奮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fā)展前景,根本動力仍然在改革開放??茖W總結了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和寶貴經驗,把改革開放的號角更加響亮地吹了起來,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更高地舉了起來,這不僅對于激勵全黨全國人民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開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且對于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N].人民日報,2007.10.25.
[2]靳輝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科學體系的形成及邏輯結構[J].馬克思主義研究,1997,(5).
[3]秦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J].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學報,2007.6:112.
[4]鄧泉國.五十年社會主義理論創(chuàng)新的歷史軌跡及其啟示[J].社會主義研究,2000,(4):13.
毛概3000字論文
《淺議毛澤東思想對近代思想改造的影響》
論文摘要: 毛澤東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產物,在指導中國人民革命運動和創(chuàng)建繁榮的祖國的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時也對建國之后的思想改造產生重要影響,為近代思想改造指出了“人人都是改造對象、樹立正確價值觀、掀起群眾路線”等思路。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fā)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適合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毛澤東思想的理論特色是其思想改造論,然而,毛澤東的思想改造論強調通過對外在的人的靈魂教化達到內在的精神升華,進而達到主觀倫理意志的高度統(tǒng)一。毛澤東的思想改造論對近代思想改造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毛澤東思想影響近代思想改造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1.毛澤東思想對近代思想改造的影響
毛澤東思想作為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集體智慧的結晶,其內在的思想改造論對近代思想改造起到了很大的借鑒作用。具體表現(xiàn)如下。
1.1認識到人人都是思想改造的對象。
毛澤東曾經指出:“在建設社會主義社會的過程中,人人需要改造,剝削者要改造,勞動者也要改造。”值得一提的是,當時針對不同的人群毛澤東采用不同的改造方式,并沒有采取“一刀切”的方式。這充分體現(xiàn)了毛澤東思想的全面性和戰(zhàn)略性:
(1)對于剝削者的思想改造,毛澤東提出應當采取強迫性的改造。對地主階級的改造主要是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通過土地改革強迫地主參加勞動,使其在勞動中改造自身思想,成為新社會的農民;對民族資產階級則倡導“批評與自我批評”,轉變其剝削階級立場,使其參加勞動,成為工人階級一員。
(2)對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是毛澤東思想中最為重視的一部分。知識分子是建設社會主義社會的關鍵因素,要成功構建社會主義社會必須重視對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主要通過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式倡導知識分子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盡管在后期的知識分子思想改造中出現(xiàn)了過急、過“左”的錯誤,但是總體來說還是一種先進的想法。
(3)對領導干部的改造則主要從反腐敗展開。1951年的“三反”斗爭,1957年的“開門整風”運動,以及60年代初的“四清”運動都是圍繞反腐敗這一主題展開的,也是對領導干部思想改造的一系列實踐。后期的““””運動盡管也是一種體制外的解決干部問題的實踐,但由于“_”的利用產生了嚴重的后果,也證明了解決干部問題僅僅靠思想改造而沒有制度輔佐是難以順利實現(xiàn)的。
(4)對農民的思想改造。對農民的思想改造是重中之重,毛澤東一直將其放在重要位置,認為通過向農民群眾灌輸社會主義思想,批評資本主義傾向來消除農民自身落后、分散、自私自利等落后思想。
毛澤東針對不同人群的思想改造方式為近代思想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
1.2思想改造要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世界觀、價值觀。
中國共產黨通過帶領中國人民推翻“三座大山”之后建立了新中國,然而長達幾千年的封建思想?yún)s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徹底消滅的,因此,建國之初整個新中國的思想改造核心便是針對封建主義的思想殘余改造個人主義的價值觀。毛澤東在當時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并將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世界觀、價值觀作為思想改造的目標。個人主義的價值觀主張自私自利,強調官本位,一切都以“我”為中心,從自己出發(fā)建立私人關系網(wǎng)絡,官本位則是官僚主義的“老爺”作風,這些都違背了毛澤東“公平”“公正”的價值觀。
針對這些殘留問題,毛澤東提出了“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他主張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無論是處于什么崗位上任何一個人都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謀取私利。在當時也樹立了諸如張思德、白求恩、雷鋒等為人民服務、大公無私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榜樣。只有具備了這種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和品質,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世界觀、價值觀才能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克服種種困難。毛澤東提出的“為人民服務”的價值觀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一直備受人們重視,在近現(xiàn)代思想改造過程中也一直被奉為圭臬。
1.3以群眾運動作為思想改造的推動方式。
群眾路線是毛澤東一直以來所堅持的,毛澤東認為:“什么工作都要搞群眾運動,沒有群眾運動是不行的。”群眾是所有工作的基礎,在新中國建立后的三十多年間,我國幾乎每年都有群眾運動。在思想改造中走群眾路線,一方面在廣大群眾中掀起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浪潮,解剖自己,改造自身思想,另一方面通過廣大群眾帶起的思想改造浪潮對各階層人民產生強大的壓力,迫使其轉變思想,適應新的形勢和要求。為了強化群眾運動的作用,毛澤東將大鳴、大放、大辯論和大字報融入到群眾運動之中。借助毛澤東的“四大”,群眾一方面通過批判、批斗等形式幫助改造對象完善其思想改造。而另一方面,通過對別人的揭露、批判等形式,可以起到教育自己的作用,實現(xiàn)自身思想的完善。
以群眾運動推動思想改造的方式在建國期初的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成功實現(xiàn)了沖破封建主義思想束縛、轉變人們價值觀和道德觀的目標,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群眾運動也存在一些負面效應,一些思想文化領域的問題靠群眾的批判、批斗運動往往會造成混淆政策標準、顛倒是非、傷害人心、踐踏民權的后果,這些也是以后思想改造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2.高舉毛澤東思想大旗繼續(xù)完善思想改造
2.1正確認識毛澤東思想體系的科學性。
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毛澤東思想是革命前輩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在漫長的革命史中總結出的經驗教訓,要高舉毛澤東思想大旗繼續(xù)完善思想改造必須正確認識毛澤東思想體系的科學性。在漫長的革命史中新中國是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下成立的,社會主義社會的構建思路是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下產生的,整個新中國的進步和繁榮也是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下實現(xiàn)的。要深入理解和貫徹一個思想,首先要做的是認識其科學性,從靈魂深處對其認可。
2.2正確認識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重大作用。
任何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在我們高舉毛澤東思想大旗的時候要堅持認識事物的兩面性原則,客觀公正地對其進行評價。江澤民同志曾經指出:“正確評價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功過,確立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關系到怎樣看待黨和國家過去幾十年奮斗的成就,關系到黨和國家未來的發(fā)展道路。”正確認識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和作用,一是不能以毛澤東晚年的錯誤否定其思想的重要歷史作用;二是不能以毛澤東思想中一些具體結論過時為由否定其思想的先進性。
2.3堅持和發(fā)展毛澤東思想。
任何一個思想的完善都是不斷堅持和發(fā)展的過程,學習毛澤東思想要變成現(xiàn)實我們應當學會傳承,毛澤東思想之后的“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fā)展觀”等理論都是對毛澤東思想的堅持和發(fā)展。毛澤東思想需要我們在以后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拓展和完善。
3.結語
毛澤東思想為近代思想改造指明了前進的方向,起到很大的借鑒作用。無論是建國之初還是現(xiàn)在,毛澤東思想始終作為我黨的指導思想延續(xù)并發(fā)展。要實現(xiàn)共產主義的最終目標,我們必須在以后的思想改造過程中繼續(xù)高舉毛澤東思想的大旗。
參考文獻
[1]毛澤東文集,VOL 7:87.
[2]張述元,劉斌.思想改造——毛澤東對建立社會主義思想文化的有益探索.理論前沿,2007,(10).
[3]方健,尚金州.從毛澤東思想內涵認識的嬗變過程看我黨對毛澤東思想的運用和發(fā)展.遼寧警專學報,2008,(6).
猜你感興趣:
1.大學毛概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