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職院校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對策
時間:
董常亮1由 分享
提要這幾年,高職教育發(fā)展勢頭良好,招生規(guī)模日益擴大,但伴隨而來的一個顯著的負面效應是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普遍下降,這是制約高職院校發(fā)展的一個瓶頸。本文從態(tài)度視角對高職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提出對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習積極性;態(tài)度改變理論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西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課題“高職院校學習積極性提高研究”的階段成果。課題主持人:董常亮,立項時間:2010年5月,項目合同編號:桂工業(yè)院科研2010024015
中圖分類號:G71文獻標識碼:A
所謂態(tài)度是指個人對待外界對象(包括人、事和物)較為穩(wěn)固的看法。著名經濟學家弗里德曼認為,態(tài)度是由認知、情感、行為傾向三種成分構成的內在心理傾向。并且認為態(tài)度的三種成分具有遞進關系,要形成態(tài)度,首先必須要有對某種事物的認知,只有認知某一對象,并認為該對象對自己有某種益處,才會產生好感,進而會產生情感,有了情感才會產生行為傾向。本文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轉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變被動為主動學習。
一、提高高職生的學習價值認同感
社會心理學認為,“認同”是個體態(tài)度改變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介于簡單服從與深入內化之間的中間階段,“認同”既可以是個體意識到的,也可以是個體未曾意識到但卻明顯發(fā)生的,也即內隱認同。在對“知識無用論”這句話的贊同度來看,總共有398人作答,有182人非常贊同,所占比例為45.7%,39人贊成,65人一般贊成,73人不贊成,39人非常不贊成。從這里可以看出,高職生學習積極性很大部分可能是受到當今“知識無用論”的影響,只有39人認為“知識有用”。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很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是因為受到“知識無用論”的影響。在問及既然知識無用,那為什么還要選擇來學校讀書?部分同學回答是因為是出于一種無奈的情況下才選擇升學。也有部分學生對“知識無用論”持中立態(tài)度,不知道到底讀書有沒有用?從這里可以看出,學生對知識的認知是處于一種復雜的狀態(tài)。對知識認知的模糊影響了學習積極性,這在高職學生中是一種普遍的心理現象。其原因是因為高職生在高中階段的學習就比較落后,受到很多不良因素的影響,同時受到當今大學生找不到合適工作的環(huán)境的影響。
了解和掌握當代高職生的學習特點和心理因素,就能以此為著力點,針對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學生運用不同的教育方式,采用不同的教育策略進行學習疏導。教育家孔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到因材施教的方法。我們在對學生的學習心理調查中,發(fā)現部分高職生存在學習心理障礙。這些學生不是自己不想學習,而是懼怕學習,覺得自己的智商比別人低,所以產生了學習恐懼感。針對這部分學生,我們在開展學生的教育工作中就應該更多地從解決其現階段具體困難和需求出發(fā),在他們剛入校時,找出他們心理落差的原因。教育者更多的是應該給予這部分學生心理關懷,使其感受到來自學校和老師的關心,而不要在公共場合批評和指責他們,使其更快地適應新的學習環(huán)境,在新的學習環(huán)境里盡快樹立自己的人生目標,以此產生學習積極性。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態(tài)度是一種具有穩(wěn)定性和持久性的心理特征,短時間內很難改變和形成。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讓學生消除對學習的不良好態(tài)度,更是要根據大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減少不利的學習心理因素,使正確的理念和信仰能夠被接受,進而使內化過程得以產生,最終樹立大學生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
二、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其學習信心和成就動機。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可知,每個人都有尊重和被尊重的需要,現在的學生中獨生子女較多,都有較強的自尊心,要利用好這一點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功,學習成績好,師生評價高,受人尊重的需要就會得到滿足,學習的積極性就會更高。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下工夫,盡最大的努力引導學生在課堂理解、掌握所學知識。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適當設計一些與課程內容相關的小游戲,同時對在活動中或課堂問題回答的好的同學可以采用加分的形式,在課堂教學中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采用故事教學法,因為高職學生基礎知識比較弱,認真聽完一節(jié)課的內容對大部分同學來說是很難做到的,所以需要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地改變教學方法。另外,作業(yè)的布置、命題考試必須按教學大綱的要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選擇一些經學生努力能解答的問題,讓絕大多數學生能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這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習積極性;態(tài)度改變理論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西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課題“高職院校學習積極性提高研究”的階段成果。課題主持人:董常亮,立項時間:2010年5月,項目合同編號:桂工業(yè)院科研2010024015
中圖分類號:G71文獻標識碼:A
所謂態(tài)度是指個人對待外界對象(包括人、事和物)較為穩(wěn)固的看法。著名經濟學家弗里德曼認為,態(tài)度是由認知、情感、行為傾向三種成分構成的內在心理傾向。并且認為態(tài)度的三種成分具有遞進關系,要形成態(tài)度,首先必須要有對某種事物的認知,只有認知某一對象,并認為該對象對自己有某種益處,才會產生好感,進而會產生情感,有了情感才會產生行為傾向。本文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轉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變被動為主動學習。
一、提高高職生的學習價值認同感
社會心理學認為,“認同”是個體態(tài)度改變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介于簡單服從與深入內化之間的中間階段,“認同”既可以是個體意識到的,也可以是個體未曾意識到但卻明顯發(fā)生的,也即內隱認同。在對“知識無用論”這句話的贊同度來看,總共有398人作答,有182人非常贊同,所占比例為45.7%,39人贊成,65人一般贊成,73人不贊成,39人非常不贊成。從這里可以看出,高職生學習積極性很大部分可能是受到當今“知識無用論”的影響,只有39人認為“知識有用”。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很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是因為受到“知識無用論”的影響。在問及既然知識無用,那為什么還要選擇來學校讀書?部分同學回答是因為是出于一種無奈的情況下才選擇升學。也有部分學生對“知識無用論”持中立態(tài)度,不知道到底讀書有沒有用?從這里可以看出,學生對知識的認知是處于一種復雜的狀態(tài)。對知識認知的模糊影響了學習積極性,這在高職學生中是一種普遍的心理現象。其原因是因為高職生在高中階段的學習就比較落后,受到很多不良因素的影響,同時受到當今大學生找不到合適工作的環(huán)境的影響。
了解和掌握當代高職生的學習特點和心理因素,就能以此為著力點,針對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學生運用不同的教育方式,采用不同的教育策略進行學習疏導。教育家孔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到因材施教的方法。我們在對學生的學習心理調查中,發(fā)現部分高職生存在學習心理障礙。這些學生不是自己不想學習,而是懼怕學習,覺得自己的智商比別人低,所以產生了學習恐懼感。針對這部分學生,我們在開展學生的教育工作中就應該更多地從解決其現階段具體困難和需求出發(fā),在他們剛入校時,找出他們心理落差的原因。教育者更多的是應該給予這部分學生心理關懷,使其感受到來自學校和老師的關心,而不要在公共場合批評和指責他們,使其更快地適應新的學習環(huán)境,在新的學習環(huán)境里盡快樹立自己的人生目標,以此產生學習積極性。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態(tài)度是一種具有穩(wěn)定性和持久性的心理特征,短時間內很難改變和形成。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讓學生消除對學習的不良好態(tài)度,更是要根據大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減少不利的學習心理因素,使正確的理念和信仰能夠被接受,進而使內化過程得以產生,最終樹立大學生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
二、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其學習信心和成就動機。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可知,每個人都有尊重和被尊重的需要,現在的學生中獨生子女較多,都有較強的自尊心,要利用好這一點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功,學習成績好,師生評價高,受人尊重的需要就會得到滿足,學習的積極性就會更高。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下工夫,盡最大的努力引導學生在課堂理解、掌握所學知識。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適當設計一些與課程內容相關的小游戲,同時對在活動中或課堂問題回答的好的同學可以采用加分的形式,在課堂教學中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采用故事教學法,因為高職學生基礎知識比較弱,認真聽完一節(jié)課的內容對大部分同學來說是很難做到的,所以需要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地改變教學方法。另外,作業(yè)的布置、命題考試必須按教學大綱的要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選擇一些經學生努力能解答的問題,讓絕大多數學生能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這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