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英語銜接中學生的快速適應問題
【摘 要】 很多原本英語成績很好的初中生進入高中以后,由于種種原因,成績出現大幅度的下滑,甚至對英語學習失去了興趣,這給他們高中三年的學習造成了極大的障礙。在這些原因之中,對高中英語學習的不適應是較為關鍵的一個。快速地適應高中英語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會讓他們拾起信心,激起他們對英語的興趣,為整個高中的英語學習開個好頭。
【關鍵詞】 適應 學習習慣 能力 興趣
由于初中英語與高中英語在知識面、知識量以及學習方法等方面的差異,許多成績很好的初中生在上高中以后,學習成績并不出色,甚至出現大幅度的下滑,以致于對英語學習失去了興趣,對學習失去了信心。盡快讓他們適應高中英語學習便成了每位外語教師面臨的一個很關鍵的問題。作為一名教師,都應該努力地去做到這一點,本文談談筆者的一些粗淺的看法。
一、通過溝通交流,做到知此知彼
通過溝通交流,老師可以了解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的情況,掌握學生成績獲得的途徑,了解他們以前的學習方法以及他們對高中知識的預期和認識。此外,教師還可以知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各項的發(fā)展水平,例如,有的初級中學不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聽力和口語能力,導致學生們在進入高中階段以后,出現在課堂上聽不懂英語,也跟不上老師的講課速度等現象。對于出現的問題,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分析與反思,及時有效地進行解決。
二、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適應高中英語學習的必要條件
高中階段的英語知識面非常的寬、知識量非常的大,題型也較初中有所變化,有些高一新生再想用初中時所用的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對付高中英語學習,已經顯得力不從心了,光是大量的基礎知識(詞匯和短語)就很難應付,更不要說鋪天蓋地的練習了。所以這時老師要指導學生養(yǎng)成科學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變學生被動地拙笨地學變?yōu)橹鲃拥仂`巧的學,同時能夠合理地安排時間,提高學習的效率。
要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就要做到課進行充分地預習,因為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樣學生們的聽課效率就會提高,難點就迎刃而解,學生們由些就增強了學習的信心。此外,要利用好課堂上的45分鐘,認真地做好筆記,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抓住了課堂也就抓住了重點。
三、狠抓基礎知識,全面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要狠抓學生的基礎知識,全面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各種技能,為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好的基礎。
英語學習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要求很高,所以要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和運用。要通過各種形式讓學生掌握單詞、短語、句型、知識點和語法。加強學生的單詞默寫。采用默寫、單詞競賽、學生互查等各種方式來檢查學生掌握單詞的情況。并且叫學生注意詞性詞形的互相轉化,向學生講解構詞法,幫助他們記憶單詞。通過句型轉換、填寫單詞,用適當的形式進行填空,翻譯等來鍛煉學生們對各種題型的熟悉度,以增加基礎,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四、課堂形式多樣化,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課堂教學是關鍵,抓好課堂也就抓住了重點,如果一味地靠教師在那兒用說教,采取一支粉筆,一張嘴的教學形式,學生就容易出現審美疲勞,再認真的學生也會出現倦怠心理,不但不會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同時也會使課堂的效果低下。所以說,應該采用豐富的課堂教學模式。
此外,教師還可以采用游戲、表演、競賽等形式組織課堂教學,這樣不但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能夠最大程度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在課堂教學上也可用一些形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例如:在學習“Home alone”時,可以讓學生采用用繪畫的方式來勾勒出戲劇中所描繪的場景,然后用英語介紹出來。既發(fā)揮了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緒,又增加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五、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高一新生能夠快速適應的保障
很多高一新生在初中時都是班里的佼佼者,因此,他們對高中的新老師也有很大的期待,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注和認可。而作為老師在嚴格要求學生的同時一定要關心、熱愛學生,和他們建立和諧的關系,讓學生意識到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他們好。這樣的話學生就會擁護老師,他們就會愛屋及烏的喜歡老師所教的那門學科。
六、結束語
總之,要想讓學生在高中英語學習中有好的表現,老師要多了解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指導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夯實他們的基礎知識,提高英語綜合運用能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盡快適應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讓他們的高中學習更精彩。
參考文獻
[1] 肖虹. 如何幫助高一新生盡快適應高中英語學習[J]. 時代文學, 2007(2).
[2] 趙海玲. 高一新生如何學英語[J]. 青蘋果, 2010(Z1).
[3] 張敏杰. 高一新生常見心理困擾及調適方法[J]. 課程教材教學研究(教育研究), 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