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畢業(yè)論文 > 文化 > 當代中國 >

解析制度經濟學視角下當代中國政治改革的制度供給

時間: 若木633 分享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開始了波瀾壯闊的改革進程,中國的改革,不僅是經濟體制改革,也理所當然地包括了政治體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的改革。然而,政治改革在中國何以發(fā)生、其發(fā)生的內在依據以及政治制度供給的主體是什么?本文采用不同于傳統(tǒng)的分析方法,引入了制度經濟學的分析范式,從政治制度供給的視角來分析中國政治改革的歷史必然性及改革中政府的角色定位問題。

  一、政治制度供給的經濟理論分析

  以制度經濟學的視野分析,當代中國政治改革的過程,其實就是在政治制度需求的基礎上,政府(包括執(zhí)政黨)不斷適應社會利益關系的變化而提供新的制度安排的過程。嚴格意義上講,政治制度供給是制度供給主體適應社會利益需求的變化,提供一種新的政治制度安排,以替代原來的政治制度安排。原來的政治制度安排之所以被替代,是由于在其制度框架內,利益需求的主體已經很難獲得新的利益,甚至其既得利益受到損害或者其利益不能達到最大化。因此,需要一種新的政治制度安排,以滿足利益需求主體的新生利益。以此分析,政治制度供給則是滿足社會利益需求的過程。

  政治制度供給受政治制度需求的約束。就其實質來看,政治制度需求來源于社會利益需求,它反映了一定社會歷史階段的社會利益關系和利益狀況;一般而言,政治制度需求受外部條件和國內政治經濟環(huán)境的影響和制約。就外部環(huán)境來說,比如國際政治格局的變化、國際關系的改變、甚至戰(zhàn)爭威脅、遭受侵略等外來因素,都可以引起一國政治制度需求的改變。但根本性的因素還是國內條件,經濟變革、經濟增長,利益關系的變化,階級階層結構的變化往往會導致新的政治制度需求發(fā)生。經濟是基礎,政治屬于上層建筑,經濟基礎改變了,上層建筑也會隨之進行相應的調整。因此,隨著社會經濟制度和經濟體制的變化,必然會產生新的政治制度需求。當然,社會經濟變化對政治領域的影響,并不是以一種直接方式,而是通過一種中介結構來實現的,這就是社會的利益結構。經濟結構的改變,會引起社會利益結構的改變;利益結構的變化,尤其是社會階級、階層利益關系的變化,又會要求政治權利和利益的再分配,從而產生對政治制度的需求。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帶來了社會利益結構的變化,出現了利益主體多元化、利益差別擴大化、利益矛盾復雜化的趨勢。社會利益關系的變化,實際上對政治體系提出了擴大有序的政治參與、維護政治穩(wěn)定和保持政治合法性的制度要求;而政治制度供給只有在社會政治制度需求的基礎上才能發(fā)生,如果沒有政治制度需求,一般不會產生政治制度供給,即使產生了也是一種無效供給,會引起社會的抵制和反對。從另外一面看,有了政治制度需求,也不一定就能產生政治制度供給,因為政治制度需求者和政治制度供給者往往不一致,具有不同的利益函數。

  政治制度供給意味著政治制度的更替。所謂政治制度的更替,就是以一種新的政治制度安排代替原來的制度安排。從制度需求的角度講,社會之所以產生對新的政治制度的需求,是因為原來的制度沒有了凈收益或者不是可供選擇的制度安排中凈收益最大的一個,已經不能滿足社會成員最大化的利益需求。因此,社會成員期望通過新的制度安排來保證其利益的實現,政治制度供給則以新的政治制度安排滿足人們的利益需求。從制度經濟學的觀點看,制度是有收益的。人們之所以建立一定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結構,就是因為制度可以為人們服務,使人們從集體活動中獲得某種利益或好處;但制度也是有成本的,“任何一項制度的建立、運行和維護都要花費一定的成本和費用”。因此,政治制度的變革,政治制度安排的選擇和政治制度結構的改變并不是隨意的,而是人們根據成本收益進行分析和選擇的結果。根據張曙光教授的研究,這種成本收益分析的大致內容:是把同一制度安排和制度結構的運行效益和運行成本進行比較。人們做出的任何一種制度選擇都是在當時當地具體條件下,運行收益大于運行成本的制度,即制度凈收益大于零的制度。否則,人們就不會做出這項制度安排或選擇該項制度。因此,制度凈收益大于零,這是制度安排的前提和制度選擇的必要條件。然而,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供選擇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結構也可能不是一種而是多種,如果其中很多制度安排的制度凈收益都大于零,而人們只能選擇其中的一項制度安排和制度結構,那么就需要進行第二個層面的收益分析,即對不同制度安排和制度結構的凈收益進行比較,選擇其中凈收益最大的那項制度安排或制度結構。因此,制度的凈收益大于零或最大化,是人們進行制度變革的必要條件。如果一項制度或制度安排的凈收益為零或負,那么這項制度也就沒有必要存在了,必須以一種新的制度安排來替代它。

  二、政治制度供給與當代中國政治改革

  從上面的分析可知,政治制度供給是以新的政治制度安排代替原來舊的政治制度安排的過程,而原來的制度安排之所以被代替,是因為其制度凈收益為零或小于零,已經不能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利益需求。而新的潛在的制度安排的期望凈收益則大于零,能夠給人們帶來更多的利益。用公式表示就是:

  ∵OR≤0 ,NR>0

  ∴NR>OR

  OR代表舊的政治制度的凈收益,NR代表新的政治制度的預期凈收益。此時,舊的制度安排就要被新的制度安排所取代。用這一思路可以分析當代中國政治改革中新舊體制的轉換過程。

  我國傳統(tǒng)的政治體制是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這一體制的形成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首先,它適應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需要。建國以后,在借鑒蘇聯模式的基礎上,中國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計劃經濟是行政主導的資源配置模式,政府掌握絕大部分的社會資源,而控制資源的方式則是政治權力的運用和行政命令的推行。因此,政府(包括執(zhí)政黨)必然要將政治權力牢牢地集中在自己手中,形成了一種相對集權的政治模式。其次,戰(zhàn)爭年代集中決策模式的延續(xù)。在過去的革命戰(zhàn)爭年代,為了適應戰(zhàn)場形勢瞬息萬變和復雜敵情的需要,必須賦予軍事指揮員集中決策權和臨機處置權。否則,貽誤戰(zhàn)機,很難取得戰(zhàn)爭的勝利。建國以后,隨著大批的軍政人員脫下軍裝,成為黨和政府的各級領導干部,其戰(zhàn)爭年代慣用的軍事集中決策模式很容易沿襲到和平時期的政治生活中,對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產生一定影響。第三,是蘇聯政治模式的影響。前蘇聯作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其產生和存在的高度集權的政治模式,對當時剛剛走上社會主義道路、毫無社會主義建設歷史經驗的中國來說,是惟一可以模仿的藍本。盡管毛澤東后來一再強調“以蘇為鑒”,想擺脫蘇聯模式的束縛,走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但客觀的形勢使我們在很多方面還是學習蘇聯。因此,中國的政治體制難以擺脫蘇聯模式的窠臼。第四,傳統(tǒng)封建專制主義遺毒的影響。封建專制主義在中國的歷史長達2000多年,其糟粕性因素也作為一種文化形態(tài)被傳承下來。極端地說,專制主義傳統(tǒng)已經滲透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到人們的思想、行為和習慣。歷史傳統(tǒng)短時期是難以得到根本改變的,會慣性地運行在社會生活領域。這種專制和集權的傳統(tǒng)對建國后的集權政治體制的形成應該有一定的影響。就像小平同志指出的:“舊中國留給我們的,封建專制傳統(tǒng)必較多,民主法制傳統(tǒng)很少。解放以后,我們也沒有自覺地、系統(tǒng)地建立起保障人民民主權利的各項制度,法制很不完備,也很不受重視”。

  這種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形成后,在社會主義改造和國民經濟恢復和發(fā)展的初期具有一定的歷史合理性,也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如果說計劃經濟在歷史上曾經適應建國初期的經濟狀況,發(fā)揮了社會主義國家集中資源辦大事的優(yōu)勢的話,那么適應計劃經濟的集權政治體制則有利于保護新生的社會主義政權、打擊敵對勢力的反抗,維護國家在政治上的團結和統(tǒng)一。也就是說,這個政治體制形成時期是有制度收益的。但是,其制度收益是遞減的,隨著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隨著經濟社會環(huán)境的改變,其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進一步發(fā)展的體制性障礙,制度成本越來越高,其制度凈收益已經愈來愈小了。

  從理論上進一步分析,集中的經濟體制和集權的政治體制結合在一起,實際上是把資源和利益集中在國家和政府手中,國家利用政權和強制性的手段剝奪社會利益,壓制社會利益,侵占社會利益空間。民間和社會利益因為缺少可以和國家抗衡的手段,其自主性越來越小,活動范圍越來越狹窄,以致最后成為國家的附庸。如果說,建國初期的政治體制還能保障國家和社會的整體利益,具有一定的制度收益,那么隨著和平建設時期的到來,這種政治體制已經成為公民實現自身利益的障礙,其制度收益越來越小了。因為隨著國家和政府壟斷了絕大部分政治權力,公民和社會只有聽命和服從的義務,沒有任何自主、表達、參與的空間。公民的利益意識受到壓抑、追求利益的努力受到批判,可能獲得的利益被平均主義的分配方式變相剝奪,而集權的政治體制則是國家控制公民的一種制度安排。針對這種制度安排的弊端和缺陷,鄧小平在1980年《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的講話中有一段精辟論述,即“黨和國家現行的一些具體制度中,還存在不少的弊端,……從黨和國家的領導制度、干部制度方面來說,主要的弊端是官僚主義現象,權力過分集中的現象,家長制現象,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現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權現象”。而這諸多弊端中處于核心地位的是權力的過分集中,“在加強黨的一元化領導的口號下,不適當地、不加分析地把一切權力集中于黨委,黨委的權力又往往集中于幾個書記,特別是集中于幾個第一書記,什么事都要第一書記掛帥、拍板。黨的一元化領導,往往因此而變成了個人領導”。權力高度集中,個人說了算,個人凌駕于組織之上,個人決策,獨斷專行,個人竟可以決定他人的命運、決定單位的命運甚至決定國家的命運,這種政治體制很容易釀成重大錯誤且難以糾正,形成家長制作風并造成嚴重的特權、官僚主義和腐敗現象,不利于黨的事業(yè),不利于社會主義事業(yè),不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這種體制不僅不能保障人民群眾利益,反而是損害人民群眾利益,其制度收益是越來越少了。

  潛在的制度供給之所以產生,是因為新的制度安排能夠給人們帶來收益。傳統(tǒng)的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已經不能給人們帶來更多的制度收益,人們當然期望政治制度的變革,期望新的政治制度安排和政治體制改革能帶來新的制度收益,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利益需求。針對原有政治體制高度集權的政治弊端,新的制度安排應該是一種相對分權和民主的體制,是一種給人們提供更多的利益表達和政治參與機會的體制,是一種不斷滿足人們政治權利要求的體制。當代中國的政治改革就是沿著這一思路展開的。

  三、政治制度供給中政府的角色定位

  上面分析的政治制度需求可以理解為潛在的政治制度供給,因為政治制度需求其實為現實的政治制度供給提供了一種可能性。但是,潛在的制度供給不等于現實的制度供給,政治改革作為現實的政治制度供給,是政治制度的供給主體決定或主導的政治變革,政治制度的供給主體應該主要是政府,在當代中國主要體現為執(zhí)政黨。因為中國的政治改革是共產黨領導下的改革,政府不過是負責政治改革的執(zhí)行。但從規(guī)范的意義講,中國還是把政府作為政治制度的供給主體,當然,這里的政府是更廣義的政府概念,除了包括一般廣義的立法、行政、司法機構外,更包括了執(zhí)政黨因素,因為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政治制度的特色和優(yōu)勢。

  (一)政治制度供給者決定政治改革

  政治改革的發(fā)生,首先要產生一定的政治制度需求,但并不是有一定的政治制度需求,就一定能夠產生相應的政治制度供給;或者說,政治制度供給并不一定完全滿足政治制度需求,也可以理解為潛在的政治制度供給不一定成為現實的政治制度供給。

  原因主要在于政治制度需求與政治制度供給存在社會收益與個別收益的差別。從前面的分析可知,制度需求是制度服務的接受者的需求或社會需求,是在社會成本和社會收益分析的基礎上形成的,是由制度的社會凈收益決定的,而且這里的制度收益通常指制度的運行收益,制度成本也是指制度的運行成本。與制度需求不同,制度供給一般是制度決定者的供給,它是由制度決定者生產和提供的。制度供給雖然也是在制度成本和收益分析的基礎上決定的,但它所依據的不是制度的社會成本和社會收益,而是制度的個別成本和個別收益。“不僅如此,決定制度供給的個別成本也一般不是指制度的運行成本,而是指制度的變革成本”。制度的運行成本和變革成本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運行成本是指維護一定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結構運轉而必須的人力、物力、財力的耗費,是在該制度建立起來并投入運行之后才產生的費用;變革成本則是為建立一種制度安排和制度結構所必須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是一種過渡成本。一旦一種制度或制度結構建立起來,變革成本就會終止,運行成本隨即發(fā)生。

  既然制度需求是由制度的社會凈收益決定的,而制度供給是由制度的個別凈收益決定的。由于制度的社會成本、社會收益與個別成本、個別收益之間存在著差異和矛盾,其社會凈收益與個別凈收益之間也必然存在差異和矛盾。當新制度的預期社會凈收益大于原有制度的社會凈收益,制度接受者或社會成員產生新的制度需求時,只有新制度的個別潛在凈收益大于原有制度的個別凈收益,即制度變革者感到有利可圖時,才會提供新的制度安排,這時政治制度供給才能滿足政治制度需求,政治改革才能發(fā)生。否則,雖然新制度的預期社會凈收益大于原有制度的社會凈收益,但新制度的預期個別凈收益小于或等于原有制度的個別凈收益,這時推行政治變革對制度供給或決定者來說顯然是不劃算的。在此種情形下,潛在的制度供給不會形成現實的制度供給,雖然社會有政治制度的需求,但政治制度的供給者往往缺乏制度供給的意愿和動力,政治改革當然難以發(fā)生。因此,“制度變革與其說取決于制度需求,不如說是取決于制度供給”,政治制度變革是在社會政治制度需求的前提下,政治制度的供給者或決定者主導的政治變遷。

  (二)從公共選擇的角度理解政治制度供給和政治改革

  當代中國政治改革是政府主導的政治變遷,政府是政治制度的基本供給者。政治制度作為一種公共產品,和社會全體公民的利益緊密相聯,因此政治制度供給是一個需要集體決定、政府主導的公共選擇問題。政府是負責履行公共產品供給職能的一種特殊社會機構,但政府提供不提供政治制度安排,什么時間提供政治制度安排、提供什么樣的政治制度安排、怎樣提供政治制度安排,又不是政府能夠一手說了算。政府能否提供有效的政治制度供給,關鍵在于政府在決策時是否考慮了社會公眾的利益要求,是否代表了公眾利益,是否以社會福利最大化為目標。但是,社會的利益往往是相互沖突的,不同的階級、階層和集團都有自己的利益要求,不同的利益要求之間難免會發(fā)生矛盾。政府如何在相互沖突的利益之間找到各種利益的契合點,尋求社會公共利益的合理空間,這是政府在政治制度安排中必須考慮的問題。因此,政府對政治制度的選擇,并不是政府單方面意志的體現和決定,而是一個利益沖突條件下的公共選擇問題,其中充滿各種社會利益的博弈。

  政治制度供給是社會各種利益表達和競爭的過程。在現代社會政治生活中,公民需要通過利益表達實現對政府決策的影響,而政治活動中的利益表達往往不是單個公民個體化和原子化的利益表達,而是以集團化或群體化的形式表達出來,基于相同或相近利益要求的階級、階層或集團就成為利益表達的主體。這樣,各個階層、各種利益集團都要通過和政府官員的接觸、游說甚至抱怨、抗議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反映對政治安排的要求和看法,其目的是通過對國家立法和政府政策施加影響,以求得政府通過對自己有利的政治制度安排。要知道,政治制度具有非中性,一種政治制度不可能同時滿足所有利益,在一種政治制度安排下,總是有些人或群體獲得的利益多些,有些人或群體獲得的利益少些;或者有些人或群體是收益者,而另外的群體則是利益受損者,正所謂“同一制度對不同人意味著不同的事情,在同一制度下不同的人或人群所獲得的是各異的東西,而那些已經從既定制度中或可能從未來某種制度安排中獲益的個人或集團,無疑會竭力去維護或爭取之” 。

  一定的政治制度安排和政治制度結構,實際反映的是各種利益之間的競爭和平衡的狀況,反映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相互關系,體現不同政治力量之間的力量對比狀況。在政治制度選擇中,由于各個利益群體之間的利益存在較大的差別甚至沖突,因此利益的博弈是不可避免的。各個利益群體會以各種方式,如正式的選舉、議會活動方式,非正式的如與政府官員的接觸、游說、建議等積極方式,或抱怨、上訪、抗議、游行示威等壓力方式,期望影響社會輿論影響政府決策,使政府的政策或措施向自己傾斜,最終的目的是使政府提供的制度或政策安排更多地體現自己的利益。由于各個利益群體都有這樣的想法,都會進行政府內外的利益表達和利益爭取活動,最后政府決策往往體現為各種利益之間的力量平衡狀況。

  在當代中國的公共選擇中,人們主要通過人大、政協等正式途徑參與國家大政方針的制定,施加對政府決策的影響。當然也要看到在正式的決策過程之外,一些個人或集團還以各種非正式的方式對公共選擇的過程施加影響,如上訪、靜坐、抗議、示威等,也甚至以非制度化的如暴力對抗、阻塞交通、圍堵政府機關等方式進行,這種方式“在不存在比如說正式的選舉或公民投票機制的情況下,也能對公共選擇的結果發(fā)生種種實際的影響”。來自社會各個層面的利益表達和政治需求,事實上正在對中國政府的政治制度選擇發(fā)生深刻影響,構成當代中國政治改革的巨大壓力和動力。

  (三)政府在政治制度供給中應當服從社會公共利益的要求

  公共選擇理論對公共利益存在一種十分悲觀的看法,認為現代社會存在的只是各種相互沖突的特殊利益,很難說存在什么公共利益,或至少不存在一種能夠明確定義的、在現實中實際發(fā)揮作用的公共利益。因此,在公共選擇中,實際上并不存在根據公共利益進行選擇的過程,而是各種特殊利益的相互制約和相互競爭的過程。這樣,公共選擇的結果實際就體現為各種特殊利益的動態(tài)力量平衡,是一種自發(fā)形成的社會秩序,而政府政策不過是利益平衡的產物,政府在公共選擇中的作用是有限的,也是被動的,政府不過是執(zhí)行公共選擇結果的一種形式。

  對于公共選擇理論的上述看法,筆者不敢茍同。首先,公共利益是一種客觀的存在,這是不容否認的。否則,國家利益、民族利益都成了虛無的東西,特殊利益與共同利益(公共利益)是相互聯系的,特殊利益離不開共同利益,不存在沒有共同利益的特殊利益;共同利益也離不開特殊利益,共同利益存在于特殊利益之中,各種特殊利益的結合點和共同點,即是共同利益(公共利益)。公共選擇理論強調個人利益等特殊利益,忽視甚至否認公共利益,認為對個人利益的追求會自動實現公共利益,這種觀點已經被經濟學的最新發(fā)展成果所否定。其次,在對政府職能的看法上,公共選擇理論強調政府的有限作用,認為政府在公共選擇中是消極被動的,不過是在執(zhí)行公共選擇的結果而已。筆者認為恰恰相反,政府在公共選擇中不是無所作為和消極被動的,政府應該超脫于各種相互沖突的利益之上,從社會公共利益出發(fā),發(fā)揮政治調控的作用,協調各種利益關系,以形成符合社會發(fā)展進步要求的公共選擇結果,提供適應生產力發(fā)展要求的政治制度安排。

  首先,政府要克服自身的過度利益化傾向。客觀地說,現代政府存在兩大發(fā)展目標,一是實現社會利益的最大化,二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過去人們認為政府是無私的社會利益代表者,追求的是社會福利函數最大化的目標,這是人們對政府的道德期望,也是政府為政的基本政治要求。強調這點有其積極意義,尤其對于社會主義國家的政府,更應該旗幟鮮明地弘揚政府的公共利益代表者立場。當然,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從另外一個方面看,其實在實際政治生活中,政府也構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利益主體,也有自身的利益追求,政府追求自己的利益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這種自身的利益追求是有一定限度的,政府利益應該服從社會利益,特別是不能以自身利益優(yōu)先而去損害、沖擊社會利益。在當代中國政治經濟生活中,已經出現了政府部門利益最大化、部門利益法定化甚至國家化的不良傾向,如某些政府部門利用行政審批權、行政執(zhí)法權、資金調撥權、處罰權、收費權等變相謀取部門利益,某些政府部門通過部門立法謀求部門或行業(yè)私利。部門利益膨脹問題從近年來國家審計署對中央機關的違規(guī)資金的審計案例中就可見一斑。試想,如果政府部門從自身利益出發(fā),過于看重自身利益甚至以部門利益取代公共利益,其提供的制度安排就很難代表社會公共利益,很難符合社會發(fā)展要求。因此,執(zhí)政黨、領袖集團或政治領導層對政府部門的自身利益擴張化傾向,必須以有效的政治制度安排加以遏制。

  其次,要自覺抵制強勢利益集團的壓力。公共選擇是社會各種利益的博弈過程,強勢社會集團在這種利益博弈中占有資金、技術和話語權的優(yōu)勢,能夠對政府決策施加很大影響。一些部門決策往往反映的是強勢集團的利益,社會大眾甚至是困難群體的利益很容易被忽視,而且經常被忽視。在當代中國,能夠構成強勢社會集團的,主要是大型國有壟斷企業(yè)、私營企業(yè)主和社會管理階層。中國的一些大型國有壟斷企業(yè)為維護自己的壟斷地位,獲取壟斷利潤而在政界、學界、傳媒界網絡代言人,影響甚至操縱話語權,排斥行業(yè)競爭,抵制與己不利的法律政策出臺。一些私營企業(yè)主、民營企業(yè)家則競爭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利用人大、政協這兩大政治舞臺,來申張、謀取其利益。當然,任何社會集團都有謀求自身利益的天然傾向,也有實現自己利益的這種自由。但是,自由是有限度的,個人的自由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為自由,這種利益追求應該以不損害社會大眾的利益為界限。政府作為各方利益的平衡者與仲裁者,要客觀地看待和平衡各種利益,“政府在強勢集團的壓力面前,要保持清醒頭腦,秉持社會公正立場,避免在政府決策中受強勢集團左右。”

  再次,要關心社會弱勢群體的利益。在當代中國經濟政治生活中,弱勢群體主要是以農民、下崗職工、失業(yè)者、殘疾人士、城市貧民、農民工等生活困難群體為主體形成的社會底層,和社會的中上階層相比,弱勢群體經濟實力弱、文化水平低、政治參與能力不高,對政府決策的影響力小,其聲音和要求很難傳輸到決策層。但是,弱勢群體又蘊藏著巨大的社會能量,一旦這部分人對社會失去希望,其破壞力和爆發(fā)力又是形成社會動蕩局面的不良因素。因此,從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利益大局出發(fā),政府應該開辟更多的了解基層、關懷弱勢群體的渠道,多聽聽他們的聲音,多了解他們的希望和要求,并采取多種渠道解決民生問題,保障他們的各種權益,在政府決策中更多地體現對弱勢群體利益的關懷。

  總之,政府提供政治制度安排是一個公共選擇的過程,在公共選擇中,政府應該成為各種利益的平衡者和仲裁者的角色,適應社會利益關系的變化和各階層群眾政治參與的要求,提供良好的政治制度安排,尊重和平衡各種利益,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選舉權和監(jiān)督權,以滿足社會各個階層民主、平等地參與政治生活和公共決策的要求。

  四、結論

  中國政治改革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黨和政府不斷適應社會利益關系變化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政治制度需求,提供新的政治制度安排,以有效的政治制度供給促進政治變革和政治發(fā)展的過程。黨和政府作為政治制度的供給主體,是中國政治改革能否順利有效進行的決定力量,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領導因素。可以有理由相信,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對政治改革的新的要求,隨著社會階層多元化的發(fā)展,隨著人民群眾權利和利益意識的覺醒,隨著社會利益格局的分化和調整,隨著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執(zhí)政能力的提高,在中國政治發(fā)展大局中,一個個符合社會政治發(fā)展方向和廣大人民政治制度需求的政治制度安排會不斷出現,中國政治將在政治制度的相對均衡狀態(tài)下不斷取得新的進步。

7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