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勵志>大學生勵志>

關于求職的勵志文章

時間: 麥麗659 分享

  求職,是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技能,來向企事業(yè)單位尋求為其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獲取合理報酬,作為物質生活來源的一種過程。以下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關于求職的文章,歡迎大家閱讀。

  從去年11月2日到現(xiàn)在,我已經在求職的路途上奔波三個多月了。在這段時間里,我總共向40多家企事業(yè)單位投過簡歷或提出申請,然而,大多數單位都在簡歷篩選階段就把我PASS掉了。也曾有機會進入筆試、面試環(huán)節(jié),但最終還是一次次地被拒之門外。

  找工作之初,雖然我網投了很多單位,但只有交通銀行一家給了我復試消息。原因是,簡歷上個人獎勵這一欄我?guī)缀鯖]什么可填的,而用人單位通常根據這些獎項來評判一個人的能力與素質的高低。后來我爭取到了安踏公司銷售崗位的面試機會,但是,作為一個普通的法學本科生,我沒有營銷學的理論知識和實際經驗,銷售能力方面受到HR的質疑,加上回答提問時,我沒有控制好語速,手勢過多,條理不明,給HR留下不太好的印象,最終敗北。在建發(fā)集團的面試中,HR問我的英語口語如何,我遲疑了一下,坦誠地說:“還可以,但是仍然需要加強。”此話一出,HR露出遲疑的表情,不用說,又沒了下文。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面試華帝燃具時,HR看過簡歷,叫我用英語介紹《演講與口才》,我磨磨蹭蹭地擠出幾句話來,不知道如何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HR又問,假如我們接到一個客戶的訂單,接下來該怎么辦?面對這個從來沒有思考過的問題,我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遇到這些問題,我開始反省,為什么這么多單位一個都不接納我?為什么他們的問題我都不能給出令人滿意的答案?我又為找工作做過什么準備呢?

  回想起來,讀大學3年多,我很少有拿得出手的成績。大一時很茫然,想去嘗試一些東西,卻沒有膽量,總怕失敗。結果,班干部、學生會干部、協(xié)會干事我都沒有競選,社會活動也沒參加。雖說加入了5個協(xié)會,可是我唯一做的就是等別人把項目做好后,自己去觀看,根本沒有動手鍛煉。大二考四級,大三考六級并準備考研,大四時放棄考研決定去找工作。這個過程中,我看似沒有閑著,但基本上是在隨大流兒,周圍的人在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沒有有意識地為以后的就業(yè)準備真正可用的籌碼和素養(yǎng),致使專業(yè)知識掌握很一般,英語口語不流利,表達能力存在欠缺,做項目、做課題的經驗缺乏。由于沒有清晰的目標和意識,考研也沒有結果。

  我深切地體會到:在畢業(yè)求職的時候有多大的競爭力,決定面試結果的并不是面試那十幾分鐘,不是一朝一夕的結果,而是取決于我們整個大學四年的積累。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求職這場戰(zhàn)役從大一入學就已經打響。要想畢業(yè)時能夠具備足夠的核心競爭力,就必須從大一開始做好職業(yè)規(guī)劃,明確目標。如果有機會重來,我一定在前3年好好為自己積累“資本”。

  而今大學生活已經接近尾聲,我才猛然意識到,曾經總覺得很遙遠的就業(yè)問題已經迫在眉睫。如果當初就有緊迫感,就能為今天的求職進行定位,并有針對性地去彌補自己欠缺的素養(yǎng),去創(chuàng)造自己所不具備的條件,大概就不會出現(xiàn)今天的尷尬了。而捫心自問,用3年多時間去準備這些,應該綽綽有余了。我終于明白了:找工作要盡早準備,大學生活應該有意識地去經營,切不可沉迷于每天上課、考試及格的機械化生活中,沒有了個人競爭力,喪失了感知和反省。

  希望還沒有畢業(yè)的大一大二大三的同學,以我為戒,不要在大學混時間了,在剩下的時間里,為自己的未來準備些什么,而不是等到畢業(yè)求職的時候病急亂投醫(yī)。

  延伸閱讀:求職技巧

  1、擇時而動

  上網的高峰一般集中在中午和下午5點到午夜,這段時間內上網傳輸速度極慢,填寫有關求職表格還會出現(xiàn)錯誤信息。避開這段時間,特別是上午六點到八點這段時間,同樣的設備能讓你享受“飛”起來的感覺。

  2、多開窗口

  同時多打開幾個瀏覽器窗口,有助于節(jié)省傳輸時間,也可以在一個窗口輸入個人信息,在另一個窗口查看就業(yè)信息。

  3、留意首頁

  一般每個網站都會在首頁放上“最新消息”,很多求職者都忽略了這一點,其實“最新消息”里往往包含了最新的招聘信息和政策信息。另外,首頁上的網站內部結構與索引也十分重要,如果時間允許最好不要錯過。

  4、NEW的訣竅

  在網站上,不少標題旁都有“New”字樣,表示最新更新過。對于首次訪問該網站的求職者來說,“New”的意義并不大,但當你下次再訪問時,只要留意“New”旁更新的欄目就可以了,這樣可以省下大量的時間。

  5、關心政策

  許多政府人事網站都有“政策法規(guī)”欄,在初步確定求職地域后,應關注當地的人事政策,要對應屆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政策、戶口遷移等相關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6、隨時下載

  有些招聘頁面的內容較多,崗位、條件羅列一大堆,擔心來不及看和漏看,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下載網頁??梢韵冉ㄒ粋€名為“求職”的文件夾,把選中的網頁下載到自己硬盤上的“求職”文件夾目錄下,等離線下網站后再慢慢查看。

  7、注意保密

  建議可以在登記時使用英文名字(不要用漢語拼音,那等于沒有保密)。但學歷、工作經驗等必須真實,不然你會有被網站內部“封殺”的可能。同時注意在接到面試通知時要告訴招聘單位你的真實姓名。

  8、訂閱郵件

  部分網站還提供信息郵件,求職者只要在家里打開電子郵件信箱就能得到最新消息,方便又快捷。越來越多的求職網站開辟了這個業(yè)務,如果網站上有可訂閱的求職信息郵件就別錯過。

  9、及時聯(lián)系

  招聘崗位的空缺往往是暫時的,如發(fā)現(xiàn)條件符合的崗位就要及時聯(lián)系,否則會錯失良機。許多招聘單位都注明了自己的E-mail地址和聯(lián)系電話,要盡快采取適當的聯(lián)系方法寄去自己的簡歷。有些單位要求求職者自報薪酬,不用客氣,實事求是地提

  10、友情網站

  求職網站上的“其他網站”、“友情網站”、“友情鏈接”欄目里可都有有用的內容,至少會有許多相關招、應聘站點,特別是不同區(qū)域的人才網站,值得一看。

  11、積累網站

  目前國內的求職網站并不算很多,因此找到理想的網站后,最好把它收到“收藏夾”內,以便下次能迅速查詢。

  12、整理信息

  網時把網上有益的求職信息和網站通過筆記本、Word或寫字板摘錄下來,以便定期拜訪。對填寫了簡歷的網站和單位要重點記錄。有的網站有個人信息記錄密碼,最好把密碼寫在本子上,以免忘記。

  13、保持聯(lián)絡

  求職不會一蹴而就,要做到持之以恒。在接到錄取通知后也要寫信或發(fā)E-mail表示感謝,以便下次聯(lián)絡。

  14、建立個人主頁

  為讓有關單位全面了解你的情況,最好的辦法是建立個人主頁,在個人主頁中把你的有關情況都羅列出來,一目了然。

  15、補充

  搜索前注意選擇發(fā)布時間,避免重復瀏覽,謹慎選擇那些常年招聘的公司和職位,其中騙子很多。

337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