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孟子朱熹王陽明_孔子孟子朱熹王陽明簡介
孔子,孟子,朱熹,王陽明是中國不同時期的儒學大師,也是世界公認的四大文化圣人。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搜集孔子孟子朱熹王陽明的相關內(nèi)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宋朝朱熹簡介
朱熹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延承各家之長,把所有學問融為一體自創(chuàng)一派。凡人者,應當學習圣人的思想和行為,這是朱熹做人的準則。他是南宋時期的人,出生于1130年,享年70歲,是福建尤溪縣人。他的父親在沒有生他之前去卜卦算前程,算命的是這樣回復他的:你啊,貧富都這樣,但是你生的兒子堪比孔子。他的父親就回去了,第二年生他的前一天家門前的兩座大山起火反而呈現(xiàn)祥瑞之兆,便給他取名熹,意為喜火的意思。
朱熹從小就有過人之處,作學問總會問到根處。四歲時指著天上的星星問他父親星星屬于哪里的?他父親說是屬于天。他又問那么天屬于哪里?他父親蒙住了。兒童時期有他父親悉心教學,不過朱熹的父親在他十歲時就過世了,把他托付給自己的朋友照顧。他父親的朋友對他們一家人很好,還在自己的住處旁特意為他們一家人蓋了一座房子,方便照顧。朱熹父親朋友對他的影響不少,他接觸了佛、道、儒學。成年以后考中進士做了官,當了幾年官發(fā)現(xiàn)目前朝廷推崇的文化使人懶惰,朱熹就棄官拜名人為師尋找超脫之道。他辦了很多的學校,同時專研學問,是第一個把四書結為一體的人。他還創(chuàng)造了理學,他的理又可以解釋為太極。他還寫了很多警示后人如何讀書的金玉良言,這些在他的詩詞中都可以看出。朱熹有圣人之風,被稱為另一個孔子。
王陽明簡介
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浙江紹興府余姚縣(今寧波余姚)人,明代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與軍事家,是心學的集大成者,亦精通儒、道、佛三家,與孔子、孟子、朱熹并稱孔、孟、朱、王。王守仁出身顯赫,其母懷胎超過十月才分娩,因誕生之前其祖母夢見天神抱子而降,云中鼓吹,故其祖父為其取名“云”。王守仁五歲便能默記其祖父所讀過的書,卻仍不開口說話,后得一高僧指點,其祖父為其改名守仁,這才說話。王守仁十二歲得時候正式在師塾就讀,十三歲母親去世,這是一個挫折,但王守仁志存高遠,認為最要緊的事是讀書做一個圣賢的人。
王守仁二十歲中舉人,后三次參加科舉,最后一次方中進士,在朝中任職。公元1506年,王守仁因觸怒擅政宦官劉瑾而被貶貴州龍場,在龍場悟道。公元1510年,王守仁復官廬陵縣知縣,在劉瑾被除去之后受召入京,任驗封清吏司主事。后王守仁平定江西,威名大振,又平定寧王朱宸濠叛亂,因功被封為新建伯。王守仁五十四歲辭官回鄉(xiāng)講學,1527年又被重新起用為總督兩廣平亂,平亂后因病告老還鄉(xiāng),1529年在江西南安府大庚縣青龍港舟中病逝。隆慶年間追贈新建侯,謚號文成。
孔子簡介
孔子是儒家的創(chuàng)始人,原名孔丘,仲尼是他的字,春秋時期魯國人??鬃佑械茏尤?,比較著名的有七十二人。孔子主張為政以德,就是說要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而在教育方面,孔子施行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就是說根據(jù)不同的學生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教育??鬃拥乃枷雽χ袊陌l(fā)展乃至整個世界都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孔子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的首位。孔子出身貴族,是商湯的后裔,商亡后,微子啟建立了宋國,死后傳位給弟弟微仲,其后世得孔姓??赘甘辶杭v六十六歲娶得顏氏之女顏征在,彼時顏征在還不滿二十歲,年齡相差有點大,這在當時于理不合,所以兩人住在尼山,后得孔子。
孔子三歲時父親病逝,被父親的正妻趕出家門,孔子長大后深知努力學習的意義,志在學問,后踏入仕途。魯國內(nèi)亂時,孔子逃到齊國,齊國大夫欲加害于他,后又逃回魯國,經(jīng)過這么多年磨練,已小有成就。與季氏出現(xiàn)矛盾后離開魯國,開始了周游列國旅途,先后到過衛(wèi)國、陳國、蔡國、葉國等國,均未得到重用。最終回到了魯國開創(chuàng)私塾,專心教學。公元前479年,孔子七十三歲時病逝,很多弟子為他守墓三年,只有子貢一人守了六年??鬃有抻喠肆?jīng),即《詩》《書》《禮》《樂》《易》《春秋》,他和他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被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整理編成了《論語》。
孟子簡介
孟子,戰(zhàn)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是繼承和發(fā)展由孔子創(chuàng)立的儒家學說的新儒家代表,是儒家第二大宗師,后世尊號亞圣。孟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是戰(zhàn)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屬孔子第四代弟子,是曾子的再傳弟子。他繼承并發(fā)揚了孔子的思想??鬃邮谴蟪芍潦?,孟子被稱為亞圣。孟子與孔子合稱孔孟其道,多數(shù)人稱為“孔孟之道”。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周游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隨后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孟子與其弟子的言論匯編于《孟子》一書,是儒家學說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
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并長于論辯,邏輯嚴密,尖銳機智,代表著傳統(tǒng)散文寫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即“人之初,性本善。”孟子的命運和他的先師一樣是坎坷的。在宣揚儒學,提倡仁政的道路上,其步履是同樣艱難的。尤其是在游說諸侯的歷程中,不轉折碰了多少壁,甚至于險些客死他鄉(xiāng)。然而命運總是眷顧這些有準備有先見之明的人。盡管他的游說并不能讓諸侯改變先前的暴政而施行他心目中理想化的仁政,但在當時廣大的普通民眾心中產(chǎn)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甚至對后來的皇帝、大臣以及學者起到前車之鑒的效果。